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傳文
(西北民族大學,甘肅 蘭州 730030)
贛南畬族“抄杠”項目研究
江傳文
(西北民族大學,甘肅蘭州730030)
采用文獻資料法對“抄杠”活動的歷史淵源、活動方式和功能價值進行研究,在分析當前贛南畬族“抄杠”活動現狀及存在問題的基礎上,進一步對如何促進贛南畬族“抄杠”活動的健康發(fā)展,提出了自己的見解,旨在豐富畬族民族傳統體育的理論研究,為畬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與保護盡微薄之力。
畬族;抄杠;研究
贛南,常指贛州市,又稱“虔城”,幾千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生繁衍生息,逐步形成豐厚的文化底蘊。作為當地少有的少數民族之一,畬族已在這片寬廣的土地上生活了近千年,他們與外來的客家人融合交流,創(chuàng)造了無數優(yōu)秀的傳統文化,這里民風淳樸,畬族人情風味濃郁,至今保留著許多畬族傳統民俗活動。而“抄杠”活動在當地畬民中得到廣泛的開展,體現著鮮明的畬族文化特色。
畬族體育“抄杠”主要流行于浙江、廣東、福建和江西的一些畬族鄉(xiāng)鎮(zhèn)。贛南地區(qū)赤土畬族自治鄉(xiāng)作為江西省僅有的畬族自治鄉(xiāng),“抄杠”項目在該地區(qū)得到了廣泛的開展與傳承。相傳古時候畬族人民為抗擊入侵者,經常組織開展該項活動,并舉行競賽,以有效提高腿臂力量和作戰(zhàn)技能。參賽兩人相向立在一塊寬0.2米、長4米左右的板凳上,用一根約2米長的棍子進行對抗比賽,設法將對方推或拉下凳為勝?!俺堋钡男问蕉鄻?,主要有以下三種方式:一是金雞獨立抄杠,二是蹬腿步抄杠,三是十字抄杠。金雞獨立抄杠由兩名運動員各持杠的一端,分別以單腿站立在凳的兩端,裁判下令后,雙方開始使力,力爭將對方抄下凳為勝。蹬腿部抄杠,競賽方法和規(guī)則基本同“金雞獨立抄杠”,只是抄杠時雙方須一腿全蹲、另一腿前伸,并作連續(xù)的蹬腿步。十字抄杠,比賽由四人(或四組)參加,開始每人持“十”字型杠的一端,裁判下令后,運動員開始使力,將身后的小圈撿起為勝。而如今,在贛南地區(qū)畬民中開展的比較多的是金雞獨立抄杠和十字抄杠,每年的畬族盛大節(jié)日“三月三”時,各村各組匯聚在一堂,在慶祝節(jié)日時進行“抄杠”活動,在愉悅身心的同時也使大家的感情得到增進。
(一)競爭性與健身功能
“抄杠”活動是一項集體力、智力和技術比拼于一身的項目,經過長期的發(fā)展,逐步形成了多種多樣的表演與競賽形式,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完整的裁判標準,現如今,每逢重大節(jié)慶活動都會舉行單人或團體的“抄杠”競賽。“抄杠”活動中的蹬、擺、推等動作活動了全身筋骨,促進人體生長發(fā)育和調節(jié)心理,不僅有益于健康,而且對培養(yǎng)意志品質與團結協作意識都有極大作用。
(二)民族性與親緣功能
“三月三”是畬族的傳統節(jié)日,每年農歷三月初三舉行,以緬懷祖先,同時,在這一天會進行一系列的傳統活動表演,如“趕野豬”“蹴石磉”“抄杠”等畬族傳統活動項目。這些活動的舉行,不僅再現了畬族先祖?zhèn)兊纳a生活方式,也體現了畬族獨特的文化。畬族人同根共祖,世代繁衍,創(chuàng)造了許多輝煌業(yè)跡,不管在何時何地,只要共同參與到本民族獨特的傳統項目中,親切感就會油然而生。所以,“抄杠”活動還具有親緣功能,它可以一下子把彼此之間的距離縮短到零。
(三)觀賞性與教育功能
“體育本身就是一門藝術”,“抄杠”項目集表演與競技與一身,競技雙方在場上不斷努力拼搏,展現出不屈不撓積極向上的狀態(tài)與面貌。而場下啦啦隊加油吶喊聲此起彼伏,氣氛節(jié)節(jié)攀升,場面讓人嘆為觀止。體育活動源于勞動、源于生活,“抄杠”項目體現的當時抵御外敵侵擾和生活艱苦,對當今處于和平盛世、衣食無憂的人民來說,“抄杠”項目的開展對教育人民保持艱苦奮斗和勤儉節(jié)約的作風有著重要的作用。
(一)贛南畬族“抄杠”項目在發(fā)展和傳承過程中應重視的問題
和我國其他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一樣,“趕野豬”“蹴石磉”“抄杠”等畬族傳統活動項目也來源于生產生活。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再現了當時的社會生活狀況,是對本民族本地區(qū)以往生活的繼承與發(fā)展。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人們?yōu)榱松?,必須進行生產勞動,在與大自然斗爭的同時還得抵御外來敵人的侵擾。因此,“趕野豬”“蹴石磉”“抄杠”等畬族傳統活動項目是研究畬族生產生活、社會斗爭與發(fā)展、民族交流與融合等民族歷史的活化石。因此,開展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活動時尊重少數民族體育項目的原汁原味、具體和實際的組織形式。在開展、進行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活動時,要從競技型、表演型和競技兼表演型同時入手,既有競技,又有表演。一些項目的競技組織和獎勵方式要別具特色,區(qū)別對待。
此外,“趕野豬”“蹴石磉”“抄杠”等畬族傳統活動項目體現了畬族內部的一種向心力,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產生于本民族生產生活過程中,這也就構成了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生活基礎,經過長期的變化,因為項目本身的獨特魅力逐漸被大眾所接受,這才能使該項目得以傳播、傳承、發(fā)展和保護。體育項目產生于生活中,在生產中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而發(fā)展?,F今,我們不僅僅要關注體育活動的外在表現形式,更加要回到當時從生產生活的角度看待它,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保護好傳承好這些優(yōu)秀的人類文化隗寶。
(二)贛南畬族“抄杠”項目的傳承與保護
“抄杠”活動作為凝聚畬族先民優(yōu)秀文化的傳統活動,是民族傳統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使“抄杠”活動更好地傳承和發(fā)展,需要解決幾方面的問題,特提出如下建議:
1.出臺相關法律和法規(guī),建立傳承人機制
要借鑒其他地區(qū)、其他民族傳承民族傳統體育的方式,出臺相關法律和法規(guī),加大力度確保“抄杠”活動得到有效的保護和傳承。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現代社會對傳統文化的沖擊越來越大,民間傳統藝術枯燥乏味,年青一代都不愿學習民間文藝,而正在從事傳承民間藝術的人不容易得到社會的認可。因此,應當出臺相關法律和法規(guī),建立傳承人機制,提高民間藝人的社會地位,確?!俺堋被顒拥靡詡鞒斜Wo下去。
2.納入規(guī)劃,落實保障經費
現在保護非物質文化、傳承民族民間文化不能僅僅講在口頭上、落實在會議上,要真正見行動,其最主要的是有規(guī)劃、循序漸進、分年實施,按人頭落實保障經費,這才是硬道理。
3.加快“抄杠”活動市場的培育和開發(fā)
轉變觀念,積極加強與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的聯系合作,充分利用民族體育、文化、精神、政治、經濟等屬性,把發(fā)展“抄杠”活動與地方文化、旅游、經濟發(fā)展、精神文明建設等有機結合起來,從而打造出具有本地本民族特色的畬族村寨生態(tài)旅游,在開發(fā)自身旅游資源的同時,使本民族本地區(qū)的文化得以展示在世人面前。
4.組織開展對“抄杠”活動訓練和相關管理的研究
組織開展對“抄杠”活動訓練技術的研究、擬定計劃,加強教練員培訓工作,完善裁判員管理辦法,努力提高“抄杠”活動隊伍的水平;強化全局意識和服務意識,全面提高“抄杠”活動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適應“抄杠”活動發(fā)展的需要。
5.加大投入與重視依靠節(jié)日宣傳與發(fā)展
各級部門結合本地區(qū)的實際情況積極組織各類比賽,依附畬族傳統“三月三”節(jié),舉行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傳統體育活動,從而使本民族的文化得以充分展示,同時,依托高校資源積極開發(fā)校本課程,使民族傳統體育活動深入校園,從而建立起廣泛的社會群眾基礎?,F今,有不少畬族傳統體育項目走出村寨,活躍在各級少數民族運動會的大舞臺上,在現代傳媒的宣傳下已經逐步得到人們的關注。
贛南畬族“抄杠”活動是畬族先祖?zhèn)冊陂L期的生產生活過程中產生,經過數代人的傳承與發(fā)展,已經形成豐富多樣的活動方式,但隨著現代社會的沖擊,這一畬族傳統體育活動日漸走向衰退,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使這個重要體育資源得到傳承和發(fā)展。
[1]馮勝剛.我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價值研究[J].貴州民族研究,2003(3).
[2]蘭潤生.舍族傳統體育項群分類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5(2).
[3]蘭潤生,林蔭生.試論福建省畬族傳統體育的歷史源流與發(fā)展[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3).
[4]王德洪,宋狄雷.浙西南山區(qū)畬族傳統體育狀況與特點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4(1).
[5]蘭潤生,林蔭生,蘇肖晴.關于畬族傳統體育特點及其成因分析[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4(4).
[6]蔡宗輝,蘇肖晴.淺析我省畬族傳統體育的現狀及發(fā)展對策[J].福建高校體育,1995(1).
[7]趙理強.畬族傳統體育探源[J].浙江體育科學,1995(3).
[8]方哲紅.論畬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發(fā)展對策[J].體育文化導刊,2003.
G127
A
由“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資助研究生項目”資助(項目編號:Yxm2015086)。
江傳文(1990-),男,漢族,江西贛州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傳統體育理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