•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2015年河南省審定品種

      2016-01-24 08:46:46
      種業(yè)導刊 2016年6期
      關鍵詞:中感出粉率點率

      2015年河南省審定品種

      導 語:2015年12月23日,第七屆河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在鄭州召開第十次會議,會議審定通過了小麥和油菜2種主要農作物30個新品種,本期全文刊登。

      小 麥

      品種名稱:棗鄉(xiāng)158

      審定編號:豫審麥2015003

      申請單位:河南棗鄉(xiāng)種業(yè)科技有限公司

      育 種 者:楊林昌、袁獻明、陳艷玲、郭亞龍、王金水等

      品種來源:百農AK58/同舟麥916

      特征特性:屬半冬性中熟品種,全生育期228.3~233.2天。幼苗半匍匐,苗期葉片寬短,葉色淺綠;冬季抗寒性較好,分蘗力中等,成穗率高,春季返青起身早,兩極分化快,抽穗早,抗倒春寒能力一般;株型緊湊,旗葉半舉、穗下節(jié)短,株高72.1~76.3cm,莖稈彈性好,抗倒伏能力強;長方型穗,長芒,白殼,白粒,籽粒角質,飽滿度中等;耐后期高溫,熟相好。產量構成三要素:畝穗數41.6~43.6萬,穗粒數30.5~31.8粒,千粒重44.4~48.6g。

      抗病鑒定:2013-2014年連續(xù)兩年河南省農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病鑒定:中感條銹病,中感葉銹病,中感白粉病,中感紋枯病,高感赤霉病。

      品質分析:2013年農業(yè)部農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檢測:蛋白質15.64%,濕面筋33.1%,容重797g/L,白度74.8%,沉淀指數64mL,硬度64HI,降落數值404s,吸水量61.7mL/100g,形成時間3.3min,穩(wěn)定時間3.1min,弱化度155F.U.,出粉率71.7%;2014年檢測,蛋白質14.59%,濕面筋25.7%,容重803g/L,白度72.0%,沉淀指數69mL,硬度62HI,降落數值504s,吸水量63.8mL/100g,形成時間4.2min,穩(wěn)定時間2.9min,弱化度153F.U.,出粉率72.5%。

      產量表現:2012-2013年度河南省冬水B組區(qū)域試驗,13點匯總,9點增產,4點減產,增產點率69.2%,平均畝產498.5kg,比對照品種周麥18增產0.95%,不顯著,居16個參試品種第8位;2013-2014年度河南省冬水B組區(qū)域試驗,12點匯總,10點增產,2點減產,增產點率83.3%,平均畝產568.4kg,比對照品種周麥18增產3.5%,顯著,居15個參試品種第8位。2014-2015年度河南省冬水B組生產試驗,14點匯總,13點增產,1點減產,平均畝產541.2kg,比對照品種周麥18增產4.9%,居8個參試品種第5位。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河南省小麥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河南?。喜康钧渻墒靺^(qū)域除外)早中茬中高肥力地種植。

      品種名稱:遂選101

      審定編號:豫審麥2015004

      申請單位:河南平安種業(yè)有限公司、遂平縣農業(yè)科學試驗站

      育 種 者:呂元豐、關東山、劉萬代、呂慶豐

      品種來源:豫農416系統選育

      特征特性:屬半冬性中晚熟品種,全生育期229.0~233.4天。幼苗匍匐,苗勢壯,葉片窄短,葉色深綠;冬季抗寒性好,分蘗力較強,成穗率較高,春季起身拔節(jié)早,兩極分化快,苗腳利索,春季長勢旺,抽穗早,抗倒春寒能力弱;株型緊湊,旗葉窄長,平展,穗層厚,穗下節(jié)偏短,株高77.1~82.2cm,莖稈彈性弱,抗倒性一般;紡錘型穗,小穗排列密,長芒,白殼,白粒,籽粒角質,千粒重高,飽滿度好,不耐后期高溫。產量構成三要素:畝穗數40.7~42.9萬,穗粒數28.6~31.1粒,千粒重48.7~51.2g。

      抗病鑒定:2013-2014年連續(xù)兩年河南省農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病鑒定:中感條銹病,中感葉銹病,中感白粉病,中感紋枯病,高感赤霉病。

      品質分析:2013年農業(yè)部農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檢測:蛋白質15.01%,濕面筋30.1%,容重787g/L,白度76.9%,沉淀指數84mL,硬度62HI,降落數值257s,吸水量58.2mL/100g,形成時間1.7min,穩(wěn)定時間8.9min,弱化度50.0F.U.,出粉率71.9%;2014年檢測,蛋白質14.44%,濕面筋26.7 %,容重793g/L,白度73.8%,沉淀指數80mL,硬度62HI,降落數值328s,吸水量61.4mL/100g,形成時間5.0min,穩(wěn)定時間4.5min,弱化度86 F.U.,出粉率72.3%。

      產量表現:2012-2013年度河南省冬水B組區(qū)域試驗,13點匯總,9點增產,4點減產,增產點率69.2%,平均畝產504.1kg,比對照品種周麥18增產2.1%,不顯著,居16個參試品種第5位;2013-2014年度河南省冬水B組區(qū)域試驗,12點匯總,11點增產,1點減產,增產點率91.7%,平均畝產584.0kg,比對照品種周麥18增產6.4%,極顯著,居15個參試品種第1位。2014-2015年度河南省冬水A組生產試驗,14點匯總,14點增產,平均畝產549.9kg,比對照品種周麥18增產7.5%,居8個參試品種第2位。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河南省小麥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河南?。喜康钧渻墒靺^(qū)域除外)早中茬中高肥力地種植。

      品種名稱:洛麥28

      審定編號:豫審麥2015005

      申請單位:洛陽農林科學院

      育 種 者:張燦軍、高海濤、余四平、段國輝、溫紅霞等

      品種來源:洛麥21號/百農AK58

      特征特性:屬半冬性中熟品種,全生育期228.7~233.6天。幼苗半匍匐,苗勢較強,葉片較長,葉色淺綠;冬季抗寒性較好,分蘗力較強,成穗率一般,春季起身拔節(jié)早,兩極分化快,抽穗較晚,抗倒春寒能力一般;株型松散,旗葉寬大、下披,穗下節(jié)較長,穗層整齊,株高74.8~76.8cm,莖稈彈性一般;長方型穗,長芒,白殼,白粒,籽粒角質,飽滿度好;耐后期高溫,熟相好。產量構成三要素:畝穗數37.6~39.3萬,穗粒數32.6~34.7粒,千粒重47.6~52.0g。

      抗病鑒定:2013-2014年連續(xù)兩年河南省農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病鑒定:中感條銹病,中感葉銹病,中感白粉病,中感紋枯病,高感赤霉病。

      品質分析:2013年農業(yè)部農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檢測:蛋白質14.25%,濕面筋30.1%,容重783g/L,白度73.6%,沉淀指數62mL,硬度67HI,降落數值407s,吸水量60.9mL/100g,形成時間3.5min,穩(wěn)定時間3.2min,弱化度143.0F.U.,出粉率71.3%。2014年檢測,蛋白質13.64%,濕面筋23.0%,容重802g/L,白度71.3%,沉淀指數56mL,硬度65HI,降落數值442s,吸水量62.9mL/100g,形成時間3.3min,穩(wěn)定時間2.2min,弱化度170F.U.,出粉率70.3%。

      產量表現:2012-2013年度河南省冬水A組區(qū)域試驗,13點匯總,10點增產,3點減產,增產點率76.9%,平均畝產507.2kg,比對照品種周麥18增產2.6%,不顯著,居15個參試品種第6位;2013-2014年度河南省冬水A組區(qū)域試驗,12點匯總,12點增產,增產點率100%,平均畝產585.8kg,比對照品種周麥18增產4.9%,極顯著,居15個參試品種第4位。2014-2015年度河南省冬水A組生產試驗,14點匯總,13點增產,1點減產,平均畝產537.0kg,比對照品種周麥18增產5.2%,居8個參試品種第6位。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河南省小麥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河南省(南部稻麥兩熟區(qū)域除外)早中茬中高肥力地種植。

      品種名稱:懷川919

      審定編號:豫審麥2015006

      申請單位:河南懷川種業(yè)有限責任公司

      育 種 者:李文舉、李繼平、蔣付偉、王愛香、葛可可

      品種來源:溫麥4號/咸陽151

      特征特性:屬半冬性中熟品種,全生育期228.8~233.8天。幼苗半匍匐,葉片較長,葉色淺綠;冬季抗寒性一般,分蘗力較強,成穗率一般,春季起身早,抗倒春寒能力較好;株型較松散,旗葉上沖,穗層整齊,株高77.1~80.2cm,莖稈彈性較好;紡錘型穗,短芒,白殼,白粒,籽粒半角質,飽滿度中等。產量構成三要素:畝穗數40.3~42.4萬,穗粒數32.2~33.5粒,千粒重42.7~45.8g。

      抗病鑒定:2013-2014年連續(xù)兩年河南省農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病鑒定:中感條銹病,中感葉銹病,中感白粉病,中感紋枯病,高感赤霉病。

      品質分析:2013年農業(yè)部農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檢測:蛋白質含量14.15%,濕面筋32.3%,容重785g/L,白度75.2%,沉淀指數68mL,硬度63HI,降落數值316s,吸水量58.8mL/100g,形成時間2.8min,穩(wěn)定時間3.0min,弱化度129F.U.,出粉率69.9%;2014年檢測,蛋白質13.96%,濕面筋27.1%,容重783g/L,白度72.3%,沉淀指數70mL,硬度62HI,降落數值386s,吸水量60.9mL/100g,形成時間2.8min,穩(wěn)定時間2.2min,弱化度179F.U.,出粉率65.5%。

      產量表現:2012-2013年度河南省冬水A組區(qū)域試驗,13點匯總,11點增產,2點減產,增產點率84.6%,平均畝產504.9kg,比對照品種周麥18增產2.1%,不顯著,居15個參試品種第8位;2013-2014年度河南省冬水B組區(qū)域試驗,12點匯總,12點增產,增產點率100%,平均畝產573.3kg,比對照品種周麥18增產4.4%,顯著,居15個參試品種第5位。2014-2015年度河南省冬水A組生產試驗,14點匯總,14點增產,平均畝產539.1kg,比對照品種周麥18增產5.6%,居8個參試品種第5位。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河南省小麥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河南?。喜康钧渻墒靺^(qū)域除外)早中茬中高肥力地種植。

      品種名稱:泛麥7030

      審定編號:豫審麥2015007

      申請單位:河南黃泛區(qū)地神種業(yè)有限公司

      育 種 者:陳清林、韋勝利、沈慶花、徐運峰、尹茜等

      品種來源:鄭麥9023/周麥18

      特征特性:屬半冬性中晚熟品種,全生育期229.6~233.6天。幼苗半匍匐,葉片較長,葉色淺綠;冬季抗寒性一般,分蘗力中等,成穗率較高,春季起身拔節(jié)早,兩極分化快;株型較緊湊,旗葉寬大上沖,莖葉穗均有蠟質,穗層厚,株高80.6~85.5cm,莖稈彈性一般,抗倒性較弱;紡錘型穗,長芒、白殼、白粒、籽粒角質、飽滿度中等。產量構成三要素:畝穗數37.9~38.5萬,穗粒數34.0~41.7粒,千粒重45.1~50.3g。

      抗病鑒定:2013-2014年度連續(xù)兩年河南省農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病鑒定:中抗條銹病,中感葉銹病,中感白粉病,中感紋枯病,高感赤霉病。

      品質分析:2013年農業(yè)部農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檢測:蛋白質15.75%,濕面筋34.2%,容重763g/L,白度75.0%,沉淀指數77mL,硬度64HI,降落數值266s,吸水量62.9mL/100g,形成時間3.5min,穩(wěn)定時間3.5min,弱化度101F.U.,出粉率68.2%;2014年檢測,蛋白質14.77%,濕面筋30.4%,容重772g/L,白度71.6%,沉淀指數72mL,硬度64HI,降落數值406s,吸水量64.2mL/100g,形成時間3.7min,穩(wěn)定時間2.7min,弱化度165F.U.,出粉率71.2%。

      產量表現:2012-2013年度河南省冬水C組區(qū)域試驗,13點匯總,9點增產,4點減產,增產點率69.2%,平均畝產495.4kg,比對照品種周麥18增產0.9%,不顯著,居15個參試品種第9位;2013-2014年度河南省冬水B組區(qū)域試驗,12點匯總,10點增產,2點減產,增產點率83.3%,平均畝產562.6kg,比對照品種周麥18增產2.5%,不顯著,居15個參試品種第10位。 2014-2015年度河南省冬水A組生產試驗,14點匯總,14點增產,平均畝產539.2kg,比對照品種周麥18增產5.6%,居8個參試的品種第4位。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河南省小麥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河南?。喜康钧渻墒靺^(qū)域除外)早中茬中高肥力地種植。

      品種名稱:俊達106

      審定編號:豫審麥2015008

      申請單位:河南俊達種業(yè)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呂海忠、李文欣、葛鵬飛、孫凱、劉楠

      品種來源:中育9號/周麥16

      特征特性:屬半冬性中熟品種,全生育期228.8~233.6天。幼苗半匍匐,葉片寬長,葉色濃綠;冬季抗寒性較好,分蘗力弱,成穗率低,春季起身略晚,兩級分化快,抽穗偏早,抗倒春寒能力一般;株型偏緊湊,旗葉上沖,穗下節(jié)長,穗層整齊,株高76.2~80.7cm,莖稈彈性一般,抗倒性較弱;長方型穗,長芒、白殼、白粒,籽粒角質,飽滿度好。產量構成三要素:畝穗數38.2~39.8萬,穗粒數34.2~35.5粒,千粒重43.8~46.9g。

      抗病鑒定:2013-014年連續(xù)兩年河南省農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病鑒定:中抗條銹病,中感葉銹病,中感白粉病,中感紋枯病,高感赤霉病。

      品質分析:2013年農業(yè)部農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檢測:蛋白質13.75%,濕面筋30.0%,容重781g/L,白度72.5%,沉淀指數58mL,硬度65HI,降落數值325s,吸水量60.2mL/100g,形成時間2.9min,穩(wěn)定時間3.0min,弱化度137.0F.U.,出粉率72.3%;2014年檢測,蛋白質13.66%,濕面筋25.7%,容重782g/L,白度71.7%,沉淀指數57mL,硬度63HI,降落數值412s,吸水量62.2mL/100g,形成時間2.5min,穩(wěn)定時間1.7min,弱化度201F.U.,出粉率65.1。

      產量表現:2012-2013年度河南省冬水A組區(qū)域試驗,13點匯總,8點增產,5點減產,增產點率61.5%,平均畝產500.5kg,比對照品種周麥18增產1.2%,不顯著,居15個參試品種第10位;2013-014年度河南省冬水C組區(qū)域試驗,12點匯總,9點增產,3點減產,增產點率75.0%,平均畝產568.7kg,比對照品種周麥18增產0.7%,不顯著,居15個參試品種第13位。2014-2015年度河南省冬水B組生產試驗,14點匯總,13點增產,1點減產,平均畝產541.9kg,比對照品種周麥18增產5.0%,居8個參試品種第4位。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河南省小麥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河南?。喜康钧渻墒靺^(qū)域除外)早中茬中高肥力地種植。

      品種名稱:濮麥053

      審定編號:豫審麥2015009

      申請單位:濮陽市農業(yè)科學院

      育 種 者:梁中喜等

      品種來源:百農AK58/周麥18

      特征特性:屬半冬性中晚熟品種,全生育期229.5~233.6天。幼苗半匍匐,葉片窄長,葉色濃綠;冬季抗寒性好,分蘗力強,成穗率一般,春季起身拔節(jié)早,抗倒春寒能力較弱;株型偏松散,旗葉窄長,內卷,斜上舉,穗下節(jié)長,株高76.1~80.0cm,莖稈彈性好,抗倒性較好;紡錘型穗,穗較小,短芒,白殼,白粒,籽粒角質,飽滿度較好;耐后期高溫,落黃好。產量構成三要素:畝穗數42.1~43.7萬,穗粒數30.4~31.3粒,千粒重43.7~48.8g。

      抗病鑒定:2013-2014年連續(xù)兩年河南省農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病鑒定:中抗條銹病,中感葉銹病,中感白粉病,中感紋枯病,高感赤霉病。

      品質分析:2013年農業(yè)部農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檢測:蛋白質15.45%,濕面筋32.2%,容重796g/L,白度72.8%,沉淀指數62mL,硬度65HI,降落數值387s,吸水量59.8mL/100g,形成時間3.2min,穩(wěn)定時間2.2min,弱化度181 F.U.,出粉率70.1%;2014年檢測,蛋白質14.56%,濕面筋26.9%,容重808g/L,白度71.6%,沉淀指數64mL,硬度65HI,降落數值520s,吸水量63.2mL/100g,形成時間3.2min,穩(wěn)定時間1.6min,弱化度177 F.U.,出粉率72.5%。

      產量表現:2012-2013年度河南省冬水A組區(qū)域試驗,13點匯總,12點增產,1點減產,增產點率92.3%,平均畝產508.0kg,比對照品種周麥18增產2.7%,不顯著,居15個參試品種第5位;

      2013-2014年度河南省冬水A組區(qū)域試驗,12點匯總,11點增產,1點減產,增產點率91.7%,平均畝產583.1kg,比對照品種周麥18增產4.4%,極顯著,居15個參試品種第7位。2014-2015年度河南省冬水A組生產試驗,14點匯總,12點增產,2點減產,平均畝產535.2kg,比對照品種周麥18增產4.8%,居8個參試品種第7位。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河南省小麥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河南省(南部稻麥兩熟區(qū)域除外)早中茬中高肥力地種植。

      品種名稱:平安11號

      審定編號:豫審麥2015010

      申請單位:河南平安種業(yè)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呂元豐、呂慶豐、朱昌濤

      品種來源:濮麥9號/開麥28//濮麥9號

      特征特性:屬半冬性中晚熟品種,全生育期230.5~233.4天。幼苗半匍匐,葉片寬短,葉色濃綠;冬季抗寒能力強,分蘗力較強,春季起身略晚,兩極分化快,抗倒春寒能力較弱;株型較緊湊,旗葉小、平展,株高74.3~80.1cm,莖、桿、穗部有蠟質,莖稈彈性一般,抗倒性較弱;紡錘型穗,長芒,白殼,白粒,籽粒角質;耐后期高溫,熟相一般。產量構成三要素:畝成穗數43.4~45.0萬,穗粒數34.1~35.6粒,千粒重39.1~42.7g。

      抗病鑒定:2013-2014年連續(xù)兩年河南省農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病鑒定:中抗條銹病,中感葉銹病,中感白粉病,中感紋枯病,高感赤霉病。

      品質分析:2013年農業(yè)部農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檢測:蛋白質14.54%,濕面筋31.0%,容重783g/L,白度74.2%,沉淀指數60mL,硬度65HI,降落數值432s,吸水量58.7mL/100g,形成時間2.3min,穩(wěn)定時間1.9min,弱化度123.0 F.U.,出粉率72.3%;2014年檢測,蛋白質14.53%,濕面筋28.5%,容重778g/L,白度71.9%,沉淀指數61mL,硬度62HI,降落數值447s,吸水量61.2mL/100g,形成時間2.2min,穩(wěn)定時間1.9min,弱化度167 F.U.,出粉率70.9%。

      產量表現:2012-2013年度河南省冬水A組區(qū)域試驗,13點匯總,13點增產,增產點率100%,平均畝產519.3kg,比對照品種周麥18增產5.0%,極顯著,居15個參試品種第3位;2013-2014年度河南省冬水C組區(qū)域試驗,12點匯總,10點增產,2點減產,增產點率83.3%,平均畝產584.3kg,比對照品種周麥18增產3.5%,顯著,居15個參試品種第5位。2014-2015年度河南省冬水B組生產試驗,14點匯總,14點增產,平均畝產558.0kg,比對照品種周麥18增產8.2%,居8個參試品種第1位。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河南省小麥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河南省(南部稻麥兩熟區(qū)域除外)早中茬中高肥力地種植。

      品種名稱:商麥156

      審定編號:豫審麥2015011

      申請單位:商丘市農林科學院

      育 種 者:朱偉、朱德勤、閆向泉、孟自力

      品種來源:許農5號/百農AK58

      特征特性:屬半冬性中晚熟品種,全生育期229.2~233.8天。幼苗半匍匐,葉片寬長,葉色濃綠;冬季抗寒性較好,分蘗力較強,成穗率偏低,春季返青起身早,兩極分化快,抗倒春寒能力較強;株型緊湊,旗葉較大、上舉,株高76.9~83.1cm,莖稈有蠟質,粗壯、彈性較好;長方型大穗,長芒,白殼、白粒,籽粒角質,結實性好;耐后期高溫,熟相中等。產量構成三要素:畝成穗數39.2~41.3萬,穗粒數35.7~37.9粒,千粒重42.3~43.7g。

      抗病鑒定:2013-2014年連續(xù)兩年河南省農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病鑒定:中感條銹病,中感葉銹病,中感白粉病,中感紋枯病,高感赤霉病。

      品質分析:2013年農業(yè)部農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檢測:蛋白質14.83%,濕面筋34.6%,容重797g/L,白度75.2%,沉淀指數79mL,硬度66HI,降落數值367s,吸水量60.9mL/100g,形成時間2.5min,穩(wěn)定時間2.3min,弱化度108 F.U.,出粉率70.3%;2014年檢測,蛋白質14.95%,濕面筋27.6%,容重804g/L,白度72.7%,沉淀指數71mL,硬度65HI,降落數值495s,吸水量61.9mL/100g,形成時間2.4min,穩(wěn)定時間3.8min,弱化度129F.U.,出粉率69.6%。

      產量表現:2012-2013年度河南省冬水A組區(qū)域試驗,13點匯總,13點增產,增產點率100%,平均畝產521.3kg,比對照品種周麥18增產5.4%,極顯著,居15個參試品種第2位;2013-2014年度河南省冬水A組區(qū)域試驗,12點匯總,11點增產,1點減產,增產點率91.7%,平均畝產598.3kg,比對照品種周麥18增產7.1%,極顯著,居15個參試品種第1位。2014-2015年度河南省冬水B組生產試驗,14點匯總,14點增產,平均畝產553.1kg,比對照品種周麥18增產7.3%,居8個參試品種第2位。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河南省小麥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河南?。喜康钧渻墒靺^(qū)域除外)早中茬中高肥力地種植。

      品種名稱:存麥11

      審定編號:豫審麥2015012

      申請單位:河南省天存小麥改良技術研究所、河南豐德康種業(yè)有限公司

      育 種 者:鄭天存

      品種來源:周麥22/周麥24

      特征特性:屬半冬性中晚熟品種,全生育期229.5~233.9天。幼苗半匍匐,葉片窄長,葉色深綠;冬季抗寒性較好,分蘗力較強,春季起身晚,兩極分化快,抗倒春寒能力一般;株型較松散,旗葉上舉,株高73.8~79.9cm,莖稈彈性好,抗倒性較好;長方型穗,小穗排列較密,長芒,白殼,白粒,籽粒半角質,飽滿度中等;耐后期高溫,熟相好。產量構成三要素:畝穗數40.6~41.3萬,穗粒數31.7~34.5粒,千粒重46.4~50.4g。

      抗病鑒定:2013-2014年連續(xù)兩年河南省農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病鑒定:中感條銹病,中抗葉銹病,中感白粉病,中感紋枯病,高感赤霉病。

      品質分析:2013年農業(yè)部農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檢測:蛋白質14.75%,濕面筋30.8%,容重781g/L,白度74.9%,沉淀指數72mL,硬度58HI,降落數值413s,吸水量58.6mL/100g,形成時間3.2min,穩(wěn)定時間3.5min,弱化度120F.U.,出粉率67.5%;2014年檢測,蛋白質13.78%,濕面筋27.6%,容重782g/L,白度71.2%,沉淀指數66mL,硬度60HI,降落數值510s,吸水量60.7mL/100g,形成時間2.8min,穩(wěn)定時間2.4min,弱化度157 F.U.,出粉率73.3%。

      產量表現: 2012-2013年度河南省冬水C組區(qū)域試驗,13點匯總,7點增產,6點減產,增產點率53.9%,平均畝產495.7kg,比對照品種周麥18號增產1.0%,不顯著,居15個參試品種第7位; 2013-2014年度參加河南省冬水C組區(qū)域試驗,12點匯總,9點增產,3點減產,增產點率75.0%,平均畝產589.9kg,比對照品種周麥18增產4.5%,極顯著,居15個參試品種第3位。2014-2015年度河南省冬水A組生產試驗,14點匯總,14點增產,平均畝產551.7kg,比對照品種周麥18增產8.0%,居8個參試品種第1位。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河南省小麥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河南省(南部稻麥兩熟區(qū)域除外)早中茬中高肥力地種植。

      品種名稱:泛麥803

      審定編號:豫審麥2015013

      申請單位:河南黃泛區(qū)地神種業(yè)有限公司

      育 種 者:何景新、韋勝利、沈慶花、徐運峰、尹茜等

      品種來源:邯6172/周麥16

      特征特性:屬半冬性中熟品種,全生育期229.0~233.6天。幼苗半匍匐,葉片寬短,葉色深綠;冬季抗寒性好,分蘗力一般,成穗率高,春季起身拔節(jié)早,但兩極分化慢,抽穗偏晚;株型較緊湊,旗葉上舉,干尖,莖葉蠟質較重,穗下節(jié)短,穗層整齊,株高73.0~77.9cm,莖稈彈性弱,抗倒性一般;近長方型穗,小穗排列較密,長芒,白殼,白粒,籽粒半角質,飽滿度一般;根系活力好,耐后期高溫,熟相好。產量三要素:畝成穗數40.8~41.9萬,穗粒數33.6~35.6粒,千粒重40.0~48.3g。

      抗病鑒定:2013-2014年連續(xù)兩年河南省農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病鑒定:中感條銹病,中感葉銹病,中感白粉病,中感紋枯病,高感赤霉病。

      品質分析:2013年農業(yè)部農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檢測:蛋白質14.91%,濕面筋32.3%,容重754g/L,白度74.3%,沉淀指數58mL,硬度62HI,降落數值174s,吸水量59.9mL/100g,形成時間2.5min,穩(wěn)定時間2.6min,弱化度194F.U.,出粉率69.2%;2014年檢測,蛋白質13.72%,濕面筋26.0%,容重761g/L,白度73.0%,沉淀指數56mL,硬度64HI,降落數值364s,吸水量62.8mL/100g,形成時間2.7min,穩(wěn)定時間1.1min,弱化度200 F.U.,出粉率69.7%。

      產量表現:2012-2013年度河南省冬水C組區(qū)域試驗,13點匯總,11點增產,2點減產,平均增產點率84.6%,平均畝產500.2kg,比對照品種周麥18增產1.9%,不顯著,居15個參試品種第4位;2013-2014年度河南省冬水C組區(qū)域試驗,12點匯總,12點增產,增產點率100%,平均畝產583.1kg,比對照品種周麥18增產3.2%,顯著,居15個參試品種第7位。2014-2015年度河南省冬水A組生產試驗,14點匯總,14點增產,平均畝產546.3kg,比對照品種周麥18增產7.0%,居8個參試品種第3位。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河南省小麥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河南省(南部稻麥兩熟區(qū)域除外)早中茬中高肥力地種植。

      品種名稱:百農418

      審定編號:豫審麥2015014

      申請單位:河南科技學院

      育 種 者:茹振鋼、李淦、胡鐵柱、李笑慧、馮素偉等

      品種來源:周麥18/百農AK58//百農AK58

      特征特性:屬半冬性中晚熟品種,全生育期228.8~234.3天。幼苗半匍匐,葉片較窄,葉色濃綠;冬季抗寒性較好,分蘗力成穗率中等,春季起身早,兩極分化快,抽穗較早;株型偏緊湊,旗葉上舉,穗下節(jié)短,株高73.7~75.6cm,莖稈彈性好,抗倒伏能力強;紡錘型穗,長芒,白殼,白粒,籽粒角質,黑胚率偏高。產量構成三要素:畝穗數39.7~40.6萬,穗粒數31.5~33.6粒,千粒重45.9~50.0g。

      抗病鑒定:2013-2014年連續(xù)兩年河南省農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病鑒定:中抗條銹病,中感葉銹病,中感白粉病,中感紋枯病,高感赤霉病。

      品質分析:2013年農業(yè)部農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檢測:蛋白質16.46%,濕面筋33.6%,容重797g/L,白度74.4%,沉淀指數73mL,硬度62HI,降落數值426s,吸水量62.0mL/100g,形成時間4.8min,穩(wěn)定時間7.4min,弱化度86F.U.,出粉率72.4%;2014年農業(yè)部農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檢測:蛋白質15.20%,濕面筋27.1%,容重792g/L,白度73.1%,沉淀指數76mL,硬度63HI,降落數值538s,吸水量63.8mL/100g,形成時間3.3min,穩(wěn)定時間3.0min,弱化度154F.U.,出粉率71.2%。

      產量表現:2012-2013年度河南省冬水C組區(qū)域試驗,13點匯總,8點增產,5點減產,增產點率61.5%,平均畝產496.9kg,比對照品種周麥18增產1.2%,不顯著,居15個參試品種第6位;2013-2014年度河南省冬水C組區(qū)域試驗,12點匯總,10點增產,2點減產,增產點率83.3%,平均畝產583.6kg,比對照品種周麥18增產3.3%,顯著,居15個參試品種第6位。2014-2015年度河南省冬水B組生產試驗,14點匯總,12點增產,2點減產,平均畝產540.6kg,比對照品種周麥18增產4.8 %,居8 個參試品種第7 位。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河南省小麥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河南省(南部稻麥兩熟區(qū)域除外)早中茬中高肥力地種植。

      品種名稱:泰禾882

      審定編號:豫審麥2015015

      申請單位:河南泰禾種業(yè)有限公司

      育 種 者:趙鵬、馬興立、潘宏

      品種來源:周麥16/瀏虎大粒

      特征特性:屬半冬性中晚熟品種,全生育期229.0~233.2天。幼苗半匍匐,葉片寬長,葉色淺綠;冬季抗寒能力一般,分蘗力弱,成穗率高,春季返青起身早,抽穗早;株型松緊適中,旗葉及下部葉片小、上舉,穗層整齊,株高78.3~83.5cm,莖稈彈性中等,抗倒能力一般;紡錘型穗,長芒,白殼,白粒,籽粒半角質;耐后期高溫,熟相好。產量構成三要素:畝穗數41.7~43.8萬,穗粒數32.3~33.2粒,千粒重41.8~45.6g。

      抗病鑒定:2013-2014年連續(xù)兩年河南省農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病鑒定:中感條銹病,中抗葉銹病,中感白粉病,中感紋枯病,高感赤霉病。

      品質分析:2013年農業(yè)部農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檢測:蛋白質15.42%,濕面筋32.0%,容重771g/L,白度72.0%,沉淀指數59mL,硬度63HI,降落數值362s,吸水量61.5mL/100g,形成時間2.7min,穩(wěn)定時間2.6min,弱化度140.0F.U.,出粉率71.0%;2014年檢測,蛋白質14.31%,濕面筋26.4%,容重788g/L,白度70.6%,沉淀指數60mL,硬度65HI,降落數值514s,吸水量63.9mL/100g,形成時間3.2min,穩(wěn)定時間2.3min,弱化度156F.U.,出粉率71.5%。

      產量表現:2012-2013年度河南省冬水B組區(qū)域試驗,13點匯總,10點增產,3點減產,增產點率76.9%,平均畝產499.8kg,比對照品種周麥18增產1.2%,不顯著,居16個參試品種第7位;2013-2014年度河南省冬水A組區(qū)域試驗,12點匯總,9點增產,3點減產,增產點率75.0%,平均畝產567.4kg,比對照品種周麥18增產1.6%,不顯著,居15個參試品種第11位。2014-2015年度河南省冬水B組生產試驗,14點匯總,14點增產,平均畝產548.4kg,比對照品種周麥18增產6.4%,居8個參試品種第3位。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河南省小麥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河南?。喜康钧渻墒靺^(qū)域除外)早中茬中高肥力地種植。

      品種名稱:鄭麥113

      審定編號:豫審麥2015016

      申請單位:河南省農業(yè)科學院小麥研究所

      育 種 者:吳政卿、楊會民、雷振生、何盛蓮、王美芳等

      品種來源:百農AK58/偃展4110

      特征特性:屬弱春性中早熟品種,全生育期222.7~227.1天。幼苗半直立,葉片較寬,葉色濃綠;冬季抗寒性較好,分蘗力強,成穗率一般,春季起身早,兩極分化快,抗倒春寒能力一般;株型偏松散,旗葉短而上沖,穗層整齊,株高77.1~81.1cm,莖稈彈性好,抗倒能力強;紡錘型穗,長芒,白殼,白粒,籽粒半角質,飽滿度中等;耐后期高溫,熟相好。產量構成三要素:畝穗數39.9~42.7萬,穗粒數31.5~32.4粒,千粒重42.9~48.1g。

      抗病鑒定:2013-2014年連續(xù)兩年河南省農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病鑒定:中抗條銹病,中感葉銹病,中感白粉病,中感紋枯病,高感赤霉病。

      品質分析:2013年農業(yè)部農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檢測:蛋白質15.69%,濕面筋32.6%,容重792g/L,白度79.5%,沉淀指數67mL,硬度46HI,降落數值409s,吸水量58.9mL/100g,形成時間2.9min,穩(wěn)定時間2.6min,弱化度127.0F.U.,出粉率65.0%;2014年檢測,蛋白質14.88%,濕面筋29.2%,容重794g/L,白度75.2%,沉淀指數62mL,硬度63HI,降落數值438s,吸水量61.2mL/100g,形成時間2.8min,穩(wěn)定時間2.2min,弱化度163F.U.,出粉率67.9%。

      產量表現:2012-2013年度河南省春水B組區(qū)域試驗,15點匯總,13點增產,2點減產,平均增產點率86.7%,平均畝產476.3kg,比對照品種偃展4110增產7.4%,極顯著,居12個參試品種第1位;2013-2014年度河南省春水A組區(qū)域試驗,13點匯總,13點增產,增產點率100%,平均畝產547.9kg,比對照偃展4110增產9.4%,極顯著,居14個參試品種第2位。2014-2015年度河南省春水組生產試驗,14點匯總,14點增產,平均畝產526.4kg,比對照品種偃展4110增產10.3%,居8個參試品種第1位。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河南省小麥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河南?。喜康钧渻墒靺^(qū)域除外)中晚茬中高肥力地種植。

      品種名稱:偃科048

      審定編號:豫審麥2015017

      申請單位:河南華農種業(yè)有限公司、河南商都種業(yè)有限公司

      育 種 者:柴同森、李建偉、李東慶、樊利平、苗順卿等

      品種來源:周麥16/河科大9612

      特征特性:屬弱春性中早熟品種,全生育期223.0~226.8天。幼苗直立,苗期葉片寬長,葉色濃綠;冬季抗寒性一般,分蘗力弱,成穗率高,春季起身拔節(jié)早,兩極分化快,抽穗早,抗倒春寒能力一般;株型偏緊湊,旗葉寬長、上舉,蠟質層厚,穗下節(jié)短,株高81.1~86.4cm,莖稈彈性弱,抗倒性一般;長方型大穗,長芒,白殼,白粒,籽粒角質,飽滿度較好,黑胚率低。產量構成三要素:畝穗數35.5~38.0萬,穗粒數34.0~34.6粒,千粒重49.2~52.4g。

      抗病鑒定:2013-2014年連續(xù)兩年河南省農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病鑒定:中感條銹病,中感葉銹病,中感白粉病,中感紋枯病,高感赤霉病。

      品質分析:2013年農業(yè)部農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檢測:蛋白質15.26%,濕面筋31.9%,容重766g/L,白度73.0%,沉淀指數61mL,硬度57HI,降落數值272s,吸水量60.5mL/100g,形成時間3.3min,穩(wěn)定時間2.9min,弱化度149F.U.,出粉率71.7%;2014年檢測,蛋白質13.62%,濕面筋25.6%,容重775g/L,,白度71.8%,沉淀指數64mL,硬度61HI,降落數值493s,吸水量62.2mL/100g,形成時間2.9min,穩(wěn)定時間2.0min,弱化度160F.U.,出粉率68.2%。

      產量表現:2012-2013年度河南省春水B組區(qū)域試驗,15點匯總,14點增產,1點減產,增產點率93.3%,平均畝產473.5kg,比對照品種偃展4110增產6.7%,極顯著,居12個參試品種第3位;2013-2014年度河南省春水A組區(qū)域試驗,13點匯總,13點增產,增產點率100%,平均畝產564.3kg,比對照品種偃展4110增產12.7%,極顯著,居14個參試品種第1位。2014-2015年度河南省春水組生產試驗,14點匯總,13點增產,1點減產,平均畝產513.5kg,比對照品種偃展4110增產7.25%,居8個參試品種第4位。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河南省小麥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河南省(南部稻麥兩熟區(qū)域除外)中晚茬中高肥力地種植。

      品種名稱:金穗116

      審定編號:豫審麥2015018

      申請單位:洛陽太學農作物研究所

      育 種 者:黃海明、王長合、黃鶴麗、石長安、王想雨等

      品種來源:偃展4110/周麥16

      特征特性:屬弱春性中早熟品種,全生育期223.4~226.5天。幼苗半直立,葉片寬大,葉色淺綠;冬季抗寒性好,分蘗力一般,成穗率中等,春季起身拔節(jié)晚,兩極分化快,抽穗較早,抗倒春寒能力弱;株型松散,旗葉上舉,穗下節(jié)長,株高79.7~83.8cm,莖稈彈性弱,抗倒性一般;紡綞型大穗,長芒,白殼,白粒,籽粒角質,飽滿度一般;耐后期高溫,落黃好。產量構成三因素:畝穗數38.6~40.4萬,穗粒數33.2~34.6粒,千粒重44.8~47.6g。

      抗病鑒定:2013-2014年連續(xù)兩年河南省農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病鑒定:中感條銹病,中感葉銹病,中感白粉病,中感紋枯病,高感赤霉病。

      品質分析:2013年農業(yè)部農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檢測:蛋白質15.11%,濕面筋30.2%,容重760g/L,白度75.0%,沉淀指數70ml,硬度63HI,降落數值258S,吸水量61.5ml/100g,形成時間3.0min,穩(wěn)定時間3.2min,弱化度104F.U.,出粉率72.3%;2014年檢測,蛋白質15.04%,濕面筋29.0%,容重772g/L,白度72.0%,沉淀指數63ml,硬度64HI,降落數值515S,吸水量64.6ml/100g,形成時間3.2min,穩(wěn)定時間2.7min,弱化度131F.U.,出粉率72.7%。

      產量表現:2012-2013年度河南省春水A組區(qū)域試驗,15點匯總,12點增產,3點減產,增產點率80.0%,平均畝產468.4kg,比對照品種偃展4110增產4.3%,顯著,居12個參試品種第8位;2013-2014年度河南省春水A組區(qū)域試驗,13點匯總,10點增產,3點減產,增產點率76.9%,平均畝產528.3kg,比對照品種偃展4110增產5.5%,極顯著,居14個參試品種第9位。2014-2015年度河南省春水組生產試驗,14點匯總,14點增產,平均畝產513.9kg,比對照品種偃展4110增產7.3%,居8個參試品種第3位。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河南省小麥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河南?。喜康钧渻墒靺^(qū)域除外)中晚茬中高肥力地種植。

      品種名稱:眾麥7號

      審定編號:豫審麥2015019

      申請單位:河南大眾種業(yè)有限公司

      育 種 者:申彥昌

      品種來源:偃展一號//煙159-9/煙1666

      特征特性:屬弱春性早熟品種,全生育期222.3~226.2天。幼苗半直立,葉片寬短,葉色深綠;分蘗力中等,成穗率高,春季起身拔節(jié)早,兩極分化快,抽穗早,抗倒春寒能力弱;株型偏緊湊,旗葉窄小,上舉,穗下節(jié)長,株高82.2~85.6cm,莖稈偏細、彈性好,抗倒性一般;紡錘型穗,長芒,白殼,白粒,籽粒角質,飽滿度好;耐后期高溫,熟相好。產量構成三要素:畝穗數43.2~45.1萬,穗粒數29.8~31.2粒,千粒重43.0~44.9g。

      抗病鑒定:2013-2014年連續(xù)兩年河南省農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病鑒定:中感條銹病,中感葉銹病,中感白粉病,中感紋枯病,高感赤霉病。

      品質分析:2013年農業(yè)部農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檢測:蛋白質14.92%,濕面筋32.0%,容重799g/L,白度72.8%,沉淀指數74mL,硬度60HI,降落數值424s,吸水量61.2mL/100g,形成時間6.4min,穩(wěn)定時間8.3min,弱化度62F.U.,出粉率71.7%;2014年農業(yè)部農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檢測:蛋白質14.75%,濕面筋28.4%,容重800g/L,白度75.5%,沉淀指數73mL,硬度58HI,降落數值557s,吸水量62.3mL/100g,形成時間3.5min,穩(wěn)定時間4.1min,弱化度108F.U.,出粉率69.1%。

      產量表現:2012-2013年度河南省春水B組區(qū)域試驗,15點匯總,13點增產,2點減產,增產點率86.7%,平均畝產468.2kg,比對照品種偃展4110增產5.5%,顯著,居12個參試品種第5位;2013-2014年度河南省春水A組區(qū)域試驗,13點匯總,12點增產,1點減產,增產點率92.3%,平均畝產534.1kg,比對照品種偃展4110增產6.6%,極顯著,居14個參試品種第7位。2014-2015年度河南省春水組生產試驗,14點匯總,12點增產,2點減產,平均畝產504.4kg,比對照品種偃展4110增產5.4%,居8個參試品種第7位。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河南省小麥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河南省(南部稻麥兩熟區(qū)域除外)中晚茬中高肥力地種植。

      品種名稱:亞麥1號

      審定編號:豫審麥2015020

      申請單位:河南省新科星棉花研究所

      育 種 者:樊利平、凡軍洲、李建偉、柴同森、王慧茹等

      品種來源:濮麥9號系選

      特征特性:屬弱春性中早熟品種,全生育期222.9~226.8天。幼苗直立,葉片較長,葉色淺綠;冬季抗寒性較好,分蘗力弱,成穗率高,春季返青早,兩極分化快,抽穗早,抗倒春寒能力一般;株型偏緊湊,旗葉寬長、內卷、斜上舉,株高78.9~83.5cm,莖稈粗壯、彈性弱,抗倒性一般;長方型穗,長芒,白殼,白粒,籽粒角質、飽滿度較好,黑胚率高;葉功能期長,熟相較好。產量構成三要素:畝穗數36.4~37.5萬,穗粒數32.9~35.1粒,千粒重49.6~50.9g。

      抗病鑒定:2013-2014年連續(xù)兩年河南省農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病鑒定:中感條銹病,中感葉銹病,中感白粉病,中感紋枯病,高感赤霉病。

      品質分析:2013年農業(yè)部農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檢測:蛋白質15.29%,濕面筋33.3%,容重764g/L,白度73.4%,沉淀指數64mL,硬度57HI,降落數值272s,吸水量60.9mL/100g,形成時間3.5min,穩(wěn)定時間2.7min,弱化度171F.U.,出粉率72.8%;2014年檢測,蛋白質13.97%,濕面筋26.6%,容重768g/L,白度71.6%,沉淀指數60mL,硬度58HI,降落數值479s,吸水量61.6mL/100g,形成時間2.7min,穩(wěn)定時間1.6min,弱化度168F.U.,出粉率73.5%。

      產量表現:2012-2013年度河南省春水B組區(qū)域試驗,15點匯總,12點增產,3點減產,增產點率80.0%,平均畝產463.6kg,比對照品種偃展4110增產4.5%,不顯著,居12個參試品種第7位;2013-2014年度河南省春水B組區(qū)域試驗,13點匯總,12點增產,1點減產,增產點率92.3%,平均畝產555.8kg,比對照品種偃展4110增產9.4%,極顯著,居14個參試品種第4位。2014~2015年度河南省春水組生產試驗,14點匯總,13點增產,1點減產,平均畝產513.4kg,比對照品種偃展4110增產7.2%,居8個參試品種第5位。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河南省小麥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河南?。喜康钧渻墒靺^(qū)域除外)中晚茬中高肥力地種植。

      品種名稱:孟麥023

      審定編號:豫審麥2015021

      申請單位:孟州市農豐種子科技有限公司

      育 種 者:于秋霞、李建偉、柴同森、楊明貴、毛永曉等

      品種來源:周麥13/偃科956

      特征特性:屬弱春性早熟品種,全生育期222.2~226.7天。幼苗直立,葉片寬長,葉色青綠;冬季耐寒性較好,分蘗力弱,成穗率高,春季起身拔節(jié)早;株型松緊適中,葉片偏寬上舉,穗下節(jié)短,株高77.3~80.6cm,莖稈彈性好,較抗倒伏;紡錘型大穗,長芒,白殼,白粒,籽粒半角質,飽滿度較好;耐后期高溫,成熟落黃好。產量構成三要素:畝穗數36.8~38.3萬,穗粒數33.8~34.2粒,千粒重48.4~52.2g。

      抗病鑒定:2013-2014年連續(xù)兩年河南省農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病鑒定:中感條銹病,中感葉銹病,中感白粉病,中感紋枯病,高感赤霉病。

      品質分析:2013年農業(yè)部農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檢測:蛋白質14.94%,濕面筋30.6%,容重789g/L,白度74.4%,沉淀指數62ml,硬度59HI,降落數值342S,吸水量59.4mL/100g,形成時間2.5min,穩(wěn)定時間2.4min,弱化度155F.U.,出粉率73.3%;2014年檢測,蛋白質14.26%,濕面筋26.6%,容重790g/L,白度73.8%,沉淀指數56ml,硬度55HI,降落數值447S,吸水量61.0mL/100g,形成時間2.3min,穩(wěn)定時間1.4min,弱化度190 F.U.,出粉率69.7%。

      產量表現:2012-2013年度河南省春水A組區(qū)域試驗,15點匯總,15點增產,增產點率100%,平均畝產492.9kg,比對照品種偃展4110增產9.7%,極顯著,居12個參試品種第1位;2013-2014年度河南省春水B組區(qū)域試驗,13點匯總,13點增產,增產點率100%,平均畝產576.2kg,比對照品種偃展4110增產13.4%,極顯著,居14個參試品種第1位。2014-2015年度河南省春水組生產試驗,14點匯總,14點增產,平均畝產525.5kg,比對照偃展4110增產10.0%,居8個參試品種第2位。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河南省小麥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河南?。喜康钧渻墒靺^(qū)域除外)中晚茬中高肥力地種植。

      品種名稱:信麥69

      審定編號:豫審麥2015022

      申請單位:信陽市農業(yè)科學院

      育 種 者:陳金平等

      品種來源:豫麥18/鄭麥9023

      特征特性:屬半冬性中早熟品種,全生育期209.3~216天。幼苗半直立,葉片窄長,葉色淺綠;冬季抗寒性弱,分蘗成穗率高,春季起身偏晚,兩極分化慢;株型緊湊,旗葉窄上舉,有干尖,莖稈有蠟質,穗下節(jié)長,株高74.2~80.5cm,莖稈彈性一般,抗倒性中等;紡錘型穗,長芒,白殼,白粒,籽粒半角質。產量構成三要素:畝穗數36.4~38.7萬,穗粒數28.2~30.8粒,千粒重41.5~48.1g。

      抗病鑒定:2013-2014年連續(xù)兩年河南省農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病鑒定:中抗條銹病,中感葉銹病,中感白粉病,中感紋枯病,高感赤霉病。

      品質分析:2013年農業(yè)部農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檢測:蛋白質17.45%,濕面筋37.8%,容重762g/L,白度72.6%,沉淀指數76mL,硬度67HI,降落數值285s,吸水量66.1mL/100g,形成時間4.5min,穩(wěn)定時間3.7min,弱化度170F.U.,出粉率68.6%;2014年檢測,蛋白質15.51%,濕面筋28.9%,容重778g/L,白度71.0%,沉淀指數70mL,硬度58HI,降落數值457s,吸水量64.4mL/100g,形成時間2.9min,穩(wěn)定時間1.8min,弱化度222 F.U.,出粉率71.5%。

      產量表現:2012-2013年度河南省南部組區(qū)域試驗,6點匯總,5點增產,1點減產,增產點率83.3%,平均畝產370.6kg,比對照品種偃展4110增產2.9%,不顯著,居11個參試品種第7位;2013-2014年度續(xù)試,6點匯總,6點增產,增產點率100%,平均畝產429.4kg,比對照品種偃展4110增產5.1%,不顯著,居13個參試品種第8位。2014-2015年度河南省南部組生產試驗,7點匯總,7點增產,平均畝產425.1kg,比對照品種偃展4110增產6.9%,居5個參試品種第1位。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河南省小麥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河南省南部稻麥兩熟區(qū)中高肥力地種植。

      品種名稱:宛麥969

      審定編號:豫審麥2015023

      申請單位:南陽市農業(yè)科學院

      育 種 者:李中恒、楊輝、王清華、李金秀、楊厚勇等

      品種來源:宛030176/宛麥981

      特征特性:屬弱春性早熟品種,全生育期207.6~213.7天。幼苗半直立,葉片較窄,葉色深綠;冬季抗寒性好,分蘗力強,成穗率一般,春季返青早,兩極分化快;株型松緊適中,旗葉寬、略披,穗下節(jié)長,株高75.2~81.9cm,莖稈彈性中等,抗倒性一般;紡錘型穗,長芒,白殼,白粒、籽粒半角質;后期葉功能好,熟相中等。產量三要素協調:畝成穗數34.9~37.3萬,穗粒數30.4~34.2粒,千粒重42.1~45.7g。

      抗病鑒定:2013-2014年連續(xù)兩年河南省農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病鑒定:中感條銹病,中感葉銹病,中感白粉病,中感紋枯病,高感赤霉病。

      品質分析:2013年農業(yè)部農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檢測:蛋白質15.35%,濕面筋33.5%,容重785g/L,白度72.9%,沉淀指數70mL,硬度66HI,降落數值301s,吸水量65.7mL/100g,形成時間3.1min,穩(wěn)定時間2.9min,弱化度154.F.U.,出粉率72.1%;2014年檢測,蛋白質14.29%,濕面筋27.6%,容重811g/L,白度72.4%,沉淀指數67mL,硬度61HI,降落數值457s,吸水量64.0mL/100g,形成時間2.5min,穩(wěn)定時間1.9min,弱化度133 F.U.,出粉率70.1%。

      產量表現:2012-2013年度河南省南部組區(qū)域試驗,6點匯總,5點增產,1點減產,增產點率83.3%,平均畝產380.2kg,比對照品種偃展4110增產5.5%,顯著,居11個參試品種第6位;2013-2014年度續(xù)試,6點匯總,6點增產,增產點率100%,平均畝產446.6kg,比對照品種偃展4110增產9.3%,極顯著,居13個參試品種第3位。2014-2015年度河南省南部組生產試驗,7點匯總,6點增產,1點減產,平均畝產416.6kg,比對照品種偃展4110增產4.8%,居5個參試品種第4位。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河南省小麥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河南省南部稻麥兩熟區(qū)中高肥力地種植。

      品種名稱:豫農98

      審定編號:豫審麥2015024

      申請單位:河南農業(yè)大學、河南省南海種子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張清海等

      品種來源:豫麥68/豫麥45

      特征特性:屬弱春性早熟品種,全生育期207.7~213.5天。幼苗半匍匐,葉片窄長,葉色深綠;冬季抗寒性好,分蘗力較強,成穗率中等,春季返青起身晚,兩極分化慢;株型緊湊,旗葉干尖,株高72.4~80.8cm,莖稈彈性中等,抗倒性一般;長方型穗,長芒、白殼、白粒,籽粒角質,飽滿度較好。產量構成三要素:畝成穗數36.6~39.0萬,穗粒數30.9~32.3粒,千粒重41.2~46.9g。

      抗病鑒定:2013-2014年連續(xù)兩年河南省農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病鑒定:中感條銹病,中感葉銹病,中感白粉病,中感紋枯病,高感赤霉病。

      品質分析:2013年農業(yè)部農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檢測:蛋白質14.93%,濕面筋29.9%,容重761g/L,白度75.5%,沉淀指數81mL,硬度69HI,降落數值266s,吸水量67.0ml/100g,形成時間4.2min,穩(wěn)定時間9.5min,弱化度52F.U.,出粉率66.6%;2014年檢測,蛋白質14.23%,濕面筋28.5%,容重820g/L,白度73.8%,沉淀指數86mL,硬度60HI,降落數值447s,吸水量67.6mL/100g,形成時間4.3min,穩(wěn)定時間4.6min,弱化度89 F.U.,出粉率66.8%。

      產量表現:2012-2013年度河南省南部組區(qū)域試驗,6點匯總,5點增產,1點減產,增產點率83.3%,平均畝產369.5kg,比對照種偃展4110增產2.6%,不顯著,居11個參試品種第8位;2013-2014年度續(xù)試,6點匯總,6點增產,增產點率100%,平均畝產457.5kg,比對照品種偃展4110增產12.0%,極顯著,居13個參試品種第1位。2014-2015年河南省南部組生產試驗,7點匯總,7點增產,平均畝產423.5kg,比對照品種偃展4110增產6.4%,居5個參試品種第3位。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河南省小麥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河南省南部稻麥兩熟區(qū)中高肥力地種植。

      品種名稱:宛1643

      審定編號:豫審麥2015025

      申請單位:南陽市農業(yè)科學院

      育 種 者:李金榜、李金秀、許陽、李中恒、楊輝等

      品種來源:西農953/新麥18

      特征特性:屬弱春性早熟品種,全生育期207.3~213.3天。幼苗半匍匐,葉片窄小,葉色深綠;冬季抗寒性好,分蘗成穗率高,春季起身早,兩極分化快;株型緊湊,旗葉上舉有干尖,株高75.0~81.0cm,莖稈彈性弱,抗倒性一般;紡錘型穗,偏小,長芒,白殼,白粒,籽粒半角質,飽滿度較好;成熟較早熟相好。產量構成三要素:畝穗數38.2~41.7萬,穗粒數30.6~33.6粒,千粒重41.2~43.9g。

      抗病鑒定:2013-2014年連續(xù)兩年河南省農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病鑒定:中抗條銹病,中感葉銹病,中感白粉病,中感紋枯病,高感赤霉病。

      品質分析:2013年農業(yè)部農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檢測:蛋白質16.03%、濕面筋32.8%、容重770g/L、白度78.2%、沉淀指數79mL、硬度49HI、降落數值248s、吸水量60.3mL/100g、形成時間4.1min、穩(wěn)定時間5.5min、弱化度86F.U.、出粉率69.2%;2014年檢測,蛋白質13.65%、濕面筋26.2%、容重775g/L、白度73.9%、沉淀指數76mL、硬度46HI、降落數值389s、吸水量60.7mL/100g、形成時間3.3min、穩(wěn)定時間3.2min、弱化度131F.U.、出粉率72.3%。

      產量表現:2012-2013年度河南省南部組區(qū)域試驗,6點匯總,6點增產,增產點率100%,平均畝產388.0kg,比對照品種偃展4110增產7.7%,極顯著,居11個參試品種第2位;2013-2014年度續(xù)試,6點匯總,6點增產,增產點率100%,平均畝產456.9kg,比對照品種偃展4110增產11.8%,極顯著,居13個參試品種第2位。2014-2015年度河南省南部組生產試驗,7點匯總,7點增產,平均畝產423.6kg,比對照品種偃展4110增產6.6%,居5個參試品種第2位。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河南省小麥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河南省南部稻麥兩熟區(qū)中高肥力地種植。

      品種名稱:洛旱17

      審定編號:豫審麥2015026

      申請單位:洛陽農林科學院

      育 種 者:張燦軍、吳少輝、張學品、楊洪強、馮偉森等

      品種來源:溫麥19/洛麥98138

      特征特性:屬半冬性中熟品種,全生育期226.5~230.6天。幼苗半匍匐,葉片短寬,葉色深綠;冬季抗寒性較好,分蘗力一般,成穗率較高,春季返青早,兩極分化快;株型半緊湊,旗葉窄長,上沖,穗下節(jié)長,株高66.0~82.5cm,莖稈粗壯,抗倒性好;長方型穗,穗碼較密,長芒,白殼,白粒,籽粒半角質,飽滿度中等;耐后期高溫,熟相好。產量構成三因素:畝成穗數28.8~38.3萬,穗粒數29.3~35.9粒,千粒重40.9~48.9g。

      抗旱鑒定:2012-2013年度洛陽農林科學院抗旱性鑒定:抗旱指數為1.087,抗旱級別3級,抗旱性中等;2013-2014年度洛陽農林科學院抗旱性鑒定:抗旱指數為1.040,抗旱級別3級,抗旱性中等。

      抗病鑒定:2013-2014年連續(xù)兩年河南省農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病鑒定:中感條銹病,中感葉銹病,中感白粉病,中感紋枯病,高感赤霉病。

      品質分析:2013年農業(yè)部農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檢測:蛋白質14.09%,濕面筋29.4%,容重790g/l,白度78.2%,沉淀指數72ml,硬度51HI,降落數值345s,吸水量56.5ml/100g,形成時間3.8min,穩(wěn)定時間4.0min,弱化度110F.U.,出粉率72.1%;2014年檢測,蛋白質14.20%,濕面筋28.3%,容重790g/l,白度76.6%,沉淀指數70ml,硬度44HI,降落數值406s,吸水量58.3ml/100g,形成時間2.3min,穩(wěn)定時間2.3min,弱化度142F.U.,出粉率68.9%。

      產量表現:2012-2013年度河南省旱地組區(qū)域試驗,12點匯總,11點增產,1點減產,增產點率91.7%,平均畝產252.7kg,比對照品種洛旱7號增產5.5%,不顯著,居10個參試品種第2位;2013-2014年度續(xù)試,11點匯總,10點增產,1點減產,增產點率90.9%,平均畝產389.7kg,比對照品種洛旱7號增產3.7%,顯著,居11個參試品種第4位。2014-2015年度河南省旱地組生產試驗,11點匯總,11點增產,平均畝產439.4kg,比對照品種洛旱7號增產11.0%,居4個參試品種第2位。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河南省小麥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河南省丘陵及旱肥地麥區(qū)早中茬種植。

      品種名稱:偃亳330

      審定編號:豫審麥2015027

      申請單位:河南省亳都種業(yè)有限公司

      育 種 者:韓紅衛(wèi)、袁靈紅、李建偉、郭香環(huán)、張海濤等

      品種來源:豫麥10號/豫麥49

      特征特性:屬半冬性中熟品種,全生育期226.8~231.3天。幼苗半匍匐,葉片長寬,葉色深綠;冬季抗寒性一般,分蘗成穗率中等,春季返青起身早,兩極分化快;株型較緊湊,旗葉短寬,莖葉蠟質,株高63.0~83.0cm,莖稈粗壯,抗倒性好;長方型穗,穗碼較密,長芒,白殼,白粒,籽粒半角質;耐后期高溫,成熟落黃一般。產量構成三要素:畝穗數26.5~36.3萬,穗粒數28.2~35.5粒,千粒重47.6~50.5g。

      抗旱鑒定:2012-2013年度洛陽農林科學院抗旱性鑒定:抗旱指數0.784,抗旱級別4級,抗旱性較弱;2013~2014年度洛陽農林科學院抗旱性鑒定:抗旱指數0.878,抗旱級別4級,抗旱性較弱。

      抗病鑒定:2013-2014年連續(xù)兩年河南省農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病鑒定:中感條銹病,中感葉銹病,中感白粉病,中感紋枯病,高感赤霉病。

      品質分析:2013年農業(yè)部農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檢測:蛋白質14.65%,濕面筋27.3%,容重792g/L,白度75.6%,沉淀指數72mL,硬度64HI,降落數值363s,吸水量61.0mL/100g,形成時間4.7min,穩(wěn)定時間7.0min,弱化度93F.U.,出粉率70.3%;2014年檢測,蛋白質14.07%,濕面筋25.0%,容重812g/L,白度73.4%,沉淀指數72mL,硬度66HI,降落數值520s,吸水量63.0mL/100g,形成時間3.5min,穩(wěn)定時間3.1min,弱化度154F.U.,出粉率71.7%。

      產量表現:2012-2013年度河南省旱地組區(qū)域試驗,12點匯總,11點增產,1點減產,增產點率91.7%,平均畝產247.5kg,比對照品種洛旱7號增產3.3%,不顯著,居10個參試品種第5位;2013-2014年度續(xù)試,11點匯總,11點增產,增產點率100%,平均畝產397.6kg,比對照品種洛旱7號增產5.7%,極顯著,居11個參試品種第2位。2014-2015年度河南省旱地組生產試驗,11點匯總,11點增產,平均畝產427.8kg,比對照品種洛旱7號增產8.5%,居4個參試品種第3位。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河南省小麥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河南省丘陵及旱肥地麥區(qū)早中茬種植。

      品種名稱:世紀281

      審定編號:豫審麥2015028

      申請單位:河南頂呱呱種業(yè)有限公司

      育 種 者:朱長喜、賈笑冬、羅鵬、陳承紅、賈冬紅等

      品種來源:溫2540/周8826//濟麥1號

      特征特性:屬半冬性中熟品種,全生育期226.7~230.1天。幼苗半匍匐,葉片短寬,葉色深綠;冬季抗寒性一般,分蘗成穗率中等,春季起身拔節(jié)早,抽穗早;株型半緊湊,旗葉短寬、上舉,穗下節(jié)長,株高63.0~82.4cm,莖稈粗壯,抗倒性好;長方型穗,穗碼較密,長芒,白殼,白粒,籽粒半角質;耐后期高溫,熟相好。產量構成三要素:畝穗數27.2~37.2萬,穗粒數29.7~37.3粒,千粒重44.4~49.7g。

      抗旱鑒定:2012-2013年度洛陽農林科學院抗旱性鑒定:抗旱指數為0.707,抗旱級別4級,抗旱性較弱;2013-2014年度洛陽農林科學院抗旱性鑒定:抗旱指數為0.720,抗旱級別4級,抗旱性較弱。

      抗病鑒定:2013-2014年連續(xù)兩年河南省農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病鑒定:中感條銹病,中感葉銹病,中感白粉病,中感紋枯病,高感赤霉病。

      品質分析:2013年農業(yè)部農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檢測:蛋白質13.79%,濕面筋30.2%,容重792g/L,白度75.1%,沉淀指數82ml,硬度61HI,降落數值318s,吸水量59.5ml/100g,形成時間3.2min,穩(wěn)定時間3.1min,弱化度110F.U.,出粉率71.3%;2014年檢測,蛋白質13.77%,濕面筋28.0%,容重813g/L,白度73.2%,沉淀指數71ml,硬度66HI,降落數值540s,吸水量62.3ml/100g,形成時間2.8min,穩(wěn)定時間2.6min,弱化度119F.U.,出粉率73.4%。

      產量表現:2012-2013年度河南省旱地組區(qū)域試驗,12點匯總,12點增產,增產點率100%,平均畝產250.4kg,比對照品種洛旱7號增產4.6%,不顯著,居10個參試品種第4位;2013~2014年度續(xù)試,11點匯總,8點增產,3點減產,增產點率72.7%,平均畝產389.3kg,比對照品種洛旱7號增產3.5%,顯著,居11個參試品種第5位。2014~2015年度河南省旱地組生產試驗,11點匯總,11點增產,平均畝產441.5kg,比對照品種洛旱7號增產11.6%,居4個參試品種第1位。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河南省小麥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河南省丘陵及旱肥地麥區(qū)早中茬種植。

      油 菜

      品種名稱:雙油123

      審定編號:豫審油2015001

      申請單位:河南省農業(yè)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

      育 種 者:朱家成、張書芬、王建平、文雁成、趙磊等

      品種來源:HO77A×RP189

      特征特性:屬甘藍型半冬性雙低雜交油菜品種。生育期220.7~235.5天。幼莖綠色,花黃色,葉形琴狀裂葉,葉色深綠色;株高157.0~171.6cm,一次有效分枝7.9~8.1個,單株有效角果265.1~300.7個,角粒數22.5~26.4個,千粒重3.1~3.9g,單株產量14.0~24.0g,不育株率0.3~2.0%。

      抗病鑒定: 2013-2014年河南省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綜合兩年17點次抗性鑒定,對菌核病表現低抗類型(該品種菌核病發(fā)病率和病指平均為10.76%和8.24%),對病毒病表現抗病類型 (田間未發(fā)?。?,霜霉病和白銹病田間未見發(fā)病。

      品質分析:2014年農業(yè)部油料及制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檢測:芥酸含量0.1%,硫苷含量17.12μmol/g,含油量42.42%;2015年檢測,芥酸含量0.0%,硫苷含量18.50μmol/g,含油量43.04%。

      產量表現:2012-2013年度河南省油菜區(qū)域試驗,8點匯總,7點增產,1點減產,增產點率87.5%,平均畝產227.4kg,比對照品種雜98009增產10.3%,極顯著,居11個參試品種第3位;2013-2014年度續(xù)試,9點匯總,7點增產,2點減產,增產點率77.8%,平均畝產199.3kg,比對照品種雜98009增產8.1%,極顯著,居14個參試品種第2位。2014-2015年度河南省油菜生產試驗,6點匯總,5點增產,1點減產,增產點率83.3%,平均畝產203.6kg,比對照品種雜98009增產8.7%,居4個參試品種第2位。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河南省油菜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河南黃河流域及南部冬油菜區(qū)種植。

      品種名稱:開油1208

      審定編號:豫審油2015002

      申請單位:河南大學

      育 種 者:王道杰、宋純鵬、楊翠玲、苗雨晨、周云等

      品種來源:HD1A×HD2C

      特征特性:屬甘藍型半冬性雙低雜交油菜品種。生育期為220.5~234.9天。幼莖綠色,花黃色,葉形琴狀裂葉,葉色深綠;株高153.8~175.3cm,一次有效分枝8.1~8.6個,角粒數18.8~19.7粒,千粒重3.7~4.1g,單株產量13.3~23.2g,不育株率2.6~4.8%。

      抗病鑒定:2013-2014年河南省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綜合兩年17點次抗性鑒定,對菌核病表現較抗(耐)類型(菌核病發(fā)病率和病指平均為12.55%和7.76%),對病毒病表現抗病類型(病毒病病害率平均為0.18%和0.14%),田間未見霜霉病和白銹病發(fā)病。

      品質分析:2014年農業(yè)部油料及制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檢測:芥酸含量0.9%,硫苷含量17.76μmol/g,含油量43.59%;2015年檢測,芥酸含量0.0%,硫苷含量19.07μmol/g,含油量42.99%。

      產量表現:2012-2013年度河南省油菜區(qū)域試驗,8點匯總,6點增產,2點減產,增產點率75.0%,平均畝產225.9kg,比對照品種雜98009增產9.6%,極顯著,居11個參試品種第4位;2013-2014年度續(xù)試,9點匯總,6點增產,3點減產,增產點率66.7%,平均畝產190.5kg,比對照品種雜98009增產3.3%,不顯著,居14個參試品種第8位。2014~2015年度河南省油菜生產試驗,6點匯總,6點增產,平均畝產200.3kg,比對照品種雜98009增產6.9%,居4個參試品種第3位。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河南省油菜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河南黃河流域及南部冬油菜區(qū)種植。

      品種名稱:群英油802

      審定編號:豫審油2015003

      申請單位:南陽市群英農作物科學研究所

      育 種 者:劉磊

      品種來源:199A×R652

      特征特性:屬甘藍型半冬性雙低雜交油菜品種。生育期220.8~235.6天。幼莖綠色,花黃色,葉形琴狀裂葉,葉色深綠;株高151.9~167.8cm,一次有效分枝7.6~7.9個,單株有效角果256.3~329.1個,角粒數23.2~25.2個,千粒重3.1~3.8g,單株產量13.8~25.4g,不育株率0.4~3.1%。

      抗病鑒定:2013-2014年河南省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綜合兩年17點次抗性鑒定,對菌核病表現低抗類型(菌核病發(fā)病率和病指平均為12.15%和7.13%),對病毒病表現抗病類型(田間未發(fā)?。共『桶卒P病田間未見發(fā)病。

      品質分析:2014年農業(yè)部油料及制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檢測:芥酸含量0.2%,硫苷含量18.92μmol/g,含油量44.99%;2015年檢測,芥酸含量0.2%,硫苷含量25.51μmol/g,含油量42.18%。

      產量表現:2012-2013年度河南省油菜區(qū)域試驗,8點匯總,8點增產,增產點率100%,平均畝產225.4kg,比對照品種雜98009增產9.4%,極顯著,居11個參試品種第5位;2013-2014年度續(xù)試,9點匯總,7點增產,2點減產,增產點率77.8%,平均畝產190.4kg,比對照品種雜98009增產3.2%,不顯著,居14個參試品種第9位。2014-2015年度河南省油菜生產試驗,6點匯總,6點增產,增產點率100%,平均畝產220.0kg,比對照品種雜98009增產17.3%,居4個參試品種第1位。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河南省油菜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河南黃河流域及南部冬油菜區(qū)種植。

      品種名稱:創(chuàng)雜油15號

      審定編號:豫審油2015004

      申請單位:創(chuàng)世紀種業(yè)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宋放、朱楨明、谷登斌、付錦龍、宋立等

      品種來源:128A×727

      特征特性:屬甘藍型半冬性雙低雜交油菜品種。生育期229.3~233.4天。幼莖綠色,花黃色;葉形琴狀裂葉,葉片深綠色。株高153.4~157.1cm,一次有效分枝7.6~9.4個,單株有效角果258.7~277.8個,角粒數21.7~23.5個,千粒重3.2~3.6g,單株產量15.8~19.4g,不育株率2.9~5.5%。

      抗性鑒定:2011-2012年河南省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綜合兩年16點次抗性鑒定,對菌核病表現低抗類型(菌核病發(fā)病率和病指平均為6.34%和5.22%),對病毒病表現抗病類型(田間未發(fā)?。?,霜霉病和白銹病田間未見發(fā)病。

      品質分析:2012年農業(yè)部油料及制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檢測:芥酸含量0.0%,硫苷含量19.45μmol/g,含油量37.54%;2014年檢測,芥酸含量0.3%,硫苷含量19.31μmol/g,含油量40.35%。

      產量表現:2010-2011年度河南省油菜區(qū)域試驗,8點匯總,6點增產,2點減產,增產點率75.0%,平均畝產195.5kg,比對照品種雜98009增產16.2%,極顯著,居13個參試品種第4位;2011-2012年度續(xù)試,8點匯總,4點增產,4點減產,增產點率50.0%,平均畝產173.1kg,比對照品種雜98009增產1.2%,居14個參試品種第7位。2013-2014年度河南省油菜生產試驗,7點匯總,5點增產,2點減產,增產點率71.4%,平均畝產182.5kg,比對照品種雜98009增產6.7%,居5個參試品種第4位。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河南省油菜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河南省中部及南部冬油菜區(qū)域種植。 (完)

      猜你喜歡
      中感出粉率點率
      基于灰分含量的累積出粉率對小麥粉及饅頭品質的影響
      出粉率對小麥粉特性和饅頭品質的影響
      出粉率對小麥粉理化特性及面條品質的影響
      強悍雙芯 iQOO Neo5智能手機
      電腦愛好者(2021年8期)2021-04-21 15:11:07
      亞熱帶地區(qū)蠶種低溫冷藏保護免浸酸技術研究
      2019年河南省審定品種(續(xù)前)
      2019年河南省審定品種(續(xù)前)
      家蠶新品種川山×蜀水的越年冷藏保護試驗
      不同抗性小麥品種對藥劑防治赤霉病效果的影響
      基于全信號取點率的結構健康監(jiān)測
      傳感器世界(2016年1期)2016-11-30 09:38:56
      云南省| 哈巴河县| 兰坪| 清水河县| 莱州市| 石泉县| 济源市| 昌邑市| 庆阳市| 上思县| 黔江区| 北海市| 逊克县| 博罗县| 伊吾县| 仙居县| 浪卡子县| 土默特左旗| 福建省| 五峰| 杨浦区| 天镇县| 莎车县| 陈巴尔虎旗| 金山区| 辛集市| 海宁市| 灌阳县| 玉龙| 霸州市| 望奎县| 陆河县| 宜州市| 巴彦淖尔市| 张掖市| 蕲春县| 福安市| 佳木斯市| 巴彦县| 东丽区| 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