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學人讀書自述 文心宗大雅,經典讀如新——讀書生涯六十年回顧

      2016-01-28 07:54:07山西丨寓真
      名作欣賞 2016年4期
      關鍵詞:詩詞讀書

      山西丨寓真

      ?

      學人讀書自述 文心宗大雅,經典讀如新——讀書生涯六十年回顧

      山西丨寓真

      在閱讀中學會作文

      讀書可以成為一種習慣、一種嗜好。健全的人生應當有一些好的習慣、良的嗜好,不能有壞的習慣、惡的嗜好。如果把人們各種好的習慣、良的嗜好開列出來,愛讀書應該是排在前頭的。

      大凡嗜好都是青少年時候養(yǎng)成的,我自上中學時沉湎于課外書閱讀,這種習慣從未改變,讀書便成為我?guī)资耆松囊粋€主要內容。

      成語說“學以致用”,學是為了得到運用。但讀書成為一種嗜好以后,未必就是為了使用,讀書時時隨其興味,并無明確目的。如同愛好釣魚的人不是為了吃魚,愛好養(yǎng)花的人也不為賣花賺錢,讀書常常像釣魚養(yǎng)花一樣純屬閑事。其實讀書本身就是生活,常常是一種愜意的生活,所以不需要為了什么。

      現在回頭想想走過來的讀書生涯,卻又可以總結出許多的好處來,于是,又覺得讀書并非純屬閑事,不僅充盈了生活趣味,而且陶鑄了人格情操,即使在具體事情上也讓人得益匪淺。雖然當初讀書并沒有想到為了如何使用,但實際上它還是發(fā)揮了用處。

      我想說的讀書的一個直接的好處,是學會了寫作。

      我上學的那個年代,文學上有兩個顯著現象,一個是魯迅崇拜,一個是蘇俄崇拜。我讀魯迅的作品較多,又由魯迅及于左聯,左翼作家中郭沫若和茅盾的作品當年重如鼎呂。此外,我愛看的是郁達夫、蔣光慈、柔石、殷夫等人的選集,還有丁玲的小說和聞一多的詩。蘇聯作家中讀的較多的是高爾基和肖洛霍夫,讀高爾基的三部自傳小說時,我很入神,書中那個在艱難環(huán)境中堅忍磨煉和刻苦讀書的形象,為我的青春年華注入了精神的激勵。普希金和萊蒙托夫是曾經使我癡迷過的詩人。俄國小說也看了不少,包括魯迅翻譯的《死魂靈》、巴金翻譯的《父與子》。有一部小說名為《怎么辦》,作者是車爾尼雪夫斯基,其中描寫一個有志之士在釘了幾百枚釘子的床上睡覺,那個情節(jié)給人印象極深。記得有個說法,是說馬克思和列寧都對這部《怎么辦》評價很高,認為它是教導人、鼓舞人的真正的文學。

      對于世界文學有所了解之后,我也很注意閱讀歐美方面的名著。我所在中學讀書環(huán)境很好,圖書館藏書頗豐,閱覽室陳列有多種雜志。那時有一批錯劃為右派的文化人士被下放到中學教書,其中不乏造詣深厚的學者,對我的讀書多有指誨,他們博學雅達的君子風度使我受到了感染。但也有意外情形,一次班主任走進教室,我手里正捧著拜倫的長詩《唐璜》,他奪了我的書指責說:“這是你們學生能看懂的書嗎?”他批評我不務正課,但到期終考試下來我的成績都好,他便也無話可說。有的老師總結我的經驗說,閱讀多語文就好,語文好理解能力就好,其他功課因此也能學好。最支持我讀書的當然是語文老師,因為我的作文好,幾乎每次作文課都會講評我的作文,我心里明白是讀書幫助我學會了寫作。讀了那些佳作名著,不但可以拓寬知識視野,而且可以豐富語言詞匯,還可以學到種種表達方式和修飾手段,以至于如何組織材料、安排文章結構,起筆如何開門見山、娓娓言之,結尾如何恰到好處、余音裊裊。這些雖然是小技,但如果讀書不多便難得其三昧。

      人生在世總要做一番事業(yè),因而需要有必要的知識和技能。每個人會有不同的技能,寫作也是一種技能。學會寫作并不就是要當作家、寫著作,現代社會中寫作是人的基本技能之一,許多工作都離不開寫作。我長期做司法工作就深有感觸,寫作能力跟不上就當不了法官,因為寫好法律文書才能最終達到應有的法律效果。好的法律文書必須表述明晰,語言精準,不僅要正確適用法律,而且要入情入理,使之具有很強的說服力。過去有一位文化名人叫樊增祥,別號樊山,清末任陜西宜川令、渭南令時,所審案件的裁決文書都是上好文章,曾經梓行于世,風靡一時,后來官至護理兩江總督,慈禧太后《罪己》《變法》等詔書都出自樊山手筆。此人在民國早期屬于京城的名儒巨公,詩文著作極富,而我喜愛看的還是他當法官時候的那些判牘。

      詩書為伴的那些年華

      我大學將要畢業(yè)那年,逢上了“文化大革命”。在“橫掃一切牛鬼蛇神”的風暴中,幾乎所有古今名著都已不合時宜,甚至被打入了掃蕩之列。古典文學被視為封建主義的槁木死灰,教我們古漢語課的老師遭到了批斗。我那時候的閱讀興趣,已經轉向古典詩文,運動一來不得不有所收斂。領袖說過“魯迅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運動期間“眾芳搖落獨暄妍”者只有魯迅,所以,我就讀《中國小說史略》《漢文學史綱要》,以及魯迅輯錄的《唐宋傳奇集》。那時不乏印著“毛澤東選集”字樣的紅色塑料書封,想看舊書時套了那種紅色封皮,可以掩人耳目。不過到運動后期也就寬松了,私下看看所謂封建主義的書并不會遭人檢舉。

      1967年我被派遣往海南島西部的黎族山區(qū),為輕裝便行起見,書籍或送友人,或賣廢紙,教材只留了王力主編的四冊《古代漢語》,是中華書局第一版印本,另外還有兩三本詩集隨身。先到廣州,在招待所里認識了中央民族學院的一位同學,他看見我攜有《陶淵明詩選》,取來一本李長之的《詩經試譯》要與我交換,他很誠摯,我便欣諾。到了瓊崖荒僻之地,苦于無書可讀,只能鉆在王力的講義里研究古文句法和詩詞格律,興致好時偶爾背誦幾篇《風》和《雅》。

      在海南漂泊了六年有余,調回山西時正在開展“批林批孔”運動,報刊上大講“儒法斗爭”。以批判為由,機關和學校的圖書館半開放了,可以借閱儒家法家之類的種種舊書。時隔數年,我又重新走進圖書館里,那種感覺真的是如魚得水一般,令人異常興奮。原先在我父母親那里存放的書也取來了,我的讀書生活又豐贍起來。

      在海南那幾年研究詩詞的工夫沒有白費,我熟悉了古典詩歌的藝術手法和格律、聲韻,加之椰風蕉雨、滄海云帆的那種特殊感受,寫下了不少詩稿,寫詩填詞從此也成了我的嗜好。日月蹉跎,事業(yè)無甚起色,我只有在讀書兼寫詩中默默度過那些壯歲光陰。

      在海南寫的那些詩詞,我后來印了一本小書,名為“飄萍集”。印前曾請教過兩位專家,一位是老詩人徐放先生,一位是山西大學教授姚奠中先生,他們?yōu)樽咀髯珜懥嗽u論。徐文發(fā)表在1991年2 月4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姚文發(fā)表在《火花》1992年第3期。兩位先生的熱忱指點和勉勵,堅定了我寫作詩詞的信念。我那時頗有一些創(chuàng)新的志趣,想法未免幼稚,繼續(xù)探索中才深深悟出了中華詩詞的真諦。在中國文學史上,詩歌始終居于冠首地位,兩三千年中一直傳承著《詩經》《楚辭》的靈魂,承載著中國文化的傳統(tǒng)精神。從漢魏古風到唐詩宋詞,格律聲韻這些外在形式雖有變化,而其內涵始終不離詩騷神髓。寫作詩詞不僅要有生活體驗,而且必須讀書,這大概是古典詩詞與新詩、與別的文學創(chuàng)作有所不同的地方。杜甫所以成為詩圣,不能只是簡單地說他的詩歌如何反映了唐朝動亂年代的社會現實,要知道他的憂國憂民精神原是承接于《詩》《騷》。前人評論說杜甫作詩“無一字無出處”,“上自騷雅,下迄齊梁,加以五經三史,博綜貫通,無不咀其精華”,可見做好一個詩人,不僅要行萬里路,而且要讀萬卷書?,F在寫舊體詩詞的人很多,而佳作殊少,究其原因,不是沒有生活經歷,而是沒有好好讀書之故。我在學習詩詞中,常常感佩前賢胸度高勝而慚慨自己讀書之不足。

      開始學習古典文學時,我手邊常置三本書:《四書白話解》,是家里老人遺物,民國年間重慶桂林新生書局印行;《唐詩三百首》,1956年文學古籍刊行社出版;《古文觀止》上下兩冊,也是1956年文學古籍刊行社出版。這三本絕版書,現在成了我的收藏品。為便于學習詩詞,多年相伴身邊的幾本書是:沈德潛編選的《古詩源》,余冠英選注的《樂府詩選》,高步瀛選注的《唐宋詩舉要》,龍榆生編選的《近三百年名家詞選》,陳乃乾編輯的《元人小令集》。學習詩歌文學理論,當然還要時時翻看詩品、詩話之類的書。誠如蘇東坡所云:“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p>

      工作之外開辟一個境界

      進入不惑之年,我在政法機關擔任了領導職務,繁忙的工作幾乎耗盡了我的時間,也幾乎耗盡了我的精力。歐陽修《歸田錄》云:“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枕上、馬上、廁上。蓋惟此尤可以屬思耳。”初讀此語,猶不以為然,自從被壓在重任之下后,我有了自己的體會,寶貴的時間正是“三上”,讀書也必須利用這種時間。枕邊時刻壘著書,廁邊時而放一兩本,外出一定是要攜書登車的。我坐小車習慣坐后排,不喜旁邊有人,一路上手不離書。在省內跑各市縣是常事,因公務赴京每年也有數次,大都坐汽車往返。即使到省外開會,如鄭州、武漢、西安、蘭州等地,我也不乘飛機,喜坐汽車。行車看書,看看停停,忽閉目靜思,忽觀賞一陣外面的風光,眼睛不會太累,而且有利于記憶。

      我上大學讀的是法律系,當年的教科書許多是從蘇聯搬過來的,教條主義觀點甚多。面對的社會狀態(tài)和工作實踐,使我深感過去某些正統(tǒng)理論的空泛和脫離實際,甚至于荒謬,進而看到了我們中國傳統(tǒng)的政治法律思想不滅的光輝。我國古代雖然沒有專門的法理學、刑法學、訴訟法學這些學科,但相關理論大量散布在經史子集著作中,其論述極其豐富,極其深邃。我國古代的學說沒有像西方那樣分門析科,似乎不夠科學,但傳統(tǒng)的天人合一、以民為本、崇本敬民的思想,是把自然法觀念和倫理思想融合在一起,這才是最科學的淑世治國的理論。閱讀諸子百家的書籍,讓人如同走進了一座光芒四射的寶庫。聆聽古代思想家們的精湛講述,是非常幸福的事情,所以前人留下了“有福方讀書”的箴言。

      《尚書》這部古老的經典中,就有很多法律的敘述。堯都在今日山西臨汾,洪洞士師村傳說是法律始祖皋陶的故里,因此我讀《堯典》和《皋陶謨》別有興致。老子的“無為而治”是一個極致的哲理,《道德經》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庇终f:“治大國如烹小鮮?!薄胺钭虖?,盜賊多有?!薄懊癫晃匪?,奈何以死懼之?!笨梢哉f,在中外法律思想史上,再沒有比這些更精妙的論述了。儒家主張為政以德,提倡“省刑罰,薄稅斂”的仁政,孟子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边@種重民論是我國數千年來最寶貴的思想文化傳統(tǒng)。法家主張以法為本,《韓非子》一書中提出了“法治”這個概念,其中關于“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的論述,正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思想的濫觴。儒法合流,而有荀況,“治之經,禮與刑”是他的名論,“德主刑輔”的思想由此形成而亙延了兩千余年?!盾髯印啡?,大多是文意雋永的篇什,如《性惡》《勸學》《天論》等篇,我讀起來都覺得津津有味。

      近些年出版業(yè)猛進,雖然垃圾累累,卻也出了很多好書,包括一批西方思想家名著的譯本,如孟德斯鳩的《論法的精神》、英國邊沁的《道德與立法原理》、美國龐德的《法律的任務》等,都是我研習法律的必讀書。至于我國先秦諸子的書,更是已有多種版本,其中不乏精制。新版本的書看來版式時尚,清晰便讀,但我還是愛看舊版本,以為先前的文字更可靠一些。手邊的一本《先秦諸子文選》,重慶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繁體字豎排,選取了十家五十篇學術性較強的諸子名作,題解和注釋簡明扼要,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本。我國古代的法學經典,如《唐律疏議》和《名公書判清明集》,我購有新出版的點校本,也有舊刻本,閱讀時便于參照。

      工作任務繁重時我常常感到疲憊不堪,這時看看書不僅不會增加疲倦,反而會頓感輕松。如果說文山會海、迎來送往常常是煩躁之事,那么讀書便是清靜;如果說工作中不免會有紛擾焦慮,那么讀書便是無憂;如果說官場上難免逢場作戲,有一些世俗習氣,那么讀書便是高尚??傊?,身為公職人員務須盡職盡責,因而身不由己,但也不能完全陷入到事務中,擺脫不出來就沒有了自己,沒有了個性,沒有了生活。讀書是一個擺脫煩務的途徑,是從繁忙中擠出來屬于自己的自由天地,是在工作之外開辟一個空氣清新的境界。

      工作之外開辟一個讀書境界,可以讓人調整身心、冷靜頭腦、舒緩步履,我感到很利于適時總結經驗,避免失誤,穩(wěn)健推進其事。我將工作體會和讀書心得結合起來,經常寫一些隨筆小文,并出版過幾個集子,其中有兩本書或許算是專著,一本是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犯罪預防新論》,一本是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法治文化叢談》?!额I導者》雜志李文子主編看到《法治文化叢談》中關于山西近現代法治的文章很感興趣,轉載了近兩萬字,其中實際沒有多少論述,主要是我平時閱讀中積累起來的資料。

      太極仙林,讀書佳處

      坐落在北京西郊頤和園北門外的中央黨校,是一所培訓干部的學府。在那里除了聽課之外,可以得到充裕的閱讀時間。圖書館富藏書籍,憑借書證一次可以借書五本,而且在閱覽室密布的書架間可以隨意瀏覽和取閱。黨校的學員未必都愛讀書,將進京學習當作攀附關系的機會,用心只在仕途而不多看書的人也是有的。而對于喜好讀書的人來說,便能感受到中央黨校的那種閱讀條件是別的地方所罕見的。

      我在省政法機關工作期間,有幸三進黨校。1985年初入黨校,培訓半年,其時正值嚴厲打擊刑事犯罪那場激戰(zhàn)之后,我很關注預防犯罪和社會治安問題,并勠力于中國青少年犯罪研究會的工作。為此,那半年中讀了不少社會學、犯罪學和刑法方面的中外論著,記了不少筆記,寫了一些相關論文。1994年第二次入黨校進修,形勢處在市場經濟的空前沖擊下,我在實際工作中已經深感法律的不適應和體制的滯后,我的讀書與寫作集中思考著一個問題,即法律制度的改革。當時,我寫的論文中有一篇發(fā)表在《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06年第三次上黨校的時候,我已接近退休年齡,腦子里已不多思慮工作,從圖書館隨意借一些書看,三教九流的東西都有。那年從玉蘭綻放的春天,到玫瑰飄香的夏日,留下了一段自由自在的讀書生活的記憶。

      校園中原有一片自然的湖水,湖畔立著一棟古代的牌樓,后來經過整修,牌樓到了湖心島上。每從水邊走過,牌樓上面“太極仙林”四個大字便會赫然撲入眼簾。牌樓是建校之初從故宮后面的大高元殿移過來的,“太極仙林”據說是明代嚴嵩所書。我沒有推究過這四個字的涵義,但覺得這牌樓為黨校增色不少,周邊碧水清澄,林木蓊郁,花香鳥語,讓人有如臨仙境之感。這天我在園林中一個幽靜處坐下來,輕輕打開了《楚辭集注》,曾經讀過多遍的《離騷》這時似乎又產生了新的詩意。

      “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鼻扔小皟让馈?,又重“修能”,披掛香草、佩戴秋蘭正是他的美德和高尚的象征。“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導夫先路!”這是屈原在呼吁拋棄腐敗,改革政治制度,他愿意先乘駿馬馳騁,在前面為我們引導開路??!“吾令羲和弭節(jié)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毕胱屘柾V瓜聛恚员隳茉诼L的道路上努力去尋求和探索。他所求索的是什么呢?是舉賢授能、明修法度的美政,是一個法治開明、正氣張揚的人類社會。這幾句詩曾經被魯迅題在小說《彷徨》的扉頁上,正是“靈臺無計逃神矢”,屈原的崇高人格和美好理想一直像神箭一般射入在國人的心中。

      魯迅將《史記》與《離騷》并論。他說,司馬遷“恨為弄臣,寄心楮墨,感身世之戮辱,傳畸人于千秋,雖背《春秋》之義,固不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矣”。我曾經通讀《史記》,其中《屈原賈生列傳》是我喜愛的篇章之一。尤其是讀《報任安書》,司馬遷身上所凝聚的屈原精神給人以很深的感觸。司馬遷述史和屈原賦騷都是由于“意有所郁結,不得通其道”,因而追述往事,留給后人,以使他們的理想和為之奮斗的精神能夠流布人間。如果把魯迅的話翻過來說,《離騷》就是“詩家之絕唱,有韻之《史記》”。“仆誠已著此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雖萬被戮,豈有悔哉”!“豈余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薄袄先饺狡鋵⒅临猓中廾涣??!彼麄儫o慮于自身的災禍,所擔憂的是國家的命運,忍辱負重正是顯示著他們內心的修養(yǎng),他們所追求的“修名”是一個完美的靈魂,一個偉大的人格。

      現代作家聶紺弩,是魯迅的忠實追隨者,他寫過幾首歌詠屈原的詩,有句云:“牢騷腸肺誰千古,莽蕩乾坤一左徒?!薄捌鏆庑刂芯糜舯P,汨羅江水幾時干?”“思君不見人空老,騷卷長撐天地間?!?聶紺弩感仰屈原和《離騷》巍然雄立在莽蕩天地之間,詩中表達了深情的贊頌,而同時又不禁流露出自身不遇的感嘆。我讀聶詩,感覺到聶紺弩的胸臆中也有奇氣郁盤,在他身上看到了中國文化人那個千古不散的靈魂。

      那時我手邊正有一些聶紺弩的資料,并陸續(xù)寫過多篇小文,于是產生了聯綴成一本書的想法。中央黨校那片湖水名之為掠燕湖,湖的西畔聳起的小山名之為千萃山,就在這燕湖萃山之間,我讀著,沉思著,擬出了《聶紺弩刑事檔案》的提綱。

      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

      我在看書或是瀏覽報刊時,遇到好的詩詞或警句,會隨手記下來。但因工作忙亂之間,并沒有形成整齊的筆記,有時寫在紙片上,不免常常遺失。及至退休之年,解脫繁雜事務之后,安坐下來翻閱以前的筆記,發(fā)現所記的許多詩詞都是歷史事件的表述,足可以整理成一部史詩。為此,我又進一步展開搜集,選取了自1949年至2009年六十年內的近三百家詩詞作品,計四百八十余首,按照歷史順序逐一評述,編成了《六十年史詩筆記》一書,由作家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我在《前言》中寫道:“這六十年歷史,猶如一臺閎閎大觀的多幕劇,帷幕甫落,而一幕幕驚心動魄的場景,栩栩然尚在眼前?!薄岸@個時代所留下的詩詞作品,又恰似一面歷史的長鏡,反映著其間所發(fā)生的每個具體事件和整體歷史風貌。幾乎每一個年份、每一個歷史事件、每一次社會變化,都在詩詞中得到了敏銳而深沉的表達,這大概是別的任何文學品種都未能做到的?!?/p>

      在上世紀初發(fā)生的白話文運動中,新詩應運而生,古典詩詞在強大的文學革命潮水沖擊下失去了主流地位。然而,中華詩詞畢竟是傳統(tǒng)文化中的“國香”,它是不會凋謝的。對于那些堅守在千古傳統(tǒng)的田園里默默耕耘的詩詞家,我由衷欽佩,張伯駒就是其中一位崇尚舊學的文化名士。我在閱讀《張伯駒詞集》時,感想甚多,于是著手搜尋資料,撰寫了《張伯駒身世鉤沉》一書。

      張伯駒身世經歷中,涉及諸多司法問題,因而在寫作過程中我又復讀了關于民國時期的司法歷史書籍。清朝末年曾詔令實行新政,頒布《欽定憲法大綱》,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將制定憲法提上日程,同時推出各項現代法律,為我國走向現代法治社會開了先河。進入民國,“主權在民”的憲政思想一時成為主流輿論,司法獨立的原則也得以通行。但在后來政局的復雜變化中,民主法治的進程經歷了曲折和逆轉,同時引起了思想文化界觀點歧異、派別紛呈、論爭不休。對于民國時期的法治文化觀念,我在《張伯駒身世鉤沉》一書中略有述及。

      梁啟超的著作中有許多關于法律的論述,一度頗有影響。他認為“法治主義為今日救時之唯一主義”,他還在早年撰寫的《論中國宜講究法律之學》一文中說:“吾愿發(fā)明西人法律之學,以文明我中國;又愿發(fā)明吾圣人法律之學,以文明我地球。”可知其學貫中西,多有深論。我記得大約是初中一年級課文中,有一篇蕭三寫的韶山的故事,寫到毛澤東青少年時期所讀的書中就有《飲冰室文集》,從那時我就知道了梁啟超其人其書?,F在我讀的《飲冰室文集類編》,是在舊書市場上淘來的民國早年印本。此書中可讀到《法理學大家孟德斯鳩之學說》《民約論詎子盧梭之學說》《法律平談》等法學論著。

      在民國時期的思想文化界,胡適是一個重要人物。尤其在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之前的那幾年中,知識界在文化與政治的諸多問題上展開過激烈論爭,在中西文化論爭中胡適主張西化,在民主與獨裁制度論爭中胡適持民主論。正當蔣介石政權背離民主、走向獨裁的時候,胡適的一些文章應該說是具有反專制的積極意義的。我在校學習的年代,胡適是被批判的一個反面人物,直到改革開放以后,我才見到胡適的書,陸陸續(xù)續(xù)看過他關于文學革命和政治論爭的一些文篇。

      張伯駒是不同于梁啟超、胡適的另類學人,他沒有出過國,也從來不談西學,他接受的是傳統(tǒng)國學教育,可以說是一個非常純粹的中國的讀書人。他三十歲之后就不再過問政治,一生興趣有三:一是詩詞曲賦,二是京劇,三是中國書畫的收藏和研究。三者以外諸事并不用心,性情淡泊常常有若世外人。張伯駒著述不多,除詩詞以外,有《春游瑣談》《京劇音韻》《紅毹紀夢詩注》及《續(xù)洪憲紀事詩補注》等。讀其詩詞,觀其行藏,足以感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某種魅力,這也是他受到人們敬慕的原因。

      其實,凡中國的卓越學人,都會具有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梁啟超、胡適雖然接受了西方思想文化的影響,許多主張傾向于西化,但他們之所以能在學術上有所造詣,其淵源與基礎還是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隨著歲月的推移,他們的那些政治的、文學的理論觀點逐漸被歷史消磨、淡化、遺忘以后,如果還能留下些什么,那就只有他們遺魂中的那種中國文化的魅力了。

      還家讀盡舊藏書

      愛看書必愛買書,我住太原后小河多年,書店就在附近,每星期日逛書店手不空返。當時上肖墻巷口還有一處專賣古舊書籍,后來遷至橋頭街,我在那里買過一些古時的線裝書。到了北京常去涵芬樓,或去琉璃廠的中國書店看古書。家里書多了,堆放很亂,有些書買了并沒有好好看過,有時想看又找不見。退休以后正在逐漸整理,看看那些沒有看過的書。

      古舊書籍中有些是我的珍藏,如在上肖墻店里買的“前四史”(《史記》、前后《漢書》和《三國志》),是明代汲古閣版;從地攤上淘來的《紅雪樓九種曲》,是學校圖書館流散出來的,清乾隆蔣氏紅雪樓原刻本。1936年上海萬象書店出版的《現代創(chuàng)作文庫》,包括二十位現代作家的選集,經數年間在書攤上尋覓,終于陸續(xù)買全了,其中如王獨清、張資平、廬隱等幾位作家的選集都是前所未見。偶爾翻翻古舊圖書,有些古色古香的感覺,頗能欣然自得。

      由于逛地攤買舊書,不知不覺間又喜歡上了別的收藏,譬如書畫、碑帖,以及文房中的硯臺、印章之類。我買書畫有自己的偏愛,側重于那些書寫有詩詞名文的作品,如有山西近代學者常贊春的隸書條屏,寫的是鄭康成的《毛詩譜序》,既欣賞了書法,又學習了古文。市場上買到的碑帖,多是新拓,價值不大,但有些古碑拓的臨摹或影印本也小有佳趣。我收的古舊印章較多,為此寫了《讀印隨筆》一書,自序說:“平生好讀書,而今目力不濟,偶爾發(fā)覺讀印勝似讀書?!边t暮之年,讀印、讀帖、讀字畫,成了我閱讀的重要內容。

      進入收藏界之后,又必須閱讀種種有關收藏知識的書籍,包括古籍版本、書畫鑒賞等。因為研究碑帖和印章篆刻,近幾年我費功夫最多的是鉆研古文字和金石知識,《說文解字》和《六書通》翻來翻去,而且不得不下力學習甲骨文和金文字匯。中國文化是如何的博大精深,如果讀了“四書”“五經”還體會不深的話,接觸了金石學的時候便會讓人發(fā)出無窮的感嘆。

      “還家貧不死,讀盡舊藏書”是陸游的詩句,出自他晚年寫的《日用四首》。陸游致仕回家之后,與高官厚祿的豪門相比,居處誠然清貧,但在衣食生活方面并不至于艱難?!斑€家貧不死”句中一個“貧”字,實際是他孤獨心境的反映。我退休之后,社會交往漸少,基本是閉門讀書,不上網,不會玩微信、博客之類,不喜歡當下的文風,大多時間鉆在古舊書籍和古玩收藏中,感覺很落伍,跟不上時代潮流,卻也只能自適而已,因而,陸游的這兩句詩頗能引起我的共鳴?!白x盡舊藏書”的退休生活其實并不寂寞,孔夫子說得好:“樂亦在其中矣!”夏日在樹蔭下看書,看著看著朦朧入夢了,我有小詩記之云:“把卷斟茶紅藥邊,頻飛粉蝶舞襟前。名篇誦罷蟬聲靜,樹下頹然入睡眠?!碧稍诖采献x《山海經》時,也曾隨手寫道:“窗上雨霖鈴,床頭山海經。夢魂何處往?造化本無形?!痹偃缱x《世說新語》及重看《文心雕龍》時,都寫過這種小詩:“征塵自苦辛,書卷老吾身。燈下讀名著,權當看美人。”“園靜偶鳴禽,攜書坐綠茵。文心宗大雅,經典讀如新?!?/p>

      如果從我上初中時始讀現代文學作品算起,至今有了六十年的閱讀生涯,看書不少,成效不多,嗜好不改,常以“書呆子”自嘲。從事幾十年政法工作,國家實行《法官法》時授我為二級大法官。為此,我表白自己的身份即是:一級書呆,二級法官,三級作家。

      作 者:寓真,本名李玉臻,文學批評家。曾任山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黨組書記。

      編 輯:張玲玲 sdzll0803@163.com

      猜你喜歡
      詩詞讀書
      郭初陽:讀書真的太有意思了
      讀書使人進步
      我愛讀書
      正是讀書好時節(jié)
      意林(2020年12期)2020-07-03 02:48:46
      關注詩詞
      中華詩詞(2019年5期)2019-10-15 09:06:04
      關注詩詞
      中華詩詞(2019年12期)2019-09-21 08:53:16
      關注詩詞
      中華詩詞(2019年10期)2019-09-19 08:59:46
      關注詩詞
      中華詩詞(2019年1期)2019-08-23 08:24:18
      關注詩詞
      中華詩詞(2018年9期)2019-01-19 01:10:52
      我們一起讀書吧
      潜江市| 江城| 武宁县| 嵩明县| 惠东县| 唐海县| 于都县| 会宁县| 北辰区| 青浦区| 湘乡市| 浮梁县| 安义县| 平潭县| 绥芬河市| 佳木斯市| 宣汉县| 南和县| 荥经县| 广汉市| 探索| 潜山县| 潼关县| 东山县| 安陆市| 邹平县| 天等县| 西丰县| 叙永县| 凤台县| 青岛市| 息烽县| 阿勒泰市| 金溪县| 察哈| 乐业县| 遂平县| 仪征市| 安平县| 曲靖市| 密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