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鶴,張水寶,范宏宇
(1.河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二臨床醫(yī)學院2015級碩士研究生,河南 鄭州 450002;2.濮陽市中醫(yī)院腫瘤科,河南 濮陽 457000)
?
·名師高徒·
蔡小平教授運用解毒散結方治療腫瘤經(jīng)驗
何小鶴1,張水寶1,范宏宇2
(1.河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二臨床醫(yī)學院2015級碩士研究生,河南 鄭州 450002;2.濮陽市中醫(yī)院腫瘤科,河南 濮陽 457000)
腫瘤是發(fā)于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的一種難治性疾病。目前,臨床已經(jīng)認識到了腫瘤是一類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現(xiàn),任何一種局部治療均難以治愈。中醫(yī)藥治療腫瘤以整體觀念為思想,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充分發(fā)揮各種治療方法在腫瘤各階段中的作用,可起到減毒增效的作用。
腫瘤/中醫(yī)藥療法;解毒散結方/治療應用;蔡小平;中醫(yī)師;經(jīng)驗
蔡小平教授是河南省名中醫(yī),研究生導師,中國中醫(yī)腫瘤協(xié)會副會長,中華中醫(yī)藥學會腫瘤專業(yè)委員會委員,河南省中醫(yī)腫瘤學會副主任委員,河南省中西醫(yī)結合腫瘤整合與姑息治療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河南省中醫(yī)科普巡講專家,中國抗癌協(xié)會會員,河南省中醫(yī)肝膽病專業(yè)委員會委員。蔡師從事肝癌、胰腺癌、食管癌、胃癌、肺癌、乳腺癌、腦瘤、宮頸癌、卵巢癌、惡性淋巴瘤等惡性腫瘤的臨床治療工作20余年,發(fā)表學術論文26篇,著作1部,科研成果2項。
中醫(yī)學對腫瘤的認識歷史悠久,早在周朝就認識到惡性腫瘤的一些特點,而“癌”字的記載首見于宋代《衛(wèi)濟寶書》,外感六淫、七情內(nèi)傷、飲食勞倦等引起陰陽失衡、臟腑失調(diào),產(chǎn)生氣滯、痰飲、血瘀等,留滯于機體,形成積、瘤(留)、癌(巖)?!鞍┱?,上高下深,巖穴之狀,顆顆累垂,毒根深藏”。蔡師憑借自己多年臨床經(jīng)驗,提出了“瘀陰毒、瘀陽毒”理論[1],提出了惡性腫瘤是以“瘀毒”為標、“元氣虧虛”為本的新觀點;并根據(jù)腫瘤的這些特性,總結出了消毒散結方。筆者跟師學習,現(xiàn)將蔡師采用解毒散結方治療腫瘤的經(jīng)驗介紹如下。
解毒散結方藥物組成:全蝎5 g,壁虎10 g,三七參10 g,半枝蓮15 g,雞內(nèi)金10 g,廣木香10 g,炮穿山甲5 g。加減:病位在肝者,加柴胡、茵陳、龍膽草;在肺者,加蛤蜊粉、炙百部、貝母;在胃者,加雞內(nèi)金、石見穿;在腸者,加白頭翁、苦參、龍葵;在骨者,加淫羊藿、桑寄生;證屬氣陰兩虛者,加黃芪、太子參、白術、茯苓、女貞子、桑寄生;證屬熱毒熾盛者,加黃藥子、龍葵、石上柏、黃芩、敗醬草、拳參;證屬氣滯痰凝血瘀者,加川芎、郁金、魚腥草、夏枯草、全瓜蔞、浙貝母、生牡蠣。
方中以全蝎攻毒散結為君,壁虎、炮穿山甲為臣,雞內(nèi)金、三七參為佐藥,廣木香為使藥。各藥用量雖小,但配伍精當,在消腫散結的同時不忘顧護脾胃,攻補兼施,寒溫相濟。全蝎有毒,歸肝經(jīng),有攻毒散結、息風鎮(zhèn)痙、通絡鎮(zhèn)痛的功效;壁虎有小毒,有祛風活絡、散結的功效;三七參歸肝胃經(jīng),有散結止血、消腫定痛的功效;半枝蓮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功效;雞內(nèi)金歸脾胃、小腸、膀胱經(jīng),有消食滯、健脾胃的功效;廣木香歸心、膽、胃、大腸、三焦經(jīng),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炮穿山甲歸肝胃經(jīng),有消腫潰癰、搜風活絡、通經(jīng)下乳的功效?,F(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全蝎的主要藥用成分是蝎毒,具有神經(jīng)毒素和細胞毒素,作用主要有:①抑制腫瘤細胞生長和細胞毒作用。董偉華等[2]采用不同質(zhì)量分數(shù)蝎毒多肽處理 4種腫瘤細胞,結果顯示:不同質(zhì)量分數(shù)的蝎毒多肽均有顯著的細胞生長抑制和細胞毒性作用。盧娜等[3]報道蝎毒組分Ⅲ對人鱗狀細胞癌的瘤珠和肝癌細胞抑制率分別為68.96%和64.36%。②誘導細胞凋亡。張月英等[4]研究發(fā)現(xiàn):蝎毒可使前列腺癌DU-145細胞出現(xiàn)明顯的細胞凋亡征象,增殖指數(shù)明顯降低,凋亡指數(shù)明顯增高。劉菲等[5]研究壁虎的抗腫瘤作用,其結果顯示:壁虎可抑制小鼠肉瘤 S180生長,促進細胞凋亡,減少VEGF、b-FGF蛋白的表達,說明其作用機制可能與促進細胞凋亡、抗腫瘤血管新生有關。穿山甲能增強機體免疫力、促進白細胞生成,對乳腺癌、淋巴瘤等都有較好療效,其中所含穿山甲堿具有抗白血病和乳頭狀癌細胞活性的作用[6]。
例1患者,女,63歲,2014年11月13日初診。主訴:卵巢癌術后化療后18個月 ?;颊哂?013年1月25日在某醫(yī)院行腹腔鏡探查活檢,術中見雙側卵巢菜花樣變,術后病理示乳頭狀腺癌、淋巴結轉移性癌?;?個周期后出現(xiàn)了全身乏力,納差,為求中醫(yī)治療,前來就診。癥見:患者精神差,全身乏力,納差,偶有下腹隱痛,時有咳嗽,少量白痰,小便調(diào),大便干,睡眠差,舌暗紅,瘀斑苔、白中剝,脈弦細。西醫(yī)診斷:卵巢癌 。中醫(yī)診斷:癥瘕,證屬痰瘀互結,氣陰兩虛。治宜益氣養(yǎng)陰,活血散結 。給予解毒散結方加減,處方:全蝎5 g,壁虎10 g,三七參10 g,半枝蓮15 g,雞內(nèi)金10 g,廣木香10 g,炮穿山甲5 g,貓爪草15 g,夏枯草15 g,露蜂房15 g,蛤蜊粉30 g,桃仁10 g,山慈菇15 g,魚腥草30g g,甘草10 g。水煎服,1 d 1劑,分早、晚分服。患者自訴服用湯藥后體力恢復,堅持服用。為預防病情的反復,蔡師將解毒散結方制成丸藥,6 g/丸,3次/d,口服?;颊邎猿址?,至今未訴不適。
按本例患者為痰瘀互結、氣陰兩虛之證。在原方基礎上加貓爪草、夏枯草、露蜂房、蛤蜊粉、桃仁、山慈菇、魚腥草等,意在活血化瘀的同時,又益氣養(yǎng)陰扶助正氣?;颊咝g后化療后元氣大傷,脾胃受損,恐其虛不受補,暫不予大補元氣之品,先顧護脾胃,脾胃漸復,則氣血生化有源。
例2患者,男,58歲,2015年1月6日初診。主訴:直腸癌術后5個月,伴大便次數(shù)增多、乏力1個月?;颊哂?014年8月19日在某醫(yī)院行直腸癌手術,術后病理結果示:直腸腺癌(S1411444),中分化,潰瘍型管狀型乳頭狀腺癌。侵及淺肌層及深肌肉層,K-ras基因突變檢查野生型,微衛(wèi)星穩(wěn)定,術后行4個周期化療?;熀蟪霈F(xiàn)大便次數(shù)增多,每日 5~6次,伴下腹部疼痛,為求中醫(yī)治療,遂來就診。癥見:神清,精神差,胸悶氣短,納差,睡眠欠佳,小便正常,大便稀,次數(shù)增多,每日5~6次,不帶血或柏油樣便,下腹部墜脹隱痛;舌淡紅,苔薄黃,脈沉細。西醫(yī)診斷:直腸腺癌 。中醫(yī)診斷:腸癖,證屬痰瘀互結兼氣虛。治宜益氣活血,理氣化痰。處方:全蝎 5 g,壁虎10 g,三七參10 g,半枝蓮15 g,雞內(nèi)金10 g,廣木香10 g,炮穿山甲5 g,黃芪50 g,黨參18 g,白術20 g,炒山藥30 g,陳皮10 g。水煎,1 d 1劑,7劑。1月21日二診,訴納食明顯增多,大便次數(shù)明顯減少,下腹墜脹感不明顯。蔡師在上方基礎上加茯苓15 g、炒山藥30 g、生薏苡仁30 g、白豆蔻10 g、陳皮10 g、木香10 g、半夏10 g。1 d 1劑,水煎服,30劑。2月20日三診,上述癥狀不明顯,患者堅持服用湯藥半年后,蔡師將解毒散結方制成丸藥,服用至今未訴不適。
按本例患者證屬痰瘀互結兼氣虛,病位在腸,傷及脾腎。治宜益氣活血、解毒散結,方選解毒散結方加黃芪、黨參、山藥、陳皮、薏苡仁等補氣理氣化濕之品,在解毒散結的基礎上加健脾行氣補氣的藥,既輔助正氣、培補后天,又不忘解毒散結預防腫瘤術后復發(fā)。
惡性腫瘤潛伏期長,一旦發(fā)病,病情嚴重、進展迅速、變證多端,臨床將其稱之為“瘀毒”。元氣衰退、瘀血內(nèi)阻、頑痰停滯、相互膠結形成瘀毒,瘀毒內(nèi)結是形成惡性腫瘤的基本病機,故采用化瘀解毒、軟堅散結等治法。蔡師認為:手術、放療和化療作為現(xiàn)代醫(yī)學的主要手段,具有無可替代的地位,是治療腫瘤的主要方法;然而,放、化療均屬“全面封殺”,即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將正常細胞殺死,還具有胃腸功能紊亂、骨髓抑制等毒副反應。因此,合理地運用中醫(yī)藥,既可減毒增效,又可保護免疫功能,使之少受損傷,還可一定程度解決化療藥物的耐藥性,盡快修復化療的創(chuàng)傷。中醫(yī)藥應當致力于腫瘤已被手術或放療根治,或化療完全緩解后,防止復發(fā)或轉移及鞏固其療效的輔翼。消毒散結方可廣泛用于肺癌、肝癌、胃癌、卵巢癌等多種惡性腫瘤,在預防腫瘤術后復發(fā)、縮小腫瘤病灶等方面具有顯著療效。
[1]蔡小平,魏征.惡性腫瘤中醫(yī)證治新理論——瘀毒論 [J].遼寧中醫(yī)雜志,2013,40(3):465-466.
[2]董偉華,孔天翰,雷留根.蝎毒抗癌多肽對肝癌小鼠免疫功能的影響[J].河南醫(yī)科大學學報,1999,34(1):67-70.
[3]盧娜,王輝,楊獻軍.蝎毒組分 Ⅲ 對人頭頸部鱗狀細胞癌細胞生長的影響[J].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2002,7(6):515-517.
[4]張月英,張維東,賈青.蝎毒多肽提取物誘導前列腺癌 DU-145 細胞凋亡的實驗研究[J].實用癌癥雜志,2006,21(3):225,231.
[5]劉菲,王建剛,席守民,等.中藥壁虎抗腫瘤作用的實驗研究[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8,19(4):957-959.
[6]張敏,劉玉寶.具有抗腫瘤作用的蟲類中藥[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0,12(9):1190.
(編輯馬虹)
1001-6910(2016)10-0037-03
R730.5
B
10.3969/j.issn.1001-6910.2016.10.18
2016-05-20;
2016-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