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亮
2015年11月3日,古裝大劇《羋月傳》一經首播,就在國內開啟了“全民賞月”模式。對于導演鄭曉龍和編劇王小平而言,該劇大火早已在這對“國產劇最牛夫妻檔”的意料之中。從《渴望》、《北京人在紐約》到《金婚》,再到《甄嬛傳》和《羋月傳》,30年來,這對金牌搭檔已為中國觀眾奉獻了多部膾炙人口的作品。鮮為人知的是,每部力作背后,都有夫妻倆鋒芒相對、爭斗不休的“戲外戲”。他們有著怎樣的愛情故事?又是如何“斗”出一部部國產神劇的?
名導與名編的“山楂樹之戀”
1952年,鄭曉龍出生在北京軍人家庭。他當過兵,做過知青,后來考上了北大中文系,進入北京電視制片廠工作。
1985年春天,全國第三屆中短篇小說頒獎會在南京舉行。在那里,鄭曉龍結識了人民文學出版社的編輯王小平。同是北京人,又因共同愛好的文學在異鄉(xiāng)比肩而坐,兩人一見如故?;鼐┖?,兩人的接觸越來越多。后來王小平才獲知,這個喜歡騎輛破摩托滿街飛的青年,不僅是優(yōu)秀編劇,還是北京電視制片廠副廠長、文學編輯部主任,對文學和影視作品有著超常的見解和品位。鄭曉龍的低調和才華,更令王小平刮目相看。
王小平是海巖的小說《便衣警察》的編輯,她覺得此作品適合改編成影視劇,便推薦給鄭曉龍。此后,鄭憑借策劃《便衣警察》、《渴望》、《編輯部的故事》等多部轟動全國的熱播劇,奠定了“中國電視劇事業(yè)拓荒人”的顯赫地位。
1985年底,得知鄭曉龍去海南拍攝知青題材的電視劇《大林莽》,正好去組稿的王小平也隨他同去。因水土不服,王小平剛到海南就病倒了,在片場忙得團團轉的鄭曉龍,一有空就往王小平的房間跑。后來,醫(yī)生沒治好的病,他用燒酒和楊梅熬成湯讓她喝,幾天后就止住了腹瀉惡心等癥狀!
每次看望時,鄭曉龍手中除了拎著水果,還有他在荒郊野外拍片時采摘的野花。劇組人員開玩笑說:“鄭導真摳門,看心上人都舍不得買花?!彼呛堑亟忉專骸耙盎ㄓ蟹N昂揚的精神,頑強的生命力,我希望小平能像它們一樣美麗堅強!”此話聽得女孩臉紅心跳。
1986年4月下旬,鄭曉龍為監(jiān)制的電視連續(xù)劇《凱旋在子夜》要去西南邊陲拍攝,他取景地是人跡罕至、野獸出沒的地方,此行確實有生命危險。一想到要與王小平相隔萬里,鄭曉龍陡生悲傷,“我要去3個月,或者更久。也許會有生命危險,要是……我回來了,你愿意我們永遠在一起嗎?”望著他深情的眼睛,王小平含笑點了點頭。
1986年初冬,鄭曉龍披著南國的陽光,凱旋而歸。那天北京正飄著雪花,一下火車,衣衫單薄的他就凍得渾身哆嗦。而王小平已等了他近3小時,手臉都凍紫了。一見鄭曉龍,趕緊給他披上件厚厚的軍大衣,和嶄新的圍巾?!吧倒媚?,拿著衣服還把自己凍成這樣,你不能先穿上??!”鄭曉龍埋怨她。
女孩卻說:“那不成‘二手貨了嗎?這是送你的,要保持嶄新?!编崟札堫櫜坏脛e人異樣的眼光,勇敢地將嬌小的王小平裹進大衣中,摟著她出了站……
“跨國婚姻”催生《北京人在紐約》
1990年,王小平決定出國深造。此時,鄭曉龍正為事業(yè)拼搏,不能與她同行,一時愁腸百結。王小平也難舍,臨走前給了他個盒子,里面放著當年鄭曉龍到南國老林拍片時,她寫給他的幾十封未寄出的信。手握著厚厚的信件,他仿佛看到一個個寂靜夜晚,王小平坐在窗前,遙望南國邊陲默默地思念祈?!崟札埐唤t了眼眶。
1992年夏,鄭曉龍與王小平在美國舉行了婚禮。婚后,王小平仍在美國讀書,鄭曉龍則回京忙工作。幾通電話已不能承載心頭的種種情思,怎么辦?
浪漫“蜜月”時常在他腦海中浮現(xiàn),妻子的倩影,紐約的時光,華人朋友們的種種不易……在對新婚妻子的思念中,他琢磨出《北京人在紐約》。立項通過后,鄭曉龍興奮不已。赴美國拍片,就意味著他可“公私兼濟”地會老婆了!
作為國內第一部在海外拍攝的電視劇,鄭曉龍面對著一無所知的市場。資金不足,整個劇組就無法啟動。無奈之際,王小平紅著臉借遍了她在美國的親友和同學,并賣掉了祖?zhèn)鞯氖罪椉迠y,勉強供丈夫在紐約拍攝了一個多月《北》劇。節(jié)約開支,她每天一放學就開著那輛破皮卡去采購食材,為大伙煮飯;她還帶領劇組成員從垃圾站撿回不少道具;而與美國政府部門協(xié)調拍攝,以及給美國演員講戲時,也離不開王小平這個“御用翻譯”。為此,那段時間她的學業(yè)幾乎荒廢,受到校方的處分。
直到獲得“三九胃泰”的贊助,他們渡過了第一道難關。但這遠遠不夠,于是鄭曉龍?zhí)嶙h使用責任制,向銀行貸款。當他試探地問妻子,可否將自家唯一住房抵押銀行時,王小平毫不猶豫:“只要能圓你這個夢,砸鍋賣鐵住橋洞都可以!”妻子的“仗義”,再次令鄭曉龍動容。
《北京人在紐約》用120萬元的總投資,為中國觀眾獻上了一部全景式展現(xiàn)“洋插隊”命運的劇集。放映后,迅速火遍中美兩國。在創(chuàng)作中,鄭曉龍在美國做“推銷員”的經歷,以及妻子邊留學邊打工的艱辛遭遇,讓他有了更為扎實的生活體驗,他用自己和妻子的經驗告訴人們:美國并非遍地黃金,成功地令當時的“出國熱”退燒。
1994年11月,王小平生下兒子。孩子早產了1個半月。直到孩子快滿月時,鄭曉龍才趕到美國見到兒子。愧疚之余,他突然覺得肩上的責任重大。
鄭曉龍的這種感覺,被王小平寫進了電影《刮痧》中。劇中,許大同深情地說:“他是我的兒子,是我生命的延續(xù)。每當我想到他,便會肅然意識到做父親的責任。我很高興承擔這個責任……”許大同的這段獨白,成了全劇的淚點。
此后,鄭曉龍又拍攝了《永不放棄》、《金婚》等劇,拿下無數(shù)獎項。王小平則筆耕不輟,《刮痧》之后,又寫了《白色圣誕》及多部中篇。在兩人的作品中,總少不了彼此的影子。他們生活中的種種細節(jié),無論是吵架拌嘴,還是瑣碎雜事,總會通過王小平的筆,鄭曉龍的攝像機呈現(xiàn)出來。
鄭曉龍夫婦雖恩愛,但也會爭吵。王小平非常反對他抽煙,只要鄭曉龍一吞云吐霧,她就開窗開門開抽風機。夏天也就罷了,大冬天,四敞的門窗,讓鄭曉龍心寒。他掐滅煙頭去關窗,“至于嗎?就不怕全家感冒?”王小平回答:“全家感冒是小病,全家要是都得了肺癌那才全完了?!编崟札埓蚱鸸骸鞍欀碱^跟板凳狗似的,丑死啦。”王小平瞪他:“丑死了比氣死好!”
夫妻倆不光在生活中偶有拌嘴,工作起來更是爭吵不斷。拍《北京人在紐約》時,鄭曉龍和妻子吵過;拍《刮痧》時,他們吵過;拍《甄嬛傳》和《羋月傳》時,他們更是“斗”得不可開交!
金牌夫妻“斗”出《羋月傳》
2007年的一天,王小平在新浪讀書頻道看到《后宮·甄嬛傳》后,馬上推薦給鄭曉龍。
2009年,鄭曉龍對《甄嬛傳》立項。此時,王小平已去美國陪兒子讀書。鄭曉龍在電話里開玩笑:“你人走了,任務也得帶走,當這個戲的編劇吧?!蓖跣∑酵饬?。
其間,王小平帶兒子回國度假。都說久別勝新婚,可兩人見了面,卻爭吵不斷。一天,鄭曉龍看完妻子的第三修改稿,皺起眉頭說,他特反感華妃吃酸黃瓜催吐的情節(jié),一定要去掉。王小平反駁說,就華妃這個個體而言,吃酸黃瓜與她的人物特性一致,這戲要保留。王小平的不屈不撓,讓鄭曉龍上火:“咱倆到底誰說了算?”王小平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p>
作為制片人和導演,鄭曉龍向來說一不二。當初拍《編輯部的故事》時,王朔等一群高人分頭寫劇本,寫了17集,他看完當場就斃了15集?,F(xiàn)在自己的話不頂用了?這晚,夫妻各自不理對方。
第二天早晨,鄭曉龍嘆口氣:“為什么別的編劇都聽我的,跟你溝通那么難?”王小平笑笑:“因為我除了是編劇,還是你妻子。我有責任維護你的聲譽,而不會去害你?!痹捳f到這份上,鄭曉龍也只能束手就擒。
2013年,王小平創(chuàng)作《羋月傳》劇本時,夫妻倆去散步。公園里,兩人就能為劇中一個角色的塑造,乃至一句臺詞的遣詞用句大吵起來。最后夫妻倆都不愿一起回家,甚至感覺日子都沒法過下去了!“他老說,我們不要再合作了。一有新戲,又讓我寫劇本,因為只有我能忍受他的吹毛求疵!”王小平憤憤地說。
2014年9月6日,由鄭曉龍執(zhí)導,《甄嬛傳》原班主創(chuàng)打造的古裝巨制《羋月傳》正式開機。該劇講述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政治家“羋月”——秦始皇高祖母極為曲折傳奇的人生故事。
在《羋月傳》的拍攝現(xiàn)場,一些新演員??吹揭患斑瓦凸质隆保阂晃簧衩嘏宰趯а菀魏竺妫粫r和導演交流,偶爾對演員的表演指指點點。有次,鄭曉龍竟和她吵了起來,起因是劇中一封小小的詔書。
古代詔書有多重用途,鄭曉龍對劇本中的描寫提出質疑,而“神秘人”則自信地表示準確無誤。聽到“神秘人”犟嘴,氣急敗壞的鄭曉龍放言:“我現(xiàn)在就去一個字一個字地查,要是錯了,看你怎么面對我?”“神秘人”毫不示弱:“錯一個字我給你一萬塊?!编崟札埶ο乱痪洹罢l稀罕你這點錢”就揚長而去,顯然是真生氣了。
這樣尷尬的場面,令新演員們都有些手足無措。但孫儷等一眾老成員卻安之若素。顯然,這在老鄭的劇組早已是家常便飯了。這位敢和大導演叫板的“神秘女子”正是《羋月傳》的編劇,鄭曉龍的妻子王小平。
她卻?!霸V苦”,鄭曉龍是個非常苛刻的導演,“所以編劇在他手中是不好過的,也就是我勉強掙扎著能活下來!”
夫妻合作,雖總免不了吵吵鬧鬧,但中間的默契也是常人達不到的。王小平就表示,作為編劇,她這輩子只給鄭曉龍一人寫劇本,因為他雖嚴苛,但也最“識貨”。
時髦大衣,風情絲巾,漂亮的高跟皮靴,王小平的穿著時尚得體。面對記者的贊美,她很自豪地表示,這身行頭都是鄭曉龍送的,“我好看的衣服大多是他買的,他一有時間就拖著我去購物,說我們女人不就這點愛好嗎,得滿足!”
在王小平的眼中,鄭曉龍其實是個很懂浪漫的人。有時他在外面拍戲,會打電話騙她說:“這幾天老忙了,下周才能回去?!苯Y果,電話掛掉才十分鐘,他就帶著禮物敲門了!
一塊合作了幾十年,鄭曉龍和王小平這對昔日的青年才俊,如今都已在片場熬白了頭,這部《羋月傳》就是她最后一部長篇劇本了,“60多歲了,不想再讓他這么拼。鄭曉龍也答應我,以后會‘有所收斂,但愿他這次說話算數(shù)?!?/p>
每個成功男人的背后,都站著個默默付出的女人。這句話用在鄭曉龍夫婦身上再合適不過。說到婚姻保鮮秘笈,王小平總結說,骨子里文藝的鄭曉龍有思想,懂浪漫,但生活中是個粗線條;她懂生活,會理財,但又是個“斗”志昂揚的犀利姐,無論在家還是在片場都經常不服他。
“但這反而讓我們相得益彰。如果說婚姻是一道菜,我們倆的爭來斗去就像是麻辣調味劑,會讓工作和生活變得更有味道!”
(未經許可嚴禁任何形式的轉載,違者必究?。?/p>
編輯/楊曉琴