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博(西安文理學院外國語學院 陜西西安 710065)
?
淺談地方本科院校英語專業(yè)基礎(chǔ)寫作課程教學
倪博(西安文理學院外國語學院陜西西安710065)
摘要:根據(jù)對新版人才培養(yǎng)方案的實施,通過一年的教學實踐,得出重要啟示:英語寫作課程要緊密結(jié)合學生實際情況,制定出相應的教學方法,而不是一味的采用當下眾人捧之的理論。著重培養(yǎng)英語專業(yè)學生的扎實基本功,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為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提高打好基礎(chǔ)。
關(guān)鍵詞:寫作困難;基本功;過程法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04.056
英語寫作能力的強弱是衡量英語專業(yè)學生基本功是否扎實的重要標準之一,也是衡量畢業(yè)生在工作中實際應用能力的標桿。根據(jù)《高等學校英語專業(yè)英語教學大綱》對21世紀外語人才的界定:“這些人才應具有扎實的基本功、寬廣的知識面、一定的相關(guān)專業(yè)知識、較強的能力和較高的素質(zhì)”,可見,扎實的基本功首當其中,而英語寫作能力就是基本功是否扎實的具體表現(xiàn)。但目前我國外語教學面臨的問題諸多,比如對學生語言輸入能力的過分強調(diào)(聽力和閱讀),而輕視學生的語言輸出(口語和寫作)能力,造成了即使以英語為專業(yè)的本科生的口語和寫作能力也偏弱的局面。
作為地方本科院校,生源質(zhì)量和重點院校或外語專業(yè)院校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學生普遍表現(xiàn)為語法基礎(chǔ)薄弱、學習動力不足、自我認知能力欠佳等。根據(jù)我校外國語學院2016年本科人才培養(yǎng)方案,為大一新生開設(shè)了英語基礎(chǔ)寫作課程。根據(jù)本人實踐教學與相關(guān)理論學習近一年來,就該課程的教學體會分享如下:
1.寫作不是詞匯、句子堆積的簡單過程,而是邏輯思維和語言表達的復雜過程。由于中西方社會文化,歷史沿革不同,造就人們的思維方式不同,因此產(chǎn)生的寫作習慣、文風有較大差異。受中國社會環(huán)境和文化的影響,很多同學習慣性的帶著中文的思維方式寫英文,甚至只能理解符合中文表達習慣和文化的文章,而對原汁原味的地道英文表達不習慣、不理解,甚至排斥,久而久之,寫出的句型越來越chinglish,形成惡性循環(huán)。以下是我從學生習作中摘抄的例子:
e.g. Nowadays, in the modern world and cit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very aspects of society, many things had changed compared with before. (完全的漢語表達順序,沒有英語表達習慣的意識)
e.g. They hope that we, the flower of nation, could live a happy life in the future.(“祖國的花朵”完全是中國文化的形象,西方人讀后會不理解或產(chǎn)生歧義)。
2.大學生是一個思維活躍,善于接受新鮮事物的群體。他們的日常語言很豐富,很有創(chuàng)造力,但用英語表達時卻往往表現(xiàn)出表達能力有限的特點,甚至造成混亂或者誤解。請看以下例句:
e.g. To be honest, everybody have the emotion of benefit.(略過語法錯誤不說,作者本意是想表達“每一個人都是利益至上”)
e.g. However nobody naturally is a cheater. It must have different reasons result in the one becoming a cheater. (大意是可以明白作者的本意,但完全不符合英文表達習慣,句式很混亂)
寫作是語言交際的輸出過程,需要的不僅是書寫正確的句子,還要有較好的跨文化交際意識。為什么同樣的意思中文要這樣寫,而英文要用另一種方式寫,這就需要對中西方兩種文化差異的深刻體驗和理解,理解了文化差異,就不會寫出“One likes cabbage while others like carrots(蘿卜白菜各有所愛)”這樣的句子,而應該是“One man’s meat is another man’s poison”。去國外直接體驗西方文化的機會有限,但可以通過閱讀文學作品、觀看英文原聲電影或電視劇和相關(guān)的社會文化歷史知識的學習彌補這一點。
前文說過,在西安這個教育資源相對優(yōu)越的城市,作為地方本科院校,我們的學生質(zhì)量在高校群體中偏低是個客觀事實,我們需要正視它并因材施教。作為英語基礎(chǔ)寫作課教師,筆者認為要抓住“基礎(chǔ)”二字,把它看做是高中英語語法、句法課的延伸,但又區(qū)別于英語精讀課程教學的綜合性,從學生最基本的句式、詞匯入手,輔以大量的練習,讓學生理解并正確運用句法知識,把“寫出正確并有效的句子(making correct and effective sentences )”作為重中之重,為大二的中級英語寫作乃至大四的論文寫作階段打下堅實基礎(chǔ)。
寫作課教學法經(jīng)歷過成果法(product-oriented approach)、內(nèi)容法(content-oriented approach)再到如今頗為流行的過程法(processoriented approach),越來越有效和接近寫作訓練思維的真正目的。但筆者認為,過程法(分為寫前準備pre-writing、草稿drafting、修改revising、和分享sharing)適合有一定寫作基本功或者以英語為母語國家的學生,而以我?,F(xiàn)有大一學生英語水平,過程法只可適當使用而不能成為主要教學組織方式。在我的教學組織過程中,每個月會給學生一次以讀促寫,通過輸出檢驗輸入的方式來提高學生英語語感,培養(yǎng)跨文化交際意識。主要經(jīng)歷分析型閱讀、精講個別精彩常用詞匯和句型、學生仿寫練習、學生互評以及優(yōu)秀范文賞析幾個步驟。結(jié)合平時句法練習,牢固樹立“寫出正確并有效句子(making correct and effective sentences)”的觀念,傳統(tǒng)教學方法與時下新興的過程教學法相結(jié)合,同時完成寫作課教師從寫作講師(instructer)向?qū)懽黝檰枺╟onsultant)的定時轉(zhuǎn)換,以學生為中心,提高教學效率,保證教學效果。
在互聯(lián)網(wǎng)+的新形勢下,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可以極大的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積極性,例如我使用頻率較高的批改網(wǎng)(www.pigai.org)和一些前輩老師自建的寫作網(wǎng)站,資源豐富、話題新穎、批改便捷,減輕了寫作課教師的作業(yè)批改工作量,并且課上課下相結(jié)合,大大促進了學生英語寫作的熱情。
英語寫作課教學改革任重而道遠,因為這是畢業(yè)生步入社會接受檢驗最直接的方式。作為身居英語教學改革前沿的教師們,更應當結(jié)合學生實際,看清形勢,才能更好邁出步伐,取得成績。
參考文獻:
[1]楊春梅. 中國-東盟合作框架下廣西高校英語專業(yè)寫作課教學改革探討 [J] 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第3期
[2]陸夢菊,陳天然.美國大學寫作課對中國英語專業(yè)寫作課的教學啟示[J]高教論壇2012年9月第9期
[3]韓雯靖. 淺析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不同角色間的差異及對于寫作教學的啟示[J] 戲劇之家2016年第03(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