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麻疹并發(fā)肝損害44例臨床分析

      2016-02-20 21:15:36褚靜宇林厚雄余巧文姚慧娟
      中外醫(yī)療 2015年35期
      關鍵詞:麻疹病毒肝功麻疹

      褚靜宇++林厚雄++余巧文++姚慧娟

      [摘要] 目的 探討麻疹并發(fā)肝損害的臨床特征、肝功情況、嚴重程度、預后。方法 整群選取該院2013 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97例住院確診的麻疹患者為研究對象,按肝功能、肝炎血清標志物檢查作出并發(fā)肝損害診斷,并根據(jù)肝功丙氨酸氨基轉移酶、總膽紅素、白蛋白情況將肝損害分為輕、中、重度,對患者發(fā)熱、皮疹、消化道癥狀等與肝損害程度的關系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97例麻疹患者中44例并發(fā)肝損害,占入選病例的45.36%。其中成年人35例,占肝損害患者比例79.55%。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癥狀。患者肝損害均發(fā)生于出疹期;輕度肝損害14例,中度肝損害22例,重度肝損害8例。肝功能提示以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γ-谷氨酰轉肽酶(GGT)升高為主,較少見總膽紅素增高?;颊吒喂δ茈S麻疹病情好轉而恢復正常,無慢性化傾向。 結論 麻疹合并肝功能損害成年人較常見,多發(fā)生于出疹期,且程度一般為輕中度,預后良好。

      [關鍵詞] 麻疹;肝損害

      [中圖分類號] R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5)12(b)-0043-03

      麻疹是一種危害人類健康的傳染病。近年來,由于我國廣泛開展麻疹疫苗接種,兒童麻疹發(fā)病率已明顯下降,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機體內(nèi)麻疹抗體滴度逐年下降。成年人麻疹的發(fā)病率逐年上升,成人麻疹并發(fā)肝損害逐漸被人們認識。為探討該地區(qū)麻疹并發(fā)肝損害情況,以指導臨床診療,現(xiàn)將該院2013 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97例麻疹患者中并發(fā)肝損害的44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整群選擇該院收治的97例麻疹住院患者,男60例,女37例,年齡3個月~51歲,平均年齡(23.7±1.3)歲,均符合麻疹診斷標準,其中并發(fā)肝損害的44例,其中男18例,女26例,兒童9例,成年人35例,平均年齡(22.3±1.3)歲。排除了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病毒性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及巨細胞病毒、EB病毒等其他病毒引起的肝功損害。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當日抽取靜脈血檢測送檢肝功能。有肝功異常者次日進一步送檢甲型、丙型、丁型、戊型肝炎病毒抗體、乙肝兩對半、乙肝病毒DNA、巨細胞病毒、EB病毒抗體等各項肝炎病毒學指標及肝臟超聲以判斷是否為麻疹并發(fā)肝損害。隔5~7 d復查肝功,至肝功正常。同時觀察患者癥狀、體征。根據(jù)肝功情況將肝損害分為輕、中、重度,并對患者發(fā)熱、皮疹、消化道癥狀等與肝損害程度的關系進行分析。

      1.3 診斷標準

      麻疹診斷標準:根據(jù)患者癥狀、體征、流行病學等資料參照《實用傳染病學》關于麻疹的診斷標準[1]。肝損害診斷標準: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總膽紅素(TBIL)至少有1項異常,甲型、丙型、丁型、戊型肝炎病毒抗體均陰性,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陰性,乙肝病毒DNA(HBVDNA)陰性。巨細胞病毒、EB病毒抗體陰性。麻疹發(fā)病前后未服用有肝損害的藥物,既往肝功正常。

      1.4 肝損害程度劃分標準

      肝功正常 ALT ≤40 U/L,TBIL ≤17.1 μmol/L,白蛋白(ALB)≥35 g/L;輕度肝損害:ALT 41~100 U/L,TBIL 17.1~34.2 μmol/L ALB ≥35 g/L;中度肝損害:ALT 101~300 U/L,TBIL 34.3~85.5 μmol/L 32 g/L300 U/L,TBIL >85.5 μmol/L ALB≤32 g/L。

      1.5 統(tǒng)計方法

      應用SPSS 16.0統(tǒng)計系統(tǒng)軟件包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

      2 結果

      2.1 癥狀、體征

      44例并發(fā)肝損害患者除具有麻疹患者共有的發(fā)熱、上呼吸道卡他癥狀、口腔麻疹黏膜斑(Koplik斑)、紅色斑丘疹外,均有不同程度的乏力、食欲減退、惡心、嘔吐、上腹部不適、腹脹、腹瀉等消化道癥狀,少部分自覺肝區(qū)隱痛。查體有肝區(qū)叩擊痛12例。肝腫大1例(根據(jù)超聲多普勒判斷),黃疸5例。

      2.2 肝損害情況

      97例麻疹患者中有44例并發(fā)肝損害,占45.36%。其中兒童9例,占肝損害患者比例20.45%,成年人35例,占肝損害患者比例79.55%?;颊吒螕p害均發(fā)生于出疹期。

      2.2.1 肝功能損害程度 輕度肝損害14例,中度肝損害22例,重度肝損害8例。5例出現(xiàn)TBIL升高,3例為中度升高,最高值為46.2 umol/L。44例患者均出現(xiàn)ALT、AST升高, ALT在41~100 U/L為17例,ALT在101~300 U/L為19例,ALT ﹥300 U/L為8例。31例患者出現(xiàn)γ-谷氨酰轉肽酶(GGT)升高,7例達10倍正常值上限,最高達992 U/L,GGT增高較ALT增高明顯,且與ALT增高呈相對平行關系,恢復略遲于ALT恢復。7例出現(xiàn)堿性磷酸酶(AKP)增高,其中6例為輕度增高(3倍正常值上限以內(nèi)),1例為中度增高,達507 U/L。

      2.2.2 肝損害持續(xù)時間 所有合并肝損害患者在治療麻疹同時,根據(jù)患者肝損害程度給予適量“異甘草酸鎂、還原性谷胱甘肽、葡醛內(nèi)酯”等中1~2種保肝、降酶治療。肝損害7天內(nèi)恢復者16例,8~14 d恢復者26例,14~30 d恢復正常2例,有3例恢復期ALT繼續(xù)升高,其余41例患者肝功均隨原發(fā)病麻疹皮疹的好轉而好轉。預后良好,無慢性化趨勢。

      2.2.3 肝損害程度與麻疹病情輕重程度 依據(jù)肝損害程度與患者發(fā)熱程度、發(fā)熱持續(xù)天數(shù)、皮疹量所占人數(shù)見表1。

      3 討論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臨床表現(xiàn)上麻疹各種感染中毒癥狀嚴重,可出現(xiàn)持續(xù)發(fā)熱、咳嗽、流涕、流淚、眼結合膜充血、畏光、咽痛、全身乏力等非特異性癥狀,并在病程2~3 d出現(xiàn)特征性的麻疹黏膜斑(Koplik斑),病程3~4 d出現(xiàn)自上而下的紅色斑丘疹,同時各種感染中毒癥狀加重,皮疹于2~3 d遍及全身,持續(xù)1~2 d后按出疹順序消退,可留有淺褐色色素沉著斑及伴有糠麩樣細小脫屑,可同時出現(xiàn)多種并發(fā)癥:如支氣管肺炎、喉炎、心肌炎、腦炎、亞急性硬化性全腦炎等[2]。近年來麻疹所致肝損害的相關文獻不斷增加[3-5]。

      麻疹并發(fā)肝損害的可能機制有:①麻疹病毒隨血流播散直接侵入肝臟,在肝細胞繁殖,可引起肝細胞的變性、壞死。國外學者Satoch等對麻疹肝損害患者進行肝組織活檢發(fā)現(xiàn),肝細胞輕度壞死,用RT-PCR方法在肝細胞內(nèi)檢測到麻疹病毒RNA,從而推斷麻疹病毒的直接作用導致了肝細胞的受損[6]。②麻疹病毒引起的全身性遲發(fā)型超敏反應,導致肝細胞的損傷。③免疫力低下可能也是肝細胞損害的原因[7]。國內(nèi)劉云燕等報道成人感染麻疹病毒后,CD3+總T淋巴細胞數(shù)目下降,CD4+輔助性淋巴細胞數(shù)目也降低,而CD8+T淋巴細胞數(shù)目無顯著變化[8]。張莉等報道麻疹引起肝臟損害較其他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臟損害輕,隨著麻疹的消退逐漸恢復,痊愈快,其原因可能為麻疹病毒引起肝細胞的變性、壞死等非特異性炎癥,或麻疹病毒在機體內(nèi)形成免疫復合物,導致細胞免疫功能的損害等有關[9]。

      該組資料顯示97例麻疹患者中有44例并發(fā)肝損害,占45.36%。麻疹并發(fā)肝損害成年人較常見,成年患者占肝損害患者比例79.55%,多發(fā)生于出疹期,且程度一般為輕中度,44例肝損害患者中,輕度肝損害14例,中度肝損害22例,共占全部肝損害患者比例為81.8%,經(jīng)保肝、降酶及對癥支持等治療后,41例患者肝功均隨原發(fā)病麻疹皮疹的好轉而好轉,預后良好。邱姣報道[10]麻疹伴有肝損害者亦多見。發(fā)生率高達 74.36%。

      突出表現(xiàn)以惡心、食欲不振、腹部不適為主,臨床過程與急性病毒性肝炎相似,多在 1 個月內(nèi)恢復正常。麻疹伴有肝損害易與其他肝病相混淆, 如藥物性肝損傷、 各型病毒性肝炎等,鑒別的要點在于流行病學和血清學檢查[11]。肝損害以ALT、AST、GGT升高為主,GGT增高較ALT增高明顯,恢復略遲于ALT恢復,AKP、TBIL受影響較小,提示患者肝損害可能存在明顯膽管炎癥。因此關于麻疹并發(fā)肝損害的發(fā)病機制應進一步研究。

      綜上所述,麻疹并發(fā)肝損害較常見,成年人為主,臨床癥狀無特異性,多數(shù)為不同程度的乏力、消化道癥狀,較少出現(xiàn)黃疸,常被麻疹嚴重的感染中毒癥狀所掩蓋,臨床不易發(fā)現(xiàn)。因此,提醒廣大感染科醫(yī)生在麻疹診療過程中應常規(guī)檢測肝功能,以便早期發(fā)現(xiàn)肝損害,給予及時有效治療,更好的為患者服務。

      [參考文獻]

      [1] 李夢東.實用傳染病學[M].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64.

      [2] 李蘭娟,任紅.傳染病學[M].8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65-66.

      [3] 韓樂強,邊婕.麻疹合并肝損害的臨床特征分析[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3,7(15):71-72.

      [4] 李新成.麻疹并肝損傷臨床特征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3,34(12):2330.

      [5] 杜鳳芝.成人麻疹43例臨床報告[J].內(nèi)蒙古醫(yī)學雜志,2012,44(7):857.

      [6] Satoh A,Kohayshi H,Yodhida T,et al. clinicopatholosical Study on liver dysfunction in measles[J]. Internal Medicine,1999,38(5):454-457.

      [7] 陳銳.成人麻疹并發(fā)肝功能損害 45 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9(1):177-178.

      [8] 劉云燕,李敏然,孫杏麗,等.成人麻疹患者T淋巴細胞檢測及意義[J].河北醫(yī)藥,2014,36(17):2587.

      [9] 張莉,高春明,李文靜.59例成人麻疹臨床分析[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4,12(10):1563.

      [10] 邱姣.成人麻疹39例臨床特點分析[J].內(nèi)蒙古中醫(yī)藥,2013(9):64.

      [11] 陶柏春.成人麻疹合并肝損傷47例臨床分析[J].遼寧醫(yī)學雜志,2013,27(2):82.

      (收稿日期:2015-09-08)

      猜你喜歡
      麻疹病毒肝功麻疹
      2013-2016 年江西省麻疹病毒分離株H基因特征分析
      麻疹病毒流行株血凝素基因的變異及抗原性變異研究
      喀什地區(qū)維吾爾族非酒精性單純性脂肪肝患者肝功及血糖、血脂代謝情況分析
      CD46、Nectin-4在麻疹病毒感染人肺泡上皮細胞中的作用①
      Trouble in Disneyland
      干擾素α-1b治療成人麻疹療效初步觀察
      麻疹患者的臨床觀察及護理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和肝功酶學指標水平的研究
      麻疹“卷土重來”
      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對感染性休克患者肝腎功能的影響
      信丰县| 永靖县| 屏南县| 嫩江县| 梨树县| 泸溪县| 双城市| 乌什县| 民和| 特克斯县| 新田县| 临洮县| 阿克陶县| 北流市| 玉林市| 社旗县| 黔西县| 台北市| 阿坝| 长沙县| 汤阴县| 措勤县| 桃江县| 巧家县| 葵青区| 延庆县| 额济纳旗| 循化| 随州市| 怀集县| 嘉祥县| 大连市| 渭源县| 永兴县| 深州市| 垫江县| 鹤峰县| 巴东县| 溆浦县| 石首市| 东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