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巖
(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區(qū)教師發(fā)展中心)
淺談語文課堂教學改革
◆孫 巖
(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區(qū)教師發(fā)展中心)
新的課程標準對教師和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必須對課堂教學進行改革。近幾年,教改工作一直在進行,有些地方已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我們的教改工作還未取得實質(zhì)性突破,因而有必要進行探討。
語文教學 教學改革 師生關系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語文課堂教學改革,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笔紫?,這為語文課堂教學改革提供能夠了依據(jù);其次,通過對教師定期培訓,大部分教師都能實現(xiàn)了三個轉(zhuǎn)變:(1)師生關系的轉(zhuǎn)變,從傳統(tǒng)的“師道尊嚴”轉(zhuǎn)變成新型的伙伴、朋友關系;(2)教學關系的轉(zhuǎn)變,教師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而且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知道者;(3)評價方式的轉(zhuǎn)變,出現(xiàn)了教師、學生、自我等不同的評價方式。這也為語文課堂教學改革提供了保證。
對于語文教學工作效率不高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認為主要表現(xiàn)在:一是教師的思想不夠解放,過于迷信自己的講解,看不到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作用,必須很好地相信、依靠、尊重學生;二是缺少靈活的教學方法和行之有效的訓練。知識訓練壓倒能力訓練,不能很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三是課堂教學與社會實際脫離,學生在社會實踐中無法真正運用所學知識。由于這些原因的存在,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不高。為了改變這些現(xiàn)狀,筆者對課堂教學進行了如下探討。
語文課堂教學,教師起主導作用這是毫無疑問的。但部分教師片面地把自己的作用理解成單純的教,過分地強調(diào)自己而忽視學生,無法恰當?shù)靥幚砗媒處熍c學生在課堂中的關系,課堂教學仍停留在“一言堂”,這是與教師本身的認識分不開的。因而,教師要提高認識,解放思想,相信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中充分發(fā)揮主體作用,教學是師生雙方共同活動的過程,教師發(fā)揮主導作用、引導學生解決疑難,是為了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學生在課堂中由被動到主動,由不自覺到自覺的,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發(fā)揮自己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積極思維,在雙方的協(xié)調(diào)一致下完成教學任務。因此,課堂教學的基礎是建立在師生相互信任的基礎之上的,任何一方對另一方失去信心,那必將影響課堂教學效果。教師能相信學生,必將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和決心,學習的積極性就會調(diào)動起來,這很重要。教師在課堂中就要真正起主導作用,他的講應該是精講,起到指導作用,解決疑難地講、點撥。在短短的40分鐘里,教師應盡量避免講,怎樣講效果好怎樣講。人們常說“教無定法,講無常法”。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要把握好講的“度”和講的方法,一般來說,教師應根據(jù)教學目標、教材內(nèi)容、學生實際需要來決定,應該是解決疑難,起指導、引導作用的講。教師講的時間占有量是不多的,其大部分時間應該交給學生,指導學生去自學,解決問題,充分利用時間,把握好質(zhì)疑、問難、議論的機會,在教師的指導下,有條不紊地進行,如在教《散步》時,在課堂上教師講“前面是媽媽和兒子,后面也是媽媽和兒子”的含義,這樣既解決了疑難又抓住了主體,指導學生去自學,讓學生自己完成。這樣就恰當?shù)靥幚砗昧私處熍c學生在課堂上的關系,真正發(fā)揮他們各自的作用,活躍課堂氣氛,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要培養(yǎng)學生“會學”,就要使學生樂學,也就是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論多容易的事,如果不樂意做,都會由易變難,反之,則由難變易。學習也是一樣。要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覺性和興趣,這里涉及教學水平和教學方法的問題。因為興趣的培養(yǎng),主要是教師的教學方法好,課堂教得好,學生有“欲罷不能”的程度。也就會主動去尋找學習的機會,自覺去思考,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疑難,學習的積極性就會充分調(diào)動起來。
怎樣使學生“會學”呢?要根據(jù)教學目標,教材的內(nèi)容,有一套完整的訓練體系和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教師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學習一篇文章,上一節(jié)課,或進行某項活動都要使學生明確學什么,怎樣學,學生才會學。如何指導學生閱讀不同題材的文章,要告訴學生記敘文應從記敘的順序、材料的選擇、詳略的安排、記敘的方法等方面去學;議論文則要分析論點、論據(jù),掌握文章的論證方法和層次等方面去學;說明文著重如何抓住事物特征,從不同的角度,根據(jù)一定的順序,動用多種方法等指導學生去學。教師要全面考慮,使訓練的內(nèi)容、學習的方法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并且能夠被學生所接受,學生懂得了如何學,“會學”的能力就得到了培養(yǎng),學生有了這種學的能力,不論課堂內(nèi)外,都會自覺主動地去學。
理論聯(lián)系實際是教學的一個根本原則。語文課堂教學要取得突破性進展是要徹底更新觀念,使之與社會聯(lián)系起來,為社會為人類服務。目前的語文課堂教學基本上是為了考試而教,是一種脫離實際的說教。我們生活在這個社會,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交往,這就學要理論與實際相結(jié)合的能說會道、能讀能寫的能力。課堂教學要培養(yǎng)學生這種能力。中學語文學科的科學性、知識性、人文性很強,教材內(nèi)容除有它自身的特點外,無不與社會生活有深刻的聯(lián)系。那么,語文課堂教學就要緊扣社會大課堂,在小課堂中向社會這個大課堂中擴展、延伸,使之成為大課堂的縮影。要理論聯(lián)系實際,要加強直觀教學,通過模型、模具等給學生以直觀的感覺,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更重要的是走出去,到社會大課堂去鍛煉運用知識的能力。學生到社會生活中去親身體驗,非常必要。為此,新課標中專門設置了“綜合性學習”這一專項,如在“綜合性學習”中講到“漫游語文世界”的練習,要求學生上街走走,到商店看看,把一些招商牌廣告語記錄下來,找出錯別字和使用語言不合規(guī)范,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再如,學習消息(新聞)的教學和指導作用,教師除了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注意它的格式、內(nèi)容及寫作方法外,讓學生走出去,到社會上接觸生活,然后寫一則新聞,學生的實際能力就會加強。這種理論與實際相結(jié)合的教學,就會提高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提高了,教學效率也就會提高。
總之,語文課堂要提高效率,就要進行改革。教師要解放思想,讓出課堂,使課堂成為學生展示的舞臺。從單純的應試教學的指導訓練轉(zhuǎn)變?yōu)榕囵B(yǎng)學生的能力上來,并使課堂教學與社會實際緊密結(jié)合,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課堂教學的效率才會真正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