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士祥 朱兵艷
(海南軟件職業(yè)技術學院外語與旅游系)
微課的設計、制作與應用
——以英語“升降調”為例
◆劉士祥 朱兵艷
(海南軟件職業(yè)技術學院外語與旅游系)
隨著信息技術與傳統(tǒng)教育進一步融合,移動學習趨于成熟。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自主學習方式與途徑,在促進教育信息化過程中的地位與作用日益凸顯,為個性化學習、終身學習提供了技術支撐和動力機制。在綜述微課相關研究的基礎上,以英語“升降調”為例,聚焦微課的設計原則、制作方法與應用策略,以期更好地適應移動學習背景下的混合式學習模式,助推英語教學改革,提升英語教學效果。
微課 英語升降調 混合式學習 微課設計 微課制作 微課應用
隨著慕課(MOOCs,即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如Coursera、Udacity、edX、中國大學MOOC、果殼網)飛速發(fā)展,全球優(yōu)質教學資源以開放網絡課程形式呈現(xiàn),混合式學習(Blended Learning)深受青睞,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勢不可擋,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不斷受到沖擊。隨著移動互聯(lián)技術的跨越式發(fā)展,移動學習(M-learning)主導的個性化學習已成為移動互聯(lián)時代教育發(fā)展的基本特征和必然趨勢?!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指出:“信息技術對教育發(fā)展具有革命性影響,必須予以高度重視”。教育部制定的《教育信息化十年發(fā)展規(guī)劃(2011-2020年)》明確提出:“推進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探索建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新模式;適應信息化和國際化的要求,培養(yǎng)學生信息化環(huán)境下的學習能力?!彪S著英語教學改革深入,網絡精品課、慕課、微課等多種課程形式不斷涌現(xiàn),其中以微課相關研究最引人注目。
伴隨著移動互聯(lián)微時代的到來,微博、微信、微電影、微營銷、微商、微民等新詞不斷涌現(xiàn),微信息、微交流進一步推動微革命時代的到來,微課亦隨之而生。通常情況下,微課包含兩層基本涵義:微課程(Micro-course)及微課件(Micro-lecture),即單獨的微課可稱之為微課件,多個主題相關的微課件組成微課程。一般而言,微課指微課件,即基于特定知識點或難點教學而設計并制作的微視頻。然而,并非所有視頻片段即為微課。微課中的“微”特指微型教學設計、課件設計、教學主題、教學內容,并非僅指授課視頻時間的長短。微課更強調學生對學習內容的即時反饋、學習過程的交互性。趙國棟認為,微課是“一種基于學科課程的核心內容(難點或重點)設計而成、注重即時反饋的微型再現(xiàn)視頻課件”,具有“視頻化、簡潔化、反饋性、交互性”特點??梢?,微課,兼有微設計、微課件、微課程、微視頻、微授課之意。
國外的微課網站,孟加拉裔美國人薩爾曼·可汗創(chuàng)立的薩爾曼·可汗學院(Salman Khan Academy,https://www.khanacademy.org/)、TED演講(Technology,Entertainment,Design,http://www.ted.com/)享有盛譽。可汗學院是一家教育性非營利組織,利用電子黑板系統(tǒng)錄制2000余段免費在線開放視頻,涵蓋數(shù)學、歷史、金融、物理、化學、生物、天文學等科目,提升各年齡段學生的學習速度與效率。2009年,可汗學院被授予“微軟技術獎”中的教育獎;截至2012年7月,視頻教程被點擊數(shù)已超過1.6億次,全球特定用戶超過500萬人。TED演講是美國的一家私有非盈利機構,其主旨為:Ideas Worth Spreading。2002年起,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接管TED,創(chuàng)立了種子基金會(The Sapling Foundation)。每年3月,TED大會召集科技、娛樂、設計、文學、音樂、商業(yè)等領域的杰出人物分享成果。自2006年起,TED演講的視頻被上傳至網上。截止2016年7月,TED共計425個專題收錄2000余段演講視頻,不僅可以練習英語還能學習知識,深受網民喜愛。國內諸多微課網站亦備受青睞,如全國高校微課教學比賽官網(http://weike.enetedu.com/)、中國外語微課大賽官網(http://cflo.enetedu.com/)、中國微課網(http://www.cnweike.cn/)、中小學微課網(http://www.vko.cn/)、浙江省微課網(http://wk.zjer.cn/)等。
以篇名含“微課”檢索中國知網發(fā)現(xiàn),國內微課相關研究特點歸納如下:①微課研究始于2011年。胡鐵生的《“微課”:區(qū)域教育信息資源發(fā)展的新趨勢》,論述了微課的概念、組成、特點及分類,展望了微課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前景,論證了建設微課資源的必要性與可行性。②研究成果顯著,論文數(shù)量驟增。自2011年第1篇相關論文發(fā)表以來,已累計發(fā)表3558篇文章,其中2012年3篇、2013年64篇、2014年483篇、2015年1727篇、2016年1265篇(截止2016年7月31日)。③參與微課研究的學校層次多樣、涉及的專業(yè)或學科范圍廣泛。參與微課研究的學校從小學、中學到大學,研究不僅涉及語文、數(shù)學、英語、地理、體育、歷史、經濟學等專業(yè)或學科,而且還包括微課設計、微課開發(fā)、微課應用、微課平臺建構等內容。
微課設計與教學設計不盡相同,微課“短小精悍”的特點決定了微課設計的特殊性。受時空的限制,微課設計不僅要注意教學設計,而且要兼顧界面設計。
(一)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即根據(jù)課程標準、課程內容、教學目標及教學對象的特點,運用系統(tǒng)科學的方法,適當安排教學步驟,恰當?shù)剡x擇教學方法、教學策略、多媒體設備,將教學內容、相關練習有序安排,最終確定較為合適的教學方案、教學計劃。一般而言,教學設計可包括需求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策略、媒體選擇、教學步驟、時間分配及教學評價等。
1.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指通過內省、訪談、觀察和問卷調查等方法對學習者需求進行研究,以獲取相關信息。Hutchinson and Waters認為,學習者需求可分為學習需求(Learning Needs,主要是指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學習期望、學習條件等)和目標需求(Target Needs,為生活交際必須掌握的知識和技能)。需求分析過程中,需考慮以下因素:學習者當前的語言水平;學習者現(xiàn)有水平和所需要達到的水平之間的差距;學習者使用所學語言將要去完成的任務和活動;學習者想從課程中得到什么;如何讓學習者掌握在目標交際環(huán)境中正確使用語言和技巧;可能影響學習者學習方式的因素;彌補差距的有效方式;授課環(huán)境方面的信息。英語語調是語音的主旋律,恰當?shù)卣Z調能使話語悅耳動聽,幫助說話者準確地傳達信息、表達情感與態(tài)度,還能使語言更加生動活潑。調查顯示,國內英語初學者對常用的幾種句式如一般疑問句、特殊疑問句等語調使用比較模糊,語調普遍平直,升降起伏小;不會體現(xiàn)句末調,過多的使用降調;學生對于教師傳統(tǒng)“填鴨式”教學講解的規(guī)則很難熟記于心,實踐中不容易掌握語調,但語調學習的欲望強烈;學生普遍認為,多聽、多模仿地道的英語語調無疑是學習語調最好的方法之一……
2.教學目標
通過觀看、模仿、練習英語升降調微課視頻,希望學生可以完成以下目標:
①掌握常用升調的句式及相關聲調規(guī)則。
②掌握常用降調的句式及相關聲調規(guī)則。
③通過觀看多個視頻片段、綜合練習,模仿地道的英語語調、恰當使用英語升降調。
3.教學內容
①通過視頻片段總結。升調常用于一般疑問句、表示疑問的陳述句及表示禮貌、請求的句子;通過模仿視頻片段及相關練習,引導學生恰當?shù)厥褂蒙{。
②通過視頻片段總結。降調常用于特殊疑問句、陳述句、祈使句與感嘆句。通過模仿視頻片段及相關練習,引導學生恰當?shù)厥褂媒嫡{。
③通過練習,比較一般疑問句、特殊疑問句使用升降調所表達的不同含義。
4.重難點分析
①重點掌握常使用升調、降調的句子類型,通過模仿正確地使用升降調。
②一般疑問句與特殊疑問句使用升降調所表達的不同含義。
5.教學方法與策略
以學生較為熟悉的情景劇《老友記》包含“Got the keys和Got the keys.”的視頻片段誤解誤用語調案列為切入點,說明英語升降調表達的意思迥異,造成的后果可能會很嚴重,導入語調英語講解,綜合采用以下三種教學方法:
①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臘、古羅馬時代,教學應用源于1910美國哈佛大學的法學院和醫(yī)學院。案例教學更有助于學生理解、掌握教學內容。
②項目任務驅動教學法?;诮嬛髁x理論,圍繞現(xiàn)實情境任務展開學習,以問題解決、任務完成的情況檢驗和總結學習過程,讓學生主動建構知識與能力。
③體驗式教學法。體驗式學習由美國組織行為學教授大衛(wèi)·庫伯(David Kolb)于20世紀80年代初提出,并構建了一個體驗式學習模型:具體體驗——反思性觀察——抽象概念——主動實踐檢驗,體驗式學習過程循環(huán)往復,在體驗中認知,指導實踐。
6.媒體選擇
教學媒體是師生之間傳遞教學信息的媒體,是教學內容的載體,如書本、圖表、口頭語言、影視動畫、多媒體設備等。英語“升降調”微課截取《冰雪奇緣》《飛屋游行記》《米奇妙妙屋》等包含升降調句子的視頻片段,運用多媒體呈現(xiàn)特定情境下的英語語調可以表達不同的含義。
7.教學過程、活動設計及時間分配(8分鐘)
①導入(1分29秒)。通過《老友記》視頻片段英語升降調造成的誤解導入主題。
②引入語調的兩種基本類型(14秒)。語調的兩種基本類型:升調與降調;通過視頻短片,總結哪些句式常用升調,哪些句式常用降調。
③觀看視頻,總結升調常用的句子類型(1分16秒)。
通過觀看《冰雪奇緣》《海底總動員2》等視頻片段,總結英語升調通常用于一般疑問句、表示疑問語氣的陳述句、表示請求和禮貌的句子;舉例對比一般疑問句用升降調表達不同的含義。
④練習1(1分20秒):
A.觀看視頻,模仿并朗讀視頻中句子的語調。
B.認真聽并標出句子使用的語調。
⑤觀看視頻,總結降調常用于哪些句子類型(1分12秒)。
通過觀看《冰雪奇緣》《米奇妙妙屋》視頻片段,總結英語降調通常用于特殊疑問句、陳述句祈使句和感嘆句;舉例對比特殊疑問句用升降調表達不同的含義。
⑥練習2(1分25秒):
A.觀看視頻,模仿并朗讀視頻中句子的語調。
B.認真聽并標出句子使用的語調。
⑦小結(35秒)。
升調常用于一般疑問句、表示疑問的陳述句、表示請求和禮貌的句子,用來表示不確定和禮貌;降調通常用于特殊疑問句、陳述句祈使句和感嘆句,用來表示完成和肯定。
⑧課后活動設計(29秒)。通過觀看電影《飛屋環(huán)游記》視頻片段,讓學生標出對話中劃線句子使用的升降調(作品及資源庫詳見http://cflo.enetedu.com/play.asp vodid=173079&e=2)。
8.教學評價
移動互聯(lián)時代,應將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逐步實現(xiàn)評價形式、評價內容和評價主體的多元化。為了順應基于微課的混合式教學,教師通過課堂觀察(Classroom Observation)、建立學習檔案(Portfolio)、開展教與學問卷調查(Questionnaire)或訪談(Interview)等方式定期檢查并適當評價,促進線上評價與線下評價的有機結合,綜合提升英語語調學習的效果。
(二)界面設計
微課界面設計應堅持趣味性、簡潔明了、風格統(tǒng)一原則。根據(jù)英語升降調知識內容,盡可能選取充滿趣味性內容的視頻片段;視頻不拘泥于傳統(tǒng)的教學錄像模式,靈活選擇錄制方法與錄制軟件或工具應用,多媒體元素應用得當,圖像清晰穩(wěn)定,字幕標注簡明實用,確保視頻音畫與字幕同步,視頻界面安排科學合理,風格統(tǒng)一。
微課教學與界面設計后,開始收集微課制作所需的素材,可通過網絡搜索引擎、影視動畫、教材、自己拍攝等方式獲取,根據(jù)圖片、音頻、視頻、動畫、文本處理不同需求,可綜合使用Photoshop、GoldWave、IVONA-Reader、MP3 Audio Editor、Camtasia Studio、Corel VideoStudio、Crazy Talk Animator、Edius、Flash等軟件處理不同素材。對于一般教師,可選擇一種被稱為“快課”(Rapid E-learning)的技術,以一種模板套件為基礎來設計、開發(fā)教學課件;該技術方案操作簡便,易于掌握。結合實際情況,筆者參與制作的升降調微課選用了Prezi、Camtasia Studio 8.5、Corel VideoStudio Pro X8、愛剪輯、格式工廠五種軟件。Prezi(講解詳見http://study.163.com/course/introduction.htm?courseId=582003#/courseDetail)主要用于制作演示文稿;該軟件打破了傳統(tǒng)Powerpoint的單線條時序,采用系統(tǒng)性與結構性一體化的方式來進行演示,通過縮放和快捷動作讓演示文稿更加生動有趣,更有視覺沖擊力。Corel VideoStudio Pro X8、愛剪輯軟件主要用來剪輯視頻。Camtasia Studio 8.5是美國TechSmith公司出品的屏幕錄像和編輯的軟件套裝,可用于屏幕操作的錄制和配音、視頻的剪輯和過場動畫、添加說明字幕、制作視頻封面和菜單、視頻壓縮和播放。根據(jù)比賽或教學實際需要,格式工廠軟件主要用于轉換微課視頻。視頻制作階段,主要有以下內容:
(一)資料準備
主要準備教學所用到的材料或軟件,包括教學設計、英語升降調腳本、測驗題(含答案)、Prezi、Corel VideoStudio Pro X8剪輯的視頻片段等。根據(jù)選擇的主題,利用Prezi制作精美的演示文稿,但必須確保風格與圖片大小統(tǒng)一,色彩搭配合理,字體選擇適當。
(二)錄屏軟件錄制
Prezi演示文稿準備妥當,選擇安靜、光線充足、無廣告標識的環(huán)境,打開Camtasia Studio 8.5軟件,點擊左上角“錄制屏幕”,彈出對話框,可根據(jù)需求設置。根據(jù)比賽要求,英語升降調微課分辨率設定為1280×720,視頻幀率為25幀/秒,雙聲道混音處理。點擊右下角“rec”開始錄屏或按快捷鍵“F9”,講解完畢,按快捷鍵“F10”結束錄制,并將講解素材另存為以后綴名為“.camrec”的文件。錄屏過程中,如有停頓、誤讀、打噴嚏等行為,筆者建議,可適當停頓十幾秒,重新錄制,在后期精細加工階段,便于查找、剪切。
(三)精細加工
完成了素材制作后,在Camtasia Studio主界面上找到“導入媒體”按鈕,可以導入需要串聯(lián)的素材如片頭、視頻、音頻、背景音樂、片尾等進行編輯,并依次拖入并行軌道,如軌道1可放為名為“.camrec”文件,由于軌道1的“.camrec”文件剛錄好,需要進行精細修改,這時可以用綠點與紅點分割線把不需要的部分刪除,并用右鍵點擊“.camrec”文件編輯音頻,啟用高級去噪功能,這樣視頻的嘈雜音會減少。然后,將片頭和片尾分別置于“.camrec”文件前面(預留空間)和末尾,把背景音樂導入軌道2,電影剪輯視頻導入軌道3并調整其起止時間,也可以使用綠點與紅點分割線剪裁素材的長短。待各軌道位置設定好之后,如需要較好的效果,可在各段素材之間添加轉場動畫。一切都設置好之后,最好把視頻從頭至尾再看一遍,如果音量不合適可以調節(jié)大小,然后再生成和分享視頻,可以在自定義生成設置里選擇視頻格式,如AVI、WMV、MOV等。如有需要,亦可用愛剪輯軟件嵌入字幕。微課視頻片頭主要顯示標題、所屬學科、作者相關信息等,片尾主要標注致謝等。音頻和視頻的插入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注意力,讓整個微課視頻更為生動、有趣。英語升降調微課視頻練習題部分需要使用大量升調和降調箭頭,為了增強作品動畫效果,可使用Camtasia Studio的屏幕繪制功能。點擊左上角“錄制屏幕”彈出對話框中“工具”,點擊“選項”后彈出的“熱鍵”,下拉點擊“屏幕繪制”,可根據(jù)需要設置顏色、箭頭、曲線等。
混合式學習是將傳統(tǒng)課堂教學與現(xiàn)代信息技術相結合而產生的學習模式。何克抗認為,“混合式學習(Blended Learning)就是要把傳統(tǒng)學習方式的優(yōu)勢和E-Learning、M-Learning的優(yōu)勢結合起來,既要發(fā)揮教師引導、啟發(fā)、監(jiān)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要充分體現(xiàn)學生作為學習過程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只有將兩者結合起來,使兩者優(yōu)勢互補,才能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瘪R武林、張曉鵬探討了大學英語混合式學習模式,研究結果表明大學英語混合式學習模式可以解決課堂教學容量有限與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之間的矛盾,有效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2007年,美國科羅拉多州Woodland Park High School的化學老師Jonathan Bergmann和Aaron Sams開始使用錄屏軟件將錄制的視頻上傳網絡,為缺席的學生補課,并于2008年開始實施翻轉課堂教學,該模式逐漸在美國盛行。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將學習的決定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更突顯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翻轉課堂模式下,學生在課前可以看網絡視頻講座、聽播客、閱讀電子書、與同學師長在線互動交流,獲取知識的途徑突破時空限制;課內教師不再占用課堂的時間來講授知識與信息,學生能夠更專注于基于項目的學習,通過行動建構知識與能力,從而獲得更深層次的理解。國內翻轉課堂研究始于2012年,但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相關的研究較少。
筆者所在團隊基于微課亦做了一些嘗試。開學初,教師根據(jù)實際情況分組,選擇組長;制定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標準,并在群內共享;做好微課視頻,上傳至制定網站及所建QQ群分享;教師成員在各微課網站收集相關主題的微課,將鏈接匯總后,統(tǒng)一在QQ或WeChat共享,方便同學們反復觀看學習;如小組推薦主題相關的視頻或其它形式的學習材料,可根據(jù)形成性評價標準,酌情計分;小組成員向組長匯報觀看次數(shù),組長記錄、匯總小組成員預習中存在的問題,并在群內共享,便于老師掌握各小組預習情況,教師根據(jù)觀看次數(shù)、所提問題質量與數(shù)量,酌情計分;課堂教師主要答疑解惑,一起討論相關問題。借助微課視頻,該授課模式符合教育信息化趨勢,有利于調動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提升英語教學效果,助推英語教學改革。
隨著云計算、大數(shù)據(jù)、移動互聯(lián)等技術的發(fā)展與成熟,教育理念不斷革新,MOOCs背景下的微課與翻轉課堂已成為當前教育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诮嬛髁x理論,通過截取學生喜歡的視頻片段,利用典型案例設計英語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特定情境中學習使用英語,主動建構英語相關知識與能力,有助于打破時空限制,便于學生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學習英語,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要,助推翻轉課堂、混合式學習、移動學習等教學改革與嘗試。
[1]趙國棟.微課與慕課設計高級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2]胡鐵生.“微課”:區(qū)域教育信息資源發(fā)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3]Hutchinson,T.,A.Waters.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4]Dudley-Evans,T.,St.John.Development i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5]朱兵艷,劉士祥,吳麗.高職體驗式英語教學多元評價體系探索與實踐[J].武漢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3,(06):50-54.
[6]張琛,劉正.微課的設計與制作——以《火車過橋問題》為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23):60-61.
海南省“十三五”教育規(guī)劃2016年度課題“高職英語微課設計、制作及應用研究(項目編號:QJY13516060)”、海南省“十二五”教育規(guī)劃2015年度課題“M-learning背景下的混合式英語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QJY1251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