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萍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yī)學院,廣東 廣州 510405
?
慢性咽炎從少陽論治之微見
王文萍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yī)學院,廣東廣州510405
少陽樞機不利是慢性咽炎的病機之一,樞機不利、郁火上沖擾肺則咳嗽咽癢,三焦氣化不利則生痰,正虛邪戀則病情纏綿。治療上當以小柴胡湯和解少陽、清解郁熱,并合增液湯以增水行舟,促進痰液排出。
慢性咽炎;少陽;增水行舟
慢性咽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見病,常伴發(fā)咽干咽癢、咳嗽咯痰、咽部異物感等癥狀,中醫(yī)稱之為喉痹,往往因病情反復、纏綿難愈而治療棘手。
胡希恕曾提出鼻、耳、咽、目等孔竅的疾病屬于少陽的范疇,慢性咽炎的病機可以從少陽來分析。其一,少陽主樞機,疏泄一身之氣機,其中包括了呼吸之氣,樞機不利,氣機失暢,肺氣不能宣降則易上逆作咳;其二,少陽膽腑內藏相火,有溫煦臟腑的功能,三焦腑為水火氣機升降的樞紐,主敷布陽氣,二者都有火熱的偏性,當樞機不利時易氣郁化火。而肺金畏火,肺以降為用,當郁火上沖時,肺處高位易受火擾,導致肺失肅降則咳嗽;其三,手少陽三焦腑是決瀆之官,為水液運行的通道。少陽樞機不利,三焦氣化失司,則水液停聚而成痰。痰是異常的津液,沒有滋養(yǎng)作用。肺為貯痰之器,而咽喉為肺之門戶,痰濁黏附于咽喉,加之郁火上炎則咽癢、咽部不適;咽喉失于正常津液的滋養(yǎng)則咽干;郁熱煎灼津液則痰黏稠難排,咳嗽不止。其四,少陽病的特點為“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結于脅下。正邪紛爭,往來寒熱,休作有時……”少陽為一陽、小陽,位于六經中陽經入陰的中間階段,正氣不足,無以抗邪,所以病勢纏綿難愈。正如張景岳所云:“少陽為樞,謂陽氣在表里之間,可出可入如樞機也?!碑斦龤饪簥^時則祛邪達表,正氣虛弱時則邪氣深入,所以咳嗽呈陣發(fā)性嗆咳,休作有時,是正邪交爭的表現(xiàn)。所以少陽樞機不利是慢性咽炎咳嗽咯痰、咽癢不適的重要病機之一。
《傷寒論》96條“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 心煩喜嘔……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中明確提出了小柴胡湯可以治療咳嗽。其中柴胡、黃芩清解少陽郁熱,半夏、生姜燥濕化痰、和胃降逆,姜棗草顧護中焦,扶助正氣以祛邪,全方和解少陽,遏制郁火上沖與痰濕生成,從根源上解決咳、痰、癢的問題。若少陽郁火熾盛,或兼有煩躁、抑郁等情志問題,可合四逆散加強疏泄少陽氣機之力;若咽癢明顯,加蟬蛻、僵蠶以疏風止癢;若咽痛,加連翹、浙貝以清熱利咽;若咽后壁有大量淋巴濾泡增生,加貓爪草、咸竹峰、赤芍等活血散結;若因肺氣不利導致大便秘結,可加大黃或虎杖以泄熱通腑。
此外,三焦氣化不利不僅會產生痰濁之邪,也會造成局部津液的相對不足。臨床上大多醫(yī)家見有痰熱之象就苦寒清熱、燥濕化痰,使痰液的水分宣散,加重了津液的匱乏,使痰的質地膠著粘滯,難于咯出。慢性咽炎用“增水行舟”法幫助排痰常有明顯療效?!霸鏊兄邸弊钤缫娪凇稖夭l辨》的增液湯,是養(yǎng)陰生津以潤腸通便的方法。以小柴胡湯合增液湯治療慢性咽炎,通過滋養(yǎng)陰津以潤滑咽喉,稀釋痰液,使痰液更容易排出,是扶正祛邪的具體表現(xiàn),即如《讀醫(yī)隨筆》云:“津盛則痰有所載,而滑利易出也。”藥后痰量暫時增多,但痰液排出是邪有出路的體現(xiàn),痰咯盡則咳自止。
患者王某,男,51歲,2016年3月3日初診,慢性咽炎、慢性胃炎史,吸煙史20余年。咽癢咳嗽已有數年,咽中有黃白痰,質稠,可咯出,夜間躺下時加重。近日腰酸痛,陰雨天加重,夜尿1~2次。納眠可,食后困倦,大便可,小便少。舌紅苔黃膩,脈左細滑無力,右弦細,兩尺部無力。診斷為喉痹,辨證為痰熱互結,痰濕阻絡,兼有腎虛。治以清熱化痰,除濕通絡,補腎固本,方用溫膽湯合小陷胸湯加減:法夏10g,竹茹15g,黃芩15g,瓜蔞皮15g,茯苓20g,厚樸10g,黨參20g,川木瓜20g,威靈仙20g,秦艽10g,桑寄生15g,荊芥15g,防風15g,甘草6g,7劑,水煎服,每日1劑。
3月12日二診:患者腰酸明顯緩解,夜尿減為1次。反復咽癢咳嗽,痰量減少,黃白相兼。饑時胃痛,舌暗紅苔黃厚,脈弦滑,右寸較弱。時值陰雨連綿,天氣寒冷,患者咽癢咳嗽不解,并訴微惡風,考慮為感受風邪,痰熱內蘊,脾胃虛弱,繼續(xù)予原方加減,加強疏風宣肺與健脾之力,故去厚樸、黨參、桑寄生、威靈仙、秦艽、荊芥,加薏苡仁20g,款冬花15g,北杏15g,浙貝20g,蘇葉15g,蟬蛻5g,牛膝20g,7劑。
20日三診:患者已無腰酸,但咽癢咳嗽如常,痰轉白稠,出現(xiàn)咽痛,頭暈頭痛,惡寒無發(fā)熱,無汗,無鼻塞流涕。查體咽紅,舌暗紅苔黃厚膩,脈弦滑細數。患者外感風熱的癥狀明顯,故治以宣肺利咽解表,藥用:麻黃10g,北杏15g,石膏30g(先煎),桔梗20g,玄參20g,黃芩20g,法夏10g,瓜蔞皮15g,浙貝15g,蟬蛻5g,葛根15g,茯苓20g,甘草6g,4劑。
26日四診:患者咽痛、惡寒、頭暈頭痛癥狀明顯緩解,但仍咽癢,痰黃白相兼,質稠,可咯出,痰多則咳嗽,心前區(qū)咳甚則痛。大便一日一次,質黏。查體咽紅,咽后壁有大量淋巴濾泡增生,舌暗紅苔白膩,中后根黃厚膩,脈左細右弦。改方為小柴胡湯合增液湯加減:柴胡10g,黃芩10g,法夏10g,生姜10g,黑棗10g,黨參30g,甘草6g,咸竹峰1g,僵蠶10g,蟬蛻10g,玄參10g,生地20g,赤芍15g,枳殼10g?;颊咔昂蠊卜?0劑,感覺痰量明顯減少,質清稀而白,更易咯出,咽癢咳嗽明顯緩解,夜間咳嗽已基本消失,余無不適,舌苔轉為黃白偏膩。繼續(xù)予上方加減治療半月余,諸癥基本痊愈。
按語:此例中以溫膽湯合小陷胸湯加減清化痰熱,注重疏風宣肺,卻忽視了患者咳嗽陣作、痰液粘稠、久病體虛、纏綿不愈的特點,這些都是少陽樞機不利、郁火上炎、正不抗邪的表現(xiàn)。后改用小柴胡湯和樞機、清郁火、暢三焦、利濕熱、健脾胃,重用黨參以扶正祛邪,以增液湯加減促進痰液的排出,并以僵蠶、蟬蛻、咸竹峰疏風散熱、化痰利咽,取得了良好的療效。
在慢性咽炎的治療過程中靈活地把握少陽病的病機特點,以小柴胡湯合增液湯加減和樞機、解郁熱、促排痰,是治療取得效果的關鍵所在。
(編輯:李雁丹)
2016-05-19
王文萍(1993-),女,漢族,本科在讀,研究方向為中醫(yī)學。E-mail:1164991313@qq.com
R254.1
A
1007-8517(2016)16-00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