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迪
拿下國內音樂劇領域最大額單筆融資,1987年北大女生用互聯網思維革新小眾消費市場。
七幕人生是一家以西方音樂劇為載體,引進、漢化音樂劇,制作并演出,還會通過互聯網手段進行數據及市場運營的文化公司,創(chuàng)始人楊嘉敏是一個1987年出生、北大畢業(yè)的女生。目前,七幕人生已引進百老匯的音樂劇版權包括《我,堂吉訶德》《Q大道》《一步登天》等,在國內演出超過360場,觀眾人數超過40萬。
2015年1月,七幕人生獲得了華人文化產業(yè)基金和華創(chuàng)資本的3000萬元人民幣聯合投資,是國內音樂劇領域最大額的單筆融資。
七幕人生創(chuàng)始人楊嘉敏
被嚴重忽略的音樂劇
大學畢業(yè)后,楊嘉敏先后任職于軟銀集團日本總部和華創(chuàng)資本?!拔以诖髮W時就對戲劇非常癡迷。另一方面,可能由于我是浙江人的原因,創(chuàng)業(yè)一直是我很想做的事。”
在日本工作期間,她對日本著名的四季劇團進行了近距離觀察,該劇團的運營方式和文化精神都對她產生了很大的沖擊。同時,她也對國內市場進行了調查,感覺到:一方面,文化產業(yè)政策的變化提供了機遇;另一方面,從市場角度去看,文化產品的供給無法滿足文化消費需求,優(yōu)秀的文化內容并不多。
于是,在軟銀和華創(chuàng)資本工作3年后,累積了足夠創(chuàng)業(yè)經驗和實踐能力的楊嘉敏選擇了創(chuàng)業(yè),做西方音樂劇的版權引進和文化制作——2012年2月,七幕人生成立了。
她的發(fā)現是對的。道略演藝的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音樂劇票房收入約為2.34億元人民幣,還不到日本市場的5%,但音樂劇品類的增速卻達到了21.7%,是現場演出中增長最快的品類。而隨著中國市場的消費升級,中產階級的崛起,中國的音樂劇消費市場顯然很有“錢”途,甚至有數據顯示這個市場保守預計不會少于200億元。
楊嘉敏說:“音樂劇長期的現金流是非常好、非常穩(wěn)定的。電影票房可能幾個月之內就積累完畢,比如有20多億美金票房的《阿凡達》,但是大家會忽略超過50億美金的音樂劇,如《獅子王》《歌劇魅影》等。它們累計的票房并不亞于電影,但需要一個長期的時間軸?!彼脑竿亲屍吣蝗松蔀橹袊摹鞍倮蠀R”。
將西方音樂劇本土化,更接地氣
七幕人生的商業(yè)模式主要分兩點:第一,引進音樂劇版權,本土制作;第二,發(fā)展音樂劇核心產品相關的業(yè)務,如衍生品及音樂劇教育。
音樂劇版權引進是核心。當下國內的音樂劇市場,有些在做西方音樂劇的中文版,有些在做原創(chuàng)。楊嘉敏只做西方音樂劇的版權引進和文化制作,并通過長檔期、低票價、好作品這三個標準在中國建立音樂劇演出格局。
這個模式不光是她自己的經驗判斷,也是在歐美、日韓市場已經得到過驗證的成熟商業(yè)模式。挑選和引進國外成功的劇目時,七幕人生唯一的標準和要求就是“選擇的劇目能在中國演上5年甚至10年之久”。
然而,至今為止的音樂劇市場,在中國能演出5年的劇目都非常少。為什么條件如此苛刻?楊嘉敏坦言:“雖然音樂劇是一個利潤率持續(xù)增高的藝術形式,但前提是得演足場次。如果這個劇的口碑不好,觀眾就不會在看完第一次后再來第二次。劇目有很多的風格,但是否具有生命力,是我們考慮的最核心的因素。”
因此,目前七幕人生只從百老匯的20%經典劇目中做引進選擇?!霸诎倮蠀R,音樂劇的風險很高,它80%的劇目可能在第一年就下檔了,只有20%的劇目能夠常演不衰。我們選擇劇目的時候只會從那20%中挑選,同時可能還要看看它在日本、韓國的表現?!?/p>
但是,對于西方音樂劇這種小眾的舶來品,想在中國市場做到一定程度上的傳播并不容易。七幕人生幕后的主創(chuàng)全部是來自百老匯的專家團隊,臺前則由本土的演員去呈現,同時通過劇本的漢化讓觀眾無需擔憂語言的障礙,盡量讓長檔期駐場演出成為可能。
在運營模式方面,國內大部分引進劇目是短檔期,而七幕人生定位在長檔期,即在一個城市至少演兩到三個月時間,用公司化的運營方式持續(xù)、系統性地生產音樂劇產品。
互聯網思維留住音樂劇觀眾
但音樂劇市場在國內畢竟是一個很小眾的市場。不過,楊嘉敏是這樣想的——她舉了個例子:從前中國是沒有咖啡的基因和文化的,星巴克進來的時候首先給人們灌輸“咖啡”這個品類的概念,并且“教育”用戶咖啡要喝星巴克。而七幕人生現在面臨的情況與當年的星巴克很相似。
現在,七幕人生除了宣傳劇目本身,也在向大眾普及音樂劇的概念,讓大家覺得音樂劇也是一種非常時尚的娛樂方式。
它的目標受眾群定位在兩類人群上,一類是年輕時尚的人群,比如大學生、大都市的年輕白領,另一個受眾群就是家庭觀眾。前者更容易接受新鮮事物,而家庭觀眾在楊嘉敏看來,適合兒童看的劇目不一定是兒童劇,很大程度上也可以是適合全家觀看的,這個市場會很大。
保持用戶黏性是個問題,楊嘉敏想到的是用互聯網的方式來解決,“從線下的觀劇引導到線上的平臺,進行針對性的服務和營銷”,比如針對會員和粉絲推出線上線下的活動,其次根據用戶人群數據推出需求產品,包括社交、婚戀等等。“我們的舞美會有變化,卡司也會有變化,從而吸引原有的受眾去看我們的下一部劇?!?/p>
目前,七幕人生團隊有30余人。楊嘉敏介紹,融資的資金主要還是用于團隊建設以及教育市場和產出優(yōu)質內容上。提及變現的問題,楊嘉敏并不著急,但票房收入以及圍繞音樂劇可以連帶出來的衍生品開發(fā)、商業(yè)贊助、音樂劇培訓、電影、網絡劇或者游戲等等,都已在討論計劃中。在她計劃中,明年北京、上海會各有一個七幕人生的常駐劇場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