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嬌嬌
山西工商學院,山西 太原 030062
?
民辦高校學生黨員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模式初探
——以山西工商學院會計學院為例
王嬌嬌*1
山西工商學院,山西太原030062
摘要:通過分析大學生黨員培養(yǎng)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結合民辦高校的現實特點,以山西工商學院會計學院為例,提出了黨員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模式——黨員實踐部。
關鍵詞:學生黨員;培養(yǎng)教育;黨員實踐部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全面發(fā)展,國家對黨員發(fā)展的要求也不斷提高。高校肩負培養(yǎng)優(yōu)秀青年培育先進黨員的歷史使命,抓住大學生新入黨的關鍵時期進行有效的培養(yǎng)教育,對培養(yǎng)意志堅定、合格的共產黨員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意義。
一、當代大學生黨員培養(yǎng)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一)黨性修養(yǎng)教育覆蓋面小,缺乏廣泛性與持久性
由于高校學生黨員教育中的不足,有大部分學生黨員在黨性修養(yǎng)方面存在理想信念不堅定、服務意識淡薄、組織紀律懈怠、先鋒模范作用不突出等問題。
(二)以往的黨員培養(yǎng)模式可操作性差,引導性差
現有的黨員培養(yǎng)模式單一,不能真正的起到黨員培養(yǎng)的目的。
(三)大學生黨員缺乏自覺性。
二、黨員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模式——黨員實踐部提出的現實背景
目前,高校黨建工作面臨的新問題、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zhàn)。高校黨員質量在發(fā)展后,黨員積極性、工作環(huán)節(jié)脫節(jié)、沒有持續(xù)性,這是各大高校目前普遍存在的問題。民辦教育中的黨員發(fā)展工作又具有其特殊性,為了更好地解決學生黨員在成為正式黨員之后的不良情況,避免和解決這些普遍和特殊性問題的存在,結合山西工商學院會計學院黨員培養(yǎng)中的實際情況,成立了黨員實踐部。
三、黨員實踐部成立的意義所在
(一)黨員實踐部的黨員培養(yǎng)方式在學校層面的意義
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從源頭上加強黨員教育,強化黨員的黨性鍛煉,提高學生黨員質量,促進黨員的綜合素質教育,通過強化黨員自身實踐提高黨性覺悟,真正做到學生黨員從思想上入黨。
(二)黨員實踐部對學生黨員學習工作的指導以及三觀的正確形成的意義
大學生黨員正值青春年華,活力向上并且正處于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一方面,思維活躍,易于接受新事物;另一方面,他們年紀輕,社會閱歷淺,思想不夠成熟,看待問題比較片面,容易受到各種思潮的影響而動搖自身的黨性意識。因此在高校積極組織大學生黨員投身社會實踐,讓他們深入了解社會,在實踐中接受鍛煉,培養(yǎng)艱苦奮斗的品質,樹立主人翁意識。
(三)黨員實踐部的黨員模式對于發(fā)展新黨員的影響
黨員的先進性有利于帶動整體的先進性,好的指引與模范帶頭作用會不斷激勵積極加入黨組織的學生,不斷向黨組織靠攏的同時不斷向黨的精神內涵靠攏,在入黨前后都要以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不斷向先進學習,不斷追求卓越,不斷用自己的行為去帶動身邊的人,用自己的正能量去感動周圍的學生,努力去爭當新的模范,爭當先進,形成一種你爭我趕的良好氛圍!
四、黨員實踐部黨員培養(yǎng)模式的具體實施方案
(一)第一階段
扎實內部基礎工作、提升黨員形象。為了鍛煉新黨員的服務能力,充分發(fā)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黨員實踐部通過各種不同的形式的教育活動,有計劃、有組織的安排學生黨員深入公寓、宿舍、班級、校園活動等方面展開工作,由此成立了政治理論學習組、體育組、文宣組、生活組,把黨員根據能力和擅長方向進行分工,在其分組的工作范圍內學生黨員均有突出成績和帶頭作用,讓學生黨員切實在實踐中檢驗自己的能力,真正發(fā)揮引領作用。
(二)第二階段
1、通過半年的實踐,提煉總結出“一帶一進”工作法。一帶:老帶新戰(zhàn)略,通過榜樣的力量走進普通學生、走進第一線傳遞正能量。一進:從源頭、本源上抓黨員質量、形成一個完整的良性循環(huán)系統(tǒng)。
(1)一帶一”學生黨員培養(yǎng)計劃。以政治理論學習為基礎,定期進行思想交流學習,把黨和國家大局方針與學生黨員實踐生活相結合,在學生黨員工作中切實得到落實。
(2)“一帶一進”創(chuàng)“黨團先鋒”。以榜樣的力量引領廣大青年團員積極向上、奮發(fā)有為,開創(chuàng)“黨團先鋒,樹立優(yōu)秀共產黨員典型。
2、“走出去,引進來”發(fā)展戰(zhàn)略。為什么先出后進?高校黨員發(fā)展的普遍性問題我們有,作為民辦的特殊性和局限性。我們要先走向社會,通過實踐的鍛煉,檢驗學生黨員的實踐性,在實踐中尋找落差點,在實踐中提升學生黨員的黨性。
“走進去”的兩個方式
(1)走進其他高校與同等民辦高校。利用我們身邊的資源,與其他高校的組織部交流學習。因為黨在培養(yǎng)學生黨員的方向上是一致的,但實踐的環(huán)節(jié)上終有不同,取得的效果也不盡相同,我們要通過學習交流、放寬眼界、取其精華、與其他高校接軌。
(2)走向社會,積極主動地去參加社會志愿。“引進來”是我們的目的,通過走向社會方式正真在實踐中提升自我,達到修內。
黨員實踐部的黨員培養(yǎng)方式從源頭抓上形成一個完整的良性循環(huán)系統(tǒng),同時發(fā)揮學生黨員模范榜樣,通過走出去真正讓社會的實踐來檢驗培養(yǎng)的黨員,打造一支素質過硬,紀律嚴明,有血有肉,有責任有擔當,留得住,靠的上,最終能適應社會,能被社會所接納的大學生黨員。
[參考文獻]
[1]秦莉萍.增強大學生黨員教育實效性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2008(10).
[2]胡少平.創(chuàng)新大學生黨員教育思路[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05).
*作者簡介:王嬌嬌(1990-),女,山西陽泉人,山西工商學院,本科,專業(yè)方向:熱能與動力工程。
中圖分類號:D26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049-(2016)09-016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