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悅(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中醫(yī)醫(yī)院 超聲科,內蒙古 鄂爾多斯 017000)
?
探討高頻超聲在剖宮產后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分娩方式選擇中的意義
張新悅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中醫(yī)醫(yī)院 超聲科,內蒙古 鄂爾多斯 017000)
目的 探討剖宮產后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與選擇高頻超聲的臨床意義。方法 選取88例曾有過剖宮產經歷的孕婦,對其妊娠35周開始應用高頻探頭來觀察孕婦子宮下段結構與厚度,有52例厚度≥3 mm,有36例厚度<3 mm;其中,厚度≥3 mm的孕婦選擇陰道試產,而厚度<3 mm的孕婦選擇適時剖宮產,對比剖宮產手術中子宮下段的情況。結果 曾有剖宮產史孕婦在其妊娠晚期的下段子宮瘢痕的厚度明顯比沒有過剖宮產史孕婦?。≒<0.05);下段子宮厚度≥3 mm,并且超聲顯示有一致瘢痕的52例孕婦在陰道試產中的成功率是78.85%;下段子宮厚度<3 mm,并且超聲顯示有截斷狀或者鼠尾狀的36例孕婦子宮不完全破裂與瘢痕愈合不良反應的概率明顯比厚度≥3 mm孕婦高(P<0.05)。結論 采用高頻超聲進行檢查可以為選擇陰道試產做重要的依據,從而指導正確的分娩,防止再次剖宮產,影響母嬰健康。
高頻超聲;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分娩方式
隨著近些年來剖宮產率提高,引起孕婦選擇怎樣的分娩方式成為關注熱點。曾有剖宮產史的孕婦再次妊娠大多數都選擇的是再次剖宮產,而這種方式所帶來的并發(fā)癥也比較多,雖然瘢痕子宮的再次妊娠后選擇陰道分娩可行性得到廣泛的認可,但是怎樣提高其安全性,減少母嬰并發(fā)癥等是當前婦產科所面臨的重要難題[1]。本文主要選擇高頻超聲對瘢痕子宮的字段結構與厚度加以檢測,給剖宮產后的瘢痕子宮孕婦提供再次分娩選擇方式的關鍵信息。
1.1一般資料:選取的是我院婦產科在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共收治的88例曾有剖宮產史并且再次妊娠的孕婦,其年齡是24~38歲,平均是31.32歲;實施剖宮產手術后約為2~10年,平均是4.58年;孕婦上次剖宮產皆是下段橫切口;再次妊娠孕婦是單胎頭位;從35孕周開始,對孕婦經過檢查胎兒一般情況后,給予常規(guī)子宮檢查,每周一次超聲檢查,直到產程開始;產程開始后實施彩色超聲檢查儀進行床邊檢測,同時選擇無子宮手術史的70例孕婦超聲檢查臨產前子宮下段的肌層厚度情況。
1.2方法:西門子彩超診斷儀sc2000婦產專用機,和GE便攜式超聲儀LOGIQ book XP,腹部探頭的頻率是3.5 MHz,高頻探頭的頻率是8.0~11.5 MHz;檢查前要求孕婦排空膀胱,對胎兒情況進行檢查后,使用高頻探頭探測產婦恥骨聯合部位的情況,連續(xù)使用橫縱方向的掃查工作,能夠對膀胱底部存在的肌層和漿膜層以及子宮蛻膜層進行辨認,對以上各層結構的連續(xù)性進行有效觀察。對于子宮瘢痕而言,其超聲檢查結果無特殊變化,待定位至反折腹膜至絨毛膜間最短的距離,對子宮肌層相對較為薄弱的部位時,需要連續(xù)測量三次后取平均測量值[2];當子宮肌層由于同胎兒頭部之間存在羊水的關系,導致測量結果存在誤差,需要給探頭加壓,把胎兒的頭部和子宮肌層緊貼,讓子宮下段肌層的厚度可清晰的顯示出來;當孕婦子宮的下段肌層的厚度不夠,并難以將肌層組織區(qū)分時,可把超聲探頭想肌層比較厚的地方移動,并順著肌層連續(xù)性加以準確區(qū)分與定位。
1.3分娩方式:對于二次及二次以上的剖宮產孕婦而言,對于超聲檢查后子宮下段低于三厘米厚度的孕產婦使用二次剖宮產;對于首次進行剖宮產的孕婦而言,施行無切口感染以及產后出血的下橫段切口,要求首次和二次妊娠的時間間隔時間超過兩年、入院后評估胎兒的入盆情況,無頭盆不稱情況、超聲檢查其胎兒的體質量為2.5~3.5 kg,子宮下段的厚度≥3 cm,并且皆為一致者。
1.4統計分析:用SPSS18.0相關軟件進行數據的加工處理,使用t檢驗,均數±標準差來表示計量資料,使用χ2檢驗來表示數資料,P <0.05,表明差異存在統計學方面的相關意義。
2.1子宮下段:對于既往有剖宮產史的孕婦而言,子宮下段厚度有52例≥3 mm,有36例<3 mm;平均是(2.45±0.45);而無剖宮產史孕婦的厚度平均是(3.85±0.60);明顯比無剖宮產史孕婦的的厚度?。≒<0.05);在瘢痕子宮的再次妊娠孕婦中,對其子宮下段實施高頻超聲檢查顯示:呈現一致性的為53例;呈現鼠尾狀的為22例,呈現截斷狀的為13例。
2.2超聲檢查陰道試產情況:子宮下段的厚度≥3 mm的孕婦選擇陰道試產,而厚度<3 mm的孕婦選擇適時剖宮產,試產的成功率是78.85%。當產婦的宮口開口<3 cm時,超聲診斷瘢痕情況一致,當孕婦于陰道試產過程中感覺其下段切口處有壓痛情況或者是子宮肌層檢測顯示漸薄,并且呈現截斷狀與鼠尾狀及子宮下段的厚度<1.5 cm時,選擇剖宮產。
對于曾有剖宮產史的孕婦實施再次剖宮產會給孕婦帶來較多的并發(fā)癥,如產后出血、損傷膀胱等,所以再次剖宮產并不是最為合適的分娩方式,而在準確的掌握相關陰道試產指證,在嚴格監(jiān)控基礎上,對于瘢痕子宮的再次認識選擇陰道分娩所獲得的成功率可超過70%[3]。原因是用高頻超聲對妊娠孕婦的子宮下段瘢痕加以動態(tài)監(jiān)測,能夠把恥骨的上方和子宮的下段肌層及漿膜層厚度變化與微結構直觀清晰地顯示,有助于瘢痕子宮的準確診斷,并在陰道試產過程中實施高頻超聲監(jiān)測,可以及時的發(fā)現孕婦子宮肌層的厚度與結構變化。
綜上所述,采用高頻超聲進行檢查可以為選擇陰道試產做重要的依據,從而指導正確的分娩,防止再次剖宮產,影響母嬰健康。
[1] 陶潛,張忠新,鄭艷莉.高頻超聲在剖宮產后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分娩方式選擇中的意義[J].南通大學報(醫(yī)學版),2013,12(23):13-15.
[2] 宗克成.高頻超聲在剖宮產后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分娩選擇中的意義[J].中國婦幼保健,2014,23(8):45-46.
[3] 倪麗嬋.剖宮產后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5,7(38):89-90.
R719.8
B
1671-8194(2016)19-008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