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憲瑋
作為國際通用語言,英語在國際交流中被越來越多地使用。作為英語初學者,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尚未完全成熟,抓好第一步十分重要。作為一門外語,小學生難免會對英語感到陌生,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如果教師不能進行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英語課堂將如一潭死水,不利于學生今后的英語學習。教師應該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將游戲教學法融入課堂教學中,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一、游戲教學法的定義
游戲教學法是在充分考慮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的基礎上,根據其“好奇、好動”的特點而提出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長期的實踐證明,游戲教學法可以有效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教學質量。
游戲教學法就是教師通過各種有效途徑去營造一個良好的語言交際氛圍,讓學生在交流中獲得知識。英語教師在進行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時,應該遵循“游戲”的規(guī)律及運用原則,即教學游戲的設計要從教學目的出發(fā),并最終為教學目的服務。獨特、新型、有效的教學游戲設計可以快速吸引學生的眼球,并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在游戲過程中,教師應該緊緊圍繞教學的重難點來展開。這樣,學生在課堂學習中不僅能學到知識,還能收獲一份愉悅的學習心情,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二、游戲運用策略
1.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就是教師在上課之前,深入研究教材,然后結合小學生的特點,設計出獨特新穎的故事情節(jié),并邀請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這種教學方法的優(yōu)點在于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在明確自己的角色后,在演繹之前就會主動學習相關知識,解決不會的問題,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加深對目標英語內容的認識及理解。等到真正進行角色扮演的時候,學生就能比較準確、靈活地進行英語對話。如果教師也可以參與到各種游戲中,不僅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加強師生之間的感情交流,也有利于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有效完成角色扮演,教師也可以在互動中發(fā)現學生中存在的知識誤區(qū)并及時給予幫助。
2.包中猜物
包中猜物游戲教學法一般運用于各階段的單詞復習環(huán)節(jié)。教師上課之前要先準備好一個書包,并在書包里裝好跟本節(jié)課單詞有關的實物。在教學過程中巧妙設置包中猜物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對包中的物品進行猜測,提問學生“What is in the bag?”學生會根據學習過的句型,習慣性地回答出“It is...”教師隨即從書包里拿出一件物品,再問學生“What is this?”這種教學方法的優(yōu)勢是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可以讓學生集體回答,也可以單獨對學生進行提問,這樣,教師就可以了解學生對單詞的掌握情況,并對學生的錯誤發(fā)音進行糾正。
3.“找找看”游戲
教師對五官的單詞進行講解后,可以讓學生在觸摸自己五官的過程中學習相關的單詞。教師向學生發(fā)話,“Touch your nose.”“Touch your head.”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用手觸摸相對應的五官。這種游戲策略在現代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十分廣泛。因為這種教學方法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游戲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反應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4.釣魚教學游戲
教師在上課之前可以先準備好特制的釣魚竿,并準備寫上相關單詞的卡片。在進行游戲前,教師先將卡片放在地上,再邀請幾個同學用魚竿進行“釣魚”。教師朗讀相關的單詞,讓學生在眾多卡片中迅速“釣到”相關單詞的圖片,看誰找得多,找得準,然后給予相應的表揚與鼓勵。這種游戲可以有效鍛煉學生的記憶力、反應能力,使英語教學更具有針對性。
總之,游戲是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實效性的一種有效策略,它遵循“寓教于樂”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在愉悅的教學環(huán)境中學到知識。同時,游戲活動應該具有目的性、多樣性及時效性,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寓教于樂”的目標,真正使英語課堂教學有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