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斐
(吉林省四平市第二中學校)
如何增強中學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王 斐
(吉林省四平市第二中學校)
結合當前中學政治課堂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總結出政治課堂教學主要存在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形式流于形式、德育教學的缺失等影響教學有效性的問題,并從優(yōu)化課堂教學環(huán)境、調整目標的內在結構、教學聯(lián)系生活、改善評價方式幾個方面,探討增強中學政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具體對策。
中學政治 課堂教學 有效性 對策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至上而下的教育改革已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就中學政治教學而言,在實質性進展上卻收效甚微。從教學中實際效果來看,仍普遍存在著教學目標模糊、教學形式單一、教學效果不明顯等現(xiàn)象。深入反思現(xiàn)階段中學政治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根據(jù)新課程改革教學要求,整合教學資源,充分利用中學政治教材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是中學政治教學所應深入思考的重要課題。
1.教學目標失衡
新課程倡導三維教學目標,強調將知識、方法、情感態(tài)度三者的有機結合。長期以來的應試教育觀念,導致大部分教師仍僅注重“知識”的傳授與考核,對三維教學目標的設計和教學操作缺少思想上的認知和實踐經(jīng)驗,在具體教學實施上容易造成教學目標的失衡,顧此失彼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傮w上來講,中學政治教學應結合教學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和情感認知態(tài)度,讓學生在智商和情商兩個方面得到均衡發(fā)展,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優(yōu)秀的人才。
2.教學流于形式
新課標強調,中學政治教學活動的開展要注重師生之間的良好互動、教師和學生共同進步,提倡合作與自主探索的教學模式。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看到大部分教師都在響應這一號召,積極開展這種教學方法,但實際收到的教學效果并不明顯,這是因為大部分教師沒有深入掌握合作、探索式教學模式的實質,忽視了教學內容本身所適合的最優(yōu)教學方法,“拿來主義”必然會影響教學的有效性。
3.德育效果缺失
中學政治課堂是學校德育工作開展的“前沿陣地”,它與其他學科有著諸多不同,更傾向于結合時政問題培養(yǎng)學生生成良好的道德品質,使學生在早起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但在實際中學政治課堂教學中,恰恰忽略了政治課程這一重要價值性,文化知識的傳授固然重要,但若沒有以此為載體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就脫離了政治教學的根本目標。此外,單一的書面考核評價方式并不能真實且全面地反映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1.優(yōu)化課堂教學環(huán)境
教學環(huán)境包含兩個方面:物質環(huán)境和人文環(huán)境。其中物質環(huán)境為教學的硬件設施;人文環(huán)境指教學氛圍。與物質環(huán)境相比,人文環(huán)境更能影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中學政治教學中,良好的師生互動關系是營造輕松、愉悅教學氛圍的前提。例如,在講授“民主決策:做出最佳選擇時”,教師可以設置一個讓學生集體參與的“模擬聽證會”,主題內容為學校的收費問題??梢园凑罩黝}內容將學生劃分為幾個小組:第一組學生代表來自不同階層的家長,就家庭經(jīng)濟承擔能力、學生消費、對子女上學的期望等幾個方面展開論述;第二組學生代表了相關的國家教育決策制定部門,他們對現(xiàn)在教育開展中存在的某些不合理現(xiàn)象發(fā)表意見;第三組學生代表由教師和學生領導組成的教師代表,就學生收費的是否合理性展開論述;第四組代表學校和教委領導,他們對有關法律、政策及學校管理,收費問題做出說明。聽證會把學生放在主人的位置,學生的地位得到尊重。收費問題又是社會敏感、學生感興趣問題,這樣的話,學生熱情會很高,也會積極參與。而教師成為其中平等的一員,不搞“一言堂”,與學生平等的對話、交流者形成的將是和諧的課堂。
2.根據(jù)教學內容,調整教學目標的內在結構
教師應該根據(jù)教學內容的不同,科學調整三維教學目標的內在結構。要做到不同的教學內容,其三維教學目標的側重點也應有相應的不同。例如,初中政治《未來道路我選擇》一課主要是講青少年面對未來的生活如何做出選擇,這課內容重點是在如何做出合理的選擇上,所以,這就要求政治教師在能力目標設計上有所側重,著重培養(yǎng)學生面對未來社會與生活,能掌握科學的方法。在教學目標設計上,應對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目標稍加側重,通過播放一些愛國歌曲和影片等教學方式,感受中華文化的無窮魅力和偉大民族精神的精神力量,使學生們增強對中華文化認同感及對民族自豪感。
3.聯(lián)系生活
新課程改革要求,中學思想政治教學要立足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著眼與學生的終身發(fā)展。純理論性的講述不僅容易使學生產生疲憊聽課心理,也與新課標的教學目標相背離,影響了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但是,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抽象的理論知識別具匠心地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不僅使學生們產生“學以致用”的成就感,而且引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這樣即能指導他們的日常生活,增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又能大大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如在講政治常識“國家利益與國際關系”這一點時,就可以聯(lián)系當前的“中菲黃巖島事件”,讓同學們用所學知識分析為什么當前國與國之間會對此事件呈現(xiàn)出不同的反應。這樣既將枯燥的理論知識通過有趣的時政現(xiàn)象呈現(xiàn)出來,又使學生在了解時政的過程中提升了自己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4.實現(xiàn)評價內容的多元化
在新課程條件下,教師必須要改革過去單一的評價方式,做到評價內容的多元化。在評價中既要注重學生對政治知識與技能的掌握程度,又要注重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方法,還要評價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實現(xiàn)評價內容的多元化,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1]王菲菲.構建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高中政治課堂教學[D].河南大學,2011.
[2]蘇菱雪.新課程視角下思想政治課反思教學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1.
[3]余芳琴.談政治教學有效性[J].神州,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