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羅湖區(qū)螺嶺外國語實驗學校 鄧少勇
?
《永生的眼睛》教學設計策略
□深圳市羅湖區(qū)螺嶺外國語實驗學校鄧少勇
葉圣陶先生提出: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是補充;略讀指導卻需要提綱挈領,期其自得。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如何去落實呢?下面筆者以人教版四(下)18課《永生的眼睛》教學設計的兩稿為例談談自己的淺見。
一、朗讀盲人歌手蕭煌奇《你是我的眼》的歌詞導入。
二、初讀課文,檢查生字預習;整體感知,根據(jù)課文內容填空。
三、精讀課文,感悟形象:你最喜歡誰,為什么?請在文中找到依據(jù),在旁邊加上批注。
1.走進琳達。
(1)讀課文,找找一開始“我”對捐贈眼角膜的態(tài)度是怎樣的呢?
我痛苦難忍,不顧一切地沖進了自己的房間?!澳阍趺茨茏屗麄冞@樣對待媽媽!”我沖著爸爸哭喊,“媽媽完整地來到世上,也應該完整地離去!”
(2)我的心情是怎樣的?
(3)琳達此時悲痛萬分。誰來讀讀這個句子?
(4)“我”不理解爸爸的想法,極力反對。誰再來讀讀這句話。
(5)我對父親是深深責備,忍不住失聲痛哭。讓我們一起再來讀讀這句話。
(6)后來呢?找出“我”在捐獻眼角膜時的態(tài)度表現(xiàn)的語句。
父親與世長辭后,我遵從他的遺愿,捐贈了他的眼睛角膜。
(7)從痛苦到遵從?是誰改變了琳達?
過渡:有沒有喜歡爸爸的同學?
2.走進父親。
(1)父親是怎樣轉變琳達的?他說了哪些話?
“一個人所能給予他人的最珍貴的東西,莫過于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媽媽和我就認為,如果我們死后的身體能有助于他人恢復健康,我們的死就是有意義的?!?/p>
(2)你認為一個人“最珍貴”的是什么?
(3)器官,這么珍貴的東西,父親愿意死后捐給他人,為什么?
(4)你認為父親是個怎樣的人?
(5)父親還說了什么樣的話?
【“如果一個盲童能在我們的幫助下重見光明,并像溫迪一樣畫出栩栩如生的馬兒,那多么美妙!”當你們得知是我的眼睛角膜起了作用,你們會為我自豪!】
(6)老師描述場景,學生閉眼想象。請學生朗讀“父親”說的話。
3.走進溫迪。
(1)溫迪說了哪些話?
“媽媽,我真為你、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驕傲?!薄爱斎?,你想過什么也看不見會有多么痛苦嗎!我死后,也學外公將眼睛角膜送給失明的人,讓他重見天日?!?/p>
(2)同學們,你們想過盲童看不到世界有多痛苦么?……
(3)父親無私奉獻的精神不僅改變了我,還在溫迪的心上生根發(fā)芽,所以,這一刻,我真正領悟到了父親留下的遠非一副眼角膜……
(4)父親還留下了什么?
(5)文章以“永生的眼睛”為題,你認為永生的還有什么?
四、拓展延伸,深化感情
閱讀原文結尾,它會震撼你的心靈。(出示幻燈片)
師:透過閃爍著驕傲的眼睛,我們看到了愛。還有很多人為幫助他人也捐獻了器官。(出示姚貝娜、叢飛等名人資料介紹)
配樂朗讀《你是我的眼》歌詞,結束授課。
一、導入:本組課文是圍繞什么專題來開展的?(生命)
理解“永生”,引入新課。
二、我會預習
檢查“導學案”第一題的完成情況。
三、我會自學
1.默讀課文,讀準生字生詞,感興趣的地方可以多讀幾遍。
2.檢查詞語的掌握情況。
3.再次默讀課文,完成導學案“我會自學”中的兩道題。
4.學生用兩分鐘時間,小組交流討論這兩道題。
5.學生匯報。
6.理解重點句子:一個人所能給予他人的最珍貴的東西,莫過于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媽媽和我就認為,如果我們死后的身體能有助于他人恢復健康,我們的死就是有意義的。
7.閱讀原文結尾,感悟無私的愛。
四、我會拓展
1.打開《同步閱讀》P97,讀后完成導學案“我會拓展”。
2.分享交流,師生評價。
一、我會預習
1.知識了解。
(1)廣義的器官移植包括_______和_______。
(2)常用的移植器官有______________等。
2.課文了解。
第一次:()被疾病奪去生命,雖然“我”反對,但是()堅持捐獻了她的眼角膜。
第二次:父親與世長辭,()遵從了他的遺愿捐獻了她的眼角膜。
第三次:()也要學習外公將眼睛角膜捐給失明的人。
二、我會自學
1.你為文中的誰而驕傲?為什么?
2.在這一刻,我真正領悟到了父親留下的遠非一副眼角膜!還有_________________。
三、我會拓展
文中的小作者十分想念爺爺,請你替小作者給爺爺寫幾句話吧!
從上面的兩份教學設計,我們可以看出,設計1是精讀課文的設計,注重對人物品格的深入品悟,對重點詞句的細致品讀。設計2才是略讀課文的設計,主要體現(xiàn)了略讀課文教學的幾個特征——
第一,粗知課文大意,抓住重點、難點幫助學生理解即可。略讀課文通常只安排一個課時,所以理解課文內容的要求要低于精讀課文。
第二,淡化詞句的理解。略讀課文的生字只有二類字,學生會認讀即可。設計2通過默讀課文讓學生鞏固生字詞,再通過預習檢查,完成了字詞學習與鞏固的目標。
第三,突顯學生的自主自得,注重學法遷移。這是略讀課文區(qū)別于精讀課文的要點。設計2是這樣落實“自主自得”的:(1)通過“我會自學”提出提綱挈領的問題——“你為文中的誰而驕傲?為什么?”引領學生自主閱讀,品悟人物。提示語中的“引用文中的詞句,談談自己的感悟”,就是指導學生掌握與運用理解人物的基本學習方法。(2)通過課文難點的解決,學生自主達成“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這一維度的目標?!霸谶@一刻,我真正領悟到了父親留下的遠非一副眼角膜!”學生補充說明留下的可能是“愛心、關愛、樂于助人的精神、無私的愛”等,學生與教材、編者的對話就能自主實現(xiàn)價值觀的有機滲透。(3)通過落實單元訓練重點,遷移精讀課文習得的學法。設計2讓學生自讀自悟、自主體會含義較深的詞句。另一方面,簡潔的過程設計使教師有足夠的時間組織學生自主“群文閱讀”。
通過《永生的眼睛》教學設計兩稿的比較,我們可以小結出略讀課文教學設計的基本策略。一是在單元整體備課的基礎上,精心設計略讀課文教學,落實單元訓練點,重在自主自得。二是注重學法遷移。要讓學生運用在精讀課文中習得的技能與方法,獨立讀懂課文。三是用好課文導讀。教會學生閱讀導讀提示學會自主預習。教師可以依據(jù)導讀提示,精心設計提綱挈領的問題。四是淡化詞句的理解,朗讀訓練抓住一個點即可。如果課文語言比較平實,朗讀訓練也可不用設計。五是設計“群文閱讀”。在時間充裕的情況下,讓學生快速閱讀一至兩篇題材或寫作方法與課文相似的課外短文,運用課堂上學到的閱讀方法完成一至兩道閱讀訓練題,以鞏固和提高學生的閱讀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