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自成
(陜西省商洛市山陽縣西照川鎮(zhèn)農業(yè)綜合服務站,陜西山陽 726400)
?
后海穴注射疫苗防控豬口蹄疫
曹自成
(陜西省商洛市山陽縣西照川鎮(zhèn)農業(yè)綜合服務站,陜西山陽 726400)
后海穴注射能刺激豬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促進血液循環(huán),調節(jié)體液,發(fā)揮針刺的神經(jīng)刺激及藥物治療的雙重作用。豬體后海穴注射口蹄疫疫苗,可提高動物細胞免疫反應,取得很好的免疫效果,改善豬體對口蹄疫疫苗感受性差的情況,有效提高豬口蹄疫的免疫抗體水平和質量,對口蹄疫的防治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口蹄疫是世界性的偶蹄動物的急性、熱性、烈性傳染病,被國際獸醫(yī)局(OIE)和聯(lián)合糧農組織(FAO)列為A類一號烈性傳染病。根據(jù)流行病學調查和實際感染證明,口蹄疫病毒可感染70多種動物,已報道的對口蹄疫易感的野生動物有11目、33科、105種。人也可感染,是人畜共患的傳染病。20 世紀 90 年代,口蹄疫病毒毒株首次在印度出現(xiàn),隨后迅速傳播,在不到10年內迅速傳播到30 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國際疫情形勢表明,我國周邊國家口蹄疫疫情異常復雜,發(fā)病數(shù)量大,涉及家畜品種多。2013年,全國共發(fā)生19起口蹄疫疫情;2014年上半年,國內新發(fā)1 起O型口蹄疫、2起A型口蹄疫,疫情形勢非常嚴峻。
自2002年國家將口蹄疫列入強制免疫病種以來,政府每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組織疫苗,對豬、牛、羊等所有偶蹄動物實施密度為100%的強制免疫接種。按照農業(yè)部要求,對豬的口蹄疫免疫要實施多次程序化免疫。我縣地處山區(qū),山大溝深,生豬規(guī)?;B(yǎng)殖程度不高,主要以農戶少量散養(yǎng)為主,多年以來對口蹄疫的免疫主要依靠基層防疫員翻山越嶺,走村入戶,實施口蹄疫疫苗肌肉注射。隨著強制免疫病種的不斷增加,基層獸醫(yī)人員工作量不斷加大,加之養(yǎng)殖戶的防疫意識淡漠,對防疫有抵觸情緒,導致防疫難度不斷加大,勞動報酬低,難以實施程序化的多次免疫,多為春秋兩季各免疫一次。而豬對口蹄疫疫苗的感受性差,一次免疫難以保證有效的免疫效果。近幾年的免疫檢測結果顯示,豬的口蹄疫抗體水平連年偏低,有的甚至僅為20%-50%,達不到國家要求的70%以上,情勢異常嚴峻。
為了有效提高豬口蹄疫的免疫抗體水平和質量,解決山區(qū)基層所面臨的難題,探索按照后海穴穴位注射疫苗來代替普通的肌肉注射,改善僅免疫一次口蹄疫疫苗的免疫抗體質量,用新的免疫方法提高免疫水平,減輕基層獸醫(yī)工作量。
1.1材料
1.1.1試驗豬
選擇品種一致,體重、日齡相近,未免疫的斷奶健康仔豬300頭。
1.1.2器材
體溫計,消毒藥品,0.9%的滅菌生理鹽水,注射器、針頭、藥棉、采血器、耳標、耳標鉗,實驗室有關儀器和試劑等。
1.1.3疫苗
豬用口蹄疫O型濃縮苗,省總站防疫供應疫苗。呼和浩特金宇寶靈生物有限公司生產(chǎn),批號為 4136036,有效期:20150720
1.1.4診斷液
口蹄疫O型正向間接血凝診斷液,抗原批號:20150417201,蘭州獸研所生產(chǎn)。
1.1.5其他
各種記錄表格和免疫方案。
1.2方法
1.2.1疫苗注射:試驗豬分兩組,一組肌肉注射口蹄疫疫苗,另外一組后海穴注射口蹄疫疫苗,第28d各加強1次,劑量嚴格按照疫苗說明標準。
1.2.2免疫反應觀察:免疫后24h內,逐頭觀察和記錄試驗豬是否出現(xiàn)精神沉郁、減食、體溫變化、抽搐等免疫副反應情況。
1.2.3免疫后抗體測定:免疫后第28d,分別測定兩組豬的免疫抗體水平。
2.1免疫抗體水平
免疫后28d,各組隨機采血50份,用正向間接血凝實驗測定免疫后兩組豬口蹄疫的抗體水平。后海穴注射組,第1次免疫28d的抗體水平在25以上的36份,免疫保護率72%;第2次免疫后28天的抗體水平在25以上的44份,免疫保護率88%。肌肉注射組,第1次免疫28天的抗體水平在25以上的27份,免疫保護率54%;第2次免疫28d后的抗體水平在25以上的41份,免疫保護率82%。
2.2免疫反應情況
免疫后48h內,對兩組豬進行認真觀察,后海穴注射的有兩頭體溫稍有升高,后自行恢復,其余均未見免疫副反應發(fā)生。肌肉注射的有三頭豬出現(xiàn)慢食,后食欲正常。
(1)后海穴免疫注射口蹄疫疫苗,安全有效,不會增加免疫副反應。
(2)運用后海穴免疫注射口蹄疫疫苗進行豬的口蹄疫免疫,其免疫效果確實有效,效果顯著。
免疫抗體保護率達到農業(yè)部要求的保護率以上可以有效地保證和提高豬口蹄疫免疫抗體水平和質量。
3.1后海穴位取穴部位
后海穴,又稱交巢穴,進針點位于肛門和動物尾根部之間的正中凹陷處,針體由肛門括約肌和肛尾韌帶之間穿行,深達遠端直腸與薦尾肌之間,在此穴位注射疫苗,注射時應按常規(guī)消毒。注射深度小豬2~2.5cm,大豬3~4cm。注射時應與豬的脊柱方向平行刺入,不可往上下斜刺,以防刺傷脊椎或者直腸。正確找準穴位和規(guī)范注射是本項技術的關鍵
3.2后海穴免疫可以刺激免疫增強
能刺激豬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促進血液循環(huán),調節(jié)體液,發(fā)揮針刺的神經(jīng)刺激及藥物治療的雙重作用,可提高動物細胞免疫反應。而且通過神經(jīng)傳導見效快,對防、治病有很好效果。后海穴注射疫苗,抗體合格率均顯著高于肌肉注射,說明穴位注射免疫方式比常規(guī)肌肉注射方式更容易激發(fā)動物機體的免疫系統(tǒng),產(chǎn)生更強的免疫保護力。穴注的效果優(yōu)于肌注,具有推廣價值。
作者簡介:曹自成(1967—),男,陜西省山陽縣人,本科學歷,中級畜牧師,主要從事動物疫病防治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