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止瀉湯加減聯(lián)合思連康治療小兒脾虛腹瀉的療效觀察

      2016-01-26 14:35:54蓋曉麗
      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 2016年17期
      關(guān)鍵詞:湯加減脾虛脾胃

      蓋曉麗

      止瀉湯加減聯(lián)合思連康治療小兒脾虛腹瀉的療效觀察

      蓋曉麗

      目的探討止瀉湯加減聯(lián)合雙歧桿菌四聯(lián)活菌片(思連康)治療小兒脾虛腹瀉的效果。方法110例脾虛腹瀉患兒,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5例。對照組患兒予以思連康治療,觀察組患兒予以止瀉湯加減聯(lián)合思連康治療,比較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結(jié)果對照組無效7例,有效20例,顯效28例,總有效率為87.27%;觀察組無效1例,有效25例,顯效29例,總有效率為98.18%;觀察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采用止瀉湯加減聯(lián)合思連康治療脾虛腹瀉患兒,能有效提高臨床療效。

      小兒脾虛腹瀉屬于中醫(yī)“泄瀉”范疇,在西醫(yī)該病被稱為遷延性腹瀉、小兒慢性腹瀉,是一種常見的兒科消化系統(tǒng)疾病。當前西醫(yī)主要采取補液、抗病毒藥物、腸黏膜保護劑、腸道微生態(tài)調(diào)節(jié)劑等進行對癥治療,雖療效確切,但是常規(guī)的西醫(yī)治療對頑固性、慢性、長期性腹瀉卻仍無有效的治療手段[1]。中醫(yī)在治療脾虛腹瀉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毒副作用小,療效顯著。作者認為小兒不能自調(diào)寒熱,不能自節(jié)飲食,而偏食、過食等均會導致脾胃受損,從而形成泄瀉,且脾虛濕盛是導致疾病的關(guān)鍵,脾虛腹瀉是臨床常見的一種證型,因此作者主張采用健脾滲濕止瀉治療為主。本研究旨在探討止瀉湯加減聯(lián)合思連康治療小兒脾虛腹瀉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110例脾虛腹瀉患兒,納入標準:①年齡≤5歲;②符合中、西醫(yī)診斷標準;③患兒家屬知情同意。排除嚴重心力衰竭、心律失?;?qū)χ委熕幬镞^敏的患兒。將患兒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5例。對照組中男35例,女20例;平均年齡(3.32±1.01)歲;平均病程 (3.52±1.12)d;大便次數(shù)>4次/d。觀察組中男36例,女19例;平均年齡 (3.31±1.02)歲;平均病程 (3.50±1.10)d;大便次數(shù)>4次/d。兩組患兒年齡、性別構(gòu)成、病程、大便次數(shù)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診斷標準

      1.2.1西醫(yī)診斷標準 符合《中國腹瀉病診斷治療方案》關(guān)于小兒腹瀉的診斷標準:①患兒大便次數(shù)增多;②大便性狀發(fā)生改變,呈水樣便、稀便、膿血便或黏膿便。

      1.2.2中醫(yī)診斷標準 符合《中醫(yī)兒科學》中關(guān)于脾虛腹瀉的診斷標準:于食后作瀉,大便稀溏,色淡不臭,形體消瘦,面色萎黃,時輕時重,舌淡、苔白、邊有齒痕,神疲倦怠,脈細。

      1.3治療方法 所有患兒均予以適量的乳糖飲食,若患兒存在脫水現(xiàn)象,則予以補充一定的液體量,從而糾正患兒的水電解質(zhì)及酸堿平衡紊亂。對照組患兒予以思連康治療,6個月~1歲患兒,2片/次,2次/d;1~6歲患兒,2片/次,2~3次/d;均在患兒餐后使用溫水送服。觀察組患兒予以止瀉湯加減聯(lián)合思連康治療,止瀉湯方劑組成:五倍子10 g,丁香6 g,蒼術(shù)10 g,吳茱萸10 g,生姜3 g,甘草6 g,炒薏苡仁10 g,訶子10 g,炒白術(shù)10 g,茯苓10 g,黃芪10 g,葛根10 g,木香6 g,藿香6 g。若患兒有溢乳或嘔吐現(xiàn)象,加半夏10 g;若患兒營養(yǎng)不良,可加懷山藥20 g;若患兒身冷不溫,則加桂枝6 g,水煎分4~6次頓服,根據(jù)患兒的年齡,0.5劑/d,思連康的用法用量與對照組一致。

      1.4療效判斷標準 參照《1998年全國腹瀉病防治學術(shù)研討會》關(guān)于脾虛腹瀉的療效標準。無效:治療后患兒的病情惡化或基本無好轉(zhuǎn);有效:治療后患兒的大便次數(shù)、大便性狀以及大便常規(guī)等有所好轉(zhuǎn),患兒的癥狀體征有所改善;顯效:治療后患兒的大便次數(shù)、大便性狀以及大便常規(guī)等恢復正常,患兒的癥狀體征消失??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5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對照組無效7例,有效20例,顯效28例,總有效率為87.27%;觀察組無效1例,有效25例,顯效29例,總有效率為98.18%;觀察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中醫(yī)認為“脾胃本不是泄瀉之本”,然而小兒的臟腑比較嬌嫩,脾功能往往不足,小兒體質(zhì)的特殊性是導致機體抗邪衛(wèi)外薄弱、泄瀉發(fā)生的根源。有學者[2]認為導致泄瀉的因素有內(nèi)因及外因兩種,外因多為外邪侵入,或飲食因素,而脾胃虛弱是其主要的內(nèi)因。若患者不能及時治療,或治法不當,或又因外邪復感,引起日久難復,脾氣更虛,故導致久瀉不止。《醫(yī)宗必讀》亦有云:“脾氣素虛是脾虛腹瀉之因,或飲食不節(jié),導致脾胃受損,皆會導致脾虛腹瀉之證”。作者認為小兒脾虛腹瀉的病變在于臟腑,脾胃為其主要累及臟腑,而小兒屬“純陽”之體,相對于成人,患兒對氣血的需求也更多。此外,小兒之脾往往不足,小兒胃小且弱,易導致脾虛,引起脾的運作失常,機體胃弱則致腐熟無力,因而導致谷反為滯,水反為濕,清濁不分,最終導致脾虛腹瀉。作者認為,小兒腹瀉的臨床癥狀及體征雖比較復雜,但其發(fā)病機制不外乎滯與濕,古代醫(yī)籍有云“脾虛則生濕,濕盛則脾困,無濕則無瀉”之說,因此脾虛濕盛是本病產(chǎn)生的關(guān)鍵病機。本研究中,患兒機體本虛,加之不能自節(jié)飲食,導致脾胃損傷,加之季節(jié)的影響從而導致疾病的遷延不愈。脾主運化,機體脾虛則滯,脾健則運,故脾虛腹瀉者應采用健脾、滲濕為主要的止瀉原則。本研究在對照組基礎上予以止瀉湯加減治療,止瀉湯方劑由五倍子、丁香、蒼術(shù)、吳茱萸、生姜、甘草、炒薏苡仁、訶子、炒白術(shù)、茯苓、黃芪、葛根、木香、藿香組成。方中茯苓健脾,滲濕利水;炒白術(shù)利水燥濕,益氣健脾;丁香、蒼術(shù)、吳茱萸、生姜解表散寒;五倍子止痛、澀腸[3]。本研究中,觀察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采用止瀉湯加減聯(lián)合思連康治療脾虛腹瀉患兒,能有效提高臨床療效。

      [1]鄔穎菲.蒼苓止瀉口服液輔助治療小兒脾虛瀉的臨床療效及護理措施.中醫(yī)兒科雜志,2015,28(4):73-75.

      [2]梁姍姍,孫麗平.中醫(yī)藥治療小兒泄瀉(脾虛瀉)經(jīng)驗分析.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兒科學,2015,29(5):504-505.

      [3]王靜,梁山玉,楊燕.運脾止瀉湯對脾虛型遷延性腹瀉患兒腸道微生態(tài)的干預作用.中國婦幼保健,2016,32(6):1322-132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7.182

      2016-05-23]

      118000 遼寧省丹東市中醫(yī)院兒科

      【摘要】脾虛腹瀉;雙歧桿菌四聯(lián)活菌片;止瀉湯加減

      猜你喜歡
      湯加減脾虛脾胃
      靖眩湯加減治療梅尼埃病臨證心得
      Modified Gexiazhuyu decoction (膈下逐瘀湯加減方) alleviates chronic salpingitis via p38 signaling pathway
      好脾胃 養(yǎng)出來
      中老年保健(2021年5期)2021-12-02 15:48:21
      脾胃失調(diào)該如何調(diào)理
      脾胃升降平衡才健康
      脾胃氣滯多因肝胃不和
      瘦成一道閃電先過“脾虛”這關(guān)
      為什么那么多人“脾虛”
      推拿結(jié)合熱敏灸治療脾虛濕滯型假性近視的臨床療效觀察
      歸脾湯加減聯(lián)合體針治療心脾兩虛型失眠48例
      通州区| 桑植县| 广平县| 疏附县| 泽州县| 会理县| 荔波县| 佳木斯市| 冷水江市| 全椒县| 尼勒克县| 胶南市| 永宁县| 额济纳旗| 黄山市| 利川市| 榆中县| 抚远县| 四川省| 阳曲县| 旺苍县| 鄯善县| 东丽区| 宿州市| 当雄县| 延川县| 山西省| 兴安县| 宣威市| 甘孜县| 新田县| 韶关市| 和田县| 苏尼特右旗| 新蔡县| 秭归县| 磐安县| 门头沟区| 剑河县| 阳春市| 霍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