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晶新
(吉林省公主嶺市范家屯鎮(zhèn)鐵南小學)
音樂課中實施“經歷教育”和“養(yǎng)成教育”的探索與實踐
◆史晶新
(吉林省公主嶺市范家屯鎮(zhèn)鐵南小學)
音樂課是一門實踐性、娛樂性很強的學科。其中不乏涉及“經歷教育”和“養(yǎng)成教育”的實踐。通過這篇文章,我們來分析一下“經歷教育”和“養(yǎng)成教育”在音樂課中的實踐與探索。
音樂課 經歷教育 養(yǎng)成教育
我們首先要認知“經歷教育”和“養(yǎng)成教育”。經歷教育是通過有計劃的“主體經歷的德育活動”,引導學生在經歷中體驗生活,感悟人生,學會發(fā)展,追求成功。它的本質是實踐育人,核心是體驗感悟,溝通理解,關鍵是教師的科學引導和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經歷教育具有豐富性和包容性,包括德育目標、德育內容、德育方法、德育途徑、德育管理、德育評價的完整體系。它具有以下四個特征,一是主體實踐和活動中育人。二是讓學生在活動和實踐中獲得各種經歷,經歷愛、憎、苦、樂,經歷成敗得失,經歷是非善惡、美丑,經歷人間冷暖,經歷各種人和事。在經歷中更好地體驗、感悟,實現(xiàn)知、情、意、行的和諧發(fā)展。三是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學生是活動的主角、德育的主題、生活的主人,自主發(fā)展、自主學習,這是經歷教育的關鍵和根本。四是經歷教育最主要的是研究人的品德形成規(guī)律,是人格的、生命的、完整生活質量的教育,也就是人生教育。而“養(yǎng)成教育”是在思想素質教育的基礎上,側重人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一種教育。由此可見無論是“經歷教育”還是“養(yǎng)成教育”,二者都與德育教育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那么,從德育教育的角度出發(fā)探索“經歷教育”和“養(yǎng)成教育”在音樂課中的實踐也是必要的。
其實,小學生畢竟是孩子,再怎么復雜都有其純潔的一面。只要我們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健康向上的學習氣氛和良好的道德氛圍,他們都會在這種正常大氣候的親和力感召下,步入正常的學習軌道和健康的道德行列。
現(xiàn)在的孩子有個性、有主見,不喜歡單純說教。所以在課堂上,我總是將德育觀念穿插在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進行有機滲透。適時運用在感受和體驗的最佳狀態(tài)中,恰當?shù)募右詫嵤瑥亩_到情感態(tài)度的升華。使學生順理成章的接受,沒有強制性認可的痕跡,使他們心悅誠服。
“經歷教育”的本質、核心都在音樂學科中充分體現(xiàn),“養(yǎng)成教育”中的道德素質要求,也在教學中達到完美境界。那么,兩種教育法的實施,關鍵在于音樂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如何將其與教材內容有機結合,使之巧妙地滲透到教學實踐活動中來;恰當引導學生這一學習主體,主動樂于在經歷中體驗、感悟人生,追求成功,學會自我發(fā)展、自我提高;從而形成良好、正確的人生觀與道德觀,達到實踐育人的目的。
隨著時代的變遷,經濟飛速的發(fā)展,信息產業(yè)的迅猛擴張,學生也在悄悄的變化。他們來自不同的生活環(huán)境,有著不同的社會背景。在同一年齡段,內心世界卻有著很大差異。他們不再是聽話順從的小孩子,而是有著獨立思維見解的個性化極強的群體。不在盲目的遵從老師和書本上的訓教,而是用自己不太成熟的思維去衡量人和事。這樣,就造成了,現(xiàn)在的孩子難以教化的公眾印象。改變這種現(xiàn)狀,不僅要靠教師有一顆高度的責任心,還要有敏銳的洞察力,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的不良習慣和不健康心態(tài)在萌芽中消失,幫助他們樹立健康向上的自信心。還要有鍥而不舍的精神,不讓一個學生掉隊。這樣,才能達到教書育人的最終目標。
“經歷教育”和“養(yǎng)成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不能急躁。而且要知道,我們面對的是有著個性差異的群體。在大多數(shù)同學能夠做到文明走路進教室時,還會有個別自制力差的同學忘記紀律的約束,這樣就需要老師親身踐行“經歷教育”和“養(yǎng)成教育”延伸出的德育教育。例如,有個男同學,他每次上課都愛隨意進入教室,上課時還愛走神。有一天,恰巧他身邊有幾片紙屑,他就用音樂書往別人座位下?lián)?,那個同學也不示弱,用書往回搧。你來我往,越弄越起勁,根本忘了上課。這時,我不動聲色的走到他們身邊,身體力行,彎腰拾起紙屑放進紙簍。他倆互相看了一眼,也認真地撿起殘留在地上的紙屑,放在自己的兜里,并和老師一起唱起歌來。下課后,我悄悄對那個同學說:“其實你很懂事,老師希望你改掉搶椅子的毛病就更好了。”他沒說什么,只是低下了頭。以后,我發(fā)現(xiàn)他真的在有意克制自己的小毛病。
還有一個姓曲的男同學,在我剛剛接任五年組音樂教學的課堂上,他趁大家討論時,打了個口哨。我看了他一眼,沒吱聲。他以為我沒發(fā)現(xiàn),就又打了一聲口哨。這下,引得同學們都緊張的看我,又看他。這時,我平靜的說:“你的口哨打的很響,同學和老師都被你吸引了,你能不能用口哨為大家的演唱做伴奏?”他吃了一驚,慌忙搖頭、擺手。同學們都笑了。我話鋒一轉說:“如果哪位同學想表演吹口哨,可以取得大家同意后再吹。要不,大家會認為他怎么樣?。俊蓖瑢W們紛紛說“沒禮貌”,“破壞課堂紀律”,“不尊重老師”,“粗俗”“沒教養(yǎng)”,我趁機說:“曲X,你認為同學們說的對嗎?下課后留下來,和老師談談?!毕抡n后,我并沒有批評他,只是告訴他:上課守紀律,尊重老師、同學,對自己有哪些益處。他主動承認:自己是有意吹口哨,今后會改掉自由散漫的毛病。后來,上音樂課再沒有發(fā)現(xiàn)他頑皮。
在實際教學中,和學生做朋友,拉近與他們的情感距離。不失為實施“經歷教育”和“養(yǎng)成教育”的最佳方式。就這樣,學生們做到了文明走路,有秩序的進出音樂教室。可喜的是還能學西洋紳士:男生禮讓女生。我很欣慰。
我們的教育工作,“路漫漫兮,常修遠”?,F(xiàn)在的一點點成果,只是“經歷教育”和“養(yǎng)成教育”邁出探索的第一步。今后還需和各位同仁攜手并肩,在黨的教育方針指引下,共同營造一個教書育人的大環(huán)境、大氣候。為祖國建設的明天輸送一批批德、才兼?zhèn)洌咚刭|的人力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