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守民
(晉中師范高等??茖W校,山西 晉中 030600)
喜讀《鋼琴中的詩、畫、樂》
常守民
(晉中師范高等??茖W校,山西 晉中 030600)
認真研讀李靜的大作《鋼琴中的詩、畫、樂》這本鋼琴書稿,十分欣喜。欣喜在于它出自作者多年從事鋼琴演奏與教學的具體實踐,但又不限于純演奏理論與技巧性的學術研究。
其成果首先在于作者對藝術及教學的實踐感悟,其次是學術性、技巧性的思維。其中,在多年教學實踐的基礎上,以鋼琴藝術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融合為切入點,把中國特色傳統(tǒng)美學融入鋼琴教學與演奏中,借鋼琴這一西方樂器表現(xiàn)一種東方美的意境。立足這一實踐,將鋼琴藝術的技巧性和學術性有機融合,尋找一種東方古典美的鋼琴藝術。這是該書最大特色和最主要成果。
鋼琴作為源自西方的一種樂器傳入我國后已逐步民族化,如何借助這一源自西方的樂器來表達一種古老東方文明所獨有的文化元素和民族情感,圍繞這一必然命題的教學研究與探索一直都在不斷地進行著、完善著。本書作者也正是立足于此,在鋼琴藝術的中國本土化、民族化領域辛勤實踐,大膽探索。一些獨到的見解和成果進一步拓寬了我們對于鋼琴藝術的認知。
《鋼琴中的詩、畫、樂》全書共六章,作者從不同角度層層深入闡述鋼琴中音樂與傳統(tǒng)美的關系。第一章對中國傳統(tǒng)美學做出概述,第二章從鋼琴藝術和中國獨有的傳統(tǒng)文化“詩、畫、樂”的交融展開論述,把“詩、畫、樂”中獨有的美貫穿融匯到鋼琴藝術中,從而賦予了傳統(tǒng)美學與音樂交融一種全新的美,也進一步豐富了鋼琴藝術的內涵,同時給鋼琴演奏者以新的啟迪、新的表現(xiàn)、新的拓展。從第三章開始到第六章,作者分別從中西方美學發(fā)展角度入手,通過對不同中西方作曲家的作品闡述及中外有代表性的樂曲一一加以講述并舉例分析,力圖表現(xiàn)中西美學在音樂中的碰撞與交融,更為中國鋼琴演奏者在對演奏西方鋼琴作品時,用“中國式”的二度解讀提供了新的思考與啟迪。尤其是第五章、第六章,作者以眾多的樂曲為例進行深入分析與論述,從“中和”、“氣韻”、“意境”、“虛實”以及演奏中的“詩、畫、樂”幾方面獨特而巧妙的分析入手進行陳述。依然是這些熟悉的旋律,透過鋼琴的琴鍵卻分明把人帶進了中國詩、書、畫、樂所獨有的意境當中,這是一種典型的東方古典藝術的美。樂譜中并沒有直觀可視、可聽的思想,但基于聽覺所蘊含的文化內涵非常豐富,這有待于音樂教師和演奏者提升自我修養(yǎng),在理解與把握作品基本思想的基礎上挖掘更深層次內涵并二度創(chuàng)作表達出來。離開對音樂內容的充分認識與理解、就無法通過聲音去傳達作品內涵的,更無法勝任鋼琴的教學。《鋼琴中的詩、畫、樂》一書正是基于這樣的考慮在大量實踐的基礎上進行了理論性、與實踐繼續(xù)推進的有益探索。
一個好的演奏者的演奏能讓人眼前浮現(xiàn)出一幅幅富有魅力的美景與畫面,通過聲音,把聽眾帶進一種對自然的陶醉中,進而激發(fā)聽賞者對人生的思考與感悟,達到情感的共鳴、心靈的碰撞,最終得到一種境界的提升。本書作者正是努力在搭建這樣的溝通橋梁。
這本書難能可貴的是作者李靜致力在音樂的內涵與表現(xiàn)中發(fā)掘傳統(tǒng)美學與鋼琴音樂的關系,希望把鋼琴藝術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元素融成一體。從中國的傳統(tǒng)美學和中國特有的傳統(tǒng)文化中的詩、畫、樂入手,講述如何從理解獨特而又奇妙的音樂語言入手去感受音樂內涵,并論述如何表現(xiàn)音樂的不同語言、不同內容、不同形式。
我相信這本書將有助于幫助鋼琴教師、鋼琴專業(yè)學生以及鋼琴愛好者,去感受、領悟鋼琴音樂豐富的內涵和獨有的美,進而啟迪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在更廣泛領域不斷去發(fā)現(xiàn)和豐富鋼琴音樂的內涵和思想。同時對提升個體自我的情感深度及音樂塑造能力也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