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 瀟 章 靜 張婭麗
痛瀉要方加減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療效及安全性觀察
錢 瀟 章 靜 張婭麗
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痛瀉要方;匹維溴銨腸易激綜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臨床上常見的功能性消化系統(tǒng)疾病,患者表現(xiàn)為反復的腹痛或腹部不適感,伴排便習慣的改變,同時可伴隨焦慮、抑郁及失眠等精神癥狀,臨床分型包括腹瀉型、便秘型和腹瀉便秘交替型三種。該病的發(fā)病機制目前尚不明確,但多認為與胃腸動力學紊亂和內臟感覺異常有關,中醫(yī)治療該病有較明顯的優(yōu)勢,本研究觀察和評價痛瀉要方治療IBS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
1.1 一般資料 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消化內科及中醫(yī)科門診收治的腹瀉型IBS(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患者60例,平均年齡(32.13±4.22)歲,男20例,女40例;病程3個月~2年,平均(5.58±1.41)個月。本次研究獲得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批準并經受試者知情同意。隨機數(shù)表法將60例患者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0例。兩組患者各項基線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孕>0.05),見表1。
1.2 診斷標準 西醫(yī)診斷標準:IBS-D的診斷參照羅馬Ⅲ診斷標準[1-2]制定:最近3個月內每個月至少有3天出現(xiàn)反復發(fā)作性的腹痛或腹部不適感,并至少具備下述中的兩項:(1)排便后癥狀改善;(2)癥狀發(fā)作時伴排便頻率增加(每天>3次排便);(3)癥狀發(fā)作時伴糞便性狀改變(至少25%的排便為糊狀糞或水樣糞,且硬糞或干球糞<25%)。診斷前癥狀出現(xiàn)至少6個月。中醫(yī)證候診斷標準[3-5]:主癥:(1)腹痛即瀉,瀉后痛減,發(fā)作常和情緒有關;(2)急躁易怒,善嘆息。次癥:(1)兩脅脹滿;(2)納少泛惡;(3)脈弦細,舌淡胖,邊有齒痕。主癥必備,加次癥兩項以上即可診斷。
表1 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
1.3 排除標準 (1)經檢查證實為其他明確原因(感染、寄生蟲、炎癥性腸病或腫瘤)所致的腹痛、腹瀉;(2)有藥物過敏史、嚴重精神及心理疾病、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3)最近1周內已使用其他治療IBS-D藥物的患者。
2.1 治療方法 治療組患者予痛瀉要方:陳皮15g,白芍20g,防風10g,白術25g;隨癥加減:肝郁明顯,脅下脹痛者,加枳殼、柴胡、郁金各10g,川楝子6g;腹中冷痛,水樣泄瀉者,加附子、干姜各10g,小茴香6g,茯苓25g,白扁豆20g;久瀉不止,脾腎陽虛者,加烏梅9g,訶子、補骨脂、肉豆蔻各12g。1天1劑,水煎取200mL,分兩次服用。對照組給予匹維溴銨片(規(guī)格:50mg/片,批號20133036),50mg口服,1天3次。兩組患者均治療21天為1個療程?;颊叱鲈汉箅S訪1個月。
2.2 觀察指標及方法 參照IBS中醫(yī)診療共識意見[4]制定。主要癥狀判定標準:(1)腹痛和腹部不適感程度評分:無癥狀為0分;經提示后方覺有癥狀為1分,輕度;不經提示即有癥狀為2分,中度;患者主訴為主要癥狀為3分,重度。(2)腹瀉頻率評分:無癥狀為0分;1天少于3次為1分,輕度;1天3~5次為2分,中度;1天6次為3分,重度。(3)大便性狀評分:正常軟便為0分;較正常稀薄為1分,輕度;粥樣便為2分,中度;蛋花樣便為3分,重度。分別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第1天和第21天)各項積分值和總積分值。安全性指標檢測:定期檢測兩組患者血、尿、便常規(guī)、肝腎功能,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用藥、隨訪期間出現(xiàn)的可能與藥物相關的不良反應。
2.3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s) 描述,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Wilcoxon秩和檢驗。檢驗水準為α=0.05。
表2 兩組患者主要癥狀積分比較(分,±s)
表2 兩組患者主要癥狀積分比較(分,±s)
注:與第1天比較,*孕<0.05,**孕<0.01;與對照組比較,△孕<0.05,△△孕<0.01
?
3.1 療效標準[4]治愈:所有癥狀消失,大便性狀完全正常;顯效:癥狀減輕,積分下降≥3分;有效:癥狀減輕,1分≥積分值下降<3分;無效:癥狀無改善??傆行?治愈+顯效+有效/病例數(shù),比較兩組患者的總有效率。
3.2 兩組患者主要癥狀積分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第1天“腹痛與腹部不適感”、“腹瀉頻率”、“大便性狀”三項積分和總積分相比無明顯差異(孕>0.05),兩組患者第21天的三項積分和總積分均較第1天有明顯下降(孕<0.01,孕<0.05);組間比較,治療組21天的三項積分和總積分值分別較同時點的對照組有明顯下降(孕<0.05,孕<0.01),見表2。
3.3 兩組患者總有效率比較 治療第21天后,治療組患者治愈13例,顯效12例,有效4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6.7%(29/30);對照組患者治愈7例,顯效8例,有效8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76.7%(23/3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孕<0.01)。
3.4 兩組患者安全性指標比較 兩組患者在接受藥物干預及隨訪期間,均未出現(xiàn)與試驗藥物相關的不良反應,血、尿、便常規(guī)以及肝腎功能均未出現(xiàn)與試驗藥物相關的異常變化。
臨床上IBS-D主要表現(xiàn)為不明原因的腹痛、腹瀉兩大癥狀,并且常常與患者精神、心理狀態(tài)密切相關,抑郁、焦慮或者緊張等負面情緒或者應激因素可誘發(fā)或加重癥狀。目前西醫(yī)治療藥物主要包括選擇性Ca2+拮抗劑如匹維溴銨、止瀉藥如地芬諾酯、蒙脫石散以及抗抑郁藥物等對癥治療,臨床療效難以令人滿意。
IBS-D屬于中醫(yī)“腹痛”、“泄瀉”范疇,病因歸咎于情志刺激,病機為脾虛濕盛,肝郁乘脾,為本虛標實、虛實夾雜之病?!盁o濕不成瀉”、“脾為生痰之源”,中醫(yī)認為,腹瀉必有痰濕作祟,而脾虛不運則是痰濕內生的根本所在,情志不遂所致的肝氣郁結則是腹痛、腹瀉的誘因?!兜は姆ā吠礊a要方專治因情志不遂所致的腹痛、腹瀉,方中白術燥濕健脾,白芍養(yǎng)血瀉肝,陳皮理氣醒脾,防風散肝舒脾。四藥相配,可以補脾土而瀉肝木,調氣機以止痛瀉。藥理研究顯示,痛瀉要方可以抑制胃酸分泌、抗?jié)儭⑺沙谖改c道平滑肌[6],減少胃腸道局部IL-6、IL-8含量,增加IL-10含量,并且提高動物模型內臟的痛覺閾值[7]。
本研究顯示,經過21天的治療,中藥治療組的“腹痛與腹部不適感”積分、“腹瀉頻率”積分、“大便性狀”積分以及總積分都明顯低于治療前(孕<0.01)和西藥對照組(孕<0.05,孕<0.01)積分,說明痛瀉要方加減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且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匹維溴銨對照組(96.7%比76.7%)。治療過程中未見不良反應發(fā)生。
[1]Drossman DA.The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and the RomeⅢ process[J].Gastroenterology,2006,130(5): 1377-1390.
[2]Study group of gastrointestinal motility,Chinese Society of Digestive Diseases,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Consensus 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2007,Changsha)[J].Chin J Dig,2008,28(1):38-40.
[3]中華中醫(yī)藥學會.中醫(yī)內科常見病診療指南-西醫(yī)疾病部分[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8:103-106.
[4]中華中醫(y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腸易激綜合征中醫(yī)診療共識意見[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0,25(7):1062-1065.
[5]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消化系統(tǒng)疾病專業(yè)委員會.腸易激綜合征中西醫(yī)結合診療共識意見(2010,蘇州)[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1,31(5):587-590.
[6]李正陽,陳燕,林琳,等.腸易激綜合征模型大鼠血清胰高糖素樣肽-1及結腸組織中其受體的變化[J].中華消化雜志,2012,32(4):249-255.
[7]胡旭光,楊全,洪文,等.慢性內臟痛覺超敏大鼠及熱板法疼痛小鼠模型對痛瀉要方的鎮(zhèn)痛反應[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7,11(16):3086.
(收稿:2016-03-25 修回:2016-04-25)
杭州市中醫(yī)院脾胃病科(杭州 310000)
錢瀟,Tel:13456935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