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峰
記得一個朋友喬遷新居的時候,請了不少親戚朋友去家里聚餐。朋友的愛人忙里忙外,給我們張羅了好多菜,我們都吃得津津有味,而朋友的父親卻一直報怨菜沒味,自己又用醬油、醋和鹽調(diào)了一小碗調(diào)料,吃菜的時候都要蘸著調(diào)料才肯下肚。
我看他臉色發(fā)紅,情緒也比較容易激動,就對他說:“伯父,一直這樣吃可不行,您的血壓肯定不低吧?!?/p>
朋友就在一邊說,老爺子的血壓一直偏高,高壓能達到160,雖然知道吃鹽太多不好,但是老爺子就是口味特別重,一般的飯菜入口都嫌沒味,平時家里會適當照顧他的口味。
今天待客,菜就做得淡了些,老爺子就不滿意了。我告訴朋友,照顧老爺子的口味可不是孝順,讓他改掉重口味的習慣才是真正對他好。
現(xiàn)如今不少人都喜歡很“重口味”,喜歡高鹽的菜品像火鍋、水煮魚、泡菜,還有濃咖啡、烈酒等,但是這樣的重口味食物,會給健康帶來許多麻煩,其中之一就是高血壓。
高血壓的癥狀因人而異,一般早期可能無癥狀或癥狀不明顯,僅僅會在勞累、情緒過于激動后發(fā)生血壓升高,過一段時間血壓會恢復正常。
隨著病情加重,會出現(xiàn)頭痛、頭暈、記憶力減退、肢體麻木、心悸、胸悶等癥狀,進一步加深時會出現(xiàn)嘔吐、心悸、神志不清、抽搐和嚴重的心、腦、腎等器官的損害和病變,如中風、心肌梗死、腎衰等。
除了少部分家族遺傳,高血壓者幾乎都是“重口味”,特別愛吃咸的和油膩的食物。
我國北方人相比南方人高血壓發(fā)病率更高,就是因為北方人口味更重。飲食太咸是高血壓的直接誘因,西醫(yī)認為鈉攝入過多,會把身體內(nèi)的水分牽制住,血管血量過多,血管平滑肌細胞水腫,而造成高血壓。
據(jù)調(diào)查,我國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成年人患有高血壓,但是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患病。患者多是出現(xiàn)了高血壓引起的心腦血管疾病,或者眼底出血等并發(fā)癥后才去量血壓。
有一些高血壓患者,明明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壓,但覺得現(xiàn)在得高血壓的人多得很,就不把它當回事兒,還是不忌口,想怎么吃就怎么吃。其實高血壓早期無癥狀,但時間長了,并發(fā)癥就出來了,會出現(xiàn)惡心、嘔吐、抽搐、偏癱、心力衰竭等,都是特別危險的。所以,高血壓者一定要引起重視,控制血壓,避免并發(fā)癥。
朋友問我如何防治老年人的高血壓,我就告訴他,要想預防高血壓,先要控制脾氣,要平心靜氣。除此之外,還要戒掉“重口味”——嚴格限鹽、限酒,食鹽攝入量每天不能超過6克。也可以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適當選擇低鈉鹽,低鈉鹽就是用部分氯化鉀和氯化鎂代替氯化鈉,這樣可以減少鈉的攝入。
為了減少用鹽,家庭最好使用限鹽罐和限鹽勺,烹飪時少放鹽,循序漸進,慢慢減少用鹽量。很多人年紀大了,味覺功能減退,可以多用醋、辣椒、花椒、蔥、姜、蒜等調(diào)味品及味道香濃的蔬菜為食物提味,來刺激食欲。
除了鹽和醬油之外,很多調(diào)味品都含有鹽分,像雞精、味精、各種醬料等,做菜時也應該少放。像濃湯寶之類的增鮮劑也盡量少食用。
對于高血壓患者,我經(jīng)常推薦“踮腳站”的方法。做法很簡單,就是將腳后跟抬起,用前三分之一腳掌著地,然后雙手從胸到小腹緩慢輕推,配合深呼吸,每天早晚各練習15分鐘即可。
此法可有效引氣血向下,強健心腎功能,舒緩心情,降低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