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婷吉林省四平實驗中學
高中思想政治課審美化教學初探
劉婷
吉林省四平實驗中學
近年來,隨著教學改革浪潮的掀起,審美化教學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高中思想政治課是培養(yǎng)學生正確思想方法、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以及增強社會責任感的重要渠道,應積極采用審美化的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主要闡述了審美化教學的概念及其特征,分析了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審美化的幾種方式,實現(xiàn)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模式的新突破。
思想政治;審美化教學;教育
隨著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的轉變,“美育”逐漸被提到教育日程中來,開啟了審美化教學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應充分利用審美化教學,使課堂的教學行為充滿美的情感、美的趣味、美的形象及美的創(chuàng)造,使學生能夠欣賞美、感悟美、體驗美,并把其轉化為內在的自身修養(yǎng)及外在的生活實踐,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及主動性,提高思想政治教學的質量。
1、審美化教學的概述
審美化教學是在學校教育及課堂教學方面對美育理念的自然的延伸和發(fā)展。因此,美育的理念與審美化教學之間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細致的講,審美化教學是一種思想理論、操作模式或方法,它是把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教學因素轉化為審美對象,使整個教學過程充滿美的表現(xiàn)、美的欣賞及美的創(chuàng)造,實現(xiàn)教學的動態(tài)與靜態(tài)、外在美與內在美的和諧統(tǒng)一,進而使教學效果得到明顯的提高,學生的學習壓力得到緩解,讓教師和學生都能夠在輕松愉悅的氛圍內工作和學習。
2、審美化教學的特征
(1)形象性
不管是美的欣賞還是美的創(chuàng)造都與形象緊密相關,形象性是審美化教學的首要特征。在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對美的特點和規(guī)律的指導,讓學生感知生動形象的教學內容來進一步認知獲取知識。審美化教學的形象性特征,采取生動活潑的形象手段,使學生在美中接受教育。
(2)和諧性
審美化教學的和諧性主要表現(xiàn)在內、外在和諧的統(tǒng)一,教學過程中各種因素、各部分之間協(xié)調統(tǒng)一稱為外在和諧,教學主體與教學客體間的和諧稱為內在和諧。任何事物只要具有和諧性就蘊含著美的意義,政治教學中的和諧性讓學生體驗美的存在。
(3)愉悅性
審美化教學的愉悅性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在情景交融的情形下創(chuàng)設出一種審美情境,自己享受這種愉快的同時讓學生感受到學習對象的生動性、情感性及完整性,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獲取知識,陶冶情操,提高學習的興趣。
1、課堂教學方法的審美化
教學方法的審美化是教師在進行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依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對象,通過自己的創(chuàng)造,讓學生以輕松快樂的心情來欣賞美,陶醉在政治教育內容中,從而打破遠離現(xiàn)實、簡單說教以及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把政治內容以情趣的問答、對話及討論的形式展示給學生;或是通過有趣的寓言、故事來引入、解釋相關教學內容;或是借助繪畫、音樂等載體,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藝術的生活美;也可以利用先進的網(wǎng)絡工具,吸引學生的興趣等。通過把教學方法審美化,讓學生在美的意境中掌握所學知識,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課堂氛圍的審美化
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要想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除了學生自身的良好心境外,還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和諧的輕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感受美、體驗美。教師利用活躍的課堂氛圍去啟迪學生的智慧、呼應學生的心靈、影響學生的人格,讓學生感受教師的真情,促進師生間的溝通交流,讓學生在美的情境中收獲知識。
3、教學語言的審美化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豐富教學語言,使教學的語言審美化,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學的語言應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教師表達的語言要精練、清晰準確及邏輯性強。教師要把教學內容經(jīng)過錘煉,詳略得當,前后連貫的清晰的表達出來。
(2)教師要根據(jù)情感的變化調整語言的節(jié)奏。為了更好的表達出教學內容,教師的語言要抑揚頓挫、快慢得當,用飽含真情的語言傳授知識。
(3)教師的語言要風趣幽默。教師把教學內容通過風趣幽默的語言表達出來,增加課堂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4、課堂導語的審美化
教師在政治課的教學過程中,應該通過課堂的導語傳遞美,吸引學生的注意,打開學生的心扉,讓學生在美麗的天地采摘鮮艷的政治花朵。課堂導語的審美化的途徑主要有:
(1)利用時事熱點作為政治導語。引用學生關注的一些熱點時事,并附加時代特色的語言來充當課程的導語,利用所學的知識來分析實際問題,增強理論的說服力,吸引學生的注意。
(2)抓住學習內容的重點,把學生引入所學知識的軌道,集中精力突破內容的關鍵。
(3)以一些典故作為導語,拋磚引玉,吸引學生的興趣,打造富有魅力的政治課堂,增加政治課的審美功能。
5、教師教態(tài)的審美化
教師的教態(tài)屬于一種高超的教學技巧,是在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姿態(tài)、手勢、表情等。優(yōu)美的教態(tài)能夠使學生欣賞美、體驗美,有利于教師組織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教師的教態(tài)主要包括:
(1)儀表美,教師的儀表要大方得體,既不追求時髦也不落入俗套,同時要與政治課的莊重端正相符合。
(2)姿態(tài)美,教師的姿態(tài)要自然、適度,瀟灑、文靜,不流于呆板、滑稽,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
(3)儀態(tài)美,教師的儀態(tài)美是展示教師的修養(yǎng)、素質及精神內涵。教師的行為必須優(yōu)雅得體,瀟灑大方,給學生樹立美的姿態(tài),同時教師的態(tài)度要和藹,熱情,細致耐心,要懂得尊重每一位學生,對學生做到和風細雨,嚴而有度。
6、課堂教學板書審美化
教師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應盡量的使課堂教學板書濃縮出美,即教師把教學的內容通過在黑板上書寫的文字來傳達。通過編寫充滿美的板書,使學生能夠清楚明確所學的知識,一目了然,給學生一種舒服的感覺,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好的板書內容應簡潔明了,字跡應清楚整潔,體現(xiàn)一種藝術美感。在思想政治課中,最常用的板書有框架式板書和綱要信號式板書,通過板書吸引學生的興趣,提高其審美能力。
高中思想政治課的審美化教學,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內體驗美的同時收獲所學的知識,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思想政治課的教學質量。審美化教學的應用,加速了高中政治課審美教育的發(fā)展,促使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朝著和諧的方向邁進。
[1]王鳴英.論審美學習對增強思想政治課德育有效性的意義及應用[J].福建教育論壇,2003(10).
[2]甘燕.思想政治課審美教學的探索[J].廣東教育(教研版), 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