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洪濤
(遼寧省重大動物疫病應急中心,遼寧沈陽 110161)
雛雞腎型傳染性支氣管炎的診治
吳洪濤
(遼寧省重大動物疫病應急中心,遼寧沈陽 110161)
本文從雛雞腎型傳染性支氣管炎的臨床癥狀、剖檢變化、實驗室檢查、預防及治療等方面進行闡述,以期為從業(yè)者提供參考。
雛雞臨床癥狀實驗室檢查
2015年受洪水災害的影響,遼寧省多個地區(qū)發(fā)生了洪災,全省畜牧獸醫(yī)系統(tǒng)下派人員配合受災地區(qū)進行消毒,無害化處理等工作。洪災過后,動物免疫力降低,容易發(fā)生呼吸道、胃腸炎等疾病,在這里筆者將某縣發(fā)生的一病例與廣大讀者分享,希望能給受災地區(qū)養(yǎng)殖戶提供幫助。
某縣一養(yǎng)雞戶王某共養(yǎng)蛋雛雞4000只,雞舍溫度在25℃左右,濕度較大,當飼養(yǎng)到15日齡時,開始相繼發(fā)病,雞群出現(xiàn)呼吸道癥狀,氣喘、咳嗽,病雞怕冷擠堆,消瘦,食欲減退,飲水量增加,排水樣白色稀便,體重減輕,發(fā)病第7d出現(xiàn)死亡(因脫水而死亡),共死亡500多只,死亡率達到10%以上。發(fā)病初期用常規(guī)呼吸道藥物治療(阿莫西林飲水,飼料中混磺胺甲唑)一周無效。
隨機抽取病死雞20只進行剖檢,病理變化為器官黏膜有黏性變化,并有大量分泌物;腎臟腫大,表面覆蓋白色石灰樣物,切面有大量尿酸鹽沉積,并呈“花斑狀”;腎小管和輸尿管充滿尿酸鹽,擴張增粗,肺輕度水腫;氣管、支氣管等充血、出血,并有漿液性和卡他性干酪樣滲出物;被毛粗亂,皮膚干,明顯脫水。
(1)以無菌操作采取病死雞的肝、脾、心血觸片,分別經革蘭氏、亞甲藍、姬姆薩染色后鏡檢,均未發(fā)現(xiàn)細菌。
(2)細菌培養(yǎng):以無菌操作采取病死雞的肝、脾組織,分別接種于普通營養(yǎng)瓊脂和鮮血瓊脂,經37℃恒溫培養(yǎng)8h,未見可疑菌落生長。
(3)瓊脂擴散實驗:采取病雞血清,在瓊脂板的中央孔加入已知IBV抗原,周圍孔加被檢血清和陰性血清作為對照,將瓊脂板放在有一定濕度的37℃溫箱中,24h后觀察,中央孔與被檢孔之間文獻明顯的白色沉淀線,這表明病雞血清中存在與IBV抗原相應的抗體。在另外一塊瓊脂板的中央孔加入已知IB陽性血清,周圍孔加入被檢雞氣管組織勻漿上清液和已知的IBV抗原,將瓊脂板放在一定濕度的37℃溫箱中,24h后觀察,中央孔與被檢孔之間出現(xiàn)明顯的白色沉淀線,這表明在雞血管中有與IB抗體相應的抗原存在。
根據發(fā)病情況、臨床癥狀、剖檢變化和實驗室檢查,確診為雛雞腎型傳染性支氣管炎。
5.1預防
(1)加強飼養(yǎng)管理,給予優(yōu)質全價飼料。在飼料中增加多維素的含量,補充鈉、鉀的損失。
(2)進行疫苗接種是防治該病發(fā)生,減少經濟損失的必要措施。
(3)實行全進全出制度,改進雞舍的通風換氣條件,注意保溫,并進行全場消毒。
5.2治療
目前雛雞腎型傳染性支氣管炎無特異性療法,我們主要以抗毒消炎、疏通腎臟為主。
(1)上午用左旋氧氟沙星、干擾素和2~3倍量的復合維生素飲水,下午用0.2%~0.5%腎腫消毒藥飲水投服,連用3d,以后每周一次。
(2)呼毒快克配合氨芐西林鈉飲水,連用3~5d,用藥后犯病和死亡雞逐漸減少,一周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同時用中藥進行配合治療,蜂窩草600g、黃葵600g、穿心蓮500g、三丫苦500g除根用全草。切碎后加水20kg,煮沸后再煎汁20min,取其藥汁(1000只雞用量)備用。藥汁用時再按1:4加水稀釋,每天早晨給藥一次,自由飲水,連用3d為一個療程。
(1)雛雞腎型傳染性支氣管炎一定要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做好免疫接種,進雛后第3d用新支腎三聯(lián)疫苗進行免疫。
(2)加強育雛期飼養(yǎng)管理,改進雞舍,防止通風不良,飼料中適量添加抗生素、維生素、微量元素等,同時加強消毒,做好保溫降濕,才能有效預防該病的發(fā)生。
(3)一旦發(fā)生疾病,應用腎腫消毒藥飲水,配合清熱解毒、消炎散結、平喘止咳、利尿消腫的中草藥拌料防治腎型傳染性支氣管炎效果非常理想,用藥后癥狀迅速減輕,死亡率大幅度降低。
吳洪濤(1981—),男,遼寧沈陽人,高級獸醫(yī)師,主要從事動物疫病防控、基層體系建設指導等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