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巧鑾 黃敬賀
(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qū)第四中心小學;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qū)教育技術裝備管理中心)
“班班通”助力小學數(shù)學高效課堂
◆廖巧鑾 黃敬賀
(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qū)第四中心小學;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qū)教育技術裝備管理中心)
隨著“三通兩平臺”建設加快推進,作為最為核心工程的“班班通”內容豐富、聲畫并茂、互動性強,得到了廣大師生的青睞。在“班班通”環(huán)境下,開展多媒體輔助教學,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數(shù)學,表現(xiàn)數(shù)學,創(chuàng)造數(shù)學,實現(xiàn)教學方法的多樣化和教學技術的信息化,打造學生善學、想學,教師會教、善教的高效課堂。
班班通 小學數(shù)學 高效課堂
“班班通”是指基于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以數(shù)字投影儀、大屏幕、電子白板等為終端顯示的設備。它將與教學相關的信息通道和信息內容,聯(lián)通到每個教學班級,通過多媒體硬件設施電子白板、電腦、背投等,共享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系統(tǒng)。實現(xiàn)信息技術與學科日常教學的有效整合,促進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最終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2013年,我校每個班級實現(xiàn)“班班通”全覆蓋;2014年,進行了使用培訓。在培訓的基礎上我不斷摸索著試用,在不斷地試用中,我對電子白板技術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班班通”交互式一體機交互性不僅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實現(xiàn)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學生可直接參與課件的操作,學習興趣更加濃厚,課堂氣氛更加活躍,促進學生主動、協(xié)作、探究學習,形成了高效的教學模式,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而且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資源圖庫中的各種教學資源很豐富,可以隨時調出你想搜索的圖片和信息;教具俱全,工具欄中的各種筆、聚光燈、噴桶、克隆……特別是交互式電子白板課件的制作簡單,在教學中,我適時恰當?shù)剡x用交互式電子白板來輔助教學,收到了前所未有的教學效果。
數(shù)學知識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新課導入時激發(fā)學習興趣的情境要引起學生共鳴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往的PPT課件只能按預先設定的順序線性展示,學生只能看聽,無法親身操作。而白板中的活動掛圖、配套資源庫、個人資源和各種工具等都可以隨時調用批注書寫,并適時調整。如教學蘇教版第五冊《認識分數(shù)》先用拉幕將兩個小朋友去野餐分食物的情境遮蔽,使學生對拉幕后面的內容有所期盼,注意力專注在白板上。呈現(xiàn)情境后,讓孩子到白板前實際拖曳分一分蘋果和礦泉水,說說動手分的過程,為什么這樣分,引出“平均分”既復習了舊知,又為后面兩人如何分一個蛋糕找到新知切入點。再請孩子到白板前用“魔術棒”畫一畫怎么分一個蛋糕,用“拍照”功能分出“一半”,追問:這半個蛋糕還能用一個數(shù)來表示嗎?制造認知沖突,產(chǎn)生學習新知的愿望。孩子直接參與課件的演示和操作,這樣多方調動學生的情緒和學習興趣。又如,《認識角》讓孩子從主題圖上的物體或平面圖上找角,由于二年級的孩子現(xiàn)有的發(fā)展水平,對角的認識大多還停留在“尖尖的一點”這一個層面上,在主題圖上找到的角只是留在白板上一個“點”的印記,我尊重孩子認知上暫時的“盲點”,適時提出:該怎樣比劃角?激發(fā)孩子跟著老師學習正確比劃角的欲望。顯然使用“班班通”交互式一體機,情境的呈現(xiàn)方式更多樣、更生動、更有生成性,資源更多,更貼合學生知識“最近發(fā)展區(qū)”,學生更有興趣、更有機會參與到課件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拖一拖、畫一畫、寫一寫、填一填,注意力更集中,學習的主動性更高,為高效課堂提供可能。
數(shù)學學科抽象思維高,邏輯性強,尤其是涉及到空間問題、動態(tài)過程問題、復雜計算問題等不好理解,交互式電子白板上的演示能使這些復雜的問題轉化為直觀、形象、生動的感性情景,這樣大大降低了學生理解和教學的難度。如在教學一年級《加減混合》時,就可以利用資源庫中的圖片,先在白板上呈現(xiàn)一棵大樹上有5只小鳥,讓學生表達“樹上先飛來了5只小鳥”,接著現(xiàn)場克隆拖動2只小鳥,“又飛來2只小鳥”,這時學生對“5+2”的問題就有了清晰的理解,然后再用電子筆拖走其中一只移走,讓學生描述“又飛走了1只”,提出問題:現(xiàn)在樹上有多少只鳥?本來抽象的加減混合問題,由于提供大量直觀的運動圖像,化靜為動,動靜結合,使靜態(tài)的知識動態(tài)化,學生馬上就可以理解,及時生成了課堂所需的素材,生動形象,使原本抽象的數(shù)學問題變得形象有趣,易于理解,從而使學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
傳統(tǒng)的多媒體設備更多的是演示功能,師生無法任意參與變動已制作好的課件,而交互式電子白板具備隨意放大縮小、拖動、即寫、即畫、即擦、剪切等功能,在教學中學生有更多的操作機會,獲得更多的感性認識,在操作中能得到更加深刻透徹的理解,教師再及時引導理性分析,教學重難點就會突破,同時教師還可以把握生成資源,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蘇教版三年級上冊《周長的認識》讓多位學生在白板上從不同的起點利用電子筆描出圖形的一周,運用電子白板技術拖曳功能將學生描出的“圖形”和“圖像”分離呈現(xiàn),讓學生從白板上留下的痕跡能直觀清晰地認識到無論從哪一點出發(fā),只要沿圖形的邊線一周回到起點,就是圖形的一周。此環(huán)節(jié)教師注重學生的動手操作,利用白板“寫寫拖拖”功能更直觀感受“周長概念”的形成過程,有效地解決本節(jié)課的重點。再如,二年級上冊《認識平均分》,教師在白板上拖出6個桃,要求分成兩堆,盡管每個學生手中有小圓片操作,操作后同桌交流,但交流范圍還是有局限性。匯報展示分的過程和結果時可以讓多位學生在白板上拖曳操作分桃子,再引導觀察幾種分法中哪一種與眾不同,引出“平均分”,借助分桃子的圖意理解并描述“平均分”,想想6個桃還可以怎么平均分,進一步明確平均分的概念,最后進行判斷辨析。像這樣在大屏幕白板上親歷分桃操作、觀察、比較、描述等,直觀形象,啟迪了學生思維,抽象的“平均分”概念有了具體的表象支撐,概念的形成過程深深地印在腦海里,為學習除法積累豐富的感性經(jīng)驗。
班班通作為一種新興的信息化教學工具,不僅能夠更加全面而多樣地展現(xiàn)各種教學資源,而且為課堂教學中人機交互、師生交互、生生交互提供了良好的媒介。電子白板軟件裝入平板電腦,學生在電腦上學習,課堂教學中增加學生和電子白板呈現(xiàn)學習互動,將學習的情況、作業(yè)和效果等“拍照”通過無線伺服器形成班級局域網(wǎng)絡,傳輸信息到電子白板,及時呈現(xiàn),反饋學習的狀況和結果,供師生共同糾正、討論和分享,進一步開展集體的學習和互相學習,提高課堂學習效益。如《周長的認識》在學生充分感知“周長”這一概念后,圍繞“一片樹葉的周長究竟有多長”這一問題,精心組織了同桌合作活動。教師給學生提供了可選的多樣化的操作材料:樹葉、直尺、線、小棒(其中小棒是多余材料)。老師巡視時及時把幾種展現(xiàn)操作過程細節(jié)錄像下來,上傳到白板上,讓學生匯報方法和測量到的結果,先用線沿著樹葉的邊線圍一周,把圍到的線放到直尺上量一量,圍到的線的長就是樹葉的周長。結合交流生生之間互評,分享操作經(jīng)驗:圍一圍要注意什么?(緊貼邊線圍一圈、掐住終點)量一量要注意什么?(拉直、0刻度)。學生分享活動經(jīng)驗后說明把彎曲的邊線的長轉化成直直的一段線的長,這種方法在數(shù)學上叫作“化曲為直”。這樣的教學使學生有更多的發(fā)揮空間,使教學更加生動,加強了師生間思想的碰撞交流,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班班通”交互式一體機可以將課堂上師生所有操作過程和結果都儲存起來,它記錄著課堂中“教”與“學 ”的每個細節(jié),便于形成個性化的授課紀錄,看到自己教學過程中的優(yōu)點和不足,成為教師的重要課程資源,促進反思。同時也可以觀看學生的表現(xiàn),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幫助分析學生的思維過程,進一步了解學生處理信息的方式以及學習風格的差異,為今后的授課、反思和評價提供參考。同時,利用白板的回放功能,學生也可對講過的內容進行回顧復習,便于鞏固以前的舊知識和內容,促進新知識的學習,有效彌補了多媒體計算機的不足。
《小學數(shù)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對數(shù)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教的方式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數(shù)學課程標準的設計與實施應重視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特別要充分考慮計算器、計算機對數(shù)學學習內容和方式的影響,大力開發(fā)并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xiàn)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shù)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致力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xiàn)實的、探索性的數(shù)學活動中去。當前,倡導和探索信息技術和數(shù)學課程的融合,提高了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讓抽象的數(shù)學知識直觀形象生動。當然,在“班班通”環(huán)境下的數(shù)學課堂教學并非強調所有的內容都適合運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在來輔助教學,適時適量地運用白板技術,才能更好地為教學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