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合艷
超聲引導下瘤內注射聚桂醇硬化治療子宮肌瘤的臨床療效觀察
劉合艷
目的分析超聲引導下瘤內注射聚桂醇硬化治療子宮肌瘤的臨床療效。方法40例子宮肌瘤患者,在超聲引導下瘤內注射聚桂醇硬化治療,于術前、術后3個月復查超聲觀察肌瘤大小、內部血流并進行對比。結果治療前肌瘤最大平均直徑為(3.25±0.95)cm,平均體積為(25.87±25.40)cm3,治療后最大平均直徑為(2.40±0.75)cm,平均體積為(18.03±7.03)cm3,肌瘤較治療前明顯縮小,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前子宮肌瘤內血流較為豐富,血流評分Ⅱ~Ⅲ級患者36例;術后肌瘤內血流明顯減少,39例為0~Ⅰ級血流。結論超聲引導下瘤內注射聚桂醇硬化治療子宮肌瘤的臨床療效顯著,安全性高,不良反應小,值得臨床應用。
子宮肌瘤;聚桂醇硬化治療;超聲引導
子宮肌瘤為女性最常見生殖系統(tǒng)的良性腫瘤,是生育期女性常發(fā)疾病之一,發(fā)病率頗高,在50%~60%之間,手術切除子宮肌瘤、肌瘤剝除是治療子宮肌瘤常見的兩種方法[1]。由于常規(guī)手術治療創(chuàng)面大、恢復期長。隨著醫(yī)療技術的不斷向前發(fā)展,各種微創(chuàng)治療子宮肌瘤術應運而生。本次研究,將40例治療子宮肌瘤患者采用超聲引導下瘤內注射聚桂醇硬化治療,探討實際應用價值?,F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來本院就診的40例子宮肌瘤患者,在超聲引導下瘤內注射聚桂醇硬化治療,所有患者在治療前均簽署知情同意書,自愿接受瘤內注射聚桂醇硬化治療。所有患者心肺功能正常,均無藥物過敏史?;颊吣挲g32~50歲,平均年齡(38.5±6.5)歲,其中10例貧血患者、4例經期延長患者、24例月經過多患者;16例多發(fā)肌瘤、24例單發(fā)肌瘤;12例肌壁間肌瘤,18例漿膜下肌瘤,10例黏膜下肌瘤。治療前子宮肌瘤最大直徑1.87~5.94 cm,平均直徑(3.26±0.94)cm,體積大小2.45~68.5 cm3,平均體積為(25.89±21.4)cm3。
1.2方法 所有患者在手術前均進行常規(guī)檢查,手術時先行排空膀胱,取截石位,對外陰、會陰等位置常規(guī)清潔消毒,鋪巾放置已完成消毒的穿刺架,將陰道探頭與之固定,查探是否固定完好,并逐步將探頭置入陰道直至穹隆定位。為了減少對子宮的傷害,應選擇合理的穿刺位置,注意避開卵巢、膀胱及血管等位置,先行明確肌瘤位置,將穿刺針進入肌瘤內,注入已事先準備的聚桂醇,可采取多點面穿刺注入,保證肌瘤內部聚桂醇擴散彌漫,當聚桂醇已擴散到假包膜時停止注藥。注射結束后退針。為了避免聚桂醇溢出,注射透明質酸鈉封堵針道,最后用無菌紗布堵塞引道穹隆1 d后取出。注意:如果肌瘤直徑>3 cm,要多行點布針注射[2]。
1.3觀察指標 介入治療3個月觀察患者的血紅蛋白量和患者的月經量、子宮肌瘤大小變化及肌瘤內血流變化。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治療前后臨床癥狀改變情況 手術前,貧血患者10例,月經過多患者24例,經期延長患者4例,血紅素為(84.5±12.58)g/L;手術后3個月,貧血患者均明顯改善,月經減少到正常者22例,經期恢復正常13例,血紅素為(116.8±14.63)g/L,手術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治療前后超聲聲像學變化 治療前肌瘤最大平均直徑為(3.25±0.95)cm,平均體積為(25.87±25.40)cm3;手術結束后3個月,復查肌瘤回聲增強,肌瘤顯著縮小治療后最大平均直徑為(2.40±0.75)cm,平均體積為(18.03±7.03)cm3,肌瘤較治療前明顯縮小,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前子宮肌瘤內血流較為豐富,血流評分Ⅱ~Ⅲ級患者36例;術后肌瘤內血流明顯減少,39例為0~Ⅰ級血流。
2.3不良反應 治療過程中8例患者輕微腹痛,2~4 d后癥狀消失;2例患者出現頭暈、出冷汗、面色蒼白,經過注射地塞米松以及腎上腺素后癥狀消失,6例患者術后分泌物增多以及陰道有少量出血,7 d后消失。
在臨床中女性生殖系統(tǒng)較為多發(fā)的良性腫瘤當屬子宮肌瘤,患者常常伴有經期異常、經量增多下腹疼痛等表現,為女性生活及心理帶來不良影響[3]。近幾年國內各地區(qū)在治療方式多樣,如腹腔鏡下肌瘤剝除術進行子宮肌瘤根治性治療,期療效雖較為良好,不過由于技術限制及經濟負擔較高,同時術中需全身麻醉輔助下實施手術;子宮動脈栓塞解除則需要輔助數字造影血管造影下進行治療,對施術醫(yī)生操作技術有著較高要求,加之該術式易誘發(fā)骨盆疼痛等恢復性病癥而限制了臨床推廣[4]。本文采取的超聲引導下瘤內注射聚桂醇硬化治療子宮肌瘤,只要休息數小時或休息片刻即可,不必住院治療。
本次研究顯示后3個月,復查肌瘤回聲增強,肌瘤顯著縮小,治療前肌瘤為平均直徑(3.25±0.95)cm,平均體積為(25.87±25.40)cm3;治療后最大平均直徑為(2.40±0.75)cm,平均體積為(18.03±7.03)cm3,肌瘤較治療前明顯縮小,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前子宮肌瘤內,血流較為豐富,血流評分Ⅱ~Ⅲ級患者36例;術后肌瘤內血流明顯減少,39例為0~Ⅰ級血流。說明超聲引導下瘤內注射聚桂醇硬化治療子宮肌瘤的臨床療效顯著。
綜上所述,超聲引導下瘤內注射聚桂醇硬化治療子宮肌瘤的臨床療效顯著,安全性高、不良反應小,值得臨床應用。
[1]周霞,謝陽桂,崔琪,等.超聲引導下聚桂醇硬化治療子宮肌瘤的療效觀察.中華醫(yī)學雜志,2014,94(28):2204-2206.
[2]許小平,謝陽桂,梁博,等.超聲引導下兩種硬化劑介入治療子宮肌瘤的疼痛觀察.中國醫(yī)師進修雜志,2013,36(30):72-74.
[3]唐怡欣,陳春林,劉萍,等.子宮肌瘤行雙側子宮動脈栓塞術后感染一例.婦產與遺傳(電子版),2013,3(2):62-64.
[4]梁博,謝陽桂,許小平,等.超聲彈性成像應變率比值在子宮肌瘤聚桂醇硬化治療療效評價中的應用.山東醫(yī)藥,2016(7): 55-5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7.108
2016-05-06]
116015 大連港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