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助平(浙江省嚴州中學梅城校區(qū))
正確認知遠離強迫癥的對策研究
方助平
(浙江省嚴州中學梅城校區(qū))
強迫癥是中學生中比較常見的心理疾病,通過精神分析以及森田療法,成功治愈了本班一患有強迫癥的學生,希望對類似情況的案例有所幫助。
注意力;童年評價;強迫癥;認知療法;順其自然
小榆(化名),男,高三年級學生,一米八的個頭,身材勻稱,白皮膚,大眼睛,穿戴整潔。該生雖然長得陽光帥氣,家境也不錯,但卻害羞靦腆,性格較為內(nèi)向,對自我的評價很低,存在很多認知偏差。在來咨詢的時候痛哭流涕,傷心至極。
小榆高三進入我班,是一名高復生,平時比較聽話,學習用功。和他父母聊天,他父母說小榆在家比較用功,平時周末還有晚上都學得比較晚,但令我奇怪的是他成績卻很普通,上課、自習時表現(xiàn)得沒有耐心,比較煩躁。據(jù)同學反映他比較怪,經(jīng)常在那發(fā)呆,叫他也沒有反應。
老師,我每天都很痛苦,我好累啊。我每天都很拼命地學習,早起晚睡,學習還是很差,什么事情都很努力去做,卻一事無成,學習不好,體育不好,口才不好,感覺自己什么都不好。很多事情自己明明花了很多時間準備,卻在關鍵時刻精神難以集中,掉鏈子。
(一)案例診斷
小榆的低落與自責情緒已經(jīng)出現(xiàn)泛化;社會功能部分受到影響;有自知力,主動求助;由親子關系、人際交往、學習壓力刺激引起;病程長,四五年左右。根據(jù)病與非病三原則,本案例診斷為輕度神經(jīng)癥。
(二)原因分析
生物因素與認知因素:該生氣質(zhì)屬于抑郁質(zhì),平時就比較多愁善感,不太合群。處于青春期,關注自我,又比較強烈地在乎外在評價。
家庭因素與社會因素:其一,學校的快慢分班,對他造成了非常消極的影響,使他認為自己是低人一等的,另外高復生的身份再次加強了對這一身份的認同。其二,雖然小榆的父母對他非常關心,但對他要求嚴格,不懂得鼓勵與贊美,教育以責罵居多,以成人的標準要求孩子,使小榆缺少自我肯定機制,只能自我否定。
(一)和小榆一起重新面對兒童時期的心靈創(chuàng)傷事件,進行認知重建,正確評價自己以及找出精神不集中的真正原因
通過和小榆的談話,判斷小榆每天活在高強度的精神壓力之下而停不下來有多痛苦。我基本可以確定小榆應該是強迫癥。
強迫癥不僅是行為上的強迫,同時更是心理上的強迫。我跟他說,你內(nèi)心有兩股勢力,一股白勢力,一股黑勢力。白勢力就是明面上的你(多年來你自己對事物的理解),你認為自己能夠做好,這些問題對你應該不成問題,而且完全可以很出色地完成;黑勢力躲在陰暗的角落里(潛意識),說你不行,你心理素質(zhì)差,你沒有能力做好,你不配做好。
講到這我本來擔心小榆不明白,但小榆是一個聰明的小孩,他已經(jīng)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他說他遇到的問題原來都是一樣的,是自己的潛意識出現(xiàn)了問題。高考時不能專心是因為潛意識認為自己是一個沒用無能的人,于是找出一些無謂的雜念(如電風扇會不會掉),來干擾自己考試,以符合自己的預期;打籃球不能專心也一樣,很容易的球也投不進,并不是自己投不進,而是潛意識認為自己是沒用的,就應該投不進,從而冒出雜念干擾自己,以符合自己的預期。
我鼓勵他,你真的很聰明,我還怕你想不通,你看你這么快就明白了,而且能把這么復雜的邏輯關系理清楚,太了不起了!然后我給他布置了三個作業(yè):1.列出自己的二十個優(yōu)點;2.經(jīng)常從平常的小事中夸獎自己;3.問父母姐姐他們是怎么看你的。
(二)鼓勵小榆發(fā)現(xiàn)生活中不一樣的自己,學會自我欣賞和肯定,幫助小榆認識強迫癥以及了解走出強迫癥的方法
小榆第二次來找我,他明顯開朗多了。
小榆的問題不是一次兩次談話就能解決的,畢竟已經(jīng)四五年了,只有他自己才能使自己“脫離苦?!薄_@是強迫癥癥狀,他長期的心理狀態(tài)與思維特點已經(jīng)形成了慣性。
針對他的情況,我給他三點建議:
1.要有覺知。對于當注意力不集中時,反復出現(xiàn)的問題、反復思考的雜念,要意識到并不是雜念本身有多重要,而是強迫癥的癥狀,要覺知它,要注意它是強迫癥。
2.要了解“情緒”“雜念”的規(guī)律。我跟小榆說,不論你覺得雜念是多么正確,記住,只要是和強迫的觀念沾邊的,統(tǒng)統(tǒng)都不要去想,做自己該做的事情去。即便自己感到不去想是錯的,非要去想不可,也不要去想,因為這正是陷阱誘惑你的地方。你挺住了,你的強迫也就好了,否則就又陷入癥狀中去了。
3.觀念的改變,我是不完美的,也不可能完美。做事情總有雜念的出現(xiàn),總會有做不好的時候,這很正常,不要以完美的標準來要求自己,要允許自己有缺點,因為任何人都有缺點??傊痪湓挘褪且獙W會善待自己、寬容自己和接納自己,也只有在善待、寬容和接納自己后,內(nèi)心才會從沖突中平靜下來,這樣才可能走出強迫癥。
經(jīng)過多次的交流輔導,小榆學會了正確地評價自己,也逐漸地接納了強迫癥的事實,學會了更積極地生活。這件事倒是給我一個啟示,“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是至理名言嗎?老師父母作為過來人,有時認為有些事情是輕而易舉的,認為只有不斷地打擊才會有進步,殊不知沒有驕傲就沒有成就感,沒有成就感就沒有更大的快樂,只有體驗了成就感才會去追求更高的成就,很多時候“驕傲使人進步”!
[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論[M].武漢:武漢出版社,2013.
[2]森田正馬.神經(jīng)衰弱和強迫觀念的概念治法[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
·編輯任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