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昆山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中華園小學周萍
?
品味閱讀芳香,感受語言之美
?江蘇省昆山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中華園小學周萍
【摘要】中國的語言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蘊,孕育了燦爛優(yōu)美的文字。這些語言文字陶冶著學生的情操,給他們帶來美的享受。語文學習的根本是語言,所以品味語言和領悟語言是閱讀教學中的重點。
【關鍵詞】品味語言領悟語言閱讀感悟
中國的語言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蘊,孕育了燦爛優(yōu)美的文字。我們小學教材選用的課文,其中的語言文字美更是好似涓涓細流隨處可見。無論是敘事時的娓娓道來,還是描繪景物時的華麗詞句,更有古代語言文字的厚重樸實。這些語言文字陶冶著學生的情操,給他們帶來美的享受。語文學習的根本是語言,所以品味語言和領悟語言是閱讀教學中的重點。那么,如何引導學生品味語言,幫助學生提高領悟語言的能力呢?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zhì)兼美的佳作,不僅濃縮了作者豐富的情感,而且在遣詞造句、語言表達上都頗具特色。教學中,教師應努力捕捉課文的“文眼”,抓住課文精妙之處,引領學生悉心品味,使學生在品讀中揣摩文章字里行間所蘊涵的內(nèi)涵美,加深對語言文字的深刻理解。這就要求每次上課之前,老師都要對文本進行細讀,正確把握文本,了解寫作背景,抓住重點詞語等,只有自己心里有數(shù),才能在課上游刃有余。如《草原》一課中是這樣描寫草原風光的:“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到處翠色欲流,輕輕流入云際?!边@兩個比喻句準確、鮮明,把如詩如畫的草原景色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一個“繡”字,一個“翠色欲流”,把草原的美展現(xiàn)在學生腦海當中,這是一種流動的美。教學這類句子時,教師應反復指導學生朗讀,滿眼的綠色,一碧千里,然后卻有了白色羊群的點綴,綠色中流動著白色,沒有茫茫綠色的感覺,使人感到一種流動美。繼而想象草原的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在腦海里產(chǎn)生一幅草原的畫面,通過畫面的欣賞,進而使學生體味出其美的韻味來。
葉圣陶先生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對于文本中出現(xiàn)的經(jīng)典、精彩的語段,教師除了引領學生反復含英咀華外,還要巧妙地抓住這一語言學習的“練點”,進行仿寫。這樣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提高語言的創(chuàng)作能力。如《秋天》這首詩語言生動優(yōu)美,其中“蘋果嚷著冷了,要穿紅襖;葡萄嚷著冷了,要披紫袍”這句話,運用了擬人手法把蘋果、葡萄的顏色描繪得如此生動、鮮明,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學習語言的范本。在教學中,我讓學生品讀這句話后一起分析其結構特點;然后要求學生也用這種方法寫香蕉、柿子等。如:香蕉嚷著冷了,要披黃袍;柿子嚷著冷了,要穿紅襖。最后再請學生連起來說一說。這樣看起來復雜的句子通過一句一句的仿學,學生寫起來就簡單多了,而且在課文語境中進行言語實踐,深化了文本理解與言語感悟,達到語言運用的目的。
文本往往會給讀者留下意想不到的“空白”,給讀者留下了豐富的想象空間,提供了言語交際訓練的新空間。語文教師如果利用好課文中的“空白”,順著文本的思路,發(fā)揮想象,調(diào)動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精心設計語言訓練,那么則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言語表達能力,讓學生的語言在課文空白處散發(fā)出獨特的魅力。如蘇教版四年級上冊《李時珍夜宿古寺》一課中,李時珍為了察訪藥材,住在破廟里很辛苦,啃干糧很辛苦,連記錄一天察訪所得也是在磚塊壘成的“桌子”上很辛苦。如何讓學生真實地感受到“啃”的辛苦呢?又如何比家里“苦多了”?我做了如下設計——
師:是呀,他不僅住的苦,就連吃的也很苦。哪個字吸引了你的眼球?(“啃”)
師:平時你們啃過東西嗎?啃什么?說一說,什么感受?
師:李時珍啃的是什么?(干糧)干糧怎么要費這么大的勁咬?(風干了,硬了??梢姺诺臅r間長了)糧食放的時間太長了,說明在路上察訪藥材的時間長了,可真辛苦啊!李時珍都快50歲了,為察訪藥材,長年累月地在外跋山涉水,本身就飽受顛沛奔波之苦,生活條件如此差,餓了就啃些干糧、喝些涼水,如今又住宿在這簡陋、荒涼的破廟里,自然比住在家里苦多了。怎么理解“苦多了”?(不是苦一點半點,而是苦很多很多)想象一下,住破廟比住家里苦多了,苦在哪些地方?能試著填一填嗎?能想出幾句就說幾句。
(1)在家里,睡的是_______;在破廟里,只能睡在_______,苦多了。
(2)在家里,喝(品)的是_______;在破廟里,只能喝________,苦多了。
(3)在家里,吃的是_________;在破廟里,只能啃_________,苦多了。
(4)在家里只要略有寒意就_________;在破廟里,感到冷時只能_________,苦多了。
李時珍察訪藥材,住破廟比住家里苦多了,不僅表現(xiàn)在吃住條件上苦多了,還表現(xiàn)在什么地方也苦多了,你們知道嗎?看看下文。(工作條件也苦多了)你能接下去補充句式說一說嗎?
在家里,記錄藥材______,在破廟里,記錄藥材只能_________;苦多了。
……
為了讓課堂內(nèi)容上下銜接自然,不露痕跡,思維流暢。老師還要注意在教學課文時恰當?shù)厥褂眠^渡語。在語文課上,我經(jīng)常采用激勵的評價語,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如:“你今天的表現(xiàn)真出色!”“你真聰明,這個方法老師真沒想到,謝謝你教給我們這個好方法?!薄罢l有不同的想法,誰敢挑戰(zhàn)他?”“讓我們把最熱烈的掌聲送給他!”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豐富的藝術形象,引人入勝的深邃意境,凝練生動的優(yōu)美詞句,強烈感人的抒情色彩。而這些都離不開語言文字的描述,體會到了語言文字的美,就等于給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秘訣。教師除了讓學生感受體驗這些以教材內(nèi)容為本的審美內(nèi)容及形式外,還要遵循學生的審美規(guī)律,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讓學生得到美的享受的同時,也能利用這些文字去表達自己的心靈,感受美的同時利用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