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達拉奉聯(lián)合奧扎格雷鈉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觀察
陳穎慧
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鄭州450014
【關鍵詞】急性腦梗死;依達拉奉;奧扎格雷鈉;Hcy;hs-CRP
選取我院2012-01—2015-01就診的164例急性腦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觀察依達拉奉聯(lián)合奧扎格雷鈉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效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2-01—2015-01就診的164例急性腦梗死患者,均經頭顱CT或MRI檢查確診,且均符合1995年全國第4屆腦血管病會議制定的腦梗死診斷標準[1]。入組標準:(1)發(fā)病48 h內入院;(2)均為首次發(fā)?。?3)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經功能缺損癥狀;(4)年齡在80歲以下;(5)無腦疝或意識障礙;(6)血壓控制在180/100 mmHg(1 mmHg=0.133 kPa)以下;(7)患者或其家屬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嚴重的心、肝、腎、肺功能不全;(2)出血性腦梗死、腦實質出血、原發(fā)性腦室出血;(3)嚴重意識障礙者;(4)改良Rankin量表(mRS)≥2級。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2組,對照組82例,男45例,女37例;年齡48~80歲,平均(58.6±8.1)歲;發(fā)病至入院時間6~48 h,平均(22.4±7.6)h;其中前循環(huán)梗死50例,后循環(huán)梗死32例;發(fā)病部位:基底節(jié)區(qū)58例,腦葉12例,小腦8例,其他4例。研究組82例,男44例,女38例;年齡50~80歲,平均(58.8±8.6)歲;發(fā)病至入院時間10~48 h,平均(24.2±7.2)h;其中前循環(huán)梗死54例,后循環(huán)梗死28例;發(fā)病部位:基底節(jié)區(qū)56例,腦葉14例,小腦9例,其他3例。2組年齡、性別、發(fā)病至入院時間、發(fā)病部位、梗死類型等經統(tǒng)計學分析,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2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調血脂、降血糖、降壓、降低顱內壓力、保持水電解質、酸堿度平衡、應用脫水劑等常規(guī)治療。對照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采用80 mg奧扎格雷鈉加入250 mL生理鹽水(NS)中靜滴,1次/d;研究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以10 mg依達拉奉加入100 mL生理鹽水中靜滴,2次/d。2組療程均為14 d。治療期間嚴密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若出現(xiàn)并發(fā)癥需及時處理。2組治療期間不使用其他抗凝、抗血小板藥物。
1.3觀察指標治療7、14 d后檢測2組Hcy、hs-CRP水平,并進行對比。治療前后采用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定神經功能缺損情況,采用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ADL)評定日常生活能力。觀察2組臨床治療效果。(1)基本痊愈: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91%;(2)顯著進步: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46%~90%;(3)進步: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8%~45%;(4)無變化: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7%左右;(5)惡化: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7%以下或增加??傆行?(基本痊愈+顯著進步+進步)/總例數(shù)×100%。
2結果
2.12組Hcy、hs-CRP水平比較治療后2組Hcy、hs-CRP水平均有所降低,治療7、14 d后,研究組血清Hcy、hs-CRP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2。
組別nHcy水平治療前治療7d后治療14d后對照組8228.1±2.419.6±2.014.8±1.9研究組8228.4±2.613.8±2.210.0±1.8
組別nhsCRP水平治療前治療7d后治療14d后對照組8212.0±3.210.8±3.07.6±2.4研究組8212.4±3.18.1±2.34.8±1.8
2.22組治療前后NIHSS評分、ADL評分比較治療前2組NIHSS、ADL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7、14 d后,2組NIHSS、ADL評分均明顯改善,研究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3。
組別nNIHSS評分ADL評分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對照組8224.8±4.814.6±2.443.8±8.456.8±6.4研究組8224.0±4.48.4±2.044.0±9.062.4±5.8
2.32組臨床療效比較2組臨床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2.82,P<0.01)。見表4。
表4 2組臨床療效比較 [n(%)]
3討論
腦梗死是由各種原因導致的腦部血液供應障礙,從而出現(xiàn)相應的神經功能缺損癥狀[2]。腦梗死急性期一般指發(fā)病后2周內。研究表明[3],血清Hcy、hs-CRP與血栓的形成具有明顯相關性。隨著研究的深入,學者們發(fā)現(xiàn)[4-5],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Hcy及hs-CRP含量明顯增高,聯(lián)合檢測血清Hcy及hs-CRP對腦梗死的早期預防及臨床診斷和病情評估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世界許多國家的指南均指出,腦梗死發(fā)生3 h內應用重組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rt-PA)進行靜脈溶栓治療的效果最顯著,但受時間窗所限,臨床應用并不能廣泛開展,只有2%~3%[6]。因此,抗血栓藥物、抗血小板藥物、神經保護劑被廣泛應用,以改善缺血半暗帶的微循環(huán),挽救瀕死的神經元細胞。依達拉奉是新型的強效自由基清除劑及抗氧化劑,可抑制脂質過氧化,阻止自由基瀑布式連鎖反應,清除體內的活性自由基,減輕腦水腫,有較好的神經保護作用[7]。奧扎格雷鈉是一種高效的血栓素合成酶抑制劑,可抑制血栓烷A2(TXA2)的產生,促進前列環(huán)素I2(PGI2)的生成,從而起到抗血小板聚集和擴張血管的作用;另外,還能抑制大腦血管痙攣,增加大腦血流量,從而改善大腦內微循環(huán)障礙和能量代謝異常[8]。依達拉奉與奧扎格雷鈉聯(lián)合治療腦梗死,可通過多靶點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能夠更快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在減少血小板聚集的同時改善血液循環(huán),從而改善患者的預后。
次研究結果表明,依達拉奉與奧扎格雷鈉聯(lián)用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明顯下降,神經功能缺損明顯改善,日常生活能力逐步提高,臨床效果顯著。
4參考文獻
[1]中華神經科學會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79.
[2]陳紅娟,王云,梅小芬.依達拉奉聯(lián)合奧扎格雷鈉對急性腦梗死神經系統(tǒng)功能恢復的作用探討[J].實用臨床用藥雜志,2014,18(1):72-74.
[3]Ono H, Nishijiama Y, Adachi N, et al. Improved brain MRI indices in the acute brain stem infarct sites treated with hydroxyl radical scavengers, Edaravone and hydrogen, as compared to Edaravone alone. A non-controlled study[J]. Med Gas Res, 2011,1(1):12.
[4]杜俊芳,趙建國.Hcy及sTM與急性期腦梗死的臨床相關性探討[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5,13(14):1 677-1 678.
[5]王新平,孫麗梅,嚴勝利,等.青年腦梗死與血清同型半胱氨和C反應蛋白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4,17(17):65-66.
[6]Tanahashi N. Thrombolysis by intravenous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t-PA)-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direction[J]. Brain Nerve, 2009,61(1):41-52.
[7]杜文華,何琳琳,李景春.奧扎格雷鈉聯(lián)合依達拉奉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的療效[J].中國臨床醫(yī)學,2012,19(4):407-408.
[8]李妤蓉.腦梗死患者急性期C反應蛋白、細胞因子及外周血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的變化[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08,18(10):1 423-1 425.
(收稿 2015-03-23)
【中圖分類號】R74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5110(2016)03-01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