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艷蕾,于淑艷, 張立夏
(1.吉林大學校醫(yī)院 和平校區(qū)門診部,吉林 長春130062;2.吉林大學校醫(yī)院,吉林 長春130012)
?
大學生肺結核176例臨床分析
任艷蕾1,于淑艷2, 張立夏2
(1.吉林大學校醫(yī)院 和平校區(qū)門診部,吉林 長春130062;2.吉林大學校醫(yī)院,吉林 長春130012)
肺結核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呼吸道傳染病,也是全球關注的公共衛(wèi)生和社會問題。高校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人口密集、學習生活集中,使大學生成為結核病的高發(fā)群體。近年來由于結核桿菌的生物學特性和社會等因素,結核病發(fā)病呈上升趨勢,高校也不例外。有文獻報道在山東、江蘇、浙江等地高校學生中相繼出現肺結核爆發(fā)疫情問題[1-3],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加強結核病防治工作,防止學校結核病爆發(fā)流行已經成為結核病控制工作的重點[4]。本研究通過對176例大學生肺結核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旨在為高校開展結核病健康教育工作,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可靠依據。
1.1資料來源本組病例資料來源于校醫(yī)院保健科傳染病登記記錄,176例均為2008-2015年在校期間經長春市朝陽區(qū)結核防治所確診的、經過正規(guī)抗結核治療的學生患者,男112例(63.64%),女64例(36.36%),平均年齡21.27歲(17-26歲)。
1.2方法對保健科疾病檔案管理記錄中的患者資料和朝陽區(qū)結核防治所門診病例記錄及登記卡內容資料逐項進行統計分析。
1.2.1X線檢查法無論患者是因病就診還是健康體檢,所有患者先用日立TU-41MediX透視機胸透檢查,疑似肺結核 再通過東軟NeuPioneerX線機攝片,個別患者行肺部CT檢查。
1.2.2診斷依據(1)痰菌陽性,(2)通過抗結核藥物治療,X線表現吸收好轉,具備其一即可診斷[5,6]。
2.1一般情況176例患者每月生活費低于500元的89例(50.57%)農村學生117例(66.48%),體重偏低(BMI〈18.5)82例(46.59%),冬春季節(jié)發(fā)病118例(67.05%),因病就診72例(40.91%),體檢發(fā)現104例(59.09%),有明確接觸史20例(11.36%)。
2.2臨床表現體檢發(fā)現的104例患者,其中82例(78.85%)無任何自覺癥狀,22例(21.15%)偶有輕咳或輕度乏力等癥狀,但一直未就診。因病就診72例患者均有程度不一的臨床癥狀:包括咳嗽、咳痰、發(fā)熱、胸部不適、盜汗、乏力等,其中2例咯血,就診前發(fā)病7天—2個月不等。
2.3X線表現病灶浸犯1個肺野57例(32.39%),2個肺野78例(44.32%),三個肺野以上41例(23.30%),病灶空洞6例(3.41%)。病灶呈多形態(tài)表現(同時呈現滲出、增殖、纖維化),也可伴有鈣化(13例)。
2.4實驗室檢查痰涂片陽性8例(4.55%),痰培養(yǎng)陽性10例(5.68%)。
2.5治療方法及不良反應治療均采用“直面視下短程督導化療(DOTS)”。本組病人初治172例,治療方案2HRZE(S)/4HR。復治4人,方案為2HRZSE/6HER,8例涂陽患者經正規(guī)治療1—2個月后,痰菌轉陰。所有患者療程為6-8個月。治療期間不良反應:肝功能損害33例,胃腸道反應13例,皮疹9例,其它副反應8例。
肺結核是一種慢性呼吸道傳染病,有明顯的季節(jié)性,冬春好發(fā)。本組資料顯示:大學生肺結核冬春發(fā)病率較高占67.05%,176例結核病患者,59.09%患者是在健康體檢中發(fā)現,40.91%的患者是因病就診,由此來看大學生體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每月生活費不足,體重偏低均可能引起營養(yǎng)不良,抵抗力下降,易感染肺結核;農村戶籍學生患病率高于城鎮(zhèn)學生,與農村學生卡介苗接種率低結核菌素試驗強陽性率高有關[7];男生高于女生與男生衛(wèi)生習慣和生活習慣不良有關。
高校學生人群密集,是肺結核高發(fā)人群,一旦出現疫情,如果防控不利不及時,容易造成肺結核的流行和爆發(fā),因此盡早發(fā)現結核病病人是高校防控工作的關鍵。痰中排菌的肺結核病人是造成結核病傳播和流行的主要傳染源。及時發(fā)現并徹底治愈肺結核是控制結核病流行的關鍵措施[8]。本組病例一經確診,在??漆t(yī)生的指導下,按照治療方案,早期、聯合、適量、規(guī)律、全程的化學治療,并采用全程督導管理,對不良反應及時給予對癥治療,并進行健康指導,才能使病灶完全吸收而痊愈。
[1]呂全強,鞠育新,李媛媛.一起大學生肺結核爆發(fā)流行的調查[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7,28(12):1147.
[2]王云華.某大學某班肺結核爆發(fā)流行分析[J].中國校醫(yī),2009,23(5):540.
[3]傅國祥,邵艷俠,陳泓.一起高等學校學生肺結核爆發(fā)疫情的流行病學調查[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0,31(2):244.
[4]裴寧.大學生肺結核患者78例臨床分析[J].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10,41(1):50.
[5]中國醫(yī)學會結核病分會.肺結核診斷和治療指南[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1,24(2):70.
[6]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肺結核診斷標準WS288-2008(S).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
[7]王玉紅,興華,劉艷雯.2007-2012年鄭州市2所高校新生結核菌素試驗分析報告[J].ChinJDisControlPreu,2014,18(7):692.
[8]趙穎.某高校大學生結核病防治知識態(tài)度和行為[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3,34(3):344.
1007-4287(2016)08-1364-02
2015-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