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柴烈火的性,不如淡然如水的趣
在古典感情模式里,僅有干柴烈火的性,并不能成就愛情,甚至不能維持奸情;反倒是看似淡然如水的趣,擁有最長保質(zhì)期。
陳蕓,清朝人沈復的妻子,因為丈夫?qū)懙摹陡∩洝返靡粤裘6谶@段婚姻里,她是沈復真正的精神支柱,在她生前死后,讓他夢繞魂牽。
這位人妻長得并不美,她對沈復的吸引,來自性格的因素多過性的因素。春宵一刻值千金的新婚夜,他們竟從討論書籍開始,新娘讓新郎感到“恍如密友重逢”,然后才“戲探其懷,擁之入帳”。
沈復是蘇州人,出身殷實的幕僚家庭,自帶文藝光環(huán);陳蕓雖家徒四壁,卻有著與生俱來的小清新生活情趣。她擅烹飪,能把尋常食材做出高級口感,還附帶花樣擺盤;她會
插花,能想出將昆蟲制成標本,再用針線系于花葉之間,令人愛不釋手。
更妙的是她的性情。沈復愛游山玩水,陳蕓不方便拋頭露面,有一次女扮男裝去看廟會,遇見相熟的少婦忍不住拍肩膀打招呼,被人罵登徒子后她翹起三寸金蓮,調(diào)皮地說“我亦女子”。
這樣的活潑、有趣,無疑對極了沈復的審美,更難得的還是兩人和諧的三觀。書中最讓現(xiàn)代女讀者無法接受的情節(jié),一是陳蕓積極替丈夫物色小妾,對合意的女子發(fā)自真心地歡迎;二是沈復去廣州做生意,嫖妓時找了個臉和身材都像陳蕓的幼女。即使不管封建道德倫理,也很難解釋這對夫婦的“博愛”,但這也說明他們在許多方面足夠默契——決定兩個人能否過到一塊的,不在于觀念有多高尚,而是有多相像。
趣味雖然難得,但如陳蕓和沈復的良配,至少還有《秋燈瑣憶》的秋芙和蔣坦、賭書潑茶的李清照和趙明誠;性卻難以捉摸,像潘金蓮與西門慶的“奸夫淫婦”組合,叫人怎么也想不起還有更著名的哪一對。
在西門慶所有妻妾及偷情對象中,潘金蓮是在性上最放得開、花樣最多的。她還是一個有生活情趣的女人,庭前撲花蝶、纖手破新橙、雪夜彈琵琶,這些詩詞里經(jīng)典的美人行為,她都有過。只是,在潘金蓮“纖手拈了一個鮮蓮蓬子與他吃”時,西門慶的回應是“澀刺刺的,吃他做甚么”,繡像本對此點評:俗甚!俗氣的西門慶不可能明白“蓮子乃憐子”的浪漫想象,他理解不了她的小情趣,她也無法獨占他的性生活。
很花心的西門慶其實也有很用心的“知己愛人”,他對潘金蓮只有性的欲望,卻對李瓶兒寄托了靈的愛情。比起貧賤出身、以色侍人的潘,李既有美色還有錢財珠寶、社會關(guān)系,這些都比只有性更讓商人西門慶感興趣。并且,李瓶兒守拙忍辱、賢妻良母的氣質(zhì),也激起了西門慶這個浪子對正常家庭關(guān)系的新鮮感。
所以,他或她最終沒有愛上你,不是你不夠好,而是你們不在一個頻道。
(《新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