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意玲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廣播電視臺,云南 怒江 673100)
?
探究基層新聞采寫中的“思維短板”
李意玲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廣播電視臺,云南怒江673100)
摘要:新聞采寫工作要想做得更好,就要不斷深入基層,去人民群眾中尋找來源和力量。在采寫基層新聞的過程中,記者不僅需要去基層蹲點、真正融入群眾的生活,更要重視基層新聞的采寫思路,不斷提高職業(yè)素質(zhì),堅持“人民群眾是新聞報道的主體”的思想,從而創(chuàng)作出更有閱讀價值的基層新聞。在我國的基層新聞采寫工作中,普遍存在著“思維短板”現(xiàn)象,這就需要基層新聞工作人員不斷開拓自己的思維,更深入地觀察新聞、采寫新聞。本篇文章主要圍繞基層新聞的采寫工作展開分析,探究“思維短板”在基層新聞采寫中的影響。
關(guān)鍵詞:基層新聞;采寫工作;“短板”;應用
近年來,我國科學技術(shù)水平有了飛速的發(fā)展,新聞事業(yè)也隨之不斷發(fā)展進步。新聞采寫工作作為新聞報道工作中的一項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新聞從業(yè)者的一項必備技能。一篇成功的新聞報道文章必須有切實可信的采寫素材?;鶎有侣劦牟蓪懝ぷ鏖L久以來都有無法進行下去的“短板”,有些基層新聞工作者即使深入了基層,也無法收獲很多有用的素材,創(chuàng)作出的稿件質(zhì)量也大大下降。所以說,要想做一名成功的基層新聞工作者,就必須要突破“短板思維”,不斷開拓、發(fā)散自己的思維想法。
所謂基層新聞,指記者深入基層,走向人民群眾采寫的新聞。那么基層是哪里呢?其實,任何新聞事件發(fā)生的現(xiàn)場都可以被稱為基層,記者能否深入到基層將直接影響創(chuàng)作新聞的內(nèi)容、傳播價值等。記者走訪人民群眾才能真正了解事件發(fā)生的全過程,讓老百姓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深入基層,新聞采寫工作才能反映解決人民群眾的問題,彌補以往工作中的“短板”。對于同一新聞事件、新聞線索,不同的記者創(chuàng)作出的新聞消息有很大的差距,這就需要記者在新聞采寫工作中作出努力。在開始基層新聞采寫工作前,記者要做好準備工作。俗話說“知己知彼,方能百戰(zhàn)不殆”,新聞采寫工作也不例外。只有做好充分的準備,才能寫出高質(zhì)量的新聞,因此記者開始在基層新聞采寫工作之前,無論時間多么緊張,都需要在腦海中對這一事件有個思考,想想事件的發(fā)展原因、具體經(jīng)過、結(jié)果以及事件的性質(zhì)等多種因素。
目前,我國基層新聞采寫工作中普遍存在“思維短板”的現(xiàn)象。因此,我們要加強對其的重視,不斷提高基層新聞工作者的職業(yè)素養(yǎng),使得他們以更發(fā)散的思維對待基層新聞采寫工作。在基層新聞采寫工作中,解決思維“短板”的具體策略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以開拓的思維觀察生活
其實,新聞事件都是發(fā)生在我們?nèi)粘I钪械?,它就存在于我們身邊。有基層新聞工作者常常抱怨“根本沒有新聞可寫”,對于工作要求,他們只是應付了事,這樣做根本無法發(fā)揮基層新聞的重要作用?;鶎有侣劜蓪懸笥^察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從點滴之間洞察社會更深層次的內(nèi)涵。任何一個有人存在的地方,都會表現(xiàn)出一定的社會屬性,包括人間冷暖、道德法律、理想追求等。因此,基層新聞工作者只要認真觀察生活,以開拓、發(fā)散的思維觀察挖掘,就一定能發(fā)現(xiàn)很多有價值的新聞事件??偟恼f來,新聞是對新近發(fā)生或正在發(fā)生的事實的報道,其最主要的特點就是真實性。新聞來源于我們?nèi)粘5纳钪?,只要發(fā)散自己的思維,認真觀察生活,就能發(fā)現(xiàn)有價值的新聞,從而保證基層新聞采寫工作的質(zhì)量。
(二)以聚焦的思維解決問題
在基層新聞采寫工作中,聚焦思維就是指把開放的思維集中于某一點上,有針對性、有條理地解決這一問題。這樣的思維方式可以幫助基層新聞采寫工作者明確新聞主題,更好地圍繞主題列舉提綱。但是,在實際基層新聞采寫工作中,記者們往往有道聽途說、照本宣科的現(xiàn)象,使得新聞消息缺乏針對性,無法吸引更多受眾。基層新聞采寫工作不僅要了解事件發(fā)生的整個過程,還要明確事件中涉及的深層次內(nèi)涵。在采寫過程中,記者要用聚焦的思維方式考慮事件的內(nèi)涵,從而更好地幫助人民群眾解決問題,不斷克服基層新聞采寫工作的“短板”。
(三)以求異的思維拓寬新聞
在新聞領域,我們經(jīng)常聽到這樣一句話——“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這樣一個有趣的說法其實是十分適用的,這也告誡新聞從業(yè)者在新聞采寫過程中,不僅需要了解事件的過程,更要學會用求異的思維方式考慮問題,將新聞朝著更廣泛的視野拓展。在基層新聞采寫工作中,“求異思維”就是指針對某一新聞事件,沿著不同方向、不同路徑進行思考,拓寬人們的視野并且尋求更有效的解決策略??傊诨鶎有侣劦牟蓪懝ぷ髦?,求異思維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發(fā)人們的思維和想象力,使得新聞有更高的閱讀價值。
新聞采寫是每一個新聞工作者應該具備的一項基本功,同時也是新聞報道中必須完成的一個基礎性環(huán)節(jié)。要想知道一篇新聞能不能成功,我們首先就要看其素材采寫的可行性。可是,一些基層的通訊員隊伍當中普遍存在在新聞采寫方面無路可走以及無章可尋的“短板”現(xiàn)象,即使讓他們走進新聞的地點甚至是新聞的對象,他們也只是走馬觀花,甚至無的放矢,嚴重缺乏對于新聞采訪方面的構(gòu)思以及藝術(shù)。這就導致他們所獲取的素材幾乎可用無幾,據(jù)此所撰寫出來的新聞稿件自然也大打折扣。實際上,作為身在基層的新聞工作者,我們要擷取那些有效的新聞素材,學會用開拓式的思維去思考新聞事件??偟恼f來,在新聞采寫工作中,基層新聞工作者應該用科學的思維模式,以開拓性、聚焦性以及求異性思維來采寫新聞事件,這對解決目前基層新聞采寫中的“思維短板”現(xiàn)象是十分有效的。
參考文獻:
[1] 李彥山.透過基層新聞采寫“短板”談新聞思維[J].新聞研究導刊,2014,5(5):61-62.
[2] 徐杰.一篇典型人物獲獎作品的背后探尋——《網(wǎng)絡質(zhì)疑后的真相求證》采寫過程解析[J].中國記者,2014(1):52-53.
[3] 胡儉.“下笨功夫,用真感情”——從中國新聞獎一等獎《“潛伏”局長》一文的采寫談起[J].中國記者,2013(3):83-84.
[4] 王衛(wèi)明,倪洪江.基層通訊員找選題的學問[J].新聞與寫作,2015(5):80-82.
中圖分類號:G2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16)11-02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