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萬元
寫作是學生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思想和交流情感的重要方式,是學生認識世界和認識自我的表達過程。然而,許多學生寫習作時往往覺得無話可說,無材料可寫,無處著手,不想寫作文,甚至不敢寫作文。面對這些問題,教師應不斷探索有效的途徑引導學生,讓學生寫作文時覺得有話可寫,敢寫作文,喜歡寫作文。筆者結合多年的作文教學實踐,總結了以下幾點引導學生寫習作的有效做法。
一、巧用情景,構建寫作發(fā)生點
因為一件奇聞妙事而產生寫作的想法,因為一個鮮明特點的人而想起一件事情,或者因為一處景物而想寫些話語,這些就是人們常說的寫作發(fā)生點。要寫好習作,首先得有寫作發(fā)生點。一些讓人記憶猶新的情景能敲擊學生的內心世界,撕下學生記憶的封條,打開學生情感的閘門,讓學生感情的潮水噴涌而出,讓學生的話語飛瀉而下。教師應很好地利用這些情景,構建學生寫作發(fā)生點,激發(fā)學生寫作的內心沖動。例如,一個寒冷的上午,筆者正聚精會神地給學生上《開國大典》一課,忽然,室外潔白的雪花輕輕地從窗戶飄進教室,落在學生身上、課桌上、書本上。教室里,靜靜聽講的學生開始有些躁動。由于很少下棉花雪,因此學生十分想看雪。筆者心想,干脆讓學生欣賞雪,再讓他們寫篇作文得了,于是就把學生放出了教室。學生興奮極了,有的追雪,有的嘗雪,有的堆雪人,有的寫雪字,有的站在走廊上望雪……待學生玩夠了,筆者把學生召回教室,問:“你們玩雪后心里有話要說嗎?你們能寫一篇關于雪的作文嗎?”學生異口同聲:“能!”頓時,寂靜的教室里,學生不停地寫著自己剛才親身經歷的“玩雪”之事,抒寫著自己玩雪中或喜或悲的情感,表述著自己對雪的一些看法?!跋卵边@突來的情景,讓學生拾掇起自己的情感體驗,喚起了寫作發(fā)生點,因此,學生寫下了很多優(yōu)秀的習作。
當然,生活中構建學生寫作發(fā)生點的方法、工具很多,如電影、電視等多媒體,它們能作用于學生的視、聽等感覺,再現(xiàn)生活。學生借助它們走進歷史,走近現(xiàn)實,走向廣闊的天地,從而產生似火般的寫作激情。還有些情景,需要教師根據內容進行創(chuàng)設。教師巧用豐富多彩的情景,能有效地構建學生寫作發(fā)生點,拓展學生的寫作思路,還能促使學生主動探索、主動發(fā)展,形成相應能力。久而久之,學生碰到情景便會自然產生濃厚的寫作欲望。
二、感受生活,豐盈寫作源泉
葉圣陶提出:“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源泉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流個不停?!毙W生的生活空間相對狹小,他們寫的作文往往內容枯燥、不豐富、不流暢、無感情。因此,教師就應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生活,感受生活,從而充實學生的閱歷,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豐富學生的寫作源泉。如一個星期四的上午,筆者組織全班學生去一位學生家的李子園里,幫助他家摘李子?;顒咏Y束后,筆者要求學生靜下心來,把摘李子的快樂寫出來,把快樂的情緒傳遞出來,用快樂感染別人。學生即刻握筆書寫,個個積極、專注。不一會兒,一個個漢字如螞蟻般出現(xiàn)在作文本上。有的寫道:“我一下就看見了高高站在樹頭的李子,我像跳高一樣,雙腳用力蹬地,縱身一跳,手剛碰到李子,它就‘咚的一聲落到我頭上?!庇械膶懙溃骸拔以缇投⑸狭艘活w大李子,我挺直身子,伸長手,夠著了那顆李子,可是不小心手一滑,李子順著我身子滾落到地上,奔向遠方,我趕忙去追?!币恍行芯实木渥尤慷?、滔滔不絕。沒有色彩斑斕的生活體驗,學生哪能寫出飽含感情的話語,哪能寫出美麗的文章。
生活是個萬花筒,是寫作永不枯竭的源泉,生活中寫作素材俯首可拾。教師應引導學生積極感受變化無窮的生活,讓生活的源頭活水滋潤學生作文田園。
三、欣賞美文,學習寫作技巧
有學者說:“研究文學者,往往始之以欣賞,繼之以模仿,而終之以創(chuàng)新也?!苯滩闹械恼n文都是精選出的美文,是學生學習寫作的樣本范例,教師應選擇經典的課文作寫作學習的例文,并根據所選課文的內容和特點,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寫作,教會學生開頭怎樣吸引讀者,結尾怎樣有特色,描寫怎樣形象生動,說理怎樣有根有據等。如《可愛的草塘》一文中的片段:“一條清澈的小河奇跡般地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蘆葦和蒲草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顯得更綠了;天空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顯得更藍了;云朵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顯得更白了?!边@段話突出的寫作特點是“色彩搭配”和“畫面組合”。蘆葦、蒲草、小河、天空、云朵五種景物和諧地組成一個畫面。而五種景物,五種顏色,格外鮮明艷麗,給人以美不勝收的視覺感受。教師要引導學生欣賞這段話,學習“色彩搭配”和“畫面組合”這兩種寫作技巧,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總之,教師通過構建寫作發(fā)生點、豐盈寫作源泉、學習寫作技巧等來引導學生寫習作,學生就會愿意寫,覺得有東西可寫,懂得怎樣寫,寫作能力便會不斷提高?!簦ㄗ髡邌挝唬航魇∪f安縣枧頭中心小學)
□責任編輯:范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