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個孩子都是可愛的,相信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軌跡,只要有適宜的環(huán)境,每個孩子都能健康地成長,這是六一小學對每個孩子的教育期待。點亮希望的火,播下向善的籽,愛心化作光源,創(chuàng)建輕松愉悅的育人環(huán)境,讓孩子在愉悅和諧的環(huán)境中自由地循著正確的方向和軌跡成長,這是六一小學的育人哲學。教育發(fā)展要關注人的成長,“六年為孩子一生的成長奠定基礎”是我們的發(fā)展愿景。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引著六一小學德育建設的豐富多彩。在六一小學,一場以“變”促成長的改革正在悄悄進行著。
行為主體:變要我為我要
六一小學重視學生主體意識的喚醒。在學生教育過程中,從開學班級文明公約的自我約定,到班隊名字命名、班呼、班歌選擇,在教師引導下學生主體積極參與,一改以往教育活動中教育行為“要我做”為“我要做”。
為了積極貫徹這種教育理念,六一小學從活動中做起。2015年3月,新學期開學,學生自定班規(guī),學生自定成長計劃,讓學生切身體驗到,我的成長我做主。2015年5月,策劃六一游藝節(jié),一改以往學校每到這個時候總是要組織學生積極籌備、辦臺演出、個別學生臺上秀才藝、其他學生臺下做觀眾的做法。六一小學組織老師積極研討、精心策劃,帶給孩子們一個不一樣的六一節(jié)。這次,以“我的六一我做主”為出發(fā)點策劃六一游藝節(jié),從學生游戲方案征稿到游樂場的設計與布展、宣傳海報的設計,每個環(huán)節(jié)都體現(xiàn)了孩子自主參與的元素。活動開展那天,雖然很多環(huán)節(jié)沒有做到盡善盡美,但是孩子真正體會到自己是六一節(jié)主人的感覺。這次游藝節(jié),學生都是主體,都是參與者,活動達成了“六一游藝節(jié)、歡樂不停歇”的預期目標。
行動方式:變說教為引導
德育,最枯燥的是說教,最好的是和風細雨潤物無聲,給孩子成長注入信心和力量。所以,六一小學奉行的行動方式是循序漸進,漸行漸變,積跬步而致千里,匯細流而成百川,起壘土而筑高臺。
六一小學有明晰的六藝少年發(fā)展目標,即培養(yǎng):“愛生活、會學習、樂觀、自信、務實、求新”的六一少年,也有思路清晰的課程架構體系??蛇@一切要落到實地化為現(xiàn)實,需要一個過程。圍繞工作思路,六一小學分出輕重緩急,一步步實現(xiàn)夢想。六一小學計劃開設信息化班級建設,從上半年免費而又優(yōu)質的學習軟件推薦,到暑期調查問卷,再到BMPC項目推進會,蓄勢待發(fā),最終與各方面達成共識,學生自購平板設備,開展網絡學習。六一小學根據學生實際情況,以打擊樂團建立為突破口,校外資源引入、校內輔導員培訓、打擊樂宣傳展示、學生自主報名選拔,從而為這些孩子尋找到了個人興趣點和特長生發(fā)點?;顒娱_展環(huán)環(huán)相扣,一切在該發(fā)生的時候自自然然就發(fā)生了。
六一小學無論管理文化還是教育文化,都倡導因勢利導、蓄勢而為。強調教育工作“引”而不“牽”,在高位規(guī)劃過后,在低位實施層面以漸求變,以變促發(fā)展。
評價理念:變成績?yōu)槌砷L
孟子主張人性本善,荀子堅持人性本惡。勿論性善性惡,教育所要做的是因材施教,因勢利導。每個人剛降臨這個世界,都如一張白紙,成長的天性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做出一個又一個選擇,表現(xiàn)出很多外在的行為,在孩子每個成長節(jié)點的敏感期,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透過表象看本質,去解析、解讀一個個不可思議甚至是不可理喻的行為背后的原因。
《大禹治水》這個故事不僅僅是一個傳說,也可以用在教育上,啟發(fā)我們教育孩子的時候——堵不如疏。在面對孩子成長中的問題時,六一小學采取的是積極的心態(tài)去疏導,換個解決途徑幫助孩子解決成長中的一個個關卡,而不是視之如洪水猛獸,去呵責訓斥,甚至是懲戒,壓抑孩子天性。孩子成長過程中遇到問題,那是成長技能的缺失,我們要做的是去尋找問題背后的成長技能,避免“責備風暴”。
在往屆畢業(yè)班中,有一個以某個學生挑頭的孩子群體,調皮搗蛋、惡作劇如家常便飯,在我上任校長的第二天,便在開學典禮上與這個“帶頭大哥”以一個預期目標做了一個約定,如果他達成目標,我會當著大伙的面給他擦鞋。學期學習過程中,我和學校的老師信任他,用積極的方式方法引導幫助他。學期結束時,雖然他沒有達成預期目標,但是一個學期下來我們都看到了他的成長與蛻變。故事結尾處,我如期履約。那天,班上學生起哄要我擦鞋,但那位“帶頭大哥”卻說什么都不讓我履行諾言。我說,既然不讓我給你擦鞋,那就給你擦擦臉吧。之后,我讓大家用“成”組詞,生成了“成功,成績,成才……”當聽到一個學生說出“成長”時,一個教育契機就這樣順其自然產生了。我順勢對學生說:“過程重于結果,成長大于成績?!?/p>
這個約定,給六一小學的師生埋下了“成長>成績”的種子。之后,這個事件慢慢演繹成教育故事,成為六一小學教師們研讀的經典教育案例。六一小學的教育,就這樣在愛與自由中自然生發(fā)著。
【王超,河南省鄭州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六一小學校長】
責任編輯/肖茂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