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永偉
(甘肅省渭源縣慶坪學區(qū),甘肅 渭源 748209)
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探究
裴永偉
(甘肅省渭源縣慶坪學區(qū),甘肅 渭源 748209)
在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寶庫之中,古詩詞乃是其中璀璨的明珠。在賞鑒古詩詞的過程中,讀者的心緒將藉由古詩詞雋永詩句的引領,穿越歲月的長河,領略到中華民族波瀾壯闊的發(fā)展歷史,體悟到作者彼時的創(chuàng)作心境。從古詩詞的內容來看,一些古詩詞謳歌了壯美的自然景觀,一些古詩詞道出了親人朋友離別的不舍和哀思,一些古詩詞傾訴著山河破碎的無奈等等。從語文課程教學角度來看,教師應當指引學生掌握對古詩詞的鑒賞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傳統(tǒng)文化素養(yǎng)。
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誦讀;意境
古詩詞是中國古典文學中一朵絢麗的奇葩。每一篇都是文質兼美,意蘊雋永。若能仔細閱讀和體會其中的文辭,必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yǎng)他們高雅的人文情趣。需要看到的是,受互聯(lián)網(wǎng)文化興起的影響,現(xiàn)今公眾更樂于將膚淺的網(wǎng)絡文學作為休閑方式,而對凝結了傳統(tǒng)文化精華的古詩詞棄之若履。在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中,相當一部分教師僅僅滿足于使學生做到對古詩詞內容對硬性識記,未能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古詩詞的鑒賞格調。怎樣使學生發(fā)自內心地對古詩詞這一傳統(tǒng)文化精粹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是當前語文教育工作者所應給予認真考量和應對的迫切問題。為此,本文從通過誦讀方式強化學生對古詩詞的積淀、體悟古詩詞的格律意境、注重生活化教學模式三個方面展開研究,以供參考。
從當前學生對古詩詞的掌握程度和掌握情況來看,其中突出的問題表現(xiàn)為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漠視,因而造成學生自身所掌握的傳統(tǒng)文化層級相對較低。古詩詞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的明珠,因此,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學習過程中注重對古詩詞的積累,從而提升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有鑒于此,筆者在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古詩詞的賞鑒能力,在教學中安排五分鐘以內的時間,交由學生對古詩詞內容進行分析和講解。第一次可由老師為同學示范,使學生清楚詩歌快速講析的步驟:范讀——練讀——作者——詩意——賞析——背誦。這樣每冊課本的古詩詞筆者都要求學生背誦,詩詞的內容也會在最短的時間里掌握。這樣,學生度過三年的初中生活后,將會有一筆古詩詞知識財富了。然而需要看到的是,僅僅指望課上五分鐘的古詩詞分析,難以使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得以顯著提升,因此筆者在每天的語文晨讀時間,組織學生進行古詩詞的誦讀和識記,同時為了確保學生的學習效率,筆者會隨機對學生的誦讀情況進行抽查。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學生形成了良好的古詩詞誦讀習慣,進而使傳統(tǒng)詩詞文化深入其心田。
教師在引導學生產(chǎn)生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過程中,必須使學生通過對古詩詞的反復誦讀,從中自然而然地體悟到古詩詞所特有的格律之美和意境之美。對古詩詞意境的體悟方式不拘一格,具體包括:
(一)對詩歌中的經(jīng)典詞句進行耐心揣摩
如《浣溪沙》(晏殊之“一曲新詞酒一杯”)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小令。上片應注意“天氣”、“亭臺”、“夕陽”等名詞,這是極有特色的表達,即一切都與去年無殊。然而,“幾時回”三字卻道出了今昔的迥異,吐露出難以藏抑的懷人之情——“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的意蘊。而“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兩句則道出了作者的感傷之情,使讀者仿佛看到作者所經(jīng)歷的繁華落盡的無奈,從而加深對作品創(chuàng)作主旨的理解。
(二)對詩詞內容進行概括
例如,講授《春夜喜雨》中“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一句,可以用“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相解,詩詩相通地詮釋。
(三)創(chuàng)設古詩詞學習的特定情境
教師應當注重為學生創(chuàng)設古詩詞學習的特定情境,使學生藉由特定情境的進入,實現(xiàn)對古詩詞中心思想和作品承載的情感的理解。筆者在帶領學生學習《送靈澈上人》一詩時,要求學生根據(jù)詩詞內容進行想象繪畫,從而激發(fā)了學生對詩詞內容的學習興趣,進而取得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
(四)采用詩文易位的方式
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采取詩文易位的方式。古詩詞的言語精煉,因而相當于為讀者留下了無限的想象空間,教師可以就此組織學生將詩詞內容置換為敘述性文字,從而深化學生對古詩詞內容的理解。
教學的目的不僅在于使學生理解和領會知識,更在于使學生能夠實現(xiàn)對知識的靈活運用。而古詩詞教學也是如此,不僅僅是要欣賞古詩詞,還要在恰當?shù)臅r候能運用古詩詞來表明自己的感觸,使表達能力更上一層樓。有鑒于此,語文教師應當在培養(yǎng)學生古詩詞鑒賞能力的同時,使學生具備古詩詞應用能力。比如當我們帶領學生出去旅游,登上了高山之巔,可以問學生:“此時你最想用杜甫的哪一句詩來表達自己的心情?”學生一定能答出:“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碑斢袑W生考試失意時,可以問其他同學,我們可以用李白的哪句詩來勸慰他?大家齊答:“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惫湃藢懺姺浅V匾曇饩车膭?chuàng)造。意境的創(chuàng)造要經(jīng)過艱苦的過程,具有深遠、含蓄的特點。考慮到古詩詞的文字具有高度概括性,通常能夠以少量文字勾勒出優(yōu)美的意境,展現(xiàn)出獨特的創(chuàng)作情感,故而學生極易在學習古詩詞的過程中出現(xiàn)認知障礙?;诒苊馇笆鰡栴}發(fā)生的考量,語文教師應當在古詩詞教學中引導學生對詩詞內容展開充分的想象,從而使學生更好地領悟古詩詞的內涵。
初中生在人生閱歷方面比較薄弱,他們對于古詩詞的認識更多的是停留在表面。如果古詩詞教學淺嘗輒止,則對于古詩詞教學的初衷是難以實現(xiàn)的。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古詩詞學習與鑒賞的時候,不僅要通過誦讀方式強化學生對古詩詞的積淀、體悟古詩詞的格律意境、注重生活化教學模式,應該更多地挖掘古詩詞的內在意蘊,使學生從更高的層面、更深的角度來學習古詩詞,感悟古詩詞,真正發(fā)揮古詩詞的意義,促進學生審美能力與人生感悟層次的提升。
[1] 趙小莉.高中古詩詞教學現(xiàn)狀調查與策略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5
[2] 唐振杰.初、高中古詩詞教學的銜接問題初探[D].遼寧師范大學,2015
[3] 于海梅.“生命語文”觀照下的高中古詩詞教學[D].遼寧師范大學,2015
[4] 孟巖.延邊二中古詩詞教學拓展伸現(xiàn)狀調查與分析[D].延邊大學,2015
[5] 崔玉穎.文本互涉理論與高中古詩詞教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
[6] 汪光宏.基于“生命需要”的高中古詩詞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
[責任編輯 齊真]
G63
A
1673-9132(2016)32-0171-02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