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虹 火箭軍工程大學士官學院
職業(yè)院校計算機有效性教學初探
王虹 火箭軍工程大學士官學院
有效教學是一種提倡效果、效益、效率三者并重的教學觀。在計算機教學中應用有效性教學能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有效提高教學效果。本文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及教學過程三個方面闡述了如何在職業(yè)院校的計算機課程中實施有效性教學。
有效性教學 計算機 職業(yè)院校 教學效果
職業(yè)院校是根據社會崗位需求來培養(yǎng)學生的,注重技能的形成和培養(yǎng)。計算機專業(yè)是硬件和軟件相結合、面向系統(tǒng)、側重應用的寬口徑專業(yè),專業(yè)方向通常分為軟件和網絡兩個方向,向社會輸送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領域從事研究、教育、開發(fā)和應用的高級人才。有效性教學指的是以在較少的教學時間內獲得最大的教學實效,即教學效果的最大化,教學過程的最優(yōu)化,教學方法的科學化。提高計算機教學的有效性,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快速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為社會培養(yǎng)優(yōu)秀的計算機專業(yè)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有效的課堂教學,都是在深入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展開的。我們一直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對一件事感興趣,才有欲望去做去探索,計算機教學也不例外。在教學過程中,由于每名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都不一樣,要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就要以學生感興趣的內容為出發(fā)點,針對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個體差異確立有層次化的教學目標,從而給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目標要求,使之都得到提高。有梯度的教學目標還能夠使每名學生感受到成就感、喜悅感和自豪感。
計算機教學普遍采用以項目為牽引,以任務為驅動的任務驅動教學法。這種教學方式通過將知識點轉化為一個一個的小任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不斷的去探索完成,從而掌握知識點。在這個過程中,對每一個任務要根據學員的基礎水平和認知差異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比如,對于電子表格的這一節(jié)的知識,可設置3級教學目標,1級是對于基礎較弱的學生,只需根據教員所講完成教員布置的作業(yè)要求即可,2級是針對中等偏上水平的學生,設置的教學目標是“完成指定任務——制作班級海報”,3級教學目標是對于知識掌握較好的學生,設置“自主探索,完成校園報排版”的教學目標。如果完成了某一級別的目標可利用所學知識去探索完成高一級別目標。這樣,在不同的級別的教學目標中,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了提高。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社會的各個部門都離不開計算機,所以,計算機專業(yè)的學生將來面臨的崗位也很多。針對這樣的情況,可將教學內容以職業(yè)崗位需求為基礎,設置相關案例,從而讓學生感受到所學即所用,所學為所用。教學內容案例化后一方面使知識點更加具體,針對性更強,學生也比較容易接受,另一方面也能充分調動起學生想要學習的積極性。在將教學內容案例化時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一是案例必須具有真實性。只有真實的貼近職業(yè)崗位需求的案例才可以激發(fā)學生想要完成案例的主動性,才能真正提高教學效率。二是案例難度設置適中。太難的案例容易讓學生產生壓力感,沒有心思繼續(xù)學習,因此,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置難度適中的案例,讓學員做完后富有成就感。三是評價案例完成情況要注重創(chuàng)新。達到案例操作要求的途徑有很多,只要完成結果即可,但在評價學生完成情況時,不能千篇一律,要注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全面客觀的評價學生的完成情況。
以《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為例,主要講授的是Office辦公應用軟件和網絡方面的內容。比如,可將word文字處理軟件的內容根據學生今后所接觸到的崗位案例化為“排版設計個人簡歷”、“制作單位周工作安排表”等;Excel電子表格處理軟件的內容可案例化為“統(tǒng)計個人保險”、“批量制作工資條”等;Powerpoint演示文稿處理軟件的內容可案例化為“產品演示”、“工作情況匯報”等。通過這些具有職業(yè)崗位特色的案例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主動去實踐操作,最終掌握所講知識點。
有效的計算機課堂教學也體現在教學過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置上,職業(yè)院校的學生可能一畢業(yè)就直接工作了,因此,在教學過程的設置上應盡量創(chuàng)設職業(yè)情境,以崗位角色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優(yōu)化教學過程。采取情境化的教學過程的最終目的是讓學員主動的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作為教學過程的主體,教師只需給他們提供獲取信息、分析信息以及利用信息完成任務的情境或平臺。學生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一直處于“思考——探索——完成”的狀態(tài),就會感到課堂上比較充實,學有所獲,也有動力繼續(xù)學習下面的內容。
在《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可以以辦公室文秘、財會等角色為背景,根據教學內容設置情境化的教學過程。比如word圖文混排這一節(jié)的內容,可按照“情境化引題——學生探索完成任務——教員輔助答疑——點評總結布置作業(yè)”的過程來優(yōu)化教學過程。在課題引入時創(chuàng)設這樣的情境:單位準備下周與某公司聯合舉辦員工聯誼會,請你根據聯誼會的內容設計一份宣傳海報,要求主題突出,排版合理。接下來教員可以簡單提示完成本節(jié)課任務所需的知識,對于簡單的知識可由學員自主探索完成,完成不了的小組合作,對于難點問題,教師可根據情況做單獨輔導或統(tǒng)一解答,作品完成后,教師根據完成的情況做點評,總結重難點。這樣的教學過程從課題引入就讓學生非常明白本節(jié)課的任務是什么,學生對教學主線也有比較清晰的認識,主要內容的學習環(huán)節(jié)是讓學生自己操作實踐完成的,這樣學生可以快速找出自己的薄弱點,以便課后鞏固知識,最后以點評總結作為課程結束,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充分發(fā)揮,表現的更加愿意學,愿意自己動手探索,教學效率得到明顯提高。
在有效性教學的課堂上,教師的觀念得到轉變,學生的能力得到提升。教師要在課后認真做好總結和反思工作,利用自己的知識和經驗繼續(xù)探索有效性教學,使之更好地落實到計算機教學中。
[1]沈蘭寧.論計算機課堂的有效性教學[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0,27(8).
[2]馬麗.探討提高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的有效性[J].電腦編程技巧與維護,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