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變歌 顧 浩
河南漯河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漯河 462000
?
護理干預對早期宮頸癌保留盆腔自主神經根治術后患者膀胱功能恢復的影響
趙變歌顧浩
河南漯河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漯河462000
【摘要】目的探討護理干預對早期宮頸癌保留盆腔自主神經根治術后患者膀胱功能恢復效果的影響,促進患者康復。方法選擇符合標準的患者6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2組患者均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加用護理干預,比較2組患者術后膀胱功能恢復情況、留置尿管時間及術后住院時間。結果術后第10天觀察組患者膀胱功能恢復達Ⅰ級25例,Ⅱ級3例和Ⅲ級2例;對照組達Ⅰ級18例,Ⅱ級5例,Ⅲ級6例和Ⅳ級1例,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留置尿管時間及術后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護理干預能有效促進早期宮頸癌保留盆腔自主神經根治術后膀胱功能恢復,縮短留置尿管時間及住院時間,值得應用。
【關鍵詞】護理干預;膀胱功能;早期宮頸癌;保留盆腔自主神經根治術
目前,雖然采用保留盆腔自主神經根治性子宮切除術治療早期宮頸癌,有效降低術后膀胱功能障礙發(fā)生率[1],但仍有部分患者術后出現(xiàn)膀胱功能障礙,需要留置導尿,給患者身心帶來一定的影響。本研究對早期宮頸癌保留盆腔自主神經根治術患者實施護理干預,促進術后膀胱功能恢復,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病例選擇入組標準:(1)術前病理學檢查結果證實為宮頸癌;(2)世界婦產科聯(lián)盟(FIGO)分期處于Ⅰa~Ⅱb期;(3)采用保留盆腔自主神經根治術治療;(4)術前尿流動力學檢查無異常;(5)能有效溝通,完成量表調查;(6)同意進入本研究,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術前存在膀胱或直腸功能障礙;(2)術前已采取盆腔或腔內放射治療;(3)FIGO分期處于Ⅱb以上;(4)預計不能從本研究獲益者。
1.2一般資料選擇2012-10—2014-10在我院婦產科治療符合上述標準的患者6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觀察組年齡33~65歲,平均(48.86±9.13)歲;FIGO分期:Ⅰa期13例,Ⅰb期7例,Ⅱa期8例,Ⅱb期2例;受教育年限5~17 a,平均(9.91±3.07)a。對照組年齡32~65歲,平均(48.77±9.04)歲;FIGO分期:Ⅰa期12例,Ⅰb期9例,Ⅱa期7例,Ⅱb期2例;受教育年限5~18 a,平均(9.99±3.12)a。2組年齡、受教育年限及FIGO分期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3護理措施2組患者均給予常規(guī)護理,包括入院宣教、基礎護理、飲食護理、生活護理及導尿管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1)心理護理。入院后,責任護士要積極與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給予相應的心理干預。如告知患者術后可能出現(xiàn)尿潴留,做好心理準備,一旦出現(xiàn)不要緊張,及時告知醫(yī)務人員進行處理;責任護士給予心理安慰,解除思想顧慮,消除緊張情緒。鼓勵家屬給予患者更多的關心和幫助,從而以最佳心態(tài)接受治療。(2)相關肌群訓練護理。向患者講解肌群訓練的方法、優(yōu)點及注意事項,入院時即開始訓練。首先,術前及術后3 d進行收縮恥骨、會陰及肛門括約肌,訓練時不收縮下肢和臀部肌肉,每次收縮維持6~10 s,每次訓練5 min,每天4~6次。其次,術前及術后5 d進行仰臥抬腿法進行腹肌訓練,每次訓練5 min,每天3~4次,增強腹肌的力量。最后,術前及術后5 d鍛煉膀胱括約肌、逼尿肌的收縮和協(xié)調能力。(3)排尿反射護理。首先,術后根據(jù)患者的尿意和膀胱充盈度決定放尿時間,定時交替關閉及開放導尿管,使患者感覺像自己排尿一樣,逐漸恢復排尿反射。其次,利用條件反射,如聽流水聲,使患者產生尿意。最后,給予熱敷和按摩,如用毛巾熱敷膀胱區(qū),使松弛的腹肌收縮;按摩膀胱膨隆處,先左右按摩,再從膀胱底部向下推移按壓[2]。(4)計劃飲水護理。術后根據(jù)人體需要和水利尿的生理理論以及個體飲水飲食習慣制定而成的計劃飲水和排尿表,由專職護士連續(xù)3 d對患者進行一對一的指導[3]。
1.4膀胱功能分級標準[4]Ⅰ級(膀胱功能恢復良好):無排尿障礙或殘余尿量<50 mL;Ⅱ級(膀胱功能恢復稍差):殘余尿量為50~100 mL,給予適當處理后自主排尿好:Ⅲ級(膀胱功能恢復差):殘余尿量>100 mL;Ⅳ級(膀胱功能未恢復):拔除尿管后,經多項處理仍不能自行小便。
1.5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2組患者拔除尿管后膀胱功能恢復情況比較2組患者術后第10天拔除尿管進行膀胱功能恢復情況評價,觀察組膀胱功能恢復達Ⅰ級25例,Ⅱ級3例,Ⅲ級2例;對照組膀胱功能恢復達Ⅰ級18例,Ⅱ級5例,Ⅲ級6例,Ⅳ級1例。觀察組術后膀胱功能恢復質量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Ⅲ級及Ⅳ級患者,進一步留置尿管處理后膀胱功能恢復。
2.22組術后留置尿管時間及術后住院時間比較觀察組術后留置尿管時間(10.87±1.02)d,術后住院時間(12.41±1.35)d;對照組術后留置尿管時間(14.63±1.23)d,術后住院時間(17.82±1.69)d。術后留置尿管時間及術后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宮頸癌是女性生殖系統(tǒng)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手術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傳統(tǒng)手術方式療效確切,但是術后可造成膀胱功能、直腸功能及性功能障礙等,如術后尿潴留發(fā)生率為4.39%~44.91%[5]。主要原因與手術直接損傷支配膀胱和尿道的神經、血管及盆底支撐組織有關[6]。一旦發(fā)生尿潴留,需要長期留置導尿管,導致尿道及膀胱黏膜損傷,容易發(fā)生尿路感染,進一步影響膀胱功能恢復。護理干預是基于一定科學理論,在護理診斷的指導下,按事先預訂的干預方法從事的一系列護理活動。心理護理使患者樹立治療的信心,積極面對疾病,減輕焦慮、抑郁及緊張等情緒。相關肌群訓練,一方面可使盆底神經改變,另一方面可加強盆底肌肉群對膀胱的支撐作用。排尿反射護理既能訓練膀胱的舒縮功能,又能刺激膀胱感覺神經及肌張力的恢復,對術后膀胱恢復具有積極作用[7]。計劃飲水能有效地控制尿量,膀胱形成節(jié)律性充盈和排空的習慣,使膀胱保持接近正常的舒縮狀態(tài),有利于膀胱功能的恢復??傊捎糜行У淖o理干預措施,指導有效的個性化膀胱功能訓練,可以促進早期宮頸癌保留盆腔自主神經根治術后膀胱功能恢復,縮短留置尿管時間及住院時間,值得應用。
4參考文獻
[1]陳賢璟,宋一一,蔡良知,等.尿動力學因素對子宮癌廣泛性子宮切除術后尿潴留的影響[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0,45(9):677-681.
[2]曹鴻敏,陳琳,陳鵬珍.普魯卡因膀胱灌注對宮頸癌根治術后病人膀胱功能恢復的觀察及護理[J].實用臨床醫(yī)學,2009,15(12):107-108.
[3]張華妹,劉清霞,劉桂鳳,等.計劃飲水和排尿對宮頸癌術后膀胱功能訓練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4,28(3):1 086-1 087.
[4]魏瑛琪,符麗,張文香,等.拔管前膀胱沖洗預防尿潴留的臨床觀察[J].中華護理雜志,2002,37(10):733-734.
[5]王利曉,史惠蓉.宮頸癌廣泛性子宮切除術后尿潴留發(fā)生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8,23(12):1 742.
[6]楊慧云,吳海峰,黎世平,等.保留盆腔植物神經廣泛性子宮切除術臨床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2,27(25):4 014-4 015.
[7]王菊利,畢芝會,張蓓.保留神經功能宮頸癌術后膀胱功能的恢復及護理[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4,17(18):132-133.
(收稿2015-04-20)
【中圖分類號】R473.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3-5110(2016)01-01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