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常用佛教成語源流考辨五則

      2016-02-11 04:16:50湯仕普
      中國地震 2016年2期
      關(guān)鍵詞:神通凡夫俗人

      湯仕普

      ( 1.貴州師范大學(xué) 文學(xué)院,貴州 貴陽 550000;2.六盤水師范學(xué)院 文學(xué)與新聞學(xué)院,貴州 六盤水 553000 )

      現(xiàn)有大型辭書收錄的佛教成語,語不及源的情況還很普遍,對(duì)變體的收錄亦存在諸多問題,總體上未能反映佛教成語生成與演化的全貌。在文化接觸影響下產(chǎn)生的佛教成語,多數(shù)在形式和語義上產(chǎn)生了不小的變化,其演化的一般趨勢表現(xiàn)為“佛詞漢化”:帶有宗教神秘文化色彩的語義特征在跨文化語境中逐漸消失,擴(kuò)大了佛教成語的使用范圍;以更符合漢語表達(dá)習(xí)慣和韻律特征的變體更受歡迎,形式上也逐漸漢化。整體上看,跨文化語境的使用導(dǎo)致佛教成語形式和語義產(chǎn)生變化,體現(xiàn)出佛教詞匯要適應(yīng)漢語習(xí)慣而不斷發(fā)生變化,逐漸走出佛教文化狹小的范圍而世俗化為漢語詞匯系統(tǒng)共同的語言成分。本文以五條常用佛教成語為例,結(jié)合大型辭書收錄情況從文化接觸的角度考察其演化過程,對(duì)佛教詞匯的生成與演化研究、大型辭書編纂修訂具有參考價(jià)值。

      一、本來面目

      《漢語大詞典》:1.佛教語。指人本有的心性。亦省作“本面”。清李颙《學(xué)髓》:“水澄則珠自現(xiàn),心澄則性自朗,故必以靜坐為基……虛明寂定為本面。”2.原來的樣子。宋蘇軾《老人行》:“一任秋霜換鬢毛,本來面目常如故。”明李贄《與周友山書》:“即日加冠畜發(fā),復(fù)完本來面目?!薄璠1]

      按:大型辭書如《辭源》[2]、《漢語成語源流大辭典》[3]所引最早書證、釋義與《漢語大詞典》大同小異。指不思是非善惡、毫無念想的人人皆有的不迷不悟之本心本性,即佛性。經(jīng)中概作此解。此語最早見于唐代佛教撰述?!秹?jīng)·行由品》:“不思善,不思惡,正與么時(shí),那個(gè)是明上座本來面目。”唐大顛祖師注解《般若心經(jīng)批注》卷 1:“若一人發(fā)真歸源,窮理盡性,親見本來面目,頓悟無生,便登彼岸。”(26,949a①)后世佛教文獻(xiàn)尤其是禪宗典籍常見。如宋道原纂《景德傳燈錄》卷 16:“僧問:‘如何是本來面目?’師閉目吐舌,又開目吐舌?!?51,329c)

      因主觀認(rèn)識(shí)不同,禪林僧徒從不同角度對(duì)“本來面目”(即“佛性”)進(jìn)行比喻,形成了不少形式迥異的同義成語或類成語:

      本地風(fēng)光。宋蘊(yùn)聞編《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

      18:“才作是念,便是于心意識(shí)中,推出一座須彌山,一障障了道眼,不能明見本地風(fēng)光、本來面目?!?47,888a)

      本分事。后唐景霄纂《四分律行事鈔簡正記》卷14:“言答至也者,抄意。謂且據(jù)止持得惡事,不得惡法。是以且向上持本分事上,辨開迷之義?!?43,363c)

      本分田地。宋紹隆等編《圓悟佛果禪師語錄》卷10:“于中具金剛眼,向本分田地上承當(dāng),乃無可無不可?!?47,756c)

      本來田地。宋集成等編《宏智禪師廣錄》卷 1:“本來田地?zé)o涯岸,極目寒光成一片。消息平沈佛也迷,機(jī)輪轉(zhuǎn)側(cè)誰能辨?!?48,12b)

      本來人。宋宗曉編《四明尊者教行錄》卷5:“法華云:‘劫火所燒時(shí),我此土安穩(wěn),天人常充滿,莊嚴(yán)所游樂。以苦行人即本來人,故離有無相;本來人即苦行人,故非生滅法?!?46,901a)

      本來事。宋道原纂《景德傳燈錄》卷 12:“問:‘如何是本來事?’師曰:‘終不更問人。’”(51,296c)

      自己本分。宋道原纂《景德傳燈錄》卷17:“問:‘如何是學(xué)人自己本分事?’師曰:‘拋卻真金拾瓦礫作么?!?51,341a)

      上述成語或類成語的使用范圍比較狹窄,基本局限于禪宗文化圈內(nèi)部,這反映了禪宗宗師在啟發(fā)學(xué)人或討論禪理時(shí)隨境任性的語言風(fēng)格,從而形成了數(shù)量巨大且?guī)в锌谡Z性質(zhì)的同義成語。中土文化重文言的特征更傾向于使用來源較古的“本來面目”,并在具體使用過程中對(duì)其加以改造,最明顯的表現(xiàn)是語義上淡化了帶有宗教性質(zhì)的神秘文化色彩,表義由隱含義向字面義轉(zhuǎn)化,通常指人或事物原來的樣子。如宋蘇軾《老人行》:“一任秋霜換鬢毛,本來面目常如故?!泵骼钯棥杜c周友山書》:“即日加冠畜發(fā),復(fù)完本來面目?!薄都t樓夢》第五八回:“他這本來面目極好,倒別弄緊襯了?!濒斞浮肚医橥るs文·門外文談七》:“這一潤色,留傳固然留傳了,但可惜的是一定失去了許多本來面目?!?/p>

      需要指出的是,《漢語大詞典》“本來面目”條謂“亦省作‘本面’”,值得商榷。我們懷疑“本來面目”與“本面”各有來源,但兩者之間親密的形義關(guān)系使“本面”受到“本來面目”的影響,產(chǎn)生了與“本來面目”佛教義相同的用法。佛經(jīng)中,“本面”一詞產(chǎn)生較早,指人或事物原來的樣子,與“本來面目”中土用法相同。如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卷 36《習(xí)相應(yīng)品》:“如油中見像黑,則非本色。如五尺刀中,橫觀則面像廣,縱觀則面像長,則非本面?!?25,324c)失譯附東晉錄《盧至長者因緣經(jīng)》卷 1:“復(fù)語左右:‘我今此身,如本身不?今我之面,如本面不?言語行來,長短相貌,為異不異?’傍人語言:‘汝故如本,與先不異?!?14,822c)

      宋以后,“本面”出現(xiàn)了“本來面目”佛教義的用法。如宋允堪述《四分律隨機(jī)羯磨疏正源記》卷6:“像轉(zhuǎn)從緣,喻所起方便通善惡也;本面不改,喻報(bào)色是定唯無記也?!?40,869b)這可能是《漢語大詞典》誤以為“本來面目”省作“本面”的主要依據(jù)。

      二、裝模作樣

      《漢語大詞典》:故意做樣子給人看?!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九五回:“(他)外面雖是雷厲風(fēng)行,裝模作樣,其實(shí)說到他的內(nèi)情,只要有錢送給他,便萬事全休的了?!?……亦作“裝模做樣”。明李贄《史綱評(píng)要·唐紀(jì)·景云元年》:“還有一等裝模做樣如泥塑、如木雕的五經(jīng)。未嘗不掃地。要知。要知?!薄璠1]

      按:《漢語大詞典》引書證較晚。佛教文獻(xiàn)在唐代有“作模作樣”一形,唐慧然集《鎮(zhèn)州臨濟(jì)慧照禪師語錄》卷 1:“善知識(shí)!不辨是境,便上他境上作模作樣?!?47,501a)唐慧然集《鎮(zhèn)州臨濟(jì)慧照禪師語錄》卷 1:“真佛無形,真法無相,爾秖么幻化上頭作模作樣,設(shè)求得者,皆是野狐精魅,并不是真佛?!?47,500a)宋悟明集《聯(lián)燈會(huì)要》卷20:“我是修行人,打硬作模作樣,恰似得道底人面孔,莫取次用心?!?79,172c)也作“做模做樣”。宋智昭集《人天眼目》卷 1:“如有真正學(xué)人,便喝先拈出一個(gè)膠盆子,善知識(shí),不辨是境,便上他境上做模做樣(或作‘作摸作樣’)。”(48,303a)“裝模作樣”是對(duì)佛教原型“作模作樣”的局部改造。從詞義和漢語發(fā)展的角度看,以“裝”替換“作”具有三重意義:一是更能凸顯整個(gè)結(jié)構(gòu)表“不懂裝懂”的語義特征,二是避免行文重復(fù),三是使音韻更和諧(從“仄平仄仄”到“平平仄仄”)②,更符合漢語表達(dá)習(xí)慣。

      中土及佛教文獻(xiàn)均在明代以后才出現(xiàn)常用形式“裝模作樣”,還衍生了幾個(gè)變體。

      裝模作樣。明劉宗周《人譜類記》卷下:“儼然身列士班,裝模作樣,自謂我貴人也。”明真哲說、傳我等編《古雪哲禪師語錄》卷 8:“本來是個(gè)光棍子,為甚在世界中裝模作樣?”(28,343a)

      妝模打樣。明朱棣制《諸佛世尊如來菩薩尊者神僧名經(jīng)》卷29:“佛如來未現(xiàn)那三頭六臂,卻能拈起放筯,有時(shí)醉酒罵人還作禮。佛如來妝模打樣,驀鼻牽來祗是誰也,諸佛如來?”(178,877b)

      做樣妝模。明幻敏重編《慶忠鐵壁機(jī)禪師語錄》卷 3:“遂爾自肯動(dòng)轍擎拳豎指,胡打亂喝,粗言厲語,做樣妝模。”(29,583a)

      妝模做樣。清凈挺著《閱經(jīng)十二種》卷13:“爾之時(shí),……待他老瞿曇妝模做樣,放出一道白光,射東方小小國土,撒泥撒砂,堪作甚么?!?37,785c)

      三、大顯神通

      《漢語大詞典》:充分顯示出奇的本領(lǐng)。《西游記》第八九回:“他三人辭了師父,在城外大顯神通?!濒斞浮都饧斑z補(bǔ)編·關(guān)于<小說世界>》:“許多人渴望著‘舊文化小說’(這是上海報(bào)上說出來的名詞)的出現(xiàn),正不足為奇;‘舊文化小說’家之大顯神通,也不足為怪?!盵1]

      按:《漢語成語源流大辭典》[3]較早書證引唐地婆訶羅譯《方廣大莊嚴(yán)經(jīng)·卷九·成正覺品》:“佛告諸比丘:‘如來于菩提樹下,初成正覺現(xiàn)佛神通,游戲自在不可勝載,若欲說者窮劫不盡?!北取稘h語大詞典》早,但亦未及源。此語源于早期漢譯佛經(jīng),本或作“顯神通”,始見西晉竺法護(hù)譯《度世品經(jīng)》卷 4:“菩薩游居有十事,何謂為十?其意游居具四意止;……顯神通行開悟眾生,解殊特根,善權(quán)方便;……是為菩薩十事游居?!?10,643c)又卷5:“興顯神通,勸化無量,利益眾生,是為第六諸佛道業(yè),為甚清凈。”(10,648a)

      四字形式最早作“大現(xiàn)神通”。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盤經(jīng)》卷 39《憍陳如品》:“大王!聞瞿曇仙人大現(xiàn)神通,十二年中變作釋身,并令釋身作羝羊形,作千女根在釋身耶?”(12,592b)亦作“廣顯神通”。唐曇曠《金剛般若經(jīng)旨贊》卷 2:“前明依真隨感而應(yīng),離往來相而現(xiàn)威儀,而未廣顯神通化用,巧便自在。諸勝惠行若無此者,亦不能起諸凈威儀。”(85,106a)唐道氤集《御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宣演》卷2:“又前明威儀實(shí)無去來,以顯法身常住不動(dòng),而未廣顯神通化用巧便自在?!?85,46c)亦作“大展神通”。宋正受編《嘉泰普燈錄》卷16:“山僧今日盡施三昧。大展神通。直得蕩蕩地絕絲毫。巍巍然無背面。猶覓他蹤跡不得?!?79,393b)明朱棣制《諸佛世尊如來菩薩尊者名稱歌曲》卷29:“佛如來,惟佛威力功德不可思議;佛如來,愿佛大展神通,悉令早得開悟也?!?180,255b)

      現(xiàn)今常用形式“大顯神通”相對(duì)晚出,首見于明代禪宗語錄。明雪峰說、寂蘊(yùn)編《入就瑞白禪師語錄》卷 3:“今朝正是十五,處處喧天鑼鼓。報(bào)道上元佳節(jié),遍地?zé)羟騺y舉。文殊大顯神通,諸人切莫莽鹵?!?26,761c)清慧升集、慧渠編、慧岱錄《浦峰法柱棟禪師語錄》卷 2:“鐵腳鐵腳,踏翻海底,掀倒山岳。龍來一拳,象來一腳,任爾大顯神通,不出末后一著?!?37,795c)

      “大顯神通”能夠廣泛流傳,得力于佛教宣揚(yáng)的“佛神通”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固有的道教仙神觀念,即神仙無所不能的神化力量具有共通之處,因而在帶有神話色彩的中土敘事中被廣泛運(yùn)用,這從詞匯層面體現(xiàn)了佛教文化與中土文明的互動(dòng)融合。

      四、海底撈針

      《漢語大詞典》:在大海底找針。喻極難找到?!秲号⑿蹅鳌返谑换兀骸疤蠣斠眠@個(gè)人,只怕比‘海底撈針’還難?!鼻妩S鈞宰《金壺遯墨·歸葬遺骸記》:“守翁謂:‘似此曠地,一望無際,何異海底撈針?!盵1]

      按:《漢語成語源流大辭典》[3]所引最早書證為唐道世《法苑珠林·二三·慚愧篇·引證部》:“一針投海中,求之尚可得?!痹缬凇稘h語大詞典》所引??即宋模w引姚秦竺佛念所譯《菩薩從兜術(shù)天降神母胎說廣普經(jīng)》卷6《定意品》:“海水深廣大,三百(本或作‘千’)三十六,一針投海中,求之尚可得。一失人身命,難得過于是?!?12,1047b)此佛教比喻后來(尤其在明代)凝煉不少成語變體形式,如:

      海底摸金針。宋紹曇記《五家正宗贊》卷3:“逈然不換,標(biāo)準(zhǔn)即乖。向上事,海底摸金針。然妙挾正中拈出來,花簇簇錦簇簇。”(78,602c)

      大海撈針。明德清閱《紫柏尊者全集》卷 17:“如是見者,大海撈針。萬劫千生,勞筋苦骨。役心疲志,曾有何益?!?73,288c)

      東海撈針。明祩宏著《云棲法匯》卷18:“鉆馬腹,入牛胎,地獄心酸實(shí)可哀。若還要得人身復(fù),東海撈針慢打挨。”(33,115c)

      入海尋針。明傳我等編《古雪哲禪師語錄》卷4:“逼人打七,大似牽牛上壁,將心覓心,何殊入海尋針?!?28,325b)

      海底摸針。明文琇集《增集續(xù)傳燈錄》卷3:“原野秋陰,寒螀悉吟;楓林落葉,片片赤心;達(dá)磨頂門無骨,兒孫海底摸針?!?83,293a)

      海底尋針。(元?)士慘編《云外云岫禪師語錄》卷 1:“結(jié)足圓蒲,萬仞崖頭做夢。留心方冊(cè),大洋海底尋針?!?72,169a)

      海內(nèi)尋針。明孟稱舜編《柳枝集·二郎收豬八戒》第二折:“俊兒夫似海內(nèi)尋針,姻緣事在天數(shù)臨,無緣分怎的消恁?直耽擱到如今?!鼻迕钣〉蠕洝队罎?jì)融禪師語錄》卷 1:“和尚慈悲為眾,個(gè)個(gè)海內(nèi)尋針,我今拾得,獻(xiàn)與師尊?!?28,411b)

      明以后至今以“海底撈針”為常。如:

      明抱甕老人《今古奇觀·卷十八·劉元普雙生貴子》:“民兵分頭追捕,多應(yīng)是海底撈針?!?/p>

      清?;壅f、宗宏錄《嵩山野竹禪師錄》卷5:“婆子問:‘如何是佛?’師云:‘相好光明?!旁疲骸绾问钦嫒??’師云:‘滿口道不出?!旁疲骸绾问呛5讚漆槪俊瘞熢疲骸弥??!?29,113b)

      此外,中土文獻(xiàn)還產(chǎn)生了“海中摸針、滄溟探針、水底撈針”等變體,詳參《漢語成語源流大辭典》[3]。

      五、凡夫俗子

      《漢語大詞典》:人世間的俗人?!都t樓夢》第一○九回:“想必他到天上去了,瞧我這凡夫俗子,不能交通神明,所以夢都沒有一個(gè)?!睗h劇《宇宙鋒》第二場:“我乃玉皇大帝之女,豈容你等凡夫俗子橫行霸道!”歐陽山《三家巷》十六:“桃表姐已經(jīng)升了仙,你還是一個(gè)凡夫俗子,你攆不上她?!盵1]

      按:《漢語大詞典》書證未及源。不少漢語成語是組合兩個(gè)同義雙音詞而成的,這類成語在溯源過程中要兼及兩個(gè)雙音詞的來源,才能厘清其演變脈絡(luò)?!胺卜蛩鬃印庇伞胺卜颉焙汀八鬃印眱蓚€(gè)雙音詞組合形成,其中“凡夫”為佛教詞匯,多指平庸之人、普通人。早見于東漢譯經(jīng)。③如后漢三藏支婁迦讖譯《阿閦佛國經(jīng)》卷2《佛般泥洹品》:“爾時(shí),賢者舍利弗白佛言:‘如天中天所說、如我所知,當(dāng)觀其佛剎為阿羅漢剎、不為凡夫之剎也。所以者何?彼阿羅漢甚眾多?!?11,762c)后漢安玄譯《法鏡經(jīng)》卷 1:“又復(fù)理家,在家修道者!若修賢夫之行,行不以凡夫之行,彼是賢夫之行也。”(12,16b)

      “凡夫俗子”本作“凡夫俗人”,最早見于佛教撰述。隋吉藏撰《法華義疏》卷2《序品》:“問:‘凡夫俗人亦起塔,與今何異?’”(34,476b)隋智顗撰《凈土十疑論》卷 1:“又凡夫俗人,皆有妻子,未知不斷淫欲得生彼否?”(47,80c)其中“俗人”與“凡夫”同義,中土固有詞匯?!盾髯印と逍А罚骸安粚W(xué)問,無正義,以富利為隆,是俗人者也?!焙蟊环鸾探栌?,多指佛教以外的俗世之人,語義略有不同,增加了佛教文化色彩。后漢支婁迦讖譯《佛說阿阇世王經(jīng)》卷 1:“大光明菩薩言:‘當(dāng)持心,其智慧、其光明如佛,非俗人之所作,其意習(xí)光明無所不照?!?15,390b)后漢支曜譯《佛說成具光明定意經(jīng)》卷1:“當(dāng)此之時(shí),我便化作佛身相,示諸種好,現(xiàn)于神足,經(jīng)行空中,身出火水,令諸俗人、外智之士肅然而驚,乃知威神之化。”(15,456a)

      從“凡夫俗人”到“凡夫俗子”,其間經(jīng)歷了“俗子”對(duì)“俗人”的替換?!八鬃印币喾鸾淘~匯。唐湛然述《法華文句記》卷7《釋藥草喻品》:“生公以云喻法,注家以云喻應(yīng),奈何道中天真而謝俗子,篤論其理何道俗哉!”(34,289a)唐牟融《題朱慶馀閑居》詩之一:“白丁門外遠(yuǎn),俗子眼前無。”

      明代以后新形式“凡夫俗子”得以通行,與漢語講究韻律和諧相關(guān)。“凡夫俗人”其平仄格式為“平平仄平”,非成語典型格式,而“凡夫俗子”為“平平仄仄”是漢語成語典型的平仄格式,④兩相比較,后者明顯韻律和諧勻稱,更符合漢語習(xí)慣。

      注釋:

      ① 本文所引佛經(jīng)據(jù)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其中“26”、“949”、“a”分別表冊(cè)數(shù)、頁碼、欄次,下同。

      ② 劉振前廣泛調(diào)查與統(tǒng)計(jì)分析表明,漢語四字格成語平仄搭配“平平仄仄”使用頻率最高。見劉振前《漢語四字格成語平仄搭配的對(duì)稱性與認(rèn)知》,《山東大學(xué)學(xué)報(bào)》,2004年第4期。

      ③ 《漢語大詞典》(1997:858)“凡夫”條最早書證引三國魏·曹冏《六代論》:“委天下之重于凡夫之手,托廢立之命于奸臣之口。”晚出。

      ④ 劉振前廣泛調(diào)查與統(tǒng)計(jì)分析表明,漢語四字格成語平仄搭配“平平仄仄”使用頻率最高。見劉振前《漢語四字格成語平仄搭配的對(duì)稱性與認(rèn)知》,《山東大學(xué)學(xué)報(bào)》,2004年第4期。

      猜你喜歡
      神通凡夫俗人
      做一個(gè)俗人
      各顯神通
      某些教師
      雜文選刊(2018年9期)2018-09-07 01:54:54
      某些作家
      雜文選刊(2018年8期)2018-08-09 03:18:56
      愚人節(jié)緬懷革命先烈
      神通扭不過大勢至
      特別健康(2018年3期)2018-07-04 00:40:06
      拜佛
      文學(xué)港(2018年1期)2018-01-25 12:47:04
      奇跡
      俗人
      晚晴(2016年2期)2016-05-30 23:26:08
      活得累,全是因?yàn)椤把b”
      東方女性(2016年4期)2016-04-28 16:36:27
      威海市| 莲花县| 镇远县| 潞城市| 周宁县| 噶尔县| 龙岩市| 银川市| 锡林浩特市| 巴里| 响水县| 博罗县| 眉山市| 抚远县| 黄冈市| 全州县| 治多县| 古浪县| 壶关县| 甘孜县| 保亭| 顺平县| 武川县| 库伦旗| 灵石县| 临江市| 托克托县| 沙湾县| 革吉县| 大关县| 乐亭县| 仁怀市| 苏尼特右旗| 饶阳县| 集贤县| 台南县| 巴楚县| 桑日县| 阳江市| 全椒县| 丹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