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飛 王喬 朱鳳娟 李開達
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治療耐多藥結核病的療效觀察
王飛 王喬 朱鳳娟 李開達
目的對比分析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治療耐多藥結核病的療效。方法74例耐多藥結核病患者,按照完全隨機法分為莫西沙星組和左氧氟沙星組,每組37例。莫西沙星組加用莫西沙星治療,左氧氟沙星組加用左氧氟沙星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療效。結果莫西沙星組總有效率97.30%高于左氧氟沙星組78.3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均出現(xiàn)輕微肝臟功能損害、白細胞降低以及神經(jīng)系統(tǒng)改變等不良反應,無嚴重不良反應發(fā)生。結論與左氧氟沙星相比,莫西沙星聯(lián)合基礎抗結核藥物療效更佳。
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耐多藥結核病
近些年,隨著臨床不合理抗結核藥物應用的不斷發(fā)生,耐多藥肺結核的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1]。其中原發(fā)耐藥結核病較少,獲得性耐藥結核病多。耐藥肺結核是經(jīng)呼吸道傳播的慢性傳染病,結核分枝桿菌對一種或以上的抗結核藥物發(fā)生了耐藥,即為耐藥肺結核,是導致結核發(fā)病率不斷急劇上升的四大原因之一,威脅了患者的健康[2]。近些年,隨著我國人口的增長,人口的流動性不斷增加,耐藥肺結核的發(fā)病率也呈上升趨勢,每年約增加30萬新患者[3]。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最新耐藥監(jiān)測顯示,耐多藥結核病發(fā)病率高,初治患者為1.1%,復治患者為7.0%,且耐多藥結核病的發(fā)病率居高不下,治愈率很低,治療難度大。因此,探索積極有效的治療方案極為重要。本次應用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治療耐多藥結核病,觀察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自2013年2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耐多藥結核病患者74例,其中男45例,女29例,年齡26~66歲,平均年齡(42.31±16.34)歲,病程1~7年,平均病程(2.85± 1.39)年。按照完全隨機法分為莫西沙星組和左氧氟沙星組,每組37例。莫西沙星組男22例,女15例,年齡26~66歲,平均年齡(43.14±16.54)歲,病程1~6年,平均病程(2.78±1.27)年;左氧氟沙星組男23例,女14例,年齡26~66歲,平均年齡(41.48±16.56)歲,病程2~7年,平均病程(2.92±1.42)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比較實驗。納入標準:第1次治療失敗,痰菌持續(xù)陽性者;未行正規(guī)治療;痰菌檢查排除非結核分枝桿菌,并對2種以上抗結核藥物耐藥;未應用過氟喹諾酮類藥物;年齡18~70歲,無嚴重肝腎疾病等。排除標準:兒童、孕婦、老人或哺乳期婦女;合并多種嚴重內(nèi)科疾病;不能參加本次研究者。
1.2 方法 左氧氟沙星組應用左氧氟沙星0.6 g/d、1次/d,丙硫異煙胺0.2 g/d、3次/d,對氨基水楊酸8.0 g(靜脈滴注),帕司煙肼 1.0 g/d、1次/晚,利福噴丁0.6 g/d、2 次/d,吡嗪酰胺2.0 g/d、2次/d,阿米卡星 0.6 g(靜脈滴注)治療3 個月,接著,接受為期 6 個月的左氧氟沙星0.6 g/d、1次/d,丙硫異煙胺0.2 g/d、3次/d,帕司煙肼1.0 g/d、1次/晚,利福噴丁0.6 g/d、2次/d,吡嗪酰胺2.0 g/d、2次/d治療 ,最后,患者接受為期9個月的左氧氟沙星0.6 g/d、1次/d,帕司煙肼1.0 g/d、1次/晚,利福噴丁 0.6 g/d、2次/d,吡嗪酰胺2.0 g/d、2次/d治療。莫西沙星組患者則除將左氧氟沙星改為莫西沙星0.4 g/d、1次/d外,其他藥物用法及其用量均與左氧氟沙星組相同。
1.3 療效判定標準 痊愈:患者連續(xù)6個月行X線檢查空洞閉合,病變無活動性,痰培養(yǎng)結果均為陰性;顯效:患者連續(xù)3個月痰檢示陰性,X線檢查示空洞閉合或縮??;有效:患者痰培養(yǎng)結果顯示陰轉(zhuǎn),X線檢查示空洞閉合或無改變;無效:痰培養(yǎng)陽轉(zhuǎn),或空洞增大??傆行?(痊愈+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莫西沙星組總有效率97.30%(痊愈27例,顯效3例,有效6例,無效1例),左氧氟沙星組總有效率78.38%(痊愈20例,顯效4例,有效5例,無效8例),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均出現(xiàn)輕微肝臟功能損害、白細胞降低以及神經(jīng)系統(tǒng)改變等不良反應,無嚴重不良反應發(fā)生。
近些年,肺結核的發(fā)病率升高引起了世界范圍內(nèi)的關注,當前全世界的結核患者已達2000萬人,在中國,結核病患者約有600萬人,每年死于結核的患者有20萬。肺結核是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之一,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口流動性的增加,肺結核的發(fā)病率逐年上升,因抗結核藥物的應用,耐多藥結核病患者顯著增多。耐多藥肺結核是指患者行痰結核菌涂片結果陽性,對利福平和異煙肼等抗結核藥耐藥,致使患者病情遷延不愈,病程延長,給患者身心帶來了巨大痛苦和沉重的經(jīng)濟負擔。WHO推薦的耐多藥結核病化療方案有:①根據(jù)患者所在的地區(qū)有代表性的資料確定治療方案;②與標準治療方案不同,其是根據(jù)不同的藥敏實驗,不同的用藥史,制定治療方案;③經(jīng)驗性治療方案:根據(jù)患者的用藥史和用藥監(jiān)測資料進行確定治療方案,并根據(jù)藥敏結果進行調(diào)整。近些年,不少學者應用免疫抑制劑輔助治療耐藥結核病取得了不錯的效果,耐多藥患者可根據(jù)自身病情應用免疫抑制劑來治療,進而緩解病情,降低死亡率。支氣管鏡從氣道進行治療耐多藥結核病,臨床應用效果前景可觀,有關專家表明,如條件允許則可應用耐藥結核病介入治療,效果滿意。國內(nèi)第四次全國結核流行病學調(diào)查顯示,結核病的總耐藥率達27.8%,初始耐藥率為18.6%,耐多藥率為10.7%,獲得性耐藥率為46.5%。耐多藥結核病形成機制:單純對異煙肼耐藥的菌株突變情況與對利福平和異煙肼同時耐藥的基因突變情況不同,inhA突變表現(xiàn)為減弱結核菌的生存能力;基因轉(zhuǎn)換技術行等位轉(zhuǎn)入菌株可增加對利福平、異煙肼的耐藥,embB306的基因突變可使55%的菌株對乙胺丁醇耐藥,其耐多藥的作用十分明顯。耐多藥肺結核與一般肺結核不同,其療程長,治療難度大,一旦治療失敗則衛(wèi)生問題嚴重,因此應督查患者堅持規(guī)律用藥,完成治療過程,采取有效管理措施。對于耐多藥肺結核患者應全程督導患者化療,在治療過程中患者的每次用藥均經(jīng)過專門醫(yī)護人員培訓,并在醫(yī)護人員直視下操作進行,不能采取家庭督導的方式進行服藥。對于耐多藥患者應采取住院和不住院相結合的治療管理方式,患者確診后病情嚴重或藥物不良反應嚴重者應先行住院治療,出院后轉(zhuǎn)入當?shù)貦C構管理。痰涂片是耐多藥結核病早期檢測的主要方法,而改進的羅氏培養(yǎng)基可行藥敏試驗和結核桿菌的分離培養(yǎng),基因芯片技術可根據(jù)基因突變和耐藥性的關系設計出對耐藥性相關基因針對性檢測,進而判斷耐多藥結核病的耐藥特點。本文研究中所應用的兩種藥物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均屬于氟喹諾酮類藥物。左氧氟沙星滲入支氣管-肺屏障的濃度高,毒副作用少,現(xiàn)已成為治療耐多藥結核病的主要藥物之一。治療初始用藥發(fā)熱以及2~5個月末痰菌陽性,非全程督導可降低患者的治愈率,可影響肺結核患者轉(zhuǎn)歸。治療開始時如持續(xù)存在發(fā)熱癥狀則可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降低單核吞噬細胞的吞噬能力,使身體抵抗力降低,影響基本的治愈。本文研究表明,莫西沙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左氧氟沙星組(P<0.05),其原因可能是:左氧氟沙星干擾結核桿菌遺傳物質(zhì)DNA復制的起始階段,使這一過程出現(xiàn)松解現(xiàn)象,在復制過程末期使母鏈DNA和新合成的新鏈相互纏繞,形成異常結核,達到抗結核桿菌的作用。莫西沙星的生物利用度高,吸收能力強,療效好。
綜上所述,莫西沙星在聯(lián)合用藥治療耐多藥結核病中具有一定優(yōu)勢。
[1]朱航,雷迅,張帆,等.左氧氟沙星治療耐多藥肺結核療效與安全性的系統(tǒng)評價.中國循證醫(yī)學雜志,2012,32(2):201.
[2]梁麗麗,劉欣.聯(lián)合應用莫西沙星或左氧氟沙星治療耐多藥肺結核療效研究.中國全科醫(yī)學,2011,13(1):1451-1453.
[3]林青,林靜.左氧氟沙星治療耐多藥肺結核的療效和不良反應.當代醫(yī)學,2012,29(1):13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2.067
2016-10-24]
124000 盤錦市傳染病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