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唇形科野菜的利用價值及種植技術(shù)

      2016-01-27 15:19:51韋金河張曉青
      江蘇農(nóng)業(yè)科學(xué) 2015年11期
      關(guān)鍵詞:野菜種植技術(shù)價值

      韋金河 張曉青

      摘要:介紹了唇形科植物特征及紫蘇、馬郁蘭、胡椒薄荷、荊芥、牛至等5種野菜的營養(yǎng)成分、利用價值。同時介紹了了5種野菜的種植管理技術(shù),為野菜資源的高效利用提供參考。

      關(guān)鍵詞:唇形科;野菜;價值;種植技術(shù)

      中圖分類號: S647.04文獻標(biāo)志碼: A文章編號:1002-1302(2015)11-0210-03

      收稿日期:2015-07-28

      基金項目:江蘇省農(nóng)業(yè)科技自主創(chuàng)新資金[編號:CX(14)4031]。

      作者簡介:韋金河(1963—),男,江蘇南京人,副研究員,從事蔬菜特殊栽培研究。Tel:(025)84392077;E-mail:wjh_2202@sina.com。隨著物質(zhì)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健康飲食。野菜作為藥食同源的野菜植物資源,自古人們就有食用野菜的習(xí)慣,野菜重要的保健功能越來越多地被市民青睞。設(shè)施裝備業(yè)的發(fā)展使得野菜生產(chǎn)已經(jīng)從過去的單季采摘,轉(zhuǎn)向設(shè)施化全年生產(chǎn)供應(yīng)。為了開發(fā)利用野菜資源,本文對唇形科薄荷、紫蘇、荊芥、馬郁蘭、牛至5種野菜(圖1)的特征特性、營養(yǎng)與利用價值、人工栽培管理技術(shù)作簡要介紹,為高效利用野菜資源提供參考。

      1唇形科植物特征及可食用野菜種類

      唇形科,舊稱唇形花科,是雙子葉植物綱中的一個大科,約有220個屬,3 500余種。該科植物是干旱地區(qū)的主要植被,多為一年生至多年生草本或灌木,少數(shù)為藤本或小喬木,常具含芳香油的表皮。我國有99屬800余種,遍布南北各地。本科植物以富含多種芳香油而著稱,主要有薄荷、百里香、薰衣草、羅勒、迷迭香等。有些植物常作為中藥使用,主要有黃芩、藿香、丹參、薄荷、紫蘇、香薷、薺苧、夏枯草、益母草等;有些植物如一串紅、彩葉蘇、美國薄荷等花、葉形狀特殊,色彩鮮艷常供觀賞。

      而作為野菜供人們食用的主要有薄荷、紫蘇、荊芥、馬郁蘭、牛至、羅勒等。作為藥食同源的野菜,幼嫩的葉片可作蔬菜,種子或全草可提取芳香油或可入藥,或作飼料添加劑用于加工業(yè),或作為香薰料用于化妝品生產(chǎn)工藝中。

      2紫蘇

      紫蘇,別稱桂荏、白蘇、赤蘇等。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藥食兩用功效。葉片兩面紫色或上面綠色,葉柄紫色或紫綠色。原產(chǎn)中國喜馬拉雅山及我國中南部地區(qū),在我國已經(jīng)有2000多年的歷史[1]?,F(xiàn)主要分布在印度、緬甸、日本、朝鮮、韓國、印度尼西亞和俄羅斯等國家。在我國分布較廣,主要產(chǎn)于陜西、湖北、浙江、四川、安徽、遼寧、山東、福建等省。

      2.1營養(yǎng)成分與利用價值

      紫蘇的葉稱蘇葉,莖稈稱蘇梗,種子稱蘇子。有研究表明,紫蘇富含不飽和脂肪酸、氨基酸、礦物質(zhì)、黃酮及其苷類化合物及類胡蘿卜素類等。蘇子脂肪油含量占32%~50%,油中含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總量達(dá)94.68%[2];氨基酸含量可達(dá)到18.67%[3],動物必需氨基酸含量較高,尤其是賴氨酸和含硫氨基酸均高于玉米、小麥[4]。蘇葉、蘇子都含有16種黃酮類化合物[3],可清除自由基、抗衰老、預(yù)防和治療心血管疾病、抗癌等多種功效[5]。

      紫蘇全草富有很高的營養(yǎng)保健價值,可入藥,是常見草藥。蘇葉發(fā)汗力較強,能散表寒,用于風(fēng)寒表癥,主治風(fēng)寒感冒、咳嗽。紫蘇酮作為紫蘇葉中促進小腸蠕動的有效成分,有行氣和胃的功能,可治胸腹脹滿、惡心嘔吐等癥。蘇子有鎮(zhèn)咳平喘、祛痰的功能,長期食用蘇子油可治療或預(yù)防冠心病、高血脂等癥。

      2.2種植技術(shù)與栽培管理

      2.2.1整地施肥紫蘇生產(chǎn)中宜選擇陽光充足、排水良好的疏松肥沃的沙質(zhì)壤土,土壤耕翻后作畦寬1.2~1.3 m、溝寬40 cm、溝深15~20 cm的高畦深溝,四周做好排水溝。

      2.2.2播種育苗紫蘇用種子繁殖,分直播和育苗移栽。南京地區(qū)3月下旬可直播,2月下旬至3月上旬可育苗。紫蘇性喜溫暖濕潤的氣候,種子適宜的發(fā)芽溫度18~23 ℃,苗期可耐1~2 ℃的低溫。育苗前用20~25 ℃的溫水浸種 2~4 h,撈出后置于25~30 ℃下催芽,有一半以上的種子已經(jīng)露白時可以播種。播種前1 d,穴盤裝滿基質(zhì),澆透底水。播種時,每穴放1粒種子,全部播完后在穴盤上覆蓋1 cm厚的稀土,鋪上報紙放到出苗區(qū)。

      2.2.3移栽及田間管理待苗長至10~15 cm,有4對真葉時進行移栽,按照株行距25 cm×35 cm進行定植。移栽成活后,進行1次松土除草,同時追施人畜糞水15 000 kg/hm2。雨季及灌大水后,及時清溝排除余水,防止積水爛根。

      3馬郁蘭

      多年生草本,也叫甘牛至、馬約蘭,喜冷涼氣候,但耐寒力較差,多作一年生栽培。原產(chǎn)于地中海沿岸、北美等地區(qū),主要分布在德國、意大利、西班牙等歐洲大陸。在我國主要呈野生狀態(tài),尚未大規(guī)模人工種植。花冠白色至粉紅色或紫色,全株具有溫和的特殊香味,呈檸檬和紫丁香的混和香氣,是世界范圍內(nèi)受歡迎的食用香料作物之一。

      3.1營養(yǎng)成分與利用價值

      馬郁蘭植株含有4-松油醇等芳香物質(zhì)、30多種抗菌化合物、SOD(超氧化物歧化酶)等豐富的活性物質(zhì)成分[6]。馬郁蘭全草具有清熱解表,利尿消腫,是天然的抗菌、消炎、鎮(zhèn)痛材料。因具有淡淡的薄荷香味,可作辛香料使用,西式菜肴中常拿來烹調(diào)食物,可激起食欲;馬郁蘭精油有悅?cè)说男料銡庀?,用來配制高級香精,能緩和頭痛、失眠,對人體皮膚無任何過敏和刺激性,可安全應(yīng)用于化妝品中。全株有強烈、獨特、持久的香味,在歐洲普遍應(yīng)用于園林綠化中。

      3.2種植技術(shù)與栽培管理

      3.2.1整地施肥土壤選擇:馬郁蘭生命力及繁殖力極強,喜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zhì)壤土或土質(zhì)深厚壤土,以中性至堿性土壤為佳。

      整地施肥:選擇排水良好的肥沃砂壤土,深翻25~30 cm,施腐熟有機肥37 500 kg/hm2、鈣鎂磷肥750 kg/hm2,與土壤拌勻后整成高畦,畦寬1 m左右,溝深15~20 cm。

      3.2.2播種育苗種子發(fā)芽適溫16~18 ℃,生長適溫18~28 ℃。

      播種方式:直播或育苗移栽,用種子進行直播時,每穴 2~3 粒,播種后7~12 d發(fā)芽。苗期加強水分管理,當(dāng)苗 2 cm 高時開始間苗,促進幼苗健壯生長。

      播種季節(jié):馬郁蘭一般可在春、秋二季播種,春季以3—5月播種為好,秋季以8—10月播種為好。春季播種的秋季開花,秋季播種翌年春季開花。

      3.2.3移栽及田間管理當(dāng)幼苗高約10 cm左右時可進行移栽,按照株距15~20 cm、行距20~25 cm進行定植。生長期每2~3個月施肥1次,適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根系怕積水,多雨季節(jié)要加強排水工作。

      植株茂盛時,須適時修剪,有利于促進植株多生側(cè)芽,讓植株更加茂盛。移栽后約2個月成熟,可采收。

      4胡椒薄荷

      胡椒薄荷(Mentha × piperita),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唇形科薄荷屬的一種,由綠薄荷(Mentha spicata)與水薄荷(Mentha aquatica)雜交而成。原產(chǎn)于歐洲,美國、前蘇聯(lián)、保加利亞、意大利等國有栽培,尤以美國栽培較多,生產(chǎn)上有青莖種和紫莖種。我國于19世紀(jì)60年代從前蘇聯(lián)引進,在河北、江蘇、浙江、安徽、新疆等?。▍^(qū))為主要栽培區(qū)。

      4.1營養(yǎng)成分與利用價值

      全株含有揮發(fā)油,其主要成分為薄荷醇、薄荷酮、薄荷酯、薄荷呋喃等,是提取精油的重要香料植物之一。主要應(yīng)用于生產(chǎn)牙膏、糖果、香料、制藥等。作為蔬菜使用,主要是摘取葉片用來涼拌、烹調(diào)、泡茶、制作甜品或點心。

      4.2種植技術(shù)與栽培管理

      胡椒薄荷系歐洲薄荷,性喜溫暖、濕潤的環(huán)境,生長期一般能耐40 ℃的高溫,地下部分能耐-20 ℃左右的低溫,適應(yīng)性較強。青莖種、紫莖種胡椒薄荷的雄蕊都已退化,穗狀或假穗狀花序幾乎不結(jié)實[7],生產(chǎn)上基本是以扦插方式繁殖。

      4.2.1整地施肥排水良好的沙質(zhì)壤土或土質(zhì)深厚壤土為佳。胡椒薄荷莖稈細(xì)軟,遇風(fēng)或雨易發(fā)生倒伏,尤其是生長后期更為嚴(yán)重,往往造成下部葉片脫落或霉?fàn)€。因此,大田種植時應(yīng)以基肥為主,以有機質(zhì)豐富、遲效的棉籽餅、菜籽餅、豆餅等為佳,配以一定數(shù)量的磷肥作基肥,控制氮肥用量,增強植株抗倒伏能力。

      4.2.2移栽及田間管理移栽時按照株距20~25 cm、行距25~30 cm定植。胡椒薄荷性喜潮濕,耐澇,抗旱能力強,生長前、中期需水較多,后期較少。生長期間,密度大或雨水多時,易發(fā)生爛葉病,因此要控制植株密度,加強田間管理,改善株間通風(fēng)透光條件。發(fā)病時用托布津或多菌靈防治。

      胡椒薄屬長日照植物,充足的陽光有利于精油的形成積累。生產(chǎn)上以生產(chǎn)精油為主種植時,要保證陽光充足,收割適期在7月中旬和9月中旬,選擇晴天收割。頭刀收割采取齊地平割的方法,促進二刀苗早萌發(fā),早齊苗,延長生長期。也可直接收割所需的莖葉,然后鋤去地面上的淺莖和葡萄莖,促二刀苗從土中根莖長出,否則長出的幼苗莖稈細(xì)弱、葉小,植株易衰老,影響精油油量。作蔬菜食用的,以收割嫩莖葉為主,生長期隨時采摘。

      5荊芥

      荊芥屬多年生植物,別稱香荊薺、四棱稈蒿。莖堅強,基部木質(zhì)化,多分枝,高40~150 cm。全國大部分省份均有種植,以江蘇、浙江、湖南、廣西、四川等?。▍^(qū))栽培為多。

      5.1營養(yǎng)成分與利用價值

      荊芥的主要成分有揮發(fā)油、單萜苷、黃酮、有機酸、三萜、甾體類等,兼具食用、藥用價值,還廣泛用于飼料加工、香料行業(yè)。

      荊芥主要以鮮嫩的莖葉作蔬菜食用。葉片富含芳香油,味鮮美,生食熟食均可,但以涼拌為多,一般將嫩尖作夏季調(diào)味料,是一種經(jīng)濟效益高、很有發(fā)展前途的無公害、保健型辛香蔬菜。

      荊芥以帶花穗的全草入藥,是常用中藥。生品辛苦而溫,具有發(fā)散解表的作用,可用于治療感冒、頭痛、麻疹、風(fēng)疹、咽喉不利、瘡初起[8],(炭)炒后辛散作用減弱,具有祛風(fēng)理血的作用,可用于產(chǎn)后止血、頭暈?zāi)垦5劝Y。有許多研究表明,荊芥具有抗炎、抗病毒、抑菌、解熱鎮(zhèn)痛和一定的抗腫瘤作用。荊芥有強烈香氣,還可驅(qū)蟲滅菌。

      5.2種植技術(shù)與栽培管理

      荊芥的適應(yīng)力很強,性喜陽光,多生長在溫暖濕潤的環(huán)境中。怕積水,短期積水會死亡,生產(chǎn)上應(yīng)選擇排水良好的地塊來種植。

      5.2.1整地施肥對土壤要求不嚴(yán),一般土壤都能種植,但以疏松、肥沃、通氣良好的壤土、沙質(zhì)壤土為好。耕耙后作畦式栽培,北方做平畦,南方做高畦,畦寬100~130 cm,利于灌溉排水。

      荊芥生長期密度較高,追肥不便,生產(chǎn)上以基肥為主,施有機肥45 000 kg/hm2以上,餅肥1 050~1 200 kg/hm2,復(fù)合肥375~450 kg/hm2,為了提高安全品質(zhì),禁用硝態(tài)氮肥和城市垃圾。

      5.2.2播種育苗春、夏、秋季均可播種。北方宜春播,南方春播、秋播均可。一般都用種子繁殖,春播時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進行。種子易萌發(fā),溫度要求不嚴(yán),15~20 ℃即可發(fā)芽,幼苗生長適溫為20~25 ℃,耐高溫,能耐0 ℃左右的低溫,較耐寒,-2 ℃以下會出現(xiàn)凍害,忌連作。

      播種前,種子用水浸泡12~24 h,撈出后晾曬、通風(fēng),以增強種子活力提高發(fā)芽率。待種子表面無水時,摻拌適量細(xì)沙或細(xì)土,均勻攪拌后即可播種。順畦開溝播入種子,溝距35 cm左右,溝深5 cm左右,用種量15 kg/hm2左右。

      播種后,蓋土1~2 cm,用腳稍踏實,再用鐵耙耬平,使種子與土壤緊密接觸。播后澆水,保持畦面土壤濕潤,有利出苗。播后地溫、濕度適宜,約1周就可出苗,出苗前要保持土壤濕潤。

      5.2.3移栽及田間管理苗高5~7 cm時,進行間苗,去除弱苗、小苗。苗長到15 cm左右時,按行距35 cm左右,株距20 cm,每穴留苗2~3株進行定苗,如有缺苗,應(yīng)將間出的大苗、壯苗帶土移栽,移栽時最好選陰天,避免在陽光強烈時進行。移苗時盡量多帶原土,補苗后要及時澆水,以利于幼苗成活。

      適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雨季加強排水,田間防積水。夏季初秋栽培時要遮陽40%~50%,冬春季也可用大、中棚栽培。

      荊芥苗高15~20 cm時,開始采收嫩莖葉,以后1~2周采收1次,采摘后趁鮮上市。

      6牛至

      牛至別稱牛膝草,是唇形科牛至屬植物的總稱,有20種左右,常見種類有牛至、甘牛至、西班牙啤酒花、白鮮狀牛至和盆牛至。多年生草本植物或半灌木,主要分布于歐洲地中海地區(qū)、非洲北部、北美和中亞,在我國主要分布于華北、西北和長江以南各省份。

      6.1營養(yǎng)成分與利用價值

      牛至味辛、性涼、無毒,全草可提取出具有芳香味的牛至油,牛至油含約50種不同的化合物[9],大部分為酚類化合物,主要為香芹酚和麝香草酚,占牛至油的78%~82%。牛至有效成分添加于化妝品中,能抑制與炎癥反應(yīng)相關(guān)的氧化氮及組胺的分泌,使皮膚炎癥緩和、彈性改善、皺紋減少等,常作護膚品和美容品的原料。除上述用途外,牛至也可用作香薷入藥或蜜源植物使用。

      牛至油具有抗菌、抗氧化、增強機體免疫、抗腫瘤作用。牛至油中的酚類及萜烯類物質(zhì),通過使細(xì)胞膜中的蛋白質(zhì)變性或影響蛋白質(zhì)的合成或影響細(xì)菌DNA的復(fù)制過程,從而抑制細(xì)菌的繁殖和生長,起到抗菌作用[10]。酚酸類和萜類化合物含有酚羥基,為抗氧化活性的基團,通過脫氫反應(yīng)清除烷氧自由基達(dá)到抗氧化作用。牛至油可以促進機體免疫器官的生長發(fā)育,提高吞噬細(xì)胞的吞噬能力,從而增強機體的免疫力。利用牛至開發(fā)出了抗菌促生長飼料添加劑,促進營養(yǎng)物消化吸收,促進動物生長,提高飼料利用率[11],被廣泛運用于家禽、畜牧、水產(chǎn)業(yè)中。牛至油還可預(yù)防和治療胃腸道內(nèi)的細(xì)菌感染,如大腸桿菌、沙門菌、巴氏桿菌、葡萄球菌、鏈球菌、球蟲等引起的疾病,是天然抗生素,可替代有致癌、致畸或毒性的化學(xué)防腐劑作食品防腐劑。牛至油中的乙酸檜萜烯酯含量相對較高,具有濃郁的芳香味,可作為優(yōu)良的食用調(diào)味香料。在意大利,牛至油常用作披薩的調(diào)味劑。

      6.2種植技術(shù)與栽培管理

      牛至生性喜溫暖、光照,較耐寒、耐濕、抗干旱,適宜微酸疏松的溫暖地區(qū)生長。

      6.2.1整地施肥選擇地下水位較低、土壤肥力比較高、不易板結(jié)、透氣性好的沙性土壤為宜。施有機肥22 500 kg/hm2,深翻并整成高畦栽培,畦寬1.2~1.5 m,溝深15~20 cm。

      6.2.2播種育苗地溫穩(wěn)定在15 ℃左右時,開始播種育苗,育苗最適氣溫為15~25 ℃。種子浸泡12~24 h,拌入細(xì)沙或細(xì)土混合均勻后撒播于畦內(nèi),覆蓋約0.2 cm的細(xì)沙或細(xì)土,鋪上報紙后澆濕。因牛至草種子很小,出苗前采用微噴設(shè)備或噴頭孔隙小的噴壺澆水。出苗前,每天澆透水1次,苗長到2 cm左右時,隔3 d澆透水1次。苗長高到2.5 cm左右時開

      始煉苗。

      6.2.3移栽及田間管理待苗長到5 cm左右時可以移栽到大田或棚中栽培,以株行距為15 cm×20 cm進行定植。定植后及時灌溉,15 d左右即可緩苗,立即進行摘心,促進側(cè)芽的生長。

      作蔬菜食用時,摘心促發(fā)棵后20~30 d即可收割,以后每15~30 d可收獲1次。以提取牛至油為主時,現(xiàn)蕾到初花期為牛至精油的含量最高時期,此時是收割牛至的最佳時期,最好選擇在晴朗的天氣收割,留茬高度為5~10 cm,以便收獲下茬。南方地區(qū)不用做越冬保護,北方地區(qū)入冬前灌溉1次,并覆蓋農(nóng)作物秸稈或進行覆土保護,確保來年再次返青。

      參考文獻:

      [1]劉月秀,張衛(wèi)明,錢學(xué)射. 紫蘇屬植物的研究與利用[J]. 中國野生植物資源,1996(3):25-28.

      [2]林文群,劉劍秋,林文群,等. 紫蘇子化學(xué)成分初步研究[J]. 海峽藥學(xué),2002(4):26-28.

      [3]劉洪旭,陳海濱,吳春敏. 紫蘇子的研究進展[J]. 海峽藥學(xué),2004(4):5-8.

      [4]張衛(wèi)明,劉月秀,王紅. 紫蘇子的化學(xué)成分研究[J]. 中國野生植物資源,1998(1):44-46.

      [5]白鳳梅,蔡同一. 類黃酮生物活性及其機理的研究進展[J]. 食品科學(xué),1999(8):11-13.

      [6]朱雯琪,姚雷. 甜牛至精油含量和成分的周年變化研究[J]. 上海交通大學(xué)學(xué)報:農(nóng)業(yè)科學(xué)版,2010,28(5):453-456.

      [7]孫學(xué)忠. 胡椒薄荷及其栽培技術(shù)[J]. 中國野生植物,1990(1):38-41.

      [8]龔千鋒. 中藥炮制學(xué)[M]. 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3:131.

      [9]Bayramoglu B,Sahin S,Sumnu G. Solvent-free microwave extraction of essential oil from oregano[J]. 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2008,88(4):535-540.

      [10]蔡杰,張文舉. 新型飼料添加劑——牛至油的研究進展[J]. 飼料博覽,2013,24(2):38-42.

      [11]Botsoglou N A,F(xiàn)lorou-Paneri P,Christaki E,et al. Performance of rabbits and oxidative stability of muscle tissues as affected by dietary supplementation with oregano essential oil[J]. Archives of Animal Nutrition,2004,58(3):209-218.張麗娟,曲繼松,顏秀娟. 栽培基質(zhì)對盆栽觀賞辣椒生長發(fā)育的影響[J]. 江蘇農(nóng)業(yè)科學(xué),2015,43(11

      :213-216.

      猜你喜歡
      野菜種植技術(shù)價值
      好吃的野菜
      幼兒100(2024年14期)2024-04-24 08:40:02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長真不賴
      挖野菜
      一粒米的價值
      茶園開發(fā)與茶樹種植技術(shù)研究
      探討如何提高大棚蔬菜種植技術(shù)
      淺析小麥種植技術(shù)
      “給”的價值
      針對改進芒果種植技術(shù)的研究
      采野菜
      崇礼县| 石首市| 年辖:市辖区| 手游| 白水县| 安顺市| 普兰县| 砚山县| 达孜县| 禄丰县| 德格县| 汪清县| 高台县| 永泰县| 海伦市| 育儿| 凭祥市| 平果县| 遂溪县| 当涂县| 舟曲县| 六安市| 内江市| 石楼县| 青阳县| 庐江县| 南通市| 琼海市| 松滋市| 焉耆| 健康| 宜兴市| 丹寨县| 牡丹江市| 栾城县| 鄢陵县| 北宁市| 固安县| 苍南县| 淮阳县| 芦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