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學輝
(甘肅省臨夏縣土橋鎮(zhèn)農業(yè)技術推廣站,臨夏 731801)
日光溫室冬春茬草莓栽培技術
石學輝
(甘肅省臨夏縣土橋鎮(zhèn)農業(yè)技術推廣站,臨夏 731801)
文章從草莓的種植條件、生物學特性、定植、定植后植株調整、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介紹了日光溫室冬春茬栽培技術,并總結出有關日光溫室冬春茬草莓種植的一些經驗,僅供參考。
日光溫室 冬春茬草莓 栽培技術 臨夏縣
臨夏縣草莓種植業(yè)正逐步形成規(guī)?;?、標準化,但草莓對生長環(huán)境和栽培技術的苛刻要求,嚴重制約著該縣草莓產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對此,通過3年的種植試驗和示范推廣,探索和總結出有關草莓日光溫室冬春茬種植的經驗,僅供參考。
1.1 需肥特性
由于草莓的根系是淺根性須根系,主要分布在地面以下20~25 cm的土層范圍內。因此,在栽培之前,要施足底肥,但不可深施。
1.2 對溫度的要求
草莓對溫度的變化非常敏感,地溫大于10 ℃時,才可形成新根,氣溫大于5 ℃時,植株開始萌芽;植株生長適宜溫度,白天為20~28 ℃,夜間為8~10 ℃。但花芽分化期,需低溫階段(5~20 ℃)。
1.3 對光照的要求
草莓喜光,且耐蔭。但花芽分化期,需6~8 h的短日照。
1.4 對水分的要求
由于草莓根系淺,對土壤水分敏感,喜濕但怕澇。
1.5 對土壤pH值的要求
草莓種植對土壤pH值的要求6.5為宜。
根據(jù)草莓對環(huán)境的要求,在選擇地塊時,應選擇土壤肥沃疏松,排灌方便,且前茬作物為豆類或非茄科類作物的地塊為宜。先撒施“田野”有機肥(1 500㎏/hm2,N∶P∶K=8∶5∶2),發(fā)酵雞糞2.25萬㎏/ hm2,三元復合肥450㎏/ hm2(N∶P∶K=15∶15∶15)。用旋耕機將整片地旋平、旋細,然后按東西方向,用開溝機開溝起壟,兩邊作半壟2條(50 cm),中間作全壟5條(100 cm)。一般采用大壟雙行栽培方式,壟面寬60~70 cm,壟高30~40 cm,壟溝寬30~40 cm,兼人行道。
選擇草莓品種“紅顏99”,將無病壯苗的根頸部與地面平齊,弓背向外達到深不埋心,淺不露根,讓根系充分伸展開,栽后用力壓實土壤,且幼苗要做到“隨起苗,隨移載”,并剪去部分黑色老根,用甲基托布津或多菌靈及生根劑進行蘸根。定植密度以株距20 cm,行距50 cm為宜,保苗9.9萬株/hm2。
4.1 苗期管理
栽后澆1次透水。1周內一般早晚各澆1次水,以后土壤經常保持濕潤狀態(tài),以利成活。澆水后及時檢查,對淤心苗、露根苗、歪倒苗按要求重新栽好,并做好遮蔭工作。植株恢復生長后,要及時淺中耕,去除枯、死、病殘葉,對以后出生的莖,原則上全部去除。從定植緩苗后到覆膜前,可用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預防1~2次。緩苗后及時鋪設黑色除草地膜,打孔放苗,溫度控制在25~30 ℃。
4.2 適時施肥
草莓從定植到開花需較多肥料,現(xiàn)蕾期、果實膨大期和采收始期分別施草莓專用肥或“田野”有機肥375 ㎏/hm2(N∶P∶K=8∶5∶3)或三元復合肥225㎏/hm2(N∶P∶K=15∶15∶15)穴施。成花期施肥原則上不噴,采用適N重P、K,必須保持合理的配比關系,以后每隔20 d隨水交替追施1次。
4.3 植株調整
為了減少養(yǎng)分消耗,及時摘去老葉、病葉、匍匐莖、弱莖,葉片始終保持在6~8片,每個果穗留4~5個果實。若營養(yǎng)生長過旺,需噴施多效唑(PP333)生長抑制劑,促進生殖生長,使植株高度保持在20~25 cm。
夏季草莓主要病害有灰霉病、白粉病、炭疽?。幌x害主要有紅蜘蛛、蚜蟲及地下害蟲。
5.1 灰霉病
主要危害果實,花瓣、花萼、果梗、葉片及葉柄均可感染。發(fā)病初期,先在果實基部形成淡褐色水澤狀病斑,然后擴展為邊緣棕褐色,中央暗褐色病斑,且病斑周圍有明顯的水澤狀中毒狀,最后全果腐爛,病部表面產生灰色霉層。
防治方法:地膜覆蓋,避免果實與土壤接觸;采用滴灌、滿灌時切記水浸果實;用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或50%多菌靈800~1 000倍液噴霧。
5.2 白粉病
主要危害葉片、葉柄、果實、果柄等部位。該病的主要癥狀是發(fā)病部位出現(xiàn)一層白色粉狀物。果實早期受害,幼果停止發(fā)育;后期受害,果面密布一層白粉,嚴重影響漿果質量。
防治方法:加強土肥水管理,防止長勢衰弱;及時燒毀或深埋病株;用45%腈菌唑1 000倍液噴霧。
5.3 紅蜘蛛
紅蜘蛛的幼蟲和成蟲在草莓葉的背面吸食汁液,使葉片局部形成白色的小點,隨后逐漸擴展,形成斑駁狀花紋。危害嚴重時,使葉片成銹色,似火燒狀,造成嚴重減產。
防治方法:及時摘除病葉和枯葉減少蟲源傳播;用1.8%阿維菌素1 500~2 000倍液或10%吡蟲啉1 500倍液噴霧。
果實定個后,果面全部或大部分轉為紅色后,即可采收。分級包裝后,即可上市,也可及時放入0~2 ℃的保鮮庫進行冷藏,48 h后運輸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