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康康(安徽省六安市皋城中學)
九年級化學教學質量與學生發(fā)展問題的探究
韓康康
(安徽省六安市皋城中學)
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是化學課程的重要目標,而有效落實這一目標的關鍵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設探究活動的環(huán)境氛圍。教師提供什么樣的學習環(huán)境,學生就會有什么樣的表現(xiàn),因此應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對提高學生的化學素質進行分析,對創(chuàng)設高效課堂進行探究。
化學素質;學生發(fā)展;學習效率
九年級化學是學生學習化學的啟蒙階段,為學生升入高一級學校學習化學奠定了基礎。如何在這一階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思維能力,成為學生學習化學的關鍵。
化學素質是科學文化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九年級學生素質發(fā)展有重要意義。化學素質主要由化學知識素質、化學能力素質、化學品德素質組成?;瘜W知識素質是解決化學問題和進行化學創(chuàng)造活動的基礎,化學能力素質是化學素質的核心,化學品德素質則是青年一代成才的動力和關鍵。
1.化學知識素質
化學知識素質是解決化學問題和進行化學活動創(chuàng)造的基礎,沒有扎實的化學專業(yè)知識,其他的素質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課堂教學的根本目的之一是“授業(yè)”,即促進學生對化學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的理解和掌握,對化學基本計算、實驗原理過程的掌握等。在新課程改革下,化學科學知識水平始終處于基礎和核心地位,其他一切素質都以其為前提。
2.化學能力素質
化學能力素質是在化學知識素質基礎上進行能力的培養(yǎng)?;瘜W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更要促進學生智力的發(fā)展?;瘜W實驗對學生的觀察、思維、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作用。在觀察實驗的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把觀察到的現(xiàn)象與已學到的內容聯(lián)系起來進行比較概括,將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鞏固知識,發(fā)展能力。
1.激發(fā)興趣,提倡學生自主學習
避免“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創(chuàng)設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新型課堂模式需要建立在學生對學科濃厚興趣的基礎上?!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緒言是學生學習化學的第一課,是通向化學知識領域的橋梁。教師一定要充分準備,以極大的熱情上好這一課。面對奇妙的化學趣味實驗,學生一定會驚嘆不已,學習化學的興趣就會被激發(fā)起來,甚至會萌發(fā)終身研究化學、報效祖國的宏圖遠志。
2.注重學習方法
(1)精通化學用語
元素符號、化學式和化學方程式是化學學科中最基本的化學語言。因為元素符號、化學式和化學方程式都是字母和數字的組合。有人形象地稱化學為“第二外語”,再加上知識點零散、抽象,很多初學者難以適應,我認為做好以下幾點很重要:
首先,化學用語要注意讀寫規(guī)范。不論是元素符號、化學式還是化學方程式都有其讀寫規(guī)則,我們都要細心領會。如化合物的化學式的讀寫要注意三點:①判斷化合物元素組成和排列順序;②在元素右下角注明原子個數;③讀時從右向左讀作“某化某”,有些還要讀出原子個數,如Fe3O4(四氧化三鐵),CO2(二氧化碳),P2O5(五氧化二磷)等。但在讀寫的過程中,很多學生會出現(xiàn)混亂和不規(guī)范,如把四氧化三鐵寫成4O3Fe。所以,我們把這樣的讀寫規(guī)則總結為“金屬在前,非金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建議大家先掌握好規(guī)則,然后在練習中克服不良習慣,為以后的學習打好基礎。
其次,學習化學用語應循序漸進。教材對這部分的安排比較集中,但我們在學習時應適當放慢進度。只要我們堅持有計劃地記憶,就一定能夠積少成多。
(2)歸納總結物質的變化規(guī)律
化學的主要任務是探究物質的變化規(guī)律,以便人類更有效地利用和創(chuàng)造物質。因此,我們應學會歸納總結各種現(xiàn)象背后的化學規(guī)律,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例如,在學習金屬和酸的化學性質時,我們用實驗的方法得出:鹽酸能和鐵、鋅、鋁發(fā)生反應,稀硫酸也可以與這些金屬發(fā)生反應。經過多次嘗試我們可以大膽地推論:酸能與許多常見金屬發(fā)生反應。掌握了這一化學規(guī)律,與之對應的化學方程式我們也可以更簡單地掌握。只要我們在學習中注意挖掘規(guī)律,就能達到“零存整取”的效果,并且融會貫通應用到其他學科中去。
學習化學的過程復雜而漫長,需要我們具有強大的耐心和堅強的意志,這樣才能真正學好化學,實現(xiàn)今后的科學夢想。如偉大的化學家諾貝爾、居里夫人、門捷列夫,以及我國的化學家侯德榜等,他們對人類的貢獻不同,但相同的是他們都有偉大的人格支撐著他們不斷前行,甚至他們是通過不計其數的失敗和成千上萬遍的實驗才取得巨大成功。因而,我們在化學教學中應該注重對學生人格意志的培養(yǎng),塑造學生不畏艱難、不怕困苦的思想品德。這樣,才能幫助學生真正學好化學,領悟化學的真諦。例如,探究酸和堿發(fā)生反應時,學生會想出多種方法,如利用酸堿指示劑、活潑金屬、某些鹽等。不管能否成功,我們應鼓勵學生自己設計并完成實驗,在失敗中總結經驗教訓,作為下一次嘗試的寶貴參考。
洪燕君.試論中學化學教育中的德育滲透[J].考試周刊,2012(2).
·編輯楊國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