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 可
一村33位進士中國唯一由皇帝命名“廉”字的村莊
可 可
走進廉村,時常會有一種穿梭在時光隧道里的感覺,整齊典雅的舊官道,古樸端莊的古民居,安寧祥和的老祠堂??M繞在古老氣息氛圍里的,是那些被漫長歲月沖散的舊事。
廉村被譽為“開閩進士第一村”。唐中宗神龍二年,薛令之成為福建有史以來第一位進士,50年后,為了嘉許薛令之清正廉潔,唐肅宗敕封他的家鄉(xiāng)為“廉村”,并敕村前溪水為“廉水”,村后山嶺為“廉嶺”。廉村因此成了中國歷史上,唯一由皇帝賜名“廉”字的村莊。
千百年來,薛令之影響了世代學(xué)子,從唐代到清代,廉村共有50多人先后獲取各種功名。光是宋代一百多年間,廉村就有23人取得進士。其中,陳氏家族還出現(xiàn)了一門五進士、父子兄弟三代俱登高第的奇跡。
廉村的榮耀顯赫,就連宋代儒學(xué)家朱熹和他的父親朱松,都曾慕名到這里講學(xué)過。據(jù)說在宋代這段鼎盛時期,廉村的官道兩邊竟屹立著16座氣勢軒昂的進士府第。
這里的每一件物品都有一個故事。由鵝卵石和條石拼成的古道,東西足有500米之長,是明代建造的官道樣板。古道的兩邊,是20多座明清時期的古建筑,其中4座祠廟建于清代,這些古建筑之中不乏保存完好、精雕細刻的大型屏風(fēng)和家具。
明代,廉村人為了抵抗頻頻騷擾的倭寇入侵,在村中四周建了一條1000多米長的城堡墻體。如今,這道堅固的防御工事,歷經(jīng)歲月滄桑,只遺留下一些低矮的墻體,原來的8個“城門”,保留下來6個。
廉村處在賽江第三大支流穆陽溪邊,昔日這里的碼頭曾經(jīng)是“海舟魚貨并集,遠通建寧府諸縣,近通縣城及各村”。據(jù)說廉村碼頭,繁華時候可與賽岐港一較高下,現(xiàn)在只余一處10多米寬的石階。
陳氏支祠內(nèi)懸掛有“吉水流芳”牌匾。宋代廉村人陳昇在江西吉水縣當(dāng)縣令,受秦檜迫害回到廉村,由于陳昇為官清廉,吉水百姓為他制作了此匾,翻山越嶺從吉水縣送到廉村。
每年廉村從冬至那一天開始,村里就會連續(xù)演三天戲,戲曲內(nèi)容都與廉政相關(guān)。農(nóng)歷五月初三,是薛令之神像巡游全村的日子,村中男女老少聚集明月祠,跟隨神像走遍村里大小街道。
這一天,遠近十里八鄉(xiāng)的村民也都前來拜祭,以求家中學(xué)子有朝一日,能夠像廉村人那樣金榜題名。
唐肅宗為了嘉獎清廉為官的薛令之,特別下旨此封他的家鄉(xiāng)為“廉村”,福安廉村也因此成為中國唯一由皇帝賜“廉”字的村。
廉村村內(nèi)主要文物古跡有:明清時期的城墻、陳氏宗祠、陳氏支祠、后湖宮、媽祖廟、“一門五進士”古宅、“聰明泉”、薛令之故居、薛令之讀書處(靈谷草堂)、古碼頭等。傳統(tǒng)產(chǎn)業(yè)主要是田草織席等(攝影/鐘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