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士鵬
(遼寧省朝陽市建平縣醫(yī)院 普外科,遼寧 朝陽 122400)
30例肝膽結石病的臨床診斷治療及分析
趙士鵬
(遼寧省朝陽市建平縣醫(yī)院 普外科,遼寧 朝陽 122400)
目的 探討分析肝膽結石并臨床診斷和治療狀況。方法 選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4年11月接收治療的30例肝膽結石患者作為研究分析對象,回顧分析所有患者臨床資料,包括診斷、治療以及預后狀況。結果 患者均采用B超和CT進行確診,29例患者得到確診,占比為96.67%。包含7例膽囊炎患者,占比為23.33%,8例膽囊萎縮患者,占比為26.6%,15例膽囊息肉患者,占比為50%。B超診斷結石直徑在0.5 cm以內的共8例患者,占比為26.67%,結石直徑在0.5~1 cm的12例,占比為40%,結石直徑在1 cm以上的共10例,占比為33.33%。30例患者中共18例患者采用膽囊切除術,占比為60%,5例患者采用膽總管切開取石,占比為16.67%,7例患者采用肝膽管切開取石,占比為23.33%。結論 肝膽結石疾病臨床癥狀具有多樣性,采取手術治療前做好充分的手術準備,決定手術成功的關鍵在于要根據(jù)患者情況來選擇手術方式。
肝膽結石;診斷;治療;分析
肝膽結石病屬于臨床中一種常見疾病,發(fā)病率較多,指在人體肝膽系統(tǒng)中任何位置出現(xiàn)結石狀況,包含肝內膽管結石、肝總管結石、復合部位結石、膽總管結石、膽囊結石等,按照化學成分可分為混合性結石、膽色素結石、膽固醇結石等,其發(fā)病部位在肝臟,此疾病不具有傳染性,其臨床主要癥狀表現(xiàn)為上腹輕度脹痛、納差、惡心、噯氣等[1]。臨床中,此疾病的診斷有ERCP、PTC、B超等方式,其治療方式為體外碎石法、中醫(yī)治療、西藥治療等幾個方式。本文選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4年11月接收治療的30例肝膽結石患者作為研究分析對象,采用回顧分析所有患者臨床資料的方式,意在探討分析肝膽結石并臨床診斷和治療狀況。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4年11月接收治療的30例肝膽結石患者作為研究分析對象,所有患者入院時均接受各項檢查進行確診,如B超檢查等,各檢查結果均顯示符合臨床中肝膽結石病的診斷標準[2]。所選30例肝膽結石患者中包含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最小年齡為15歲,最大年齡為76歲,平均年齡為(52.43 ±7.47)歲。所選研究對象均符合本研究課題,患者均不存在智力障礙和溝通障礙,都可積極配合醫(yī)師和護士各項治療和護理工作,患者心、腦、腎等器官均正常,均知曉本次研究方案,并愿積極配合。
1.2 方法:回顧分析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依據(jù)患者臨床癥狀、結石情況,分析其輔助檢查和治療方式,并進行總結。
2.1 臨床癥狀:所選30例肝膽結石患者中包含6例上腹輕度不適患者,占比為20%,8例上腹輕微隱腹,占比為26.67%,5例噯氣,占比為16.67%,7例明顯疼痛,占比為23.33%,4例患者癥狀不具有典型性,占比為13.33%,并伴有嘔心、嘔吐等癥狀。
2.2 檢查狀況:所選30例患者均接受CT和B超檢查進行確診,29例患者得到確診,占比為96.67%。包含6例膽囊炎患者,占比為20%,8例膽囊萎縮患者,占比為26.6%,15例膽囊息肉患者,占比為50%。B超診斷結石直徑在0.5 cm以內的共8例患者,占比為26.67%,結石直徑在0.5~1 cm范圍內的共12例,占比為40%,結石直徑在1 cm以上的共10例,占比為33.33%。
2.3 治療方式:30例患者中共18例患者采用膽囊切除術,占比為60%,5例患者采用膽總管切開取石,占比為16.67%,7例患者采用肝膽管切開取石,占比為23.33%。
此疾病屬于臨床外科中的常見疾病,且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膽石癥中具有一定復雜性的則為肝膽結石,按照結石位置可將肝膽結石劃分為復合結石、肝內膽管結石、肝外膽管結石、膽囊結石。此疾病對人們的健康影響具有長期性,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人們的飲食結構也在發(fā)生一定的變化,此疾病的發(fā)病率也呈上升趨勢。B型超聲和CT檢查不斷在臨床中得到大力應用和普及,此疾病的診斷率有明顯提升。在我國,此疾病中多見肝內外膽管結石,此狀況和膽系感染和飲食習慣存在明顯關系[4]。肝膽結石病變具有復雜性和廣泛性。而肝膽結石病治療前提則要求明確結石分布狀況,和所導致的并發(fā)癥,如肝臟病損狀況、膽管狹窄和擴張等情況[5]。在進行診斷檢查中,臨床中較為普遍的則為超聲診斷,其臨床價值得到了醫(yī)學界和患者的肯定,其診斷準確率可達到95%之上。超聲診斷顯示基礎為斷層解剖,此診斷方式可清晰顯示出結石狀況,且圖像直觀,并具有敏感、方便等優(yōu)勢,可很好顯示出腔內結石和肝內膽管擴張狀況,并可顯示出肝實質內病變和肝膽結石的并發(fā)癥[6],如肝門移位、段萎縮、膽源性肝膿腫、肝葉等。本文所列舉的30例肝膽結石患者中29例患者得到確診,診斷率為96.67%。肝膽結石的治療原則為“取盡結石、糾正狹窄、清除病灶、通暢引流”,此幾樣具有因果關系,因此其治療核心為清除病灶。在進行手術治療前,需重視各項檢查,把握手術最佳時機,手術時機會對肝膽結石治療有直接影響,因此手術應在患者各炎癥得到控制后進行,再根據(jù)患者結石分布、大小等狀況來確定手術方式??傊?,肝膽結石疾病臨床癥狀具有多樣性,采取手術治療前做好充分的手術準備,決定手術成功的關鍵則在于根據(jù)患者情況來選擇手術方式。
[1] Sengupta S,Modak P,McCauley N,et al.Prokinetic efect of alpha-adrenergic antagonist, and beta-adrenergic antagonist on gall-bladder motility in humans with gall-stone disease[J].Eur 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07,19(7):581-583.
[2] 高文杰,馮建中.肝部分切除術聯(lián)合T管引流術與纖維膽道鏡配合B超治療肝膽結石[J].臨床醫(yī)學,2015,35(2):83-84.
[3] 肖騰翼.肝膽結石102例再次手術的臨床分析及治療[J].醫(yī)學信息, 2015,28(4):260.
[4] 盧喜偉.輸尿管鏡在35肝膽結石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下旬刊),2013,33(5):2335.
[5] 崔建華.采用靜脈鎮(zhèn)痛法治療肝膽結石患者的護理體會[J].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上旬刊),2013,23(3):1215-1215.
[6] 章建民.對纖維膽道鏡聯(lián)合術中B超在肝膽結石手術中的應用價值的分析[J].中外醫(yī)療,2012,31(31):169-170.
R575.6+2
B
1671-8194(2016)34-015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