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樓 周鵬飛
(河北省遷安市農牧局064400)
羊鏈球菌與血蟲混合感染病的診治
張子樓 周鵬飛
(河北省遷安市農牧局064400)
羊鏈球菌病即羊敗血性鏈球菌病,是由C群馬鏈球菌獸疫亞種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敗血性傳染病,其特征是全身性出血性敗血癥及漿液性肺炎與纖維素性胸膜肺炎。本病綿羊最為易感,山羊次之。綿羊焦蟲病即綿羊梨形蟲病,是由寄生在綿羊紅細胞中的巴貝斯蟲或泰勒蟲引起,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均高的疾病,常呈地方性流行或散發(fā)。綿羊焦蟲病是經硬蜱傳播,由梨形蟲所引起的血液原蟲病,綿羊的焦蟲病死亡率很高。
2016年1月份,遷安市趙店子鎮(zhèn)某養(yǎng)羊場飼養(yǎng)的小尾寒羊發(fā)生了一起病例,5d內有5只羊陸續(xù)死亡,以懷孕母羊為主,先是少食繼而不食,以藥物治療不見明顯效果,有的羊陰道脫出,遂找筆者前去就診。
筆者與同事前去就診,發(fā)現(xiàn)有一只羊已經處于瀕死期,眼結膜黃染,鼻腔流漿液性膿性鼻液,呼吸困難,流涎,部分陰道脫出,于是筆者與同事采了血準備進行實驗室檢驗。
對于群羊進行仔細觀察,有的羊鼻流黏性透明鼻液,食欲不振,有的羊只消瘦,眼結膜黃染,于是又挑2只羊采了血。
羊鏈球菌病的剖檢病變主要表現(xiàn)在各個臟器廣泛出血,淋巴結腫大、出血。鼻、咽喉、氣管黏膜出血。肺出血,出現(xiàn)肝變區(qū)。胸、腹腔液及心包液增量。心包膜有小點狀出血。肝腫大呈泥土色,包膜下有出血點;膽囊腫大,膽汁外滲。腎臟質脆、變軟,包膜不易剝離。
據主訴,對于死羊進行解剖時,發(fā)現(xiàn)鼻、咽喉、氣管黏膜有出血,肺水腫,出血等變化。
把羊血樣帶回實驗室進行染色鏡檢,經瑞氏染色發(fā)現(xiàn),紅細胞里有梨籽形狀的梨形蟲;經革蘭氏染色發(fā)現(xiàn),血樣里有雙球形的革蘭氏陽性球菌,間或有4~6個短鏈,偶見個別單球菌。
根據臨床癥狀、剖檢變化,結合實驗室檢查可進行初步診斷,為鏈球菌和血蟲混合感染。
加強飼養(yǎng)管理,做好保暖防風、防凍、防擁擠。定期消滅羊體內外寄生蟲。做好羊圈及場地、用具的消毒工作。
用規(guī)格為1g/瓶,血蟲凈,每瓶用20ml注射用水配成5%的溶液,按3~5mg/kg體重使用,肌肉注射。輕癥注射1次后隔3d再注射1次,重癥隔2d1次,連用3次。
每年發(fā)病季節(jié)到來之前,用羊鏈球菌氫氧化鋁甲醛菌苗進行預防接種,大小羊只一律皮下注射3ml。3月齡以下羔羊,2~3周后重復1次。于14~21d產生免疫力,免疫期可維持半年以上。
對發(fā)病羊用青霉素30~60萬國際單位肌注,每日1次,連用3d或肌注10ml10%的磺胺嘧啶鈉,每日1次,連用3d。也可用磺胺嘧啶或氯苯磺胺4~8g灌服,每日2次,連用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