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賈松禪
在秦漢月色中揮舞筆墨
文 賈松禪
《靜能生慧》 任波濤/作
青年書法家任波濤的字秀中有骨,沉穩(wěn)俊逸,大氣爽朗,形似亂花飛舞卻不離其樹,狀如燕行春風卻收放自如。他的行書縱斂有度,散中寓整,大動飛躍之中蘊含靖安之氣。任波濤的書法,最難能可貴之處,就是“點源的輻射”,重心穩(wěn)當,肢體夸張,自由度很高,一反傳統(tǒng)書法方方正正、四面停勻的正統(tǒng)。這種“背叛”傳統(tǒng)的銳氣遠在當今書壇某些大師之上。其諸多書體骨瘦形散,神閑氣定,宛若袈裟加身的清癯老僧,開步行走,合法合度,又在法度之外。因此,讀任波濤的書法,能時時聽見深山古剎寺鐘的宏響和林海松濤縱橫起伏的聲浪,禪意之美躍然紙上,直抵心胸。
任波濤出身于書香門第。其曾祖父精通文墨,在任波濤幼小的心靈深處,永遠忘不了祖父抱著他,在鄉(xiāng)間青磚碧瓦的房舍,揮舞筆墨臨帖寫字的情景。祖父留下的書法中,柳體楷書的味道很濃。
任波濤真正進入書法的門檻,是在他考入武功師范學校后的書法課上。老師從握管要領、執(zhí)筆姿勢,運筆,行筆中中鋒與偏鋒的應用等,都做了系統(tǒng)的講解。走進書法大門的任波濤,從楷書寫起,開始了瘋狂的臨帖。柳、顏、歐、魏各種字體,任波濤都臨摹過。尤其是王羲之的《蘭亭序》《圣教序》、北魏的《曹全碑》、北宋文人黃庭堅的行書,任波濤更是愛不釋手臨摹不已。
參加工作后,任波濤開始真、草、隸、篆各種書體的臨摹和研究。他說,寫字先做人,心正則筆正,人品之高下,決定了書品之優(yōu)劣!一個優(yōu)秀的書法家,內心須保持一種做人的圣潔和正氣。任波濤認為,書法本身的美學意義,或者其深層的哲學理念,則是表現老子所說的“道”,即宇宙人生的法則——矛盾統(tǒng)一,天地中的黑與白、晝與夜,陰與陽等,與書法中的黑白、干濕、疏密、開合、疾退、起止、藏露、側正一樣,看似矛盾,實則協(xié)調統(tǒng)一。 “寫字過程也是這樣,需要陰陽調和,緩急有序,起伏有度,每個字要有節(jié)奏,有音樂的韻律,有跳躍的動感,書法藝術同時表現書寫者的人生態(tài)度,一幅優(yōu)秀的書法作品,有儒家之正氣,中和、儒雅;有道家清氣,飄逸、冷峻;有釋家之大氣,深邃、恢弘、寬廣……”
任波濤長期生活在周秦漢唐的京畿之地,茂陵的石刻,臨潼的兵馬俑,黃土地上的秦磚漢瓦,咸陽塬上的漢家陵闕,長安城的碑林墻垣,馬嵬坡的詩文存稿,都給他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藝術滋養(yǎng)。無數個殘陽如血的黃昏,任波濤徘徊在唐朝貴妃楊玉環(huán)的衣冠冢前,仔細抄寫、研究古人留在長廊墻壁上的詩詞書法真跡。無數個風雨交加的日子,任波濤站在茂陵霍去病的墓前,欣賞馬踏匈奴石刻的粗獷之美,觀測臥虎石刻的藝術寓意,體驗大漢民族縱橫馳騁的英雄之氣。無數個月落烏啼的夜晚,任波濤爬上昭陵乾陵,望著半天星斗一輪明月,聆聽夜風出來遠古的氣息,感受錦繡盛唐的文化精髓……在臨潼兵馬俑,在西安碑林,任波濤常常一去就是大半天,一遍又一遍地觀察、揣摩、體驗,他用一雙審美的眼睛,為自己的書法創(chuàng)作汲取靈感。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布衣猶可傲王侯。任波濤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他酷愛讀書,特別喜歡讀古人的書。四書五經諸子百家,儒釋道的各類經典,古今中外的名著,任波濤讀得如癡如醉。他認為,這些經典是中華民族對人類的文化貢獻,能夠啟發(fā)人的大智慧。不讀書難以創(chuàng)作書法藝術,要想提高藝術水平,必須閱讀大量的、古今中外的經典書籍。除了讀書,任波濤喜歡游歷祖國的大好河山,他的足跡遍布了白山黑水大江南北。站在壺口瀑布前,其奔騰洶涌的氣勢,讓任波濤找到什么是中國精神,體驗到了“黃河之水天上來”和“天下黃河一壺收”的氣勢和境界;站在黃果樹瀑布,望著奔騰的河水自70多米高的懸崖絕壁上飛流直瀉犀牛潭,發(fā)出震天巨響,如千人擊鼓,萬馬奔騰,任波濤找到了藝術上驚心動魄的感覺。在川西北的若爾蓋大草原,在風雪彌漫的天山,在戈壁大漠,在東岳泰山,在黑土地,任波濤一遍又一遍地尋找蘊藏山川大地的藝術靈感和書法創(chuàng)作的哲學真諦,穿梭在泰山石刻群,那些石碣、石闕、碑刻、摩崖碑刻、墓志、經幢、造像記及石造像、畫像石和題名題詩題記等,讓任波濤領略了中國書法兩千多年的歷史,那些書法作品嚴謹渾厚,平穩(wěn)端寧;字形公正勻稱,修長宛轉;線條圓健似鐵,愈圓愈方;結構左右對稱,橫平豎直,外拙內巧,疏密適宜,很有中國氣派和民族特色。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任波濤/作
《沐春風而思飛揚 凌秋云而思浩蕩》 任波濤/作
北宋著名文學家黃庭堅的書法,對任波濤影響極大。尤其是黃庭堅的行書,如《松風閣》《蘇軾寒食詩跋》等,造就了任波濤的行書藝術,其行草,立意高超,自成一體,似詩的意境,若畫的神韻,舒展奔放的風格,讓人回味無窮。
《楓橋夜泊》 任波濤/作
任波濤
漢族,陜西省興平市人,研究生學歷。中國文人書法家協(xié)會理事、中國宋莊藝術品交易網執(zhí)行副主席、西南將軍書畫院理事、陜西秦風書畫院名譽主席、陜西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先后在《青年文摘》《藝術主流》《中國書畫鑒藏》《收藏快報》等刊物上發(fā)表書法、散文作品150余(幅)篇,被授予“百名中國書畫名家”“國家文化傳承人物”及“中法人民最喜愛的藝術家”等榮譽稱號。作品多次在人民大會堂、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美術館及國際美術館及日、韓、新、法等國展出,多幅作品被官方機構作為禮品贈送日本、韓國、英國、法國、新西蘭、迪拜、柬埔寨等國家。2005年與朋友合作出版《走進書畫家叢書》,入編《中國書畫辭典》《中國收藏》《中國詩書畫檔案》及《陜西文化名人大辭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