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楊 薛 華
?
探討重癥哮喘并發(fā)呼吸衰竭的臨床治療效果
劉楊薛華
【摘要】目的 探究患有重癥哮喘并發(fā)呼吸衰竭患者實施對癥治療后的癥狀改善程度。方法 收集我院呼吸內科接受治療的患者110名作為研究對象,研討組患者使用急診治療方案,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激素和內科治療方案。結果 研討組患者的氧分壓變化程度相對于對照組患者變化更大。結論 對重癥哮喘并發(fā)呼吸衰竭患者應立即實施急診治療方案,有助于提高治療有效率。
【關鍵詞】重癥哮喘;呼吸衰竭;治療效果
作者單位: 黑龍江省醫(yī)院老年呼吸內科,黑龍江 哈爾濱150036
哮喘在我國是一種發(fā)病率較高的疾病,經過調查發(fā)現(xiàn)我國北方患有哮喘的人數(shù)相對于南方人數(shù)較多,所以哮喘的主要發(fā)病地區(qū)為北方。我國研究人員研究發(fā)現(xiàn),哮喘的發(fā)病誘因可能由于空氣的冷暖變化過大導致的呼吸系統(tǒng)誘發(fā)一系列炎癥,導致患者出現(xiàn)呼吸困難等相應的不良表現(xiàn)[1-3]。同時由于危重癥哮喘患者的疾病發(fā)展較快,嚴重危害人民的生命健康,所以針對危重癥哮喘的早期合理對癥治療和有效處理相對關鍵。目前臨床方面針對重癥哮喘的主要治療方案是使用激素與內科治療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治療,但是近年來研究發(fā)現(xiàn)內科方法治療效果雖具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是治療后并發(fā)癥較多,同時由于治療中的處理不當也出現(xiàn)了較高的致死率。目前在我國危重癥哮喘的發(fā)病率為2%,經過衛(wèi)生組織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世界上由于危重癥哮喘導致死亡每年有1 200萬人。針對以上情況,本文通過收集2015年4月~2016年1月到我院呼吸內科接受治療的患者110名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實驗探究患有重癥哮喘并發(fā)呼吸衰竭患者實施對癥治療后的癥狀改善程度?,F(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基本資料
收集2015年4月~2016年1月到我院呼吸內科接受治療,經過??漆t(yī)師確診為重癥哮喘并發(fā)呼吸衰竭的患者110名作為研究對象。其中110名研究對象中有65名男性,45名女性。患者的年齡42~78歲,平均年齡為(61.51±14.62)歲?;颊叩幕疾r間1~16年,平均患病時間為(7.6±5.1)年。所有患者均未聽見典型的廣泛性哮鳴音,心率增快,呼吸急促,口唇發(fā)紺,皮膚呈現(xiàn)青紫色。對所有研究對象疾病生命體征,包括年齡,身高,性別,體重,呼吸頻率是否有其他相關并發(fā)癥等等相關情況進行統(tǒng)計分析后確認其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2治療方法
1.2.1對照組針對對照組患者本研究使用激素與基礎內科治療結合的方法進行治療,首先抗炎治療,方法為使用地塞米松40 mg靜脈輸液治療。其次進行平喘治療。使用氨茶堿進行靜脈注射,劑量為3 mg,同時可以根據(jù)病情適當使用溴化異丙托品進行輔助霧化治療。
1.2.2研討組研討組患者使用急診對癥治療方案,首先緩解患者缺氧狀態(tài),應對患者實施吸氧處理。保證患者的機體各個組織的供血和供氧的正常進行。方法為對患者使用呼吸機,將呼吸機的氧氣濃度調整為40%,并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呼氣與吸氣的壓力,從而保證患者的機體內的氧飽和度,提高患者的氧分壓[4-7]。其次進行抗炎治療,方法為使用地甲潑尼龍靜脈輸液,具體劑量根據(jù)患者體重和病情進行調整。其次進行平喘治療,使用氨茶堿進行靜脈注射,劑量為3 mg,病情較輕的患者可以口服化痰藥物??梢愿鶕?jù)病情適當使用溴化異丙托品進行輔助霧化治療,從而改善預后。
1.3統(tǒng)計學方法
將本實驗數(shù)據(jù)輸入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8.00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對所有計量數(shù)據(jù)使用方差分析,對所有計數(shù)資料進行t檢驗,P <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血氣分析比較
研討組患者在接受治療前氧分壓為(52.55±2.21)mm Hg,對照組患者在接受治療前氧分壓為(51.37±1.97)mm Hg。研討組患者在接受治療后氧分壓為(85.65±3.27)mm Hg,對照組患者在接受治療后氧分壓為(60.11±2.06)mm Hg。研討組患者在接受治療前二氧化碳分壓為(73.75±1.72)mm Hg,對照組患者在接受治療前二氧化碳分壓為(72.66±1.99)mm Hg,研討組患者在接受治療后二氧化碳分壓為(53.75±6.13)mm Hg,對照組患者在接受治療前二氧化碳分壓為(66.26±5.16)mm Hg。兩組患者的氧分壓均升高,二氧化碳分壓均出現(xiàn)降低。同時發(fā)現(xiàn)研討組患者的氧分壓變化程度相對于對照組患者變化更大。
2.2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對比
研討組患者治療有效有54名,治療無效有1名,治療有效率為98.18%;對照組患者中有45名患者治療有效,有10名患者治療無效,治療有效率為81.82%。研討組治療方案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重癥哮喘是我國臨床上常見的一種呼吸系統(tǒng)疾病,由于疾病發(fā)展較快,臨床表現(xiàn)相對于嚴重。目前臨床上治療哮喘的主要方法為霧化治療,氧療和激素治療,雖然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由于患者病情的不同和體質等諸多因素影響,仍有許多患者需要進行機械通氣來維持呼吸。本文通過實驗探究患有重癥哮喘并發(fā)呼吸衰竭患者實施對癥治療后的癥狀改善程度,發(fā)現(xiàn)對重癥哮喘并發(fā)呼吸衰竭患者應立即實施急診治療方案,有助于提高治療有效率。急診治療方案可以極大的降低患者的痛苦,值得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劉艷秀,瞿長春,陳妍,等.機械通氣救治重癥支氣管哮喘28例臨床分析[J].海南醫(yī)學,2012,23(9):64-66.
[2]新衛(wèi),劉新年,張維,等. BiPAP治療重癥哮喘致呼吸衰竭38例分析[J].醫(yī)學新知雜志,2010,20(6):605-606.
[3]陸再英,鐘南山.內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69-78.
[4]徐慧. BiPAP治療重癥哮喘致呼吸衰竭42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0(7):1684-1685.
[5]鐘鈿.無創(chuàng)雙水平氣道正壓通氣治療重癥支氣管哮喘的研究[D].廣州:南方醫(yī)科大學,2011:2655-2656.
[6]賈泉林,馬瑜,鄭新華,等.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41例重癥哮喘患者的臨床觀察[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4(29):3935-3936.
[7]盧經偉,鄒彥.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重癥哮喘的臨床觀察[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版),2011,8(1):168-169,172.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Severe Asthma Complicated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LIU Yang XUE Hua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Heilongjiang Hospital,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36,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ymptoms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asthma complicated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after symptomatic treatment. Methods 110 patients who received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were col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Th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emergency treatment,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hormone and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Results The change of oxygen partial pressur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Emergency treatment should be applied to patients with severe asthma complicated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and it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reatment.
[Key words]Severe asthma, Respiratory failure, Therapeutic effect
【中圖分類號】R5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308(2016)12-0083-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6.1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