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暢
教師如何堅守心中的圣地
陸暢
六年前,我滿懷著對教師的敬仰之心與對未來教師之路的憧憬開始了教育教學工作。為了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我努力提高自身的業(yè)務素質、認真鉆研教材、請教老教師、遇到不懂的問題反復琢磨。工作之余,不斷充實自己,經常翻閱《一個語文教師的獨立之旅》、《班主任工作漫談》等書籍。我希望自己的努力可以得到老師與學生的認可,同時讓學生學有所獲、學有所成,不辜負我對教師的赤子之心。
在這六年里,我逐漸褪去了青年教師的青澀,卻也沒有老教師的職業(yè)倦怠。從最初的激情滿滿到現在的做事有章可循,從中我體會到了老師的艱辛:從早到晚地上課、時刻面對突發(fā)事件、周末補課、工作量大而瑣碎、樣式繁多的學習任務……在這個過程中,老師雖有桃李滿天下的喜悅,但更多的則是身體一天天地變垮、脾氣一天天地變壞。由此感嘆,做一名合格的教師真的不容易!
一個平時愛犯小錯誤、自控能力差、故意擾亂課堂紀律的學生,在晚自習前與同學打架。其班主任是一名工作認真、富于耐心、樂于奉獻的優(yōu)秀教師。由于擔心事態(tài)擴大,班主任將事情告知家長,希望其在晚自習后接學生放學,不料卻遭到家長的一連串質問和人身威脅。雖然事后家長道歉并表示當晚喝醉酒、神志不清才信口胡說,但他的質問與威脅卻傷了這位班主任的心。要知道,教師為了教育一名學生并幫助他改正錯誤,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要付出多少艱辛的努力,然而這位家長的言行,肆意踐踏了老師的尊嚴。
無獨有偶,學生在課堂上隨意吃喝,教師讓他站在門口反思,家長便到學校和教委狀告教師;教師批評教育學生,家長說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有學生不完成作業(yè),教師罰他抄寫作業(yè),學生張口便說:“寫不寫是我的自由!”倘若通知家長到校溝通學生情況,學生又說:“多大點兒事,就知道找家長?!备猩跽撸以龅揭蛘壹议L到校,學生便當面辱罵教師“有病”的情況,家長不僅不明事理還胡攪蠻纏反咬一口,教育的目的還未達到,反而自己惹上一身的不是。
現在的我面對部分學生真是無奈,管不是,不管也不是。管,怕自己的方式方法學生家長不接受,效果不佳還威信受損;不管,對不起自己的職業(yè)操守,良心受折磨。為此,越來越多的老師感嘆,不光學生不懂得尊師重教,就連家長都可以對教師的教學方式指手畫腳,教師的地位早已大不如前。
當今社會,教師因承載著無數個家庭和整個社會的期望而承受著無形的壓力,學生的巨大就業(yè)形勢又強化了這種壓力,讓處于浪尖的教師迷失了方向。我們應該如何去選擇?有的教師出于寒心而消極怠工;有的教師因工作壓力過大、無法照顧家人而選擇離開教師的行業(yè);有的教師因工作缺少幸福感而出現負面情緒,甚至走向反面……
我認為諸多問題的根源來自家庭與社會給教師的壓力。家長缺乏基本的教育理念與家庭教育的缺失導致學生不懂得尊重老師、做事行為魯莽。因此家校合作勢在必行,其有助于進一步提高學生素質;工資待遇差、社會地位低、工作負荷強,社會給予老師的壓力也超出了老師能承受的程度。
那么,在當前社會,如何堅守老師心中的這片圣地呢?
我認為,首先要以學生和家長需求為先。
學習并非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fā)展,現代學生已不像古代學生一樣必須在學業(yè)上有發(fā)展才算功成名就、修成正果。許多學生在進入高中時,家長已經為他規(guī)劃好了人生甚至鋪好了道路。在我執(zhí)教的班級中,就有部分家長表示學生在校只需掌握基礎知識。因此,我在教學時也做出適當調整,有針對性地側重進行知識講授,對有高考意愿的學生做知識的深度擴展以及高考的專項練習。從學生和家長的角度出發(fā),充分考慮他們的實際需求。
其次,將教學與德育相結合。
作為教師,以前把特定學科知識教授給學生已經不能適用于現今的社會,現階段教師的終極目標是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這就需要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我們見過太多學生在高中學習期間對老師親之近之,考入大學后與老師再次見面時卻視若無睹的情況;亦或學生壓根就不尊重教師,甚至隨意謾罵、侮辱教師。我國是禮儀之邦,而現在老師不受人尊重,不就是因為學生缺乏道德教育嗎?沒有德育作保證的教育是沒有意義的。所以教師必須教會學生如何具有崇高的品質,做到尊重師長的基本要求。
最后,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個人魅力。
我們常把教師是否敬業(yè)、有無高水平教學能力、有無優(yōu)異的教學成績擺在首位。曾經有尖子班的學生因為教師教授的知識難以滿足他的需求而要求學校更換教師。現如今,教師的教學能力已不能成為評判學生喜歡教師的唯一標準。越來越多的學生希望老師有幽默感、能夠公平公正地對待學生。而我從自身做起,不再扮演古板的說教老師的形象。從以前的嚴以治堂到現在的課堂氣氛活躍、具有趣味性。從立足教材到結合中華傳統(tǒng)文化以及實時新聞進行講授,我努力將自己的思想認識與學生接軌,實現了思想上的過渡。從專業(yè)素養(yǎng)、品德學識上,我努力讓學生發(fā)自內心的喜歡我的為人以及我的課堂,達到“親其師信其道”的目標。
在當今嚴峻的師生關系環(huán)境下,教師缺乏成就感與幸福感的背景下,我們只有保持對教育的熱枕之心,少一點倦怠,多一點執(zhí)著;少一分悲觀,多一分熱情;少一些憤怒,多一些責任。立足現狀,著眼未來,堅守心中的這片圣地,為了教育事業(yè)奮然前行。
★作者單位:黑龍江遜克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