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亮
(重慶三峽學(xué)院,重慶 404000)
?
解析毛姆《彩色的面紗》的主題及中國人的形象
焦裕亮
(重慶三峽學(xué)院,重慶 404000)
威廉.薩默賽特.毛姆是英國著名的小說家和戲劇家。他的作品在世界范圍內(nèi)廣為流傳?!恫噬拿婕啞肥敲返牡谝徊炕ㄙM了幾年的時間才完成的長篇小說,也是他唯一一部以故事情節(jié)而不是以人物形象為契機發(fā)展而成的小說。本篇論文試解析該小說的主題,闡釋在愛與責任、背叛、覺醒、救贖下,從心靈到精神的成長,學(xué)會了仁慈與憐憫,而堅強地繼續(xù)生活下去。其次在人物活靈活現(xiàn)的演繹下,中國人體現(xiàn)出了一種勢利、貧窮、骯臟、墮落的人物形象,給小說添加了一些異國色彩,這也是值得人們?nèi)ド钏甲约旱膬r值而不趨炎附勢,能獨立的生活。
毛姆;《彩色的面紗》;主題;中國人的形象;成長
W.S.毛姆是英國現(xiàn)代著名的小說家和劇作家,1874年生于巴黎,他一生愛好旅行,屐痕處處,所見所聞落筆成文,因此其創(chuàng)作極富異國情調(diào)色彩。他曾于20世紀20年代到中國旅行,并把在中國的旅行見聞形諸文字,發(fā)表他對中國的看法。毛姆的其他作品中也有不少涉及到中國或以中國為背景的。
1925年,《彩色的面紗》出版,英國的《發(fā)行人》雜志稱它為“當代最偉大的小說之一”,而當時英國的大作家利頓.斯特雷奇認為它頂多是一個“二等一級”的作品。毛姆的作品越來越受到國內(nèi)外學(xué)者的關(guān)注。在國內(nèi),《彩色的面紗》同樣也沒能引起學(xué)術(shù)界的足夠關(guān)注,對這部小說的譯介,在國內(nèi)只有兩個譯本.研究這部小說的論文和專著更是寥寥可數(shù),研究者多是對其主題進行分析。毛姆用人性的冷漠來設(shè)置和揭開一張“人性”的面紗,并且把主題升華到人性的層面上。此文將探討《彩色的面紗》中的主題及其中表現(xiàn)的中國人的形象。
每部文學(xué)作品都折射出它所不可爭辯的人生哲理。其中也反映了不少我們生活的真諦,對愛情、生活等永恒的話題。而《彩色的面紗》向我們展示了愛與責任、背叛、覺醒、救贖等主題。下文將簡而談之。
“我知道你愚蠢、輕佻、頭腦空虛,然而我愛你。我知道你的企圖、你的理想、你勢利、庸俗,然而我愛你。我知道你是二流貨色,然而我愛你?!比绱松钋榈母姘祝鴦P蒂卻不為感動。瓦爾特的傷悲,只有瓦爾特了解,他的愛如此純真而動人。當瓦爾特發(fā)現(xiàn)凱蒂的不忠,他們開始了唇槍舌戰(zhàn),而瓦爾特始終保持著鎮(zhèn)定的姿態(tài),紳士的風(fēng)度。發(fā)現(xiàn)凱蒂和唐森在屋里時,他并沒有沖進去揍唐森一頓。瓦爾特的愛至深,讓他無法從愛中抽身,使他陷入了報復(fù)凱蒂的火坑中。他們?nèi)サ搅嘶魜y瘟疫的湄潭府。而唐森嘴上說愛凱蒂,但當面臨真正的抉擇時,他又不愿放棄他的社會地位、美好前程和他的家庭。他反而勸說凱蒂跟著瓦爾特去湄潭府,也許那樣能拯救他們的婚姻。這就是自私、勢利的唐森對凱蒂愛的表現(xiàn)。她每天得面對瓦爾特的冷漠和他對她的怨恨的報復(fù),她對生活失去了激情,覺得生活得既壓抑又無望。自從韋丁頓跟修道院的院長提過凱蒂,院長就很期盼與凱蒂見面。見面后,凱蒂的生活就重新有了活力。當?shù)弥郀柼夭恢亲詺⑦€是染病死亡的消息后,凱蒂覺得自己與修道院的嬤嬤比起一文不值。瓦爾特到死也不知道凱蒂自始至終都沒愛過他,這就是凱蒂深藏的秘密,她都奇怪修道院里所有的人是那么的愛戴和崇拜瓦爾特,而自己竟然沒發(fā)現(xiàn)瓦爾特是那么優(yōu)秀。
正是由于愛與責任,瓦爾特一直深愛著凱蒂不肯放手,韋丁頓愛著滿洲女孩,唐森愛他的妻子,修道院的姐妹們勇敢地出現(xiàn)在救治霍亂病人的危險前沿。凱蒂的心中充滿了希望和勇氣,她已經(jīng)學(xué)會了憐憫和慈悲,愛與責任讓凱蒂忠實于自己,告別過去,懷著輕松地心情走向新的生活。
在毛姆的作品當中,他描寫了很多與中國有關(guān)的畫面,異國情調(diào),風(fēng)土人情,把整部作品的背景設(shè)置在了上世紀20年代的中國,以在中國的英國殖民地清延市為背景。而其中中國人的形象形形色色,下文將解析作品中中國人的形象。
3.1 勢利、骯臟、貧窮。在凱蒂去找唐森時,他們會常在一個小房子里見面,在她的印象中“那是一家古玩店,店里四處落座的中國人令人厭惡地死盯著她瞧;她討厭那個老頭子,他堆了一臉討好的笑,每次都把她帶到古玩店的后邊,再一溜煙跑上昏暗的樓梯給她開門。那個房間又臟又亂,墻邊的大木頭床簡直叫她不寒而栗?!盵10]畫面中的老頭就是一個勢利的老頭,他總是趨炎附勢于他的顧客,想從中得到更多的好處。而在凱蒂去湄潭府的路上,她看到了散落的房屋,到處破敗不堪,轎夫們做著苦工,用一條骯臟不堪的毛巾,穿著藍布的破舊衣衫。對中國城鎮(zhèn)骯臟不堪的街道司空見慣了,但是那里的垃圾堆積如山,散發(fā)出難聞的惡臭。當凱蒂來到修道院,她看到一群穿著一模一樣的衣服,面黃肌瘦,身同侏儒的孤兒,她們幾乎沒有正常人的模樣,一看便令人生厭。她們是被遺棄的孩子,在霍亂蔓延的湄潭府,面臨著死亡、逃生,人們丟棄了毫無生存能力的孩子。在當時的環(huán)境下,因為貧窮、霍亂人們顯得非常殘忍。
3.2 墮落?!恫噬拿婕啞分杏幸粋€人物是滿洲女人,她雖然得體大方,沉穩(wěn)漂亮,有著東方美人的優(yōu)雅,像一幅畫。但同時她是一個墮落人物的代表,她抽食鴉片,依賴于韋丁頓,她愛他,離不開他,一旦走出他的圈子,她就不知道路向何方。韋丁頓把她送回到她原來的家時,她沒有辦法,又回到了他的身邊。另一方面指出了她沒有上進心,只能停在那個點上,沒有獨立的人格,她的惰性讓她只能成為一個附屬品。
毛姆《彩色的面紗》揭示了不同的主題,警示了我們在人的價值取向時心中的平衡點,要有自己的人格。凱蒂的蛻變讓她從心靈到精神都經(jīng)歷了一次徹底的洗禮,走上了一條重生之路,一條精神成長的路。雖然毛姆筆下中國是貧窮、骯臟的,但作品中也不時滲透著美麗的田園風(fēng)光,其中東西方的融合也促進了各自得發(fā)展,瓦爾特到中國研制霍亂的方案,也體現(xiàn)了人們之間彼此的關(guān)懷。在毛姆的風(fēng)格中對中國有偏見,但他也贊揚了中國傳統(tǒng)的美。
[1] 姜智芬.文學(xué)想象與文化利用——英國文學(xué)中的中國形象[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2005:210
[2] 郭哲韜.論《彩色的面紗》對自由的追尋[EB/OL]http://www.ovki.cn/xinwenzongheng/200910/13/66844.html
[3] 毛姆,阮景林譯.面紗.(The Painted Veil)[M].重慶:重慶出版社:57,59,183,193,137,178,7
I561
A
1671-1602(2016)20-023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