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克林
論小說人物形象分析
胡克林
小說的一個重要任務(wù)就是塑造典型環(huán)境中的典型人物形象,而準(zhǔn)確把握人物形象也是準(zhǔn)確把握小說主題的重要途徑。把握小說的人物形象,既要分析典型人物與同類人物的共性,更要著眼于典型人物的個性。在兼顧典型人物與其他人物之間的相互關(guān)系、典型人物與客觀環(huán)境的關(guān)系的同時,重在分析作者對人物外貌、語言、行為動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寫。
一般來講,小說都會抓住典型人物在外貌上的某寫特征進行描寫,從而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如《祝福》中對祥林嫂眼睛的三次描寫:
1.又只是順著眼。
2.順著眼,眼角上帶些淚痕,眼光也沒有先前那樣精神了。
3.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
這些描寫活畫了一個愚昧無知、麻木不仁、被封建禮教一步步吞噬的底層婦女形象。
言為心聲,語言最能表現(xiàn)一個人的性格特征。
如《祝?!分械聂斔睦蠣敚牭较榱稚┧懒耍?/p>
不早不遲,偏偏要在這個時候——這就可見是一個謬種!
短短的21個字,充分刻畫出了他的偽善、冷酷與自私;扯下他披著的封建禮教外衣,露出的是一個十足的封建衛(wèi)道士的丑惡嘴臉。
人物的動作行為與人物性格是一致的,在分析人物性格時要“聽其言”,更要“察其行”。
如《藥》中對康大叔給華老栓賣人血饅頭的情節(jié)描寫:
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攤著;一只手卻撮著一個鮮紅的饅頭……搶過燈籠,一把扯下紙罩,裹了饅頭,塞于老栓,一手抓過洋錢,捏一捏,轉(zhuǎn)身去了。
繪行傳神地刻畫出了作為劊子手的康大叔的愚昧、兇殘、貪婪的丑陋形象。
心理描寫是揭示人的思想動態(tài)、性格特征的重要途徑,通過對人物心理描寫的分析,有助于準(zhǔn)確地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如《項鏈》中瑪?shù)贍柕略跓o法參加宴會前的一段心理描寫:
她夢想著那些靜悄悄的接待室,如何蒙著東方的帷幕,如何點著青銅的高腳燈檠,如何派著兩個身穿短褲的高個侍應(yīng)生聽候指使,而熱烘烘的空氣暖爐使得兩個侍應(yīng)生都在大型的圈椅上打盹。她夢想那些披著古代壁衣的大客廳,那些擺著無從估價的瓷瓶的精美家具;她夢想那些精致而且芬芳的小客廳,自己到了午后五點光景,就可以和親切的男朋友在那兒閑談,和那些被婦女羨慕的并且渴望一顧的知名男子在那兒閑談。
從這一段心理描寫中可民看出,瑪?shù)贍柕虏粷M現(xiàn)狀,愛慕虛榮,一心向往資產(chǎn)階級上流社會的生活。
在有些小說中,人物會有一些綽號,這也是了解和把握人物性格的有效途徑。
如《紅樓夢》中的“鳳辣子”王熙鳳——從寒磣人的語言到捉弄人的手段都盡現(xiàn)其 “辣”;《故鄉(xiāng)》中的“豆腐西施”楊二嫂——浮艷善說、精明能干;《水滸傳》中的“及時雨”宋江——樂善好施,仗義疏財、周人之急等等。
把握小說人物形象,不管從什么視角入手都要依據(jù)具體內(nèi)容靈活運用,切不可生搬硬套;同時還要注意,我們不能為了把握人物形象而去把握人物形象,而是要為更深刻地理解小說主題去把握人物形象。
★作者單位:甘肅民勤縣第三中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